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211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 专题06 遗传的分子基础.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专题06遗传的分子基础

专题六:

遗传的分子基础之核心考点

[重温考纲]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核心考点1 遗传物质的探究

一、要点整合

1.理清两个经典实验的探索过程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R型细菌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提醒 

(1)格里菲思转化实验没有具体证明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实现了基因重组。

(3)S型活细菌才具毒性,切不可认为S

型细菌的DNA使小鼠致死。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5)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2.“两看法”解答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同位素标记问题

3.比较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

(1)相同点:

都营寄生生活,遗传物质均为DNA。

(2)不同点

①肺炎双球菌:

为原核生物,具有独立的物质和能量供应系统。

②噬菌体:

为非细胞结构的细菌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增殖。

二、考向设计

设计1 围绕遗传物质的探索考查理解能力

1.(2017·全国Ⅱ,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答案】C

2.(2017·德州一模)下列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

B.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

C.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D.生长素诱导产生无子番茄

【答案】C

设计2 围绕遗传物质的探索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3.(2017·全国Ⅰ,29)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

(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要求:

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答案】

(1)实验思路:

甲组:

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乙组:

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2)结果及结论:

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

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解析】

(1)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存在差异,如DNA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特有的碱基是U,因此可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碱基T和碱基U,通过检测子代的放射性可知该病毒的类型。

根据分析,本实验思路为:

甲组:

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乙组:

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

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2)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4.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

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如下图)。

(1)第4组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对比第________组实验可否定死亡的S型细菌“死而复生”这一解释,对比第________组实验可否定R型细菌突变产生S型细菌这一解释。

(2)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杀死S型细菌,从分子水平解释,是加热导致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________改变,从而失去活性,其遗传物质DNA高温下会变性,但降温后会恢复________结构。

【答案】

(1)3 1 

(2)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 (3)空间结构 双螺旋

核心考点2 DNA的结构与复制

一、要点整合

1.巧用“五、四、三、二、一”记牢DNA的结构

提醒 

(1)DNA单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2)每个DNA中含氢键数为A—T对×2和G—C对×3之和。

2.牢记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计算

(1)常用公式:

A=T,G=C;A+G=T+C=A+C=T+G=50%。

(2)“单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该链碱基数比例=“双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双链总碱基数比例。

(3)某链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的该比值互为倒数。

3.“六处思考”DNA的复制

4.DNA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经n次复制,DNA分子总数为2n个;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条。

(2)子代所有链中始终保持2条母链,且占子代DNA分子总链数的1/2n。

(3)一个DNA分子经n次复制,净增加(2n-1)个DNA分子;第n次复制时,净增加的DNA分子总数为2n-1个。

提醒 捕捉DNA复制中的“关键字眼”

(1)DNA复制:

用15N标记的是“亲代DNA”还是“培养基中原料”。

(2)子代DNA:

所求DNA比例是“含15N的”还是“只含15N的”,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3)复制n次还是第n次复制。

二、考向设计

设计1 围绕DNA结构与复制考查理解能力

1.如图为某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

C.DNA分子中G与C的比例越高,稳定性越低

D.图中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答案】B

2.大肠杆菌的拟核内有一个含有470万个碱基对的环状DNA,内含大约4288个基因。

下列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470万个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其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碱基均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C.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两条链均可作为转录的模板

D.每个基因的长度均不超过1100个碱基对

【答案】B

【解析】470万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应含470万×2个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因,且在一个链状DNA分子片段中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但环状DNA分子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

由于每个脱氧核苷酸上的碱基都是与脱氧核糖连接的,而两个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脱氧核糖与磷酸相连,这样每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的相邻碱基的连接是:

碱基—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碱基,B正确。

基因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能够作为转录的模板,而复制时两条链都可以作为模板,C错误。

每个基因的长度不一样,有的基因长度会超过1100个碱基对,D错误

3.(2016·全国Ⅰ,29(3))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

回答下列问题:

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有且只有2个带有标记

设计2 围绕DNA结构与复制考查获取信息能力

4.(2016·全国Ⅱ,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C

【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而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

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

5.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解旋酶能使DNA双链解开,但需要消耗ATP

B.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C.DNA分子的复制需要引物,且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

D.因为DNA分子在复制时需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是完全一致的

答案】D

设计3 DNA结构与复制中的有关计算

6.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四种含氮碱基A∶T∶G∶C=4∶4∶7∶7

B.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

(m>2n),则G的个数为

-p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

【答案】B

【解析】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A∶T∶G∶C=1∶2∶3∶4,另一条链上A∶T∶G∶C=2∶1∶4∶3,整个DNA分子中A∶T∶G∶C=3∶3∶7∶7;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

,则碱基总数为

个,则G=

-p;该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30个A—T碱基对,70个G—C碱基对,碱基排列方式少于4100种;一个DNA分子由两条DNA链组成,含2个游离的磷酸。

7.一个双链DNA分子中有碱基T400个,占全部碱基的20%,有关此DNA分子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需要碱基A2800个

B.该DNA分子在第5次复制时需要碱基G18600个

C.该DNA分子复制4次后含亲代DNA分子链的DNA分子有2个

D.该DNA分子复制3次共有6个DNA分子不含亲代DNA分子链

【答

案】B

【解析】一个DNA分子复制3次共形成8个DNA分子,其中有一个DNA分子的碱基相当于来自亲代DNA分子,因此需要的碱基数目相当于7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目,双链DNA分子中碱基A的数目等于碱基T的数目,因此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碱基A400×7=2800个,A正确。

该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2000,该DNA分子复制4次共产生16个DNA分子,在第5次复制时由16个DNA分子增至32个DNA分子,这样需要的碱基数目为16个DNA分子的,而每个DNA分子中有碱基G(2000-2×400)/2=600个,故共需要G16×600=9600个,B错误。

由于是半保留复制,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参与到2个DNA分子的复制中,因此,不论复制几次,含亲代DNA分子链的DNA分子都只有2个,C正确。

一个DNA分子经3次复制共产生8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含亲代DNA分子链,6个不含,D正确。

8.若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  )

A.

B.

C.

D.

【答案】C

核心考点3 基因的表达

一、要点整合

1.图析遗传信息表达的2个重要过程

(1)转录

(2)翻译

提醒 

(1)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没有专门的解旋酶。

(2)复制和转录:

并非只发生在细胞核中,凡DNA存在的部位均可发生,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

(3)转录的产物:

除了mRNA外,还有tRNA和rRNA,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

(4)翻译:

并非所有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也没有与之对应的tRNA。

(5)转录、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

转录中DNA和RNA互补配对,因此碱基配对类型有T-A、A-U、G-C三种;翻译过程中是mRNA和tRNA互补配对,因此碱基配对类型有A-U、G-C两种。

(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转录场所不同:

原核细胞两过程同时进行,发生在细胞质中;而真核细胞先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主要)中;后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

(7)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8)转录时,四种核糖核苷酸通过随机碰撞的方式进行互补配对。

(9)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且负责读取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为tRNA。

2.归纳识记中心法则与生物种类的关系

在横线上用字母表示下列生物的遗传信息的

传递过程:

(1)细胞生物(如动、植物):

a、b、c。

(2)DNA病毒(如T2噬菌体):

a、b、c。

(3)复制型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d、c。

(4)逆转录病毒(如艾滋病病毒):

e、a、b、c。

3.“三步法”判断中心法则各过程

“一看”模板

“二看”原料

“三看”产物

生理过程

DNA

脱氧核苷酸

DNA

DNA复制

核糖核苷酸

RNA

转录

RNA

脱氧核苷酸

DNA

逆转录

核糖核苷酸

RNA

RNA复制

氨基酸

蛋白质(或多肽)

翻译

二、考向设计

设计1 围绕基因的表达考查理解能力

1.(2017·全国Ⅲ,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答案】C

2.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

B.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均存在A—T和U—A的配对方式

C.转运20种氨基酸的tRNA总共有64种

D.基因的两条链可分别作为模板进行转录,以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

【答案】A

【解析】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其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形成特定mRNA和蛋白质,A正确;核糖体内可以发生翻译过程,有U与A

的配对,但是不能发生DNA的复制或逆转录过程,所以没有A与T的配对,B错误;转运20种氨基酸的tRNA总共有61种,C错误;基因的两条链可分别作为模板进行复制,但是只有一条链可以做模板进行转录,D错误。

设计2 围绕基因表达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3.(2015·全国Ⅰ,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答案】C

【解析】朊粒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是PrPc(一种无毒蛋白)空间结构改变而成,结构改变,功能改变,进入机体后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A错误;肺炎双球菌为细菌,其增殖方式为二分裂;而朊粒的增殖方式为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B错误;由题干中“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

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可推知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改变其功能,C正确;Pr

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为蛋白质到蛋白质的过程,属于蛋白质结构的改变,D错误。

4.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

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

B.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

D.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

【答案】C

5.(2017·胶州期末)肽核酸(PNA)是人工合成的,用多肽骨架取代糖磷酸主链的D

NA类似物。

PNA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并结合DNA或RNA,形成更稳定的双螺旋结构。

回答下列问题:

(1)与双链DNA相比较,PNA与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__,ATP作为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若ATP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其产生的物质可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的原料。

(2)科学家认为,在癌细胞中PNA可以通过与特定序列核苷酸结合,从而调节突变基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从基因水平上治疗癌症。

导入体内的PNA通常不会被降解,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抑癌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其表达产物的氨基酸数目是原蛋白的1.25倍,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U 转录和RNA的自我复制 

(2)复制、转录及翻译 PNA是人工合成的DNA类似物,细胞内缺乏能够使其降解的酶 (3)抑癌基因突变导致转录形成的mRNA上原有终止密码子变为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

【解析】

(1)双链DNA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C—G,PNA与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故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U。

若ATP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则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该分子可以作为转录或RNA自我复制的原料。

(2)癌细胞中的PNA可以通过与特定序列核苷酸结合,从而调节突变基因的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从基因水平上治疗癌症。

导入体内的PNA通常不会被降解,其原因是PNA是人工合成的DNA类似物,细胞内缺乏能够使其降解的酶。

(3)表达产物的氨基酸数目是原蛋白的1.25倍,由此可推知,在翻译时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已变成能编码蛋白质的密码子,从而使肽链延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