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423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9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23 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docx

专题23声的利用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

第3节声的利用

1.超声和次声:

人们把频率____________的声音叫超声波,把频率___________的声音叫次声波,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_,超出这个范围,人无法感知,但有些动物却能感知到。

如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Hz~50000Hz,大

象能感受到自然界许多变化发生的___________。

2.声与信息

利用超声传递信息,很多情况下都是利用了超声波的__________。

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应用有很多方面,如医学上B超的应用;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无损探测;军事上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制作声呐等。

3.声与能量

判断是否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因声发生了__________(例如切割、打碎等),若发生了变化,则利用的是声能传递能量,若没有发生变化,则利用的是声能传递信息。

注意:

利用声波传递信息和能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理过程。

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__是利用声波了解物体的某些特征;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__是指物体获得能量后,产生一系列的改变。

学、科网

高于20000Hz低于20Hz20Hz~20000Hz次声波反射变化信息能量

一、声的利用

【例题1】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

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参考答案:

C

二、声的分类

(1)

次声波:

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

(大象可发出次声波;地震、台风、海啸、火山喷发均可产生次声波)

(2)可听声:

人耳可听到的机械波称为可听波,其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

(3)超声波:

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

(猫、狗、海豚、蝙蝠能听到)

【例题2】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

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由于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AB错误;次声波和超声波都是声波,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D错误;故应选C。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人们能听见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传递能量。

下列声音的利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渔船上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用电动超声波牙刷清理牙齿

C.用超声波对结石病人“排石”

D.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

3.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C.

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

D.

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下面事例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____________。

(1)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

(2)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4)用超声波清洗牙齿;

(5)用声音定位;

(6)用回声进行测距。

5.为治理城市汽车乱鸣笛的违法现象,贵阳市交管局亮出新招:

将声呐监控设备固定在道路旁,当接收到汽车鸣笛声时,声呐设备发出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鸣笛车辆进行定位,再通过视频记录该车的违法信息。

6.如图甲所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另外,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如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

7.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能测出海水的深度,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8.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以_________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倒车雷达利用_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当人们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因为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所以就有可能诱发雪崩。

学/科网

9.如图所示,椭球形凹面镜反射产生的冲击波集中到胆结石上,能将结石粉碎,此现象表明声音具有_________。

人们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声音通过_________传播进入耳道,引起鼓膜振动,传给大脑产生听觉。

10.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你猜想最好用什么声波?

依据是什么?

(2)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为什么?

(3)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11.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雪山地区大声呼喊可能会引发雪崩

B.爆竹声特别响会震得耳朵痛

C.铁路检修工人敲铁轨来判断螺栓是否松动

D.超声波加湿器将水打成水雾

12.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左右振动B.向左运动

C.向右运动D.静止不动

13.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下列关于超声波利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用超声波查看零件内部结构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14.蝴蝶飞行时,能依靠翅膀振动发出次声波。

与超声波相比,次声波的显著特点是

A.有较好的方向性

B.穿透能力较强

C.易于获得较集中的能量

D.很容易绕过障碍物

15.声,看不见,摸不着,有的声(如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甚至无法听到。

那么声真的能传递能量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宇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但在实验设计时,小宇遇到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选取什么作为声源?

小宇有一个袖珍收音机、一支音叉、一套大功率组合音响,你认为小宇应选用_______________作为声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直观地表现声的能量?

小宇想到了两种直观表现声能的方案:

第一种,如图甲所示,在声源前放一个轻小的纸条,通过观察纸条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

第二种,如图乙所示,在声源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观察烛焰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

你认为第_______种方案较好。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

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

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学:

科网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__________Hz到__________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8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是__________。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____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8·常德)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

C.“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18.(2018·乐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C.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19.(2018·达州)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20.(2018·临沂)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21.(2018·菏泽)下列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

B.

C.

D.

22.(2018·玉林)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__________发现昆虫。

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__________不能传声。

23.(2018·广安)在中考的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小萌同学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2min到达中考考点,小萌家距考点__________km。

 

3.C【解析】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叙述正确;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叙述正确;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频率决定,故C叙述错误;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叙述正确;故应选C。

4.

(1)

(2)(5)(6)(3)(4)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同时声音也可以传递能量。

(1)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的情况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2)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3)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通过声音传递能量的能量来震碎结石;(4)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5)用声音定位,(6)用回声进行测距,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传递多远这个信息。

5.超声波

【解析】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一种电子设备。

6.信息响度

【解析】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听诊器可以让医生判断病人的状况,所以此时的声音传递的是信息;图乙所示的“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响度,以免影响他人。

7.音调能量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振动的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地球到月亮之间是真空,所以超声波不能传播。

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月距离。

8.振动声波超声波能量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人在雪山中大声说话时,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往往会引起积雪层雪崩,造成危险。

9.能量空气

【解析】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这里所说的冲击波是声波。

凹面镜可以会聚声波,声波经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将胆结石粉碎,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10.

(1)用超声波(声呐)

(2)不能(3)459m

【解析】

(1)最好用超声波,因为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2)月球周围没有空气,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球,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3)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t=

×0.6s=0.3s,由v=

可得,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

s=vt=1530m/s×0.3s=459m。

13.C【解析】A.用超声波查看零件内部结构,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

B.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B错误。

C.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D错误。

答案为C。

14.D【解析】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可见次声波的显著特点是很容易绕过障碍物,故D正确。

故选D。

15.

(1)大功率组合音响音响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大,能传递较大的能量,使实验效果更为明显

(2)二烛焰比纸条更容易受声波影响而产生运动,这样便于直接观察

【解析】

(1)选大功率组合音响作为声源,因为音响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大,能传递较大的能量,使实验效果更为明显。

(2)第一种方案中,纸条摆动幅度小时,很难观察到现象;第二种,火焰跳动很容易观察到,效果明显。

所以烛焰比纸条更容易受声波影响而产生运动,这样便于直接观察。

因此第二种方案好。

17.C【解析】A.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正确;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说明声音由水传播到了鱼耳朵,故水能传声,故B正确;C.“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即说明声音小,而不是指音调,故C错误;D.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特点,故D正确;故C错误,符合题意。

18.C【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B错误;C.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故C正确;D.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由频率决定,故D错误;故选C。

19.D【解析】A、响度是由物体的振幅决定的,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C错误;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学科+网

20.D【解析】A、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超声波和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都是人耳听不到的,故C错误;D、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D正确。

故选D。

21.C【解析】A、不断将细管剪短时,空气柱的长度发生变化,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部,感到发麻,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即声音由振动产生,故B不符合题意;C、将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出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C符合题意;D、敲击橡皮膜时,火焰跳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