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447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0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2页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docx

合同统一技术规定

 

附件12:

统一技术规定

 

目录

1总则1

1.1编制说明1

1.2编制原则1

2自然条件2

3动力设备及管网4

3.1介质供应条件4

3.2采暖、通风、空调、除尘要求10

3.3管道色彩11

3.4管道标注15

3.5管线介质图例18

3.6管道交接点24

4电气自动化25

4.1电源25

4.2电气27

4.4自动化仪表34

4.5电信36

5机械设备色彩38

5.1涂层设计和表面处理质量设计38

5.2机械设备外部表面色彩规定38

6建筑设计40

6.1生产厂房建筑40

6.2屋面46

6.3地面与楼面48

6.4门与窗48

6.5厂区内办公、生活和卫生设施49

7总图52

7.1厂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52

7.2总图设计52

7.3道路运输54

7.4管线综合布置58

7.5绿化58

8厂际间计量装置设置原则61

8.1水、燃气、压缩空气、蒸汽:

61

8.2电61

附:

附件1:

霍邱铁矿深加工项目建、构筑物色彩的管理规定61

附件2:

霍邱铁矿深加工项目机械色彩的管理规定85

附件3:

《漆膜颜色标准样卡》92

2)供水水源

本项目工业新水、除盐水、回用水(浓盐水)以及生活用水均接自总厂区工业新水、除盐水、回用水和生活水给水管道,并由发包方接至区域红线外1米。

接口水压满足≥0.3MPa。

各工序需在各类水主干管接点后设置计量设施。

5)雨排水口设施

道路雨排水口采用平箅布置方式。

 

3.2采暖、通风、空调、除尘要求

3.3管道色彩

色卡号见GSB05-1426-2001漆膜颜色标准样卡。

3.3.1厂房内部管道

厂房内部管道颜色,见表3.3-1。

表3.3-1厂房内部管道颜色表

介质名称

管道主体颜色

色环和流向标志颜色

使用文字及符号

高炉煤气

B05海灰

Y07中黄

BFG

焦炉煤气

B05海灰

Y07中黄

COG

混合煤气

B05海灰

Y07中黄

MIXG

转炉煤气

B05海灰

Y07中黄

LDG

空气

602(铂灰)

B03浅灰

空气

蒸汽

R03大红

蒸汽

氧气

PB07淡(铁)蓝

PB06淡(蓝

氧气

氮气

Y07中黄

Y07中黄

氮气

氩气

B02中灰

Y07中黄

氩气

氢气

B04银灰

R02朱红

氢气

保护气体

B05海灰

Y09铁黄

HNXG

生活水

G03艳绿

生活水(镀锌管不涂漆)

工业水

G03艳绿

P02紫

工业水

过滤水

G03艳绿

Y12米黄

过滤水

软水

PB06淡(酞)蓝

软水

净环水

G05深绿

净环水

浊环水

G05深绿

P02紫

浊环水

高压水

B04银灰

R02朱红

高压水

重油

YR07深棕黄

Y08深黄

重油

干油

Y09铁黄

Y06淡黄

干油

液压站用油箱

38GY02

一般电线管配线槽、管线架、各种介质管架

B04银灰

液压油管

Y06淡黄

R02朱红(不涂色环)

液压

稀油、油膜润滑管

Y09铁黄

R02朱红(不涂色环)

润滑

液压集中加油管

Y06淡黄

R02朱红(不涂色环)

液压加油

稀油、油膜润滑加油管

Y09铁黄

R02朱红(不涂色环)

润滑加油

排废油管

Y09铁黄

P02紫(不涂色环)

排废油

消防用水管线

R02朱红

Y11乳白

消防

除尘用管道

602铂灰

802黑色

除尘用管道

排废水管

G05深绿

P02紫色环

废水

空调冷却水管

514绿色

Y11乳白

冷却水

制冷站、制冷水

406烛光蓝

Y11乳白

制冷站、制冷水

3.3.2厂房外部管道

为了整体厂区的美观、协调和统一,对于本项目厂房外部的管道(包括管道及支架)采用统一的颜色,管道及钢支架均采用银灰色(B04),混凝土支架采用混凝土本色。

本项目厂房外部管道的涂装颜色详见表3.3-2。

表3.3-2厂房外部管道颜色表

介质名称

管道主体颜色

色环和流向标志颜色

使用文字及符号

高炉煤气

B04银灰

Y07中黄

BFG

焦炉煤气

B04银灰

Y07中黄

COG

混合煤气

B04银灰

Y07中黄

MIXG

转炉煤气

B04银灰

Y07中黄

LDG

空气

602(铂灰)

B03浅灰

空气

蒸汽

R03大红

蒸汽

氧气

B04银灰

PB06淡(蓝)

氧气

氮气

B04银灰

Y07中黄

氮气

氩气

B04银灰

Y07中黄

氩气

氢气

B04银灰

Y07中黄

氢气

保护气体

B04银灰

Y09铁黄

HNXG

生活水

B04银灰

生活水(镀锌管不涂漆)

工业水

B04银灰

P02紫

工业水

过滤水

B04银灰

Y12米黄

过滤水

软水

B04银灰

软水

纯水

B04银灰

P02紫

纯水

净环水

B04银灰

净环水

浊环水

B04银灰

P02紫

浊环水

一般电线管配线槽、

管线架

B04银灰

消防用水管线

B04银灰

Y11乳白

消防

除尘用管道

602铂灰

802黑色

除尘用管道

雨排水管道

B03淡灰

污水

G05深绿

P02紫

污水/W

回用水

G05深绿

P02紫

回用水/HY

石灰管

白色

PB06淡(酞)蓝

石灰管/SH

药剂管

白色

PB06淡(酞)蓝

药剂管/YJ

高压水

B04银灰

PB06淡(酞)蓝

高压水

重油

YR05棕

YR05棕

重油

干油

Y09铁黄

Y08深黄

干油

液压站用油

Y03奶油

Y08深黄

液压站用油

硫酸管道

P02紫

黑色、Y08深黄

H2SO4

苯输送管道

P02紫

黑色

C6H6

6.1.2.1 厂房色彩钢板、厂房钢结构色彩

1)色彩钢板、厂房钢结构的漆膜色彩,应统一采用漆膜颜色标准卡GSB05-1426-2001作为依据,具体订货时的色彩编号可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样品进行对照确定。

采购中如遇有色差时,应与发包人方的工程项目部主管取得联系,双方协商处理。

2)各单元厂房色彩钢板、厂房钢结构色彩要求如下:

(1)原料场

①屋面色彩钢板:

正面(外)为海蓝(PB05),背面(内)为冰灰(GY09);

②墙面色彩钢板:

正面(外)为银灰(B04),背面(内)为冰灰(GY09);

③厂房钢结构:

深豆绿(G09)。

(2)烧结区

①屋面色彩钢板:

正面(外)为海蓝(PB05),背面(内)为冰灰(GY09);

②墙面色彩钢板:

正面(外)为银灰(B04),背面(内)为冰灰(GY09);

③厂房钢结构:

深豆绿(G09)。

(7)各区转运站钢结构

①混凝土屋面:

防水卷材本色,钢梯为深豆绿(G09);钢栏杆为柠黄(Y05);

②胶带机通廊墙面与屋面采用彩色压型钢板围护,通廊支架为深豆绿(G09),侧墙设900X1500通风采光窗,屋面色彩钢板:

正面(外)为海蓝(PB05),背面(内)为冰灰(GY09)。

③墙面色彩钢板:

正面(外)为银灰(B04),背面(内)为冰灰(GY09);

④厂房钢结构:

深豆绿(G09)。

6.1.2.3附属建筑

各单元建筑物的色彩按表6-1执行,详细附属建筑物的色彩见附件1。

表6-1建筑物色彩表

单元

区域

建筑物

建筑(涂料)外墙

中控/操作室外墙

建筑室内

1

原料场

中灰(B02)+海蓝(PB05)

中灰(B02)

1、*各建筑物的内顶棚、内墙面色彩全部为乳白Y11。

2、门窗色彩选用应与外墙色彩协调一致;且各单元内部应尽量统一。

2

烧结

中灰(B02)+海蓝(PB05)

中灰(B02)

3

焦化区

中灰(B02)+海蓝(PB05)

中灰(B02)

4

炼铁

中灰(B02)+海蓝(PB05)

中灰(B02)

5

炼钢连铸

中灰(B02)+海蓝(PB05)

中灰(B02)

6

轧钢区

中灰(B02)+海蓝(PB05)

中灰(B02)

7

能动公辅

以相邻单元一致

中灰(B02)

8

总图运输及辅助设施

以相邻单元一致

中灰(B02)

注:

1、*建筑外墙(涂料)墙面涂料颜色编号应对照《漆膜色彩色卡GSB05-1426-2001》参照国标常用建筑色02J503-1选用,如有色差问题,请与发包人联系处理。

2、砼屋盖建筑顶面色彩:

为材料本色。

6.2.2全钢结构厂房屋面一般采用彩色压型钢板及彩色夹芯钢板(填充料为岩棉),须符合下列要求:

1)基板必须采用耐腐蚀性能好的高强度热镀锌钢板,屋面基板厚度一般为0.8mm,墙面基板一般为0.6mm,基板镀锌量应不小于180g/m2(双面)。

2)板面涂层均为聚酯。

3)凡需设卷材防水层的厂房屋面,应采用质量可靠,耐久性能好的优质防水卷材(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不宜采用涂膜防水材料。

4)屋面卷材防水层应根据屋面的材料、设计、构造和施工等技术要求,在确保

4)厂房外墙上的纵向、横向采光带和成片采光壁,一般采用阻燃型采光板,其波型与外墙彩色压型钢板波型相同,厚度不小于1.2mm,其有关性能应符合表6-3的规定。

表6-3采光板有关性能表

名称

性能指标

透光率

≥70%

氧指数

≮30

应用温度范围

-50℃~130℃

5)控制室、操作室宜采用塑钢门窗或铝合金门窗,玻璃应根据工作地点的温度条件,采用单层普通玻璃或安全玻璃(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及夹胶玻璃等)。

6)控制室、操作室观察窗一般采用钢窗和厚度为8mm及其以上的大面积钢化玻璃。

7)普通门窗所用普通玻璃厚度,一般按所选用标准图。

标准图没有就按计算确定厚度。

8)电子计算机室因其等级高或规模大需接待来宾参观的,可在计算机室周围设置铝合金玻璃隔断。

9)配电室、办公室、休息室等均设纱窗。

6.4.2外墙面

外装修:

砌筑、混凝土墙面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其表面用水泥浆修补、整平、表面刮耐水腻子并喷室外涂料。

抹灰外墙面必须分格,分格应精心刻画,统一美观,外墙面装修做法采用05J909《工程做法》中外墙11A,外涂3a,即丙烯酸涂料。

6.5厂区内办公、生活和卫生设施

6.5.1办公、生活和卫生设施的组成

1)在厂办公区、各主要生产区、公辅区办公楼各设食堂及浴室。

食堂内设厨房及餐厅,餐厅考虑办公楼内人员就餐,其余各岗位由本区域的食堂送餐,在岗位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设配餐间,配餐间不设就餐厅。

浴室中更衣室按本区域所有人员的集中设置,淋浴设施按本区域最大当班人数考虑;

2)浴室、更衣室应包括:

淋浴室(不设浴池)、更衣室(设存衣柜)、盥洗室、厕所、女工卫生间、管理室等。

3)保健站、妇女卫生等用房应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设置。

保健站设在厂前区办公楼内。

4)厂区内合理布置独立公共厕所。

以上内容在发包人统一规划指导下进行设计。

6.5.2室内环境

1)采光口上部有宽度超过1.0m的外廊、阳台和挑蓬等遮挡物时,其有效采光口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70%计算。

2)窗的面积不宜过大,并应加强窗的密闭性,以减少建筑能耗。

3)办公、生活和卫生设施建筑底层的办公室、存衣室、值班室等房间的地坪应采取防潮措施。

4)浴室应设置排气高侧窗或天窗以及排除顶棚面冷凝水的措施。

5)办公室、会议室、保健站和更衣室等房间应设置窗帘盒。

6)餐厅应考虑防蝇纱窗。

7)办公楼、存衣楼和保健站底层窗户宜设置安全栅栏。

6.5.3办公建筑

6.5.3.1办公用房面积指标,按下列数值采用:

1)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0~12m2/人(包括过道、楼梯、厕所);

2)会议室建筑面积1.0m2/人,(可分设为大小会议室);

6.5.3.2办公楼的建筑、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层高:

底层为3.6m,其余为3.3m,若采用集中空调则可再增加0.5m左右。

2)走廊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6-4的规定:

表6-4走廊最小净宽

走廊长度(m)

走廊净宽(m)

单面布置房间

双面布置房间

<40

1.30

1.50

≥40

1.50

1.80

表注:

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6.6工程通用做法

6.6.7结构的防腐涂装采用如下做法:

所有外露钢构件均应除锈防腐。

重要构件的除锈等级为St3或Sa2.5,次重要构件的除锈等级为St2(由设计规范确定)。

室外一般环境:

C53-31红丹醇酸防锈漆2遍50m

C53-34云铁醇酸防锈漆2遍50m

C04-42各色醇酸磁漆2遍50m

室内一般环境:

C53-31红丹醇酸防锈漆1遍25m

C53-34云铁醇酸防锈漆2遍50m

C04-42各色醇酸磁漆2遍50m

高温涂装防护体系见表-4

涂装防护体系表--4

涂料

品种

涂料型号及名称

涂层干膜厚度

(m)

要求达到的

预处理等级

聚氨酯

耐热漆

无机硅酸锌耐高温底漆

聚氨酯耐热防腐漆

2

2

50

60

St3或Sa2.5

耐温150℃

以下环境

总遍数及总厚度

4

110

有机硅

耐热漆

无机硅酸锌耐高温底漆

有机硅高温防腐漆

2

2

50

50

耐温400℃

以下的环境

总遍数及总厚度

4

100

7总图

7.1厂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

7.1.1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7.1.2坐标系统

本工程采用钢铁厂施工坐标(A、B)系统。

施工坐标系统与1980西安坐标系的换算公式如下:

1)由1980西安坐标系(X、Y)换算为施工坐标系(A、B)的公式:

A=(X-X0)COS

-(Y-Y0)SIN

B=(X-X0)SIN

+(Y-Y0)COS

2)由施工坐标系(A、B)换算为1980西安坐标系(X、Y)的公式:

X=X0+ACOS

+BSIN

Y=Y0+BCOS

-ASIN

式中,X0=3564819.1675,Y0=400964.9928,

=130030'25.17"

7.2总图设计

7.2.1设计原则

1)总图布置必须符合全厂总图的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布置紧凑、工艺流程合理,物流顺畅,降低一次性投资及运营成本等原则。

3)流接口位置及方向需与总体规划图中的接口位置及方向相一致。

4)路布置力求横平竖直,控制增设路口。

5)制设置独立小房,管线尽量不斜穿场地。

6)厂区各类建设工程,应防止有害气体、烟、雾、粉尘、强烈振动和高噪声对厂界周围的影响,必要时设置净化隔离带或防护设施。

7)同性质的公辅设施应集中布置。

7.2.2区域划分

7.2.2.1主要功能分区

1)划分原则:

主要根据生产功能来划分区域,其特点为功能分区明确,布局整齐。

2)主要分区为:

原料场区、焦化区、烧结区、炼铁区、炼钢区、轧钢区、公辅区等。

3)通道宽度:

主干道:

40m-50m,次干道:

30m~40m。

4)区域设计管理

按照分区设计,统一管理的原则,由承担总体规划设计院统一组织场地平土、主干路网及全厂性的综合管网等的设计,并协调各区域之间的总图设计。

各区域总图设计在符合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独立开展该区域的总图设计工作。

超出该区域设计范围的平面定位必须严格遵守会签制度。

各区域总图设计成品(含建、构筑物平面、道路施工图及综合管网施工图)应提交总体规划设计院进行统一管理并归档。

7.2.3围墙

7.2.3.1全厂性围墙

厂区四周设置形式美观的全厂性透空式围墙,并与绿篱匹配。

7.2.3.2厂区内区域性围墙

厂区内各区域之间一般不设围墙,在“标准”、“规范”中要求设立围墙或围栏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并符合发包人要求。

同时,围墙或围栏等设计应符合厂区景观的要求并应尽量采用透空墙或绿篱。

7.2.4设计标高

7.2.4.1厂区室外场地平土标高

1)本工程球团为既有球团厂,球团成品接口处既有地坪标高为77.10m,转角转运站地坪标高按料场标高考虑,为71.00m。

2)烧结、焦化区域平土标高为65.50m;

3)炼铁区域室外平土标高分两部分:

以驱动站南侧道路(含此道路)为界,道路以北室外平土标高为65.50m,道路以南室外平土标高为63.20m。

4)炼钢、轧钢区域室外平土标高均为63.20m;

5)全厂性公辅区域平土标高根据周围场坪标高进行确定。

7.2.4.2建筑物室内地坪设计标高

1)一般车间,室内地坪设计标高较室外平土标高相对高出0.30m。

2)特殊建筑物,根据工艺要求等具体情况另定。

7.2.4.3台阶连接方式

台阶与台阶之间一般采用护坡(加固)形式连接。

特殊情况下可设置挡土墙。

护坡:

采用浆砌片石骨架内辅草皮形式,有方格型、人字型、拱型3种(任选一种均可)。

填挖边坡坡比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设计。

7.2.4.4场地排水

本工程室外场地排水一般采用散排及暗管相结合的排水方式,经雨水口收集后,接入厂区主干地下排雨水管网。

必要时可设置场地排水盖板明沟。

7.3道路运输

7.3.1一般规定

1)道路布置应根据交通量大小和装卸点的位置统一规划,运行流程合理,途径短捷,道路数量精简。

道路设置应主次分明并与主干道路相协调。

2)在厂区主干道上应少设交叉口,应减少支道与厂区主干道的连接。

3)主干道两侧应设绿化带,绿化带和人行道宽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7.3.2道路技术标准

7.3.2.1全厂性主干道技术标准

1)车行道路面宽度:

重载道路路面宽度:

15m、30m(料场周边)

次重载道路路面宽度:

9m、12m、15m

普通道路路面宽度:

9m

2)道路型式:

城市型。

3)道路标高:

具体见平面图。

(1985国家高程基准)。

4)路缘石高度:

10-15cm。

5)交叉口路面内边缘最小转弯半径:

12m~15m。

6)道路横坡:

车行道横坡为1.5%抛物线型两面坡路拱。

7)道路纵坡:

一般为平坡,需设纵坡时,纵坡不大于5%。

特殊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但要满足所通行车辆的要求。

8)雨水口:

采用平箅式雨水口,雨水口间距一般为25m~50m。

平雨水口顶面标高应低于周围路面3cm,四周坡向雨水口。

7.3.2.2区域道路技术标准

1)车行道宽度:

区域主干道路面宽9m、12m,次干道路面宽度7m;支道路面宽4.5m;车间引道与车间大门相适应。

2)道路型式:

采用城市型,特殊地段(如铁、道路平交处等)可采用公路型。

3)路缘石高度:

10-15cm。

4)交叉口路面内边缘最小转弯半径:

区域主干道12~15m,次干道9~12m,支道、车间引道6~9m。

5)道路横坡:

一般采用横坡为1.5%抛物线型两面坡路拱,人行道横坡为2%单面坡,坡向车行道。

6)道路纵坡:

区域道路纵坡一般为平坡,需设纵坡时,纵坡不大于5%。

车间引道纵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但要满足所通行车辆的要求。

7)雨水口:

采用平箅式,雨水口间距一般为25m~50m。

平雨水口顶面标高应低于周围路面3cm,四周坡向雨水口。

8)区域道路与全厂性主干道的衔接:

区域道路接至全厂性主干道车行道的边缘,坡度与其顺接。

7.3.2.3厂内道路净空高度

1)一般净空高度不小于5m,全厂性主干道为净空高度不小于6.5m,特殊净空高度根据需要确定。

2)道路建筑限界的其它规定按《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执行。

7.3.2.4道路路面类型及路面结构

1)道路路面类型

一般选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有特殊要求时根据工艺要求确定。

2)道路路面结构

(1)厂区主干道路面结构

厂区主干道路按交通运输量及汽车荷载分为重载道路、次重载道路及普通道路。

重载道路路面结构为:

从上到下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乳化沥青粘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乳化沥青保护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cm、乳化沥青保护层、水泥稳定碎石54cm(三层18cm厚)。

道路结构总厚度70cm。

次重载道路路面结构为:

从上到下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乳化沥青粘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乳化沥青保护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cm、乳化沥青保护层、水泥稳定碎石45cm(三层15cm厚)。

道路结构总厚度61cm。

普通道路路面结构为:

从上到下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乳化沥青粘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7cm、乳化沥青保护层、水泥稳定碎石36cm(二层18cm厚)。

道路结构总厚度47cm。

(2)区域道路路面结构

区域内主要道路按汽-20级汽车荷载路面结构考虑,路面结构为:

从上到下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乳化沥青粘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乳化沥青保护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cm、乳化沥青保护层、水泥稳定碎石45cm(三层15cm厚)。

道路结构总厚度61cm。

区域内次要道路或低等级道路按汽-15级汽车荷载路面结构考虑,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乳化沥青粘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7cm、乳化沥青粘层、水泥稳定碎石36cm(两层18cm厚)。

道路结构总厚度47cm。

7.3.2.5人行道

钢铁厂主要路段设置人行道,有特殊要求的地方根据要求设置。

人行道采用防滑透水彩砖路面。

7.3.2.6厂内道路交叉口路面内边缘最小转弯半径一般应按表7-1规定。

表7-1厂内道路最小转变半径

道路类别

路面宽度(m)

内边缘转弯半径(m)

主干道

12~18

12~15

次干道

12、9

9~12

支道

7、4.5

9~10

车间引道

与车间大门相适应

6~10

厂内道路最小圆曲线半径一般应按《厂矿道路设计规范》BJ22-1987执行。

行驶60t拖车的道路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20m。

7.3.2.7行驶特殊车辆,大吨位车辆的道路,应根据车辆的特殊要求进行设计并对其进行标识。

7.4管线综合布置

7.4.1布置原则

1)管线布置结合道路统筹设计,采用分系统集中布置方式。

动力和电力管线布置在主干道路一侧,给排水各种管线布置在主干道路另一侧。

2)管线尽量采用分层架空敷设,解决地下管线竖向碰撞问题,管线统一布置,规范管理。

管架轻巧整齐,美观大方。

3)地下管线除交叉段外,采用平网敷设方式。

集中分类,便于检修。

4)管线之间及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

一般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困难时可在满足安全施工和维修等技术条件下,并参照已有的工程实践予以适当减小。

5)本工程厂区主干电力管网采用电缆隧道形式,各区域电力管网主要采用电缆桥架形式铺设。

6)管线之间垂直净距:

一般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

7)各工序区域内的管网由各工序区域负责,均以各区域红线范围为界,原则上各工序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