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536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内容18第三章教学改革三

第三章-教学改革(三)

教案范例赏析

英语

1.试讲题目:

阅读教学试讲

2.基本要求:

①朗读所给段落。

②配合教学内容适当的板书。

③针对该段落中的划线部分,设计相应的阅读后教学活动。

④试讲时间:

约10分钟。

⑤用英文试讲。

内容:

Oneday,amancalledthetaxicompanytogetataxitogototheairport,butafteraverylongtime,thetaxididnotcome.Hecalledthegirlinthetaxicompanyagain.Thegirlinthetaxicompanysaid,“thetaxihasnotcome,butyouneednottoworryaboutitastheairplaneisalwayslate.”themananswered,“certainly,theairplanewillbelatethismorning,becauseIhappentobeflyingit.”

有一天,一个叫出租车公司叫一辆出租车去机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出租车没有来。

他又叫出租车公司的女孩。

出租车公司的女孩说:

“出租车还没有来,但你不需要担心它作为飞机老是迟到。

”那人回答说:

“当然,飞机今天早上会迟到,因为我碰巧飞行。

TeachingPlan

TeachingAims:

(教学目标)

knowledgeandskillsaim:

letstudentsmastertheusefulwordandexpressionsinthereadingmaterial.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阅读材料中的有用的单词和短语。

processandmethodaim:

letthestudentslearnhowtocommunicatewithotherpersonsinamorepoliteway.Learnthereadingskillsofskimandscan.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习在人际交往中怎么才能更加得体。

学习略读,快速阅读技巧。

Emotionalattitudesandvaluesaim:

letthestudentstoknowtheimportanceofrespectingotherpeopleandcommunicatewithotherpeopleinagoodmanner.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知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是与他人交流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Teachingimportantpoints(教学重点)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ntenc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eachingdifficultpoints(教学难点)

Masterthegrammar

Usethewordsintheirlives

Teachingaids(教具)

Cards、projectors投影仪、_________

teachingmethod(教学方法)

诵读法Repetition、谈话法dialogisticalmethod、情景教学Situationalteaching.

TeachingProcedures(教学过程):

Stepone:

lead-in第一步:

导入

Showthestudentssomepicturesaboutthevehiclessuchasbike,taxi,andairplaneandletthemmatchthenameswiththepictures.

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关于车辆如自行车,出租车,飞机和让他们配以图片的名称。

Steptwo:

newwordsandphrases

Writethenewwordsandexpressionsfromthereadingmaterialsuchastaxi,airportandletthestudentsreadaftertheteachers.

第二步:

新单词和短语

写新单词和词组的阅读材料如出租车、机场后,让学生阅读教师。

Stepthree:

while-reading

Askthestudentsaboutthemainideaaboutthetextthroughaquickreadingaboutthewholetext.Letthestudentsdo“T”or“F”exercise.Letthestudentsconcludethemainideaabouteachparagraph.

StepFour:

consolidation

Dividethewholeclassintotwogroups.Chooseateamleaderofeachgroup.Letthegrouponeactthewholescenariobasedonthereadingmaterialfaithfully.Andletgrouptwohavesomeadaptationsofthescenariobasedonthereadingmaterial.

步骤四:

整合

把全班分成两组。

每组选一个组长。

让第一组行为整个场景基于忠实地阅读材料。

让第二组有一些适应场景的基于阅读材料。

第三步:

再阅读

询问学生对文本的主要思想通过快速阅读整篇课文。

让学生做“T”或“F”运动。

让学生总结对每个段落的主要思想。

StepFive:

Homework

Letthestudentstowriteacompositionabouttheendingofthisstory.

第五步:

作业

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关于这个故事的结局。

Blackboarddesign(板书设计)

Reconsiderafterteaching(教学反思)

美术

基本要求:

(1)通过演示和板书,知识点讲解清晰和完整。

(2)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示范环节。

(3)十分钟之内讲完。

《墙壁小装饰》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墙壁小装饰的多种表现形式,学会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壁饰的设计与制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感知与实际操作,学会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注意提升环境的艺术品质,丰富室内空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初步掌握墙壁小装饰的制作方法

难点:

结合学过的景物、风景画设计有创意、符合室内环境的墙壁小装饰。

三、教学方法

示范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和实践指导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皮革纸、麻线、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纽扣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两张图片,一张是只有家具和生活用品的室内空间图,另一张是经过装饰的室内空间图,并提出问题,师生互动讨论。

教师自然地引出课题——《墙壁小装饰》。

(二)直观感知

教师分发多幅不同表现形式的墙壁小装饰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触摸。

师:

这些墙壁小装饰都有什么材料构成?

师生共同总结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材料:

彩纸、瓦楞纸、海面纸、谷物、秸秆、毛线、纽扣等。

教师展示由生活中常见的静物、风景、动物等图案进行变形、夸张,而组成的墙壁小装饰,提出问题:

从这几幅装饰中,你能看出这是生活中的哪种事物?

是如何进行描绘的?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小结:

灵活运用生活中的景物,拓展想象力,适当夸张造型和色彩。

(三)具体分析

教师播放不同色调风格、室内环境等的小墙壁装饰,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好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总结。

(四)示范讲解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如何制作一件墙壁小装饰:

1.铅笔设计构图。

2.打好底稿。

3.上色或材料制作,进行剪贴。

4.装饰边框。

(五)实践展评

人人都是“室内环境设计师”,个人或同学间分工合作,自选材料制作一个墙壁小装饰。

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纠正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完成后,学生大胆自主发言,介绍自己的墙壁小装饰,说出自己的构想,其他同学给予评价,教师可以就选材、创意及搭配等方面给予评价,最终师生共同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材料奖”、“最美效果奖”、“最有格调奖”等。

(六)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回家后将壁饰装饰于合适的位置,并拍照记录,下节课带来跟同学一起分享。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构思并提出设想,包括本次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关键在何处等。

其次,对一些技术细节在教案上要进行细化并体现出来,如复习哪些内容;采取何种形式提问哪些学生;怎样运用启发式把问题交待清楚;在解题中哪些学生易出错,如何防止,哪些地方学生会易模糊,如何提醒;对突发事件应如何处理等。

第三章中学教学

【例2012年下-真题辨析】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网校答案:

错误

直观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但不是教学目的。

【例2014年下-真题单选】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网校答案:

B

网校解析:

张老师形象化的语言属于直观手段中的语言直观,遵循的是直观性教学原则。

【例2015年下-真题单选】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网校答案:

A

网校解析:

通过视频让学生直接感受钱塘江大潮是贯彻了直观性原则。

故选A。

【例2011年下-真题单选】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网校答案:

A

网校解析:

苏格拉底的教学过程思想,公元前5世纪时,古希腊出现了第一批职业教师,他们是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智者派,开始了对教学的探索。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苏格拉底,他重视知识与美德的教学。

在教学中,他并不把真知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对话、诘问,让学生陷入矛盾的困境,然后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真知。

这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被称之为“产婆术”,亦称苏格拉底法。

【例2012年下-真题单选】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塌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网校答案:

C

网校解析: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中的“躐…‘陵”为超越、越过之意;“孙”为按规律之意;整体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等级、次第,要遵循一定的顺序,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例2014年上-真题单选】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网校答案:

A

网校解析: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

王老师讲解岳飞的事迹,赞扬了岳飞的爱国精神,使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例2013年上真题】简述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的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网校答案: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2)贯彻要求:

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例2014年下真题】初一

(2)班学生李小刚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极差,各科考试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数学考试,他一道数学题答不上来,就在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情难道你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

数学老师阅卷时,看到这份无标点,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气的把李小刚叫到办公室,交给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小刚,而是耐心的帮助李小刚在他的“杰作”上加上了标点,改了错别字,重新组织了那段话。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的向我靠近。

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作一个无用的人。

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

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

再见吧,零分!

然后,梁老师让李小刚读了这段话,赞叹道:

“这是诗,一首很好的诗啊!

听到这句话,李小刚感到很诧异,梁老师接着说:

“诗贵形象,你的这首诗很形象,诗言情,诗言意,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不甘与零分为伍的人。

“这是诗?

我也能写诗?

”没想到梁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会如此的评价他,李小刚非常感动。

从此,在梁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李小刚驱散了心中的阴霾,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端正了学习的态度。

两年后,李小刚顺利的考上了高中。

【问题】

(1)梁老师成功的运用了哪一种教育原则?

(6分)

(2)结合材料,阐述贯彻其原则的基本要求。

(12分)

网校答案:

(1)梁老师成功运用了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是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的内在的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

材料中梁老师不仅帮李小刚纠正了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体现了科学性,同时鼓励他、帮助他,让他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体现了教育性。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例2012年上真题】我就英语《cock&clock》这篇材料进行了认真备课,对上好这节课充满了信心。

当我给学生板书单词“cock(公鸡)”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班上一个男孩子突然站了起来,恶作剧式的怪声怪气地向我问道:

“老师,有没有母鸡啊?

”全班立刻哄然大笑……当时我窘迫极了,作为一个新教师,从未遇到这种情况,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生气归生气,但我并未表现出来,经过短暂的思考,我有了主意。

我沉静地看着这个学生,继续对全班同学清晰地说:

“同学们,在英语中,同样有cock(公鸡),也有hen(母鸡),chicken(小鸡)”,说着,将母鸡、小鸡的单词板书下来。

这种做法,同学们感到意外,但他们很安静。

我接着说道:

“这位提问的同学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来,我要表扬你,但同时还要批评你,一是发言不举手,二是说话怪声怪气。

同学们,你们知道说话的语气对表达词义的作用吗?

”我又给同学们举出了几个同样的词语因语气不同可能会表达不同词义的实例。

接下来的讲课非常顺利,同学们屏神静气的听讲,连那位顽皮的男孩子也安静地坐着,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仿佛是在向我道歉。

【问题】材料中的“我”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

试加以分析。

网校答案: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首先,该老师既将备课知识系统地传授给了学生,还对课堂上学生的“刁难”灵活处理,对该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体现了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此外,该教师善于利用提问的方式,将词语语气使用的知识通过启发性教学原则很好的体现了出来。

【例2013年下真题】《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教学片段

王老师:

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而下阕引用了周瑜这个人物,有何用意?

学生甲:

苏轼在上阕已经提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塑造周瑜的形象是为了照应上阕,因为周瑜就是一个英雄豪杰。

另外,是为了把周瑜这一英雄豪杰与自己做对比,“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可看出是苏轼对自己的哀叹。

学生乙:

我读过周瑜的传记,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是他娶小乔十年以后的事,词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也许是为了显示周瑜的年轻,与苏轼的“早生华发”相对比。

后面“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出了周瑜儒雅的打扮、从容的姿态和功业之大,与苏轼功业无成形成鲜明对比。

王老师:

两位同学的发言把周瑜在这首词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得比较完整。

我们还学过杜牧的《赤壁》,大家记得吗?

学生:

记得!

王老师:

好,我们一起朗读一遍。

学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王老师:

在这首诗中杜牧强调赤壁之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

东风。

王老师:

为什么同样是写赤壁之战,战争的关键却不同呢?

是不是哪位作者搞错了呢?

学生丙:

我认为他们都没有搞错,苏轼塑造周瑜这个人物形象,主要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是为了用周瑜的年轻有为与自己的光阴虚度、壮志未酬做比较。

杜牧的诗却把赤壁之战的关键归于东风,假设没有东风之力,周瑜将会一败涂地,可能是突出杜牧自己的雄才伟略吧。

王老师:

的确是这样。

苏轼的词与杜牧的诗都想表现作者自己的思想,他们对所歌咏的史实评价不同,是因为他们要表达自己不同的抱负。

苏轼要借用周瑜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但是壮志未酬的感慨。

杜牧有济世之才,通晓兵法,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感史伤怀,把赤壁之战的功绩归于东风,以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

【问题】

(1)这个教学片段主要体现的是哪条教学原则?

(6分)

(2)贯彻该原则应该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12分)

网校答案:

(1)主要体现了以下教学原则。

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教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和深化。

(2)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要求如下:

第一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

第三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高频考点5】教学方法:

(一)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

(1)探究——研讨法

(2)纲要图式教学法

(3)暗示教学法

(4)非指导教学法

考查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材料题。

【例2011年下-真题单选】《学记》指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

”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的方法。

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参观法

D.练习法

网校答案:

B

网校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学方法含义的理解。

讨论法是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相观而善,相互切磋”的过程就是为解决某个问题,彼此发表见解、观点,最后达成统一的过程,符合讨论法的含义。

【例2015年下-真题单选】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

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网校答案:

C

网校解析:

陈老师采用的是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此处容易混淆的是A实验法,此处老师并没有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而是通过自己做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产生的现象,故而应该选C。

【例2013年上-真题单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的饲养。

上述情况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网校答案:

D

网校解析:

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叫做实习作业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题干描述的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属于实习作业法,故选D。

【例2012年下-真题单选】保加利亚学者罗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A.纲要信号教学法

B.探究发现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网校答案:

C

网校解析: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首创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扩展】纲要信号教学法:

纲要信号法也叫“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法”,是由前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称为“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法”。

此法的核心是“纲要信号”此法的运用过程是:

首先由教师按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获得有关知识的整体印象,然后出示“纲要信号”图表进行第二次讲解,突出重点,分析难点,指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加以概括。

接着把小型“纲要信号”图表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进行消化,并要求将图表贴在各自专门的手册上,以便复习之用,同时把课上使用的大型图表贴在教室墙上、以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相互提问、复习巩固。

学生回家后要按教科书和“纲要信号”图表进行复习。

在第二次课上让学生根据记忆,在各自练习本上画出前节课的“纲要信号”图表,并按图表回答问题。

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并掌握所学的公式、规则、定理或原理,即使差生也能取得可喜的成绩。

【例2015年下真题】辨析题:

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网校答案:

该观点正确

网校解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是指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

【例-辨析题】教学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网校答案:

该说法是错误的

网校解析:

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有质的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