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626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高三理综月考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理综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Al-27

第Ⅰ卷

1、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2015年7月,《科学》杂志揭示出炎症与内质网的物质合成功能障碍有关,下列关于内质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膜的基本骨架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共同构成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能分泌到细胞外

C.炎症的发生可能与内质网不能合成某些物质有关

D.内质网可以与细胞膜、核膜相连,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2.艾滋病病毒的基因组由两条相同的RNA组成。

下列对该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利用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外壳

B.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C.其较强变异性给疫苗研制带来困难

D.用煮沸或高压蒸汽的方法难以灭活

3.肾脏受交感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受到低频率低强度的电刺激,可增加肾小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这种作用可被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所阻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刺激使交感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由正变为负

B.支配肾脏的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肾上腺素

C.肾交感神经属于反射弧的传入神经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只受神经调节

4.乳腺

上皮细胞在孕晚期数量增加,在停止哺乳后数量减少。

当向体外培养乳腺组织的培养液中加入泌乳素时,乳腺组织合成的酪蛋白的量增加了20倍。

测定乳腺组织中RNA的半衰期(半数RNA降解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据此作出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A.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在人体生命活动的不同阶段有所差异

B.mRNA半衰期较短,有利于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的调控

C.泌乳素通过提高酪蛋白基因的转录效率来促进细胞合成更多酪蛋白

D.用标记的酪蛋白基因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可测定酪蛋白mRNA存在

5.在圣露西亚岛有两种植物靠一种蜂鸟传粉。

一种植物的花蕊蜜管直而短,另一种则弯而深。

雌鸟的长鸟喙适于在弯曲的长筒状花蕊蜜管中采蜜,雄鸟短鸟喙适于在短小笔直的花蕊蜜管中采蜜。

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雌雄蜂鸟在不同植物上采蜜缓解了雌雄蜂鸟间的种内斗争

B.蜂鸟的性别比例和种群密度会影响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C.花蕊蜜管形态与鸟喙长度相适应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两种植物花蕊蜜管形态的差异是因蜂鸟采蜜导致的变异

6.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所用方法及选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方法

原因

A.

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B.

用卡诺氏液处理洋葱根尖细胞

使细胞处于生活状态

C.

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蔗糖分子不能透过细胞壁

D.

调査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将各小组调查的

数据汇总

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7.化学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N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B.Na2O2、H2O2所含化学键完全相同,都能作供氧剂

C.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与铝均能发生钝化,均能用铝罐储运

D.NaClO和明矾都能作消毒剂或净水

剂,加入酚酞试液均显红色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在标准状况下,48g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

B.常温常压下,4.6gNO2气体约含有1.81×1023个原子

C.0.5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Cu2+数小于3.01×1023个

D.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9.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电负性大于Z的电负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10.下图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0mL,开始工作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5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有0.02mol电子通过,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体积①=②

B.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

C.电极反应式:

①中阳极:

4OH--4e-=2H2O+O2↑

②中负极:

2H++2e-=H2↑

D.溶液的pH变化:

①减小,②增大

11.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Fe2+、NO3-、Cl-B.Ba2+、Na+、I-、NO3-

C.Na+、K+、SO42-、SO32-D.K+、Mg2+、HCO3-、PO43-

12.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g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配制FeCl3溶液

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2、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让脚尖着地,这样做是为了

A.减小冲量

B.减小动量的变化量

C.增大与地面的冲击时间从而减小冲力

D.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起到安全作用

15.如图,质量为M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0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

A.v0+

vB.v0-

v

C.v0+

(v0+v)D.v0+

(v0-v)

16.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

B.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大

D.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不变

17.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小车中的光滑斜面A和光滑竖直挡板B之间,原来小车向左匀速运动.现在小车改为向左减速运动,那么关于斜面对小球的弹力NA的大小和挡板B对小球的弹力NB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NA不变,NB减小B.NA增大,NB不变

C.NB有可能增大D.NA可能为零

18.一快艇从离岸边100m远的河流中央向岸边行驶.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甲)所示;河中各处水流速度相同,且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

B.快艇的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也可能为曲线

C.快艇最快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s

D.快艇最快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m

19.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是近地轨道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在相同时间内b转过的弧长最长

C.c离地高度可以是任意值

D.d运动的周期最长

20.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小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杆上的A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点在A点下方距离为d处。

现将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

B.环到达B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C.环从A处释放时,环的加速度为g

D.环从A到B,环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环和重物增加的动能之和

21.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F-v2图象如乙图所示.则

A.小球的质量为

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C.v2=c时,小球对杆的弹力方向向上

D.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不相等

第II卷

3、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做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

(1)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的刻度部分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的刻度部分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mm。

23.(9分)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块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水平桌面上放上小物块,小物块在适当重物牵引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

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O点为物块运动起始时刻打的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1s,实验时物块的质量为0.50kg,力传感器测得物块受到的拉力为1.98N(g取9.80m/s2)。

 

(1)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m/s2;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2)物块从O到D,所受合力做的功为W=________J;动能变化量ΔEk=________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4分)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水平轨道的左边与墙壁对接,右边与一个足够高的

光滑圆弧轨道平滑相连,木块A、B静置于光滑水平轨道上,A、B的质量分别为1.5kg和0.5kg.现让A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之后与墙壁碰撞,碰撞的时间为0.3s,碰后的速度大小变为4m/s.当A与B碰撞后会立即粘在一起运动,g取10m/s2,求:

(1)在

A与墙壁碰撞的过程中,墙壁对A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2)A、B滑上圆弧轨道的最大高度.

 

25.(18分)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以v0=2m/s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m=10kg的工件(可看做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时间t=1.9s,工件被传送到h=1.5m的皮带顶端.取g=10m/s2.求:

(1)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在工件到达皮带顶端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26.(13分)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

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mol・L-1

2.4×10-3

3.4×10-3

4.8×10-3

6.8×10-3

9.4×10-3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K=。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0℃下达到分解平衡。

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是(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O(填“>”、“=”或

“<”),其理由是。

已知:

NH2COONH4+2H2O

NH4HCO3+NH3・H2O

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计算25.0°C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

_______。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该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_____。

⑦NH2COONH4投入水中后,水的电离平衡向向移动(填“正”或“逆”)

27.(15分)

绿矾(FeSO4·7H2O)是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副产物。

某研究人员提出“绿色自由”构想:

以绿矾等原料生产如图所示产品,达到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的目的。

已知:

在水中溶解适量的有机物后,离子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2)写出第Ⅰ步的化学方程式。

(3)相同条件下,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铵中溶解度最小的是,第II步加入有机物DFA的作用是。

(4)分离由硫酸钾、氯化铵组成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是。

若要检验该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硫酸钾的操作是。

(5)Fe(OH)2在空气中灼烧可得到铁红,铁红是冶炼铁的重要原料。

写出生成铁红的化学方程式:

若在该反应中转移2mol电子,则生成的铁红的质量是。

(6)理论上,工业生产atNH4C1需要绿矾t。

28.(15分)

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

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

(1)实验室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1(加热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容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浓盐酸不能顺利滴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Ⅳ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CuCl2溶液转化为CuCl2·2H2O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其原因。

已知:

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欲使溶液由黄绿色变成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CuCl2溶液得到CuCl2·2H2O的过程中要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

(4)固体1的成份有,固体2的成份是。

(5)溶液1中加入氧化铜的作用是。

29.(10分)

酵母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生长在偏酸性的潮湿的含糖环境中,易于培养,且生长迅速,被广泛用于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如酿酒酵母作为重要的模式生物。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以葡萄糖为原料,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            ,分解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去路是                。

(2)实验室以葡萄糖为原料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

甲发酵罐保留一定的氧气,乙发酵罐为无氧条件(甲、乙罐中葡萄糖足量,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时测定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结果如图所示。

①甲发酵罐从第            h开始无氧呼吸。

在第4h~7h之间无氧呼吸速率变化情况是            。

②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            。

③分析该实验结果,通入适量氧气能增加酒精产量的原因是         。

生产实践中,用酵母菌使葡萄汁发酵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一定值时发酵就停止了,这是因为                   。

30.(9分)

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该物质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需要依赖的理论支持是。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

(3)据图可知,BDNF具有的作用是

(回答两项),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填“增加”、“不变”、“减少”)。

(4)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

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

31.(10分)

已知小麦的抗旱性和多颗粒均属显性遗传,且两对控制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纯合的旱敏多颗粒、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杂合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小麦品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一抗旱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

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

r:

ATAAGCATGACATTA;R:

ATAAGCAAGACATTA。

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    实现的。

(2)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

①F2中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   。

②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植株所占比例是          。

(3)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简述育种过程   

                       。

32.(10分)

油菜物种Ⅰ(2n=20)与Ⅱ(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

Ⅰ的染色体和Ⅱ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

(1)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区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2)该油菜新品系经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

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黄色种子植株=3:

1

实验二

乙×丙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黄色种子植株=3:

13

①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性。

②分析以上试验可知,当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

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③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

让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

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

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

(2)(10分)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与气泡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Δp=

其中σ=0.070N/m。

现让水下10m处一半径为0.50cm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Pa,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i)求在水下10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

(ii)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0.10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

B.在t=0.2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相问

C.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m

D.从t=0.10s到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cm

E.质点Q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国际单位侧)

(2)(10分)如图所示,透明介质球球心位于O,半径为R,光线DC平行于直径AOB射到介质球的C点,DC与AB的距离H=

R,若DC光线进入介质球后经一次反射再次回到介质球的界面时,从球内折射出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

(i)作出光路图

(ii)计算出这束光在介质球中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的速度为c)

 

35.[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Cl0—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SF6中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SiF4和SO2—3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2)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

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Ni原子的核外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在价电子中有对成对电子,Ni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②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________FeO(填“<”或“>”);

③Ni0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如左下图所示。

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⑤丁二酮肟常用于检验Ni2+:

在稀氨水介质中,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