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664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 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docx

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1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

2020届全国高考生物刷题1+1(2019模拟题)基础阶段测试(四)(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9·甘肃平凉市静宁一中第二次模拟)下列关于组成生物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的种类和含量上都相同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植物缺乏Mg,将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片颜色变黄

答案 D

解析 细胞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虽然少,但与大量元素一样重要,A错误;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的种类上大体相同,而在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B错误;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离子形成存在,C错误;Mg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植物缺乏Mg,将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片颜色变黄,D正确。

2.(2019·湖南湘东六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完成染色体和中心体的复制

B.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C.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结构、功能和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D

解析 洋葱为高等植物,细胞中无中心体,A错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不会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错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Na+大量内流,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3.(2019·河南洛阳孟津二中高三月考)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加入底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计时→加入酶→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酶→保温→计时→加入底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答案 D

解析 测定酶活性实验操作中,体积最大的物质一般最先加入;对反应条件最敏感的试剂一般最后加入。

故先加入缓冲液,再加入底物,最后加入酶,然后立即混匀保温,并开始计时,故选D。

4.(2019·河北衡水中学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有R酶,既能与CO2结合,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也能与O2结合,催化C5的分解。

CO2和O2在与R酶结合时具有竞争性相互抑制。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植物叶肉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B.R酶催化CO2与C5反应时需要[H]和ATP

C.增大CO2浓度后,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3/C5比值增大

D.增大O2/CO2的比值,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答案 C

解析 CO2的固定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H]和ATP用于C3的还原,B错误;增大CO2浓度有利于R酶催化CO2与C5反应生成C3,因此叶肉细胞内的C3/C5比值增大,C正确;增大O2/CO2的比值后,CO2的固定减弱,呼吸作用加快,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D错误。

5.(2019·湖南岳阳市一模)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C3和C5浓度的变化情况,该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Ⅱ阶段是某个环境条件降低引起的瞬时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在类囊体膜上进行,Ⅱ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B.图中Ⅱ阶段的变化很可能是降低光照强度引起的

C.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

D.若降低的是CO2浓度,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时,所需最小光照强度Ⅱ阶段的比Ⅰ阶段低

答案 D

解析 题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C3和C5浓度的变化情况,因此两个阶段均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CO2固定的反应式为CO2+C5―→2C3,所以叶绿体中C3含量大于C5含量,则乙为C3,甲为C5,图中发生变化后C3含量下降,C5含量上升,当光照强度降低,短时间内光反应产生的[H]、ATP减少,导致C3的还原减少,而C5与CO2反应生成的C3不变,因此C3含量上升、C5下降,与图中曲线变化情况不符,B错误;甲是C5,乙是C3,甲转变成乙需要CO2,C3转变为C5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C错误;若发生改变的是CO2浓度降低,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时,Ⅱ阶段所需的光照强度比Ⅰ阶段低,D正确。

6.(2019·河南洛阳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衰老细胞内因为酪氨酸活性降低,色素沉积而出现老年斑

C.神经元的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D.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答案 D

解析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变,因此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衰老的细胞内,因为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以老年人的头发会变白,B错误;神经元的凋亡是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C错误;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蛋白质合成旺盛,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因此癌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D正确。

7.(2019·广东省六校第一次联考)如图为高等植物细胞(2n)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图中1代表囊泡,2代表细胞壁,3代表纺锤丝。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中的着丝点断裂导致DNA数目加倍

B.图乙细胞中的结构2是通过结构1与赤道板融合而形成的

C.若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将会阻止图丙细胞的继续分裂

D.若用秋水仙素抑制结构3的形成,则图甲细胞中的着丝点不能正常断裂

答案 C

解析 DNA数目加倍原因是DNA复制,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结构2是细胞板,是由结构1融合而形成的,赤道板不是真实的结构,B错误;若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将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图丙细胞不能继续分裂,C正确;着丝点分裂与纺锤体无关,D错误。

8.(2019·山东八校第二次联考)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在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aabb×ABB.AaBb×Ab

C.Aabb×aBD.AABB×ab

答案 A

解析 在蜂群中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属于二倍体生物,而雄蜂是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属于单倍体生物,因此雄蜂的基因型与亲代雌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一样。

由F2雄蜂的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可推出,F1雌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4种,即AB、Ab、aB、ab,故F1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

由F2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可知,F2雌蜂是由基因型为ab的精子分别和基因型为AB、Ab、aB、ab的卵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的,则F1雄蜂的基因型为ab,进而推出亲本雌蜂的基因型是aabb,又因为F1雌蜂的基因型为AaBb,故亲本雄蜂的基因型是AB,A符合题意。

9.(2019·山东青岛市第十七中高三期末)某种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现有一只纯种黑毛雄性该种动物与一只纯种灰毛雌性该种动物交配多次,F1中雌性均表现为黑毛,雄性均表现为灰毛。

假设该种动物的黑毛和灰毛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

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让F1中雌性个体与雄性亲本交配,所得F2中雌、雄个体均表现为黑毛

B.让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2黑毛动物中雌、雄个体所占比例都是1/2

C.若进行亲本雌、雄个体的反交实验,则F1中雌性均表现为灰毛,雄性均表现为黑毛

D.该种动物种群中灰毛雄性个体远多于灰毛雌性个体,故雄性群体中的b基因频率大于雌性群体中的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控制黑毛和灰毛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黑毛对灰毛为显性,亲本的基因型为XBY、XbXb,则F1中的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X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Y,让F1中雌性个体与雄性亲本交配,即XBY×XBXb,会生出灰毛的雄性个体,A错误;让F1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即XbY×XBXb,所得F2黑毛动物中雌、雄个体所占比例都是1/2,B正确;若进行亲本雌、雄个体的反交实验,即XbY×XBXB,则F1中雌、雄个体均表现为黑毛,C错误;该种动物雄性个体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基因型为XbY的个体即表现为灰毛,而雌性个体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基因型为XbXb的个体才会表现为灰毛,所以在该种动物种群中,灰毛雄性个体的数量远远多于灰毛雌性个体,但理论上雄性群体中的b基因频率等于雌性群体中的,D错误。

10.(2019·北京大兴区高三期末)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

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

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随机交配获得F2。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该高等动物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黑色和黄色各有2种

B.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若检测F2中的黑色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将其与白色纯合子杂交

D.F2中黑色与黄色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共4种,其中白色基因型有2种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表现型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黑色有AAbb、Aabb2种,黄色有aaBB、aaBb2种,A正确;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即F2的表现型之和为16,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若检测F2中的黑色个体A_bb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将其与aabb杂交,与白色纯合子杂交未必能鉴定出,如与AABB杂交,无论黑色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结果都是A_B_,C错误;F2中黑色(AAbb、Aabb)与黄色(aaBB、aaBb)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其中白色基因型有AaBb、aabb共2种,D正确。

11.(2019·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某大豆突变株表现为黄叶(yy)。

为进行Y/y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用该突变株作父本,与不同的三体(2N+1)绿叶纯合体植株杂交,选择F1中的三体与黄叶植株杂交得F2,下表为部分研究结果。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F1中三体的概率是1/2

B.三体绿叶纯合体的基因型为YYY

C.突变株基因y位于9号染色体上

D.可用显微观察法初步鉴定三体

答案 B

解析 三体产生一半正常配子、一半多一条染色体的配子,因此三体与突变体植株黄叶yy杂交,后代中有一半是三体,A正确;三体绿叶纯合体的基因型为YYY或YY,B错误;由表格知,当母本为9-三体时,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21∶110≈1∶5,则F1中的三体基因型应为YYy,突变株基因y位于9号染色体上,C正确;三体比正常植株的体细胞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D正确。

12.(2019·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月考)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若该家系中的遗传病是显性,则图中所有的患者均为杂合子

B.若该家系中的遗传病是隐性,则致病基因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

C.若Ⅲ-12与Ⅲ-13近亲婚配,则他们所生后代患该病的概率是1/2

D.若Ⅱ-6不含致病基因,则他与Ⅱ-5所生女儿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答案 C

解析 若该家系中的遗传病是显性,由于4号有病,10号正常,说明该病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而图中1号的后代全部患病,因此1号的基因型还可能是AA,A错误;若该家系中的遗传病是隐性,由于2号不患病但5号患病,说明该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B错误;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Ⅲ-12与Ⅲ-13其中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后代的发病率为1/2,C正确;若Ⅱ-6不含致病基因,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他与Ⅱ-5所生女儿正常或者患病,D错误。

13.(2019·黑龙江重点中学第三次联考)某二倍体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其花色有红色(A1)、黄色(A2)和白色(A3)三种表现型,其中A1、A2、A3是一组复等位基因。

现用一红花雌株与一黄花雄株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植株360株,其中红花雌株为95株,黄花雌株为84株,红花雄株为87株,白花雄株为94株。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这3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A1>A3>A2

C.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F1雄株中都不含有控制黄花性状的基因

答案 B

解析 子代中黄花仅在雌株中表现,白花仅在雄株中表现,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的遗传为伴性遗传,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由于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2雄株为红花、白花,则基因型分别为XA1Y、XA3Y,可进一步推测亲代雌株的基因型为XA1XA3,表现为红花,所以A1对A3为显性,亲代雄株的基因型为XA2Y,推测F1雌株的基因型为XA1XA3、XA2XA3,根据题干信息可知,F1雌株表现型为红花、黄花,所以XA2XA3表现为黄花,A2对A3为显性,由此可知控制该植物花色的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A1>A2>A3,B错误;控制花色的基因为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正确;雄株中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F1雄株中没有表现出黄花,说明其不含有控制黄花性状的基因,D正确。

14.(2019·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男孩,若男孩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有一部分与性别决定有关,另一部分与性别决定无关

C.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色盲女儿,推测色盲女儿的父亲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常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软骨发育不全

答案 A

解析 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男孩,若男孩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母亲正常,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遗传,A错误;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位于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与性别决定无关,B正确;色觉正常的夫妇,妻子可能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但丈夫无色盲基因,生下色盲女儿,原因可能是父亲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常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符合要求,D正确。

15.(2019·河南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

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A的RNA和TMVB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A型病毒,说明RNA是TMVA的遗传物质

答案 D

解析 用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利用自身的DNA为模板,以细菌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依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可推知,少数子代噬菌体具有放射性,A错误;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错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A的RNA和TMVB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A型病毒,说明RNA是TMVA的遗传物质,D正确。

16.(2019·山东日照市上学期校际联考)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B.只有染色体上的基因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能蕴含遗传信息

D.某个体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均被表达

答案 B

解析 不同生物其遗传物质可能不同,细胞生物及DNA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其核酸也蕴含遗传信息,C错误;杂合子个体的遗传信息一般只表达显性基因控制的表现型,D错误。

17.(2019·天津七校高三期末联考)如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与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思路相同,分离方法不同

B.图中的A表示噬菌体侵染过程,此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

C.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

D.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有32P

答案 D

解析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与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思路相同,均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进行实验,单独观察它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但分离方法不同,A正确;A表示噬菌体侵染过程,该过程中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B正确;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C正确;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培养液中不能独立生存,D错误。

18.(2019·山东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复制时,需解旋酶将部分DNA双链解开,但不需要消耗能量

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可引发DNA分子结构的改变

C.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DNA链上的脱氧核苷酸相连接

D.把中链DNA(15N/14N)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4N的DNA占25%

答案 A

解析 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需要消耗ATP,A错误;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交叉互换时染色体已经发生交换,而DNA在染色体上,因此DNA也发生交换,DNA上的基因或者脱氧核苷酸都可能发生改变,因此DNA的结构会发生改变,B正确;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DNA链上的脱氧核苷酸相连接,C正确;由于DNA分子片段中只有一条链中含14N,所以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得4个DNA分子,只有1个DNA中含有14N,因此子代DNA中只含有14N的DNA占25%,D正确。

19.(2019·福建五校高三联考)如图是电镜下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的羽毛状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由右向左

B.转录而来的RNA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

C.当RNA聚合酶到达终止密码子时,RNA合成结束

D.DNA与周围的核糖体直接接触,并通过RNA传递信息

答案 D

解析 由图示可知,右侧的RNA长,先转录产生,因此转录的方向是由左向右,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也是由左向右,A错误;真核细胞内DNA转录生成的RNA需要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原核细胞的RNA不需要加工,B错误;当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时,开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生成RNA,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C错误;原核细胞虽然没有细胞核,但有拟核或称拟核区,DNA就存在于该区域,DNA与周围的核糖体直接接触,并通过RNA传递信息,由核糖体合成所需要的多肽,D正确。

20.(2019·成都一诊)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链之间和②③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不同

B.②链中的G和③链中的G都代表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C.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③链传递到⑤需要RNA参与

D.一个核糖体通常可结合多条③链以提高⑤的合成速率

答案 C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和②为DNA分子的两条链,③是mRNA分子链。

①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与T、T与A、G与C、C与G配对,而在②③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与U、G与C、T与A、C与G配对,因此,①②链之间和②③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A错误;②链中的G为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而③链中的G为鸟嘌呤核糖核苷酸,两者不同,B错误;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③链传递到⑤的过程,需要tRNA(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核糖体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和mRNA(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共同参与,C正确;一条③链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多肽合成速率,D错误。

21.(2019·保定高三调研)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有DNA→DNA、DNA→RNA→蛋白质

B.不同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的遗传信息不同,但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基因表达的过程就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D.遗传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大分子之间

答案 C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有DNA的复制、转录、翻译,A正确;因为密码子的简并性,不同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正确;遗传信息的传递发生在大分子之间,核酸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D正确;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因此不能说基因的表达就是蛋白质的合成过程,C错误。

22.(2019·山东省烟台高三期末)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细胞中某一生理过程,图丙和图丁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物质的局部结构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图中的虚线不会出现在乙图的③中

B.乙图和丙图中①②③的含义不同,乙图和丁图中④的含义也不同

C.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⑤形成有关,则A代表的物质是通过乙图过程合成的

D.如果用35S标记某种氨基酸,35S会出现在乙图和丁图中④所对应的结构中

答案 A

解析 丙图中的虚线表示碱基对形成的氢键,在乙图的③tRNA中也会出现,A错误;乙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mRNA、核糖体和tRNA,而丙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乙图和丁图中的④含义也不同,分别是多肽和R基,B正确;由于⑤是肽键,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⑤形成有关,则A是酶,属于蛋白质,因而A代表的物质是通过乙图过程合成的,C正确;用35S标记某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又因为S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团中,所以如果用35S标记某种氨基酸,35S会出现在乙图和丁图中④所对应的结构中,D正确。

23.(2019·哈六中上学期期末)下图甲、乙是有关人体细胞内基因复制和表达的相关过程,甲中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或物质,乙图是某RNA结构图。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①和④是不同的生理过程,但是解旋时应用的是同一种酶;③⑤为同一生理过程,共用一套密码子

B.若用某药物抑制图甲②过程,该细胞的有氧呼吸可能将受影响

C.图甲中②过程产生的RNA需要穿2层膜结构,进入细胞质参与翻译

D.图乙代表的RNA是tR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