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4073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件第六章(new).ppt

第六章典型BTOB型网络支付方式述解,上一章介绍了几种典型的BTOC型网络支付模式的支付模式及应用,为电子商务交易中一般较小额度的或涉及到个体交易的资金流的结算提供了很好的网络支付手段。

BtoB或BtoG等网络交易的加速发展迫切需要发展适合中大额交易的网上支付手段,上述的支付结算方式有些勉为其难,需要安全可靠的、快速的支持较大数目的资金网络支付结算方式。

这正是本章要叙述的内容。

本章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主要讲述几种典型的BTOB型网络支付方式如电子支票、电子汇兑系统、SWIFT与CHIPS、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企业网络银行的运作模式及其应用状况。

6.1电子支票网络支付模式及应用6.2电子汇兑系统6.3国际电子支付系统SWIFT和CHIPS6.4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6.5电子数据交换EDI6.6企业网络银行,本章主要内容共有六节,如下:

6.1电子支票网络支付模式及应用,电子支票,E-Check,主要用于BTOB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本节主要介绍电子支票网络支付的运行模式及应用情况。

重点,一、电子支票简介,1.电子支票的产生与定义发展需求:

前面以信用卡网络支付方式为代表的小额支付结算已不能满足BtoB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发展适合大额交易的网络支付手段。

传统支票在企业间的商务支付结算中是主要手段,特别是在我国,但是因为是纸质支票,存在费时费力、安全性较差、使用区域局限等不足。

如果能借助目前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一种客户在使用方法上与传统支票比较类似,其应用流程模拟传统支票支付结算流程,用户熟悉。

这就是电子支票的发展需求。

信息网络与安全技术的应用为纸基支票转化为电子支票创造了条件。

早在1995年,由美国一些大银行和计算机公司组成的金融服务技术联合会就开发,并公开演示了使用Internet进行的电子支票交易系统,并且预言“这个系统可能会引起银行交易发生革命”。

电子支票定义,英文为E-Check,也称数字支票:

是将传统支票的全部内容电子化和数字化,然后借助于计算机网络(Internet与金融专网)完成支票在客户之间、银行客户与客户之间以及银行与银行之间的传递,实现银行客户间的资金支付结算。

或者简单地说,电子支票就是纸支票的电子版。

它包含和纸支票一样的信息,如支票号、收款人姓名、签发人账号、支票金额、签发日期、开户银行名称等;具有和纸支票一样的支付结算功能。

电子支票的示意图,2.电子支票的属性,货币价值:

必须有银行的认证、信用与资金支持,才有公信的价值。

价值可控性:

可用若干种货币单位,如美元、人民币等。

可交换性:

可以与纸币、电子现金、商品与服务等进行交换。

不可重复性:

同一客户在已用某张票号的电子支票后,就不能再用第二次,也不能随意复制使用。

可存储性:

能够在许可期限内存储在客户的计算机硬盘、智能卡或电子钱包等设备中。

应用安全与方便:

在整个应用过程中应当保证其安全、可靠、方便、不可随意否认、更改与伪造,易于使用。

3.电子支票的安全解决手段与电子支票簿安全性特别关注:

电子支票系统可以建立在传统纸支票系统基础上,但纸支票系统中的签字、盖章、笔迹等安全机制对电子支票系统已不适用。

首先,电子支票中的所有信息都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传送,涂改不留痕迹;此外,电子支票的传输平台Internet还存在安全风险问题和可靠性问题,所以电子支票必须采取安全技术手段来满足网络支付的安全需求。

具体来讲,在电子支票系统中使用数字证书可以实现身份识别;数字签名可以取代手写签名和签章而且实现了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加密解密技术能实现支票信息的保密性,这些技术手段的综合使用能足够保证网络支付的安全需求。

(其中,由于电子支票的数字签名是用签发人的私钥生成的,私钥保存最为关键,一旦私钥被窃取,任何人都可以签发和使用电子支票。

为了防止客户私钥在客户计算机或在网络传输时被窃取,私钥一般存放在硬件IC卡或PC卡上,由用户随身携带。

这个硬件IC卡就称为电子支票簿装置。

不同客户通过输入个人身份识别码(PIN)来激活电子支票簿,确保私钥的授权使用。

),电子支票簿的功能(以智能卡式为例)

(1)密钥生成:

系统执行标准的加密算法,在智能卡内生成所需的密钥对。

(2)签名与背书:

用户通过智能卡内ROM芯片中的加密程序与私钥实现对电子支票信息的加密和签名。

(3)存取控制:

用户通过输入PIN,激活电子支票簿,确保私钥的授权使用。

电子支票簿的优点

(1)保证用户签名私钥的安全性;

(2)标准化和简化密钥的生成、分发和使用机制;(3)能够理解电子支票的语法,对电子支票的关键数据建立日志并且保存;(4)帮助随机自动生成递增的、唯一的“电子支票号”,杜绝由于网络传递出现问题或人为原因造成的电子支票副本,防止对同一张支票的多次使用与兑现。

电子支票一般由客户计算机内的专用软件生成(也可以由银行专门软件生成特殊电子支票文件,交由客户数字签名),一般应包括支付数据(支付人、支付金额、支付起因等)、支票数据(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到期日等)、客户的数字签名、CA证书、开户行证明文件等内容。

虽然目前有些电子支票网络支付系统是通过专用金融网络、设备、软件及一套完整的用户识别、标准报文、数据验证等规范化协议完成数据传输,从而控制安全性(类似金融EDI模式),这种方式已经较为完善。

但现在成本更低、跨区域、应用更简单的基于Internet平台的电子支票网络支付系统正快速发展中,这种形式更适合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

电子支票网络支付模式一般包含三个实体:

即客户(购买方)、商家(销售方)和金融机构(客户的开户银行、商家的开户银行、票据交易所或清算所)。

如果是同一家银行,金融机构就只有一家银行就行了;如果不同开户行,则借助票据交易所,可由一独立的机构或现有的一个银行系统承担,其功能是在不同的银行之间处理票据和清算。

因此电子支票的网络支付模式可分为同行电子支票网络支付模式和异行电子支票网络支付模式两种。

二、电子支票的网络支付模式,1.同行电子支票支付模式,支付流程:

(1)预备工作:

认证、授权等。

(2)客户和商家达成网上购销协议,并选择使用电子支票支付。

(3)客户通过网络向商家发出电子支票。

(4)商家通过认证中心CA对客户提供的电子支票进行验证,验证无误后将电子支票送交银行索付。

(5)银行在商家索付时通过认证中心CA对客户提供的电子支票进行验证证,如果有效(如款够不够)即向商家兑付或转账。

(6)成功转帐后,在网上向客户发出付款成功通知消息,方便客户查询。

2.异行电子支票支付模式,支付流程:

一宗完整的电子支票业务由下面略述的若干步骤构成,这些步骤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

客户的购买阶段客户访问商家的服务器,商家的服务器向客户介绍其货物。

客户挑选货物并向商家发出电子支票。

商家通过认证中心和其开户银行对支付进行认证,并验证客户电子支票的有效性。

如果支票是有效的,商家则接收客户的这宗业务。

第二阶段:

商家索付阶段商家把电子支票发送给它的开户行。

商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何时发送由其自行决定。

第三阶段行间清算兑付阶段:

商家的开户行把电子支票发送给票据交易所,以兑换现金。

票据交易所向客户的开户行兑换支票,并把现金发送给商家的开户银行。

客户的开户行为客户下帐。

电子支票在内容、“外观”、支付流程均与传统支票十分相似,客户不必再接受培训,且因其功能更强,所以接受度很高。

很适合BTOB电子商务的中大额支付结算。

通过应用数字证书、数字签名以及加密解密技术,及唯一支票号码检验,提供了比使用印章和手写签名更加安全可靠的防欺诈手段。

电子支票将整个处理过程自动化,帮助银行缓解银行处理支票的压力,节省大量的人力和开支,极大地降低了处理成本。

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Internet进行传递,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支票的收集速度,从而为客户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和减少了途中资金;电子支票技术还很容易和流行成熟的EDI应用的资金报文整合,以利于更广泛的发展。

也可用于BTOC支付(特别随着我国个人支票的拓展),有可能是未来最有效率的网络支付手段。

三、电子支票网络支付的特点,电子支票支付遵循国际金融服务技术联盟(FSTC,FinancialServicesTechnologyConsortium)提的BIP(BankInternetPayment)标准(草案)。

典型的电子支票系统有E-check、NetBill、NetCheque等(见下页图)。

目前基于Internet的电子支票系统目前在国际上也仍然是新事物,仍在发展中。

但金融专用网上运行的电子资金转帐EFT和SWIFT系统其实与电子支票的应用原理差不多,但转移到Internet上实际应用还有一个过程。

随着数字签名、数字证书和加密解密技术日趋完善,实际的大额网上支付应用需求已经出现,考虑到电子交易的飞速增长,BtoB交易将成为网上交易的主流,以及研发的前瞻性,我国开展电子支票研发的时机已经成熟。

特别是对于银行来说,我国已加入WTO,金融机构必将与国外的金融机构在提供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因此研发我国自己的电子支票系统也就特别紧迫。

四、电子支票的应用情况,南加州大学研发的NetCheque电子支票介绍页面,6.2电子汇兑系统,本节主要用于交易金额较大的基于网络支付结算的电子汇兑系统的组成及应用情况。

但要注意的是,目前世界各地运行中的电子汇兑系统主要基于金融专用网络,并没有运行在Internet平台上。

但一方面,借助专用网上的电子汇兑系统,仍然可以间接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服务,比传统的纸面票据支付结算效率上提高不少;另一方面,从第3章我们讲述的网络支付结算的支持平台组成部分,可以了解到,其实银行内部、银行之间的金融专用网络能够通过与公众的Internet相连共同完成一项支付结算业务(特别是跨行、异地的资金支付结算),所以金融专用网本身已成为网络支付平台涉及银行这一方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金融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和Internet的应用,银行逐渐转移自己的业务至Internet平台上,网络银行服务快速拓展,支持电子汇兑的网络平台也趋向Internet网络,将为BTOB电子商务下的网络支付提供了一种快捷安全方式。

网络银行业务与电子汇兑业务将趋向融合。

一、电子汇兑系统简介,银行与公司、企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算不同与面向大众的银行卡业务(可称为零售业务),是一种批量业务或批发业务。

之所以称之为批量业务,是因为它们之间的交易金额大。

据Atlanta的联邦储备银行统计,在商业银行处理的项目中,大于1000美元的项目占总数的5,但是占总金额的88。

因此,这种批量业务对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整个社会的支付结算效率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银行实现电子化以前,同零售业务支付机制类似,批发业务支付机制也主要是基于支票等纸基凭证。

对美国的企业调查表明,公司总收入的80是由支票收款的。

这种基于纸基的手工支付机制,效率低,风险大,在途资金多,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迫使企业和银行研制和发展用于批发业务的电子资金转帐系统,即这里要讲的银行批量业务电子处理系统。

银行批量业务电子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面向单位客户的银行电子化服务系统(如电子银行及EFT、网络银行、电子支票等)和面向银行同业资金往来的电子汇兑系统。

而面向单位客户的银行电子化服务系统要为其客户提供电子资金转帐EFT服务,还必须通过电子汇兑系统才能完成。

1.背景与发展需求,广义的电子汇兑系统,泛指银行间各种资金调拨作业系统。

它包括:

一般的资金调拨作业系统,用于行际之间的资金调拨。

清算作业系统,用于行际间的资金清算。

具体来说,所谓电子汇兑系统即银行以自身的计算机网为依托,为客户提供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汇票等支付结算服务方式。

任何一笔电子汇兑交易,均由汇出行(IssuerBank)发出,到汇入行(AcquirerBank)收到为止。

其间的数据通信转接过程的繁简,视汇出行与汇入行(也称解汇行)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定。

根据汇出行与汇入行间的不同关系,可把汇兑作业分成两类:

联行往来汇兑业务:

汇出行与汇人行隶属同一个银行的汇兑,属于银行内部账务调拨,必须遵守联行往来约定,来办理各项汇入和汇出事宜。

通汇业务:

资金调拨作业需要经过同业多重转手(多个银行参与)处理才能顺利完成的,称为通汇业务。

通汇业务是一种行际间的资金调拨业务。

本国通汇和国际国际通汇。

跨行或跨国通汇,因涉及不同银行间的资金调拨,参与通汇的成员必须签署通汇协定,才能保证作业系统的正常运行。

2.电子汇兑系统的含义,电子汇兑系统的客户主要顾客是公司企业,其次是政府机构,社会大众用得少。

这种系统同前面介绍的个人自助银行系统(如ATM、信用卡等)相比,具有交易额大、风险性大、对系统的安全性要求很高、跨行和跨国交易所占比重大等特点。

因此,国外把前者划归批发银行系统,把后者划归零售银行系统;我国则把前者划归大额支付系统,把后者划归小额支付系统。

电子汇兑系统的汇兑金额一般较大,客户汇款时最关心的是安全,其次才是及时送到。

为了系统的安全,在设计电子汇兑系统时,信息的传输方式几乎都是先存后送,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所通过的每个站点都有确切的记录,万一汇兑业务出现问题,也能迅速找出出事点。

电子汇兑业务中的跨行和跨国交易所占的比重很大,设计电子汇兑系统时,应适应国际上通行的各种标准、规格和要求。

只有遵守这些标准,才能顺利进行国际汇兑业务。

3.电子汇兑系统的特点,为适应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需要,国际上建立了许多著名的电子汇兑系统。

这些系统所提供的功能不尽相同,按照依其作业性质的不同,可把电子汇兑系统分成三大类:

通信系统、资金调拨系统和清算系统。

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System):

主要提供通信服务,专为其成员金融机构传送同汇兑有关的各种信息。

成员行接收到这种信息后,若同意处理,则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金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内,再由后者进行各种必要的资金转账处理。

这种系统的典型实例是国际环球同业财务电信系统SWIFT,它把原本互不往来的金融机构全部串联起来。

资金调拨系统(PaymentSystem):

是典型的汇兑作业系统,具体支付。

这类系统有的只提供资金调拨处理,有的还具有清算功能,属于这类系统的代表性系统有:

在美国的CHIPS、FedWire,日本的全银系统,我国各商业银行的电子汇兑系统,中国人民银行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等。

清算系统(ClearingSystem):

主要提供清算处理。

如果汇人行与汇出行之间又无直接清算能力,则需委托另一个适当的清算系统进行处理。

以美国为例,CHIPS除可作资金调拨外,还可兼做清算,但对象仅限纽约地区的银行。

纽约以外的银行清算则要交由具有清算能力的FedWire进行处理。

我国的异地跨行转汇,必须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才能最终得以清算。

4.电子汇兑系统的类型,二、电子汇兑系统运作模式,电子汇兑系统运作是一个复杂的模式(如下图),尽管电子汇兑系统的种类很多,功能也不尽相同,但是汇出行和解汇行的基本作业流程及账务处理逻辑是很相似的。

以一笔电子汇兑交易为例,由汇出行启动至解汇行收到为止,不论是点对点传送,还是通过交换中心传送,汇出行与解汇行都要经过以下基本作业处理流程:

数据输入(InputSource);电文的接收(MessageReceipt);电文数据控制(DataControl);处理与传送(Process&Transfer);数据输出(OutDestination)。

电子汇兑系统,在电子汇兑系统中,一个银行既可作为汇出行,也可作为解汇行。

其作业处理流程下图所示。

说明:

作解汇行(汇入行)时,经外部输入接口接收电文,对接收的电文作必要的检测,证明无误后,对接收的电文添加必要的信息,作必要的相应处理,将数据送会计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并通知客户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作为汇出行时,由内部输入电文,经有效性检测无误后,就可作必要的处理,如分配输入顺序号、存档,必要时还要作账务处理等处理操作,最后经对外输出接口发送出去。

三、电子汇兑系统的应用情况,国际上著名的电子汇兑类系统:

国际环球同业财务电信系统SWIFT国际银行同业支付结算系统CHIPSFEDWIRE系统日本全银系统和日银系统英国的CHAPS等国内著名的电子汇兑类系统:

各商业银行的电子汇兑系统中国人民银行的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正在发展中的运行在中国国家金融通讯网CNFN上的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

电子汇兑系统虽然运行在金融专网上,但银行在对客户服务上正逐渐趋向网络银行服务的方式,这正说明金融专网与Internet的配合应用,已完成BTOB电子商务的网络支付结算。

将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二网将会走向融合。

我们后面简述的内容,如SWIFT、CHIPS、CNAPS、网络企业银行等,其运行模式与电子汇兑差不多,只是网络平台与具体形式有谢差别而已。

例:

工商银行电子汇兑系统是以工商银行全国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开发的采用小额批量传送银行汇兑数据的方式和分级处理的系统。

该系统可处理包括全国和省辖汇兑在内的国内全部异地结算业务,实现了全行系统范围内汇兑资金24小时到达并完成入帐处理功能。

同时,工商银行还在330个二级分行开通了电子实时汇兑系统,保证了资金及时到达。

6.3国际电子支付系统SWIFT和CHIPS,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必然会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国际经济中去。

因此有必要时时了解国际金融电子化与信息化方面的竞争情况,特别是支撑国际贸易发展的跨区域国际资金支付结算应用系统方面,这方面电子化网络化的进程也必然促进方兴未艾的国际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发展。

为了解国际电子支付机制,首先必须了解提供国际金融通讯服务的SWIFT和提供国际电子资金转帐服务的CHIPS系统。

从前面所述,它们应都属于前一节所述的电子汇兑系统,能成为并也是BTOB型网络支付模式支持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已经加入WTO,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国际贸易活动日渐增多,因此这里专门介绍一下国际网络或电子支付系统。

本节主要介绍SWIFT与CHIPS两系统。

一、SWIFT,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急速发展,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开始时银行收到的从各地发来的电文格式不同,必须经过人工转换后才能输入计算机进行进行处理,很不方便,而且传递速度也慢,还容易出错。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建立采用统一电文格式的全球性金融通讯网络。

20世纪70年代初,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银行决定建立一个国际金融通信系统。

该系统要能正确、安全、低成本和快速地传递标准的国际资金调拨信息。

于是,这些大银行于1973年5月正式成立SWIFT组织,负责设计、建立和管理SWIFT网络,以便为该组织成员提供国际金融信息传输服务。

1977年夏,完成了SWIFT网络系统的各项建设和开发工作,并正式投入运营。

1.SWIFT背景及简况,SWIFT含义:

英文为SocietyforWorldwideInterbankFinancialTelecommunicationS.C.,中文一般为“环球同业金融电信网络”。

SWIFT组织的总部设在比利时。

其创始会员为欧洲和北美洲15个国家的239个大银行。

从1987年开始,包括经纪人、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使用SWIFT。

到1999年底时,全球已有189个国家和地区的6673个金融机构联接使用SWIFT。

其中包括:

2202个成员行,2738个子成员行,1733个参与者。

金融专网,中国应用:

1980年SWIFT联接到香港。

我国的中国银行于1983年加入SWIFT,是该组织的第1034家成员行,并于1985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成为我国与国际金融接轨的里程碑。

我国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也先后加入SWIFT。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除国有商业银行外,中国所有可以办理国际业务的外资和侨资银行、地方性银行纷纷加入SWIFT。

SWIFT的使用也从总行逐步扩展到分行。

SWIFT于1995年在北京电报大楼和上海长话大楼设立了SWIFT访问点SAP(SWIFTAccessPoint),它们分别与新加坡和香港的SWIFT区域处理中心主节点连接,为用户提供国际通信服务。

为更好地为亚太地区用户服务,SWIFT于1994年在香港设立了除美国和荷兰之外的第三个SWIFTSupportCenter,这样,中国用户就可得到SWIFT支持中心讲中文员工的技术服务。

2.SWIFT的目标和任务,SWIFT的目标:

在所有金融市场为其成员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通信服务,以满足成员金融机构及其终端客户的需求。

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的外汇交易电文,基本上都是通过SWIF传输的。

需要指出的是,SWIFT仅为全球的金融机构提供通信服务,不直接参与资金的转移处理服务,也就是说,在网络支付机制中启传递支付结算电文的作用,并不涉及支付电子文收到后的处理细节。

SWIFT的主要任务:

(1)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低成本的金融数据传输和处理服务;

(2)通过用户与用户之间金融数据的自动化与网络化处理,保证用户的业务活动;(3)提出世界性金融网络数据传输的标准;(4)带领世界金融业进行金融数据处理的专业化工作,保证有效性及安全性。

3。

SWIFT提供的通信服务主要包括:

提供全球性通信服务。

189个国家和地区的6673个金融机构同SWIFT网络实现连接。

提供接口服务。

使用户能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网络存取。

存储和转发电文服务。

1999年转发的电文达10亿条。

业务文件传送服务。

SWIFT提供的银行间的文件传送IFF(InterbankFileTransfer)服务,用于传送处理批量支付结算和重复交易的电文。

电文路由(Messagerouting)服务与具有冗余的通信能力。

特别要指出的是,SWIFT服务提供的240种以上的电文标准中,专门有支持大额资金支付结算的支付系统电文或转帐电文。

SWIFT系统提供的各类电文通信服务,全部采用标准化的处理程序和标准化的电文格式。

这样,SWIFT系统的通信服务可直接由计算机自动处理,中间不必经过转换和重新输入。

实现从端到端的自动处理可以减少出错几率,提高交易处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一笔通信服务通常10分钟内就可提交,传输一笔交易电文仅收费U5$036。

如1999年时SWIFT的年通信量为10亿笔,平均每天传送的电文超过4185万笔,每日通过SWIFT传送的支付电文的平均金额超过5万亿美元。

为了与SWIFT接轨,我国的金融网络和金融应用系统的电文,或者直接采用SWIFT格式,或者基于SWIFT格式。

4.SWIFT的安全控制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了安全控制,由此保证报文的可靠完整和安全传输:

(1)用户身份与操作合法性验证:

通过逻辑读/写控制进行登录的用户并进行密码验证。

(2)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验证:

数据完整性控制主要是对自然突发性错误进行验证后反馈校验,对蓄意篡改性错误进行宏观检查验证。

(3)数据安全性控制:

进行数据加密处理,防止网络传输中的“窃听”。

5.SWIFT的运作架构,目前SWIFT网络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它将全球各个国家的电子汇兑系统用通信网络互联起来,为其成员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

该网络开始时有三个操作中心(OperatingCenters,简称O.C.),操作中心也称为交换中心(SwitchingCenters),是SWIFT的核心。

他们分别是BelgiumO.C.(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NetherlandsO.C.(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USAO.C.(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Culpepper)。

SWIFT通过这三个O.C.将发报行和收报行连接起来。

O.C.之间通过全双工链路连接成一个环,必要时可相互备援。

每个O.C.都有足够的冗余设备。

一旦在用计算机系统失效,就立即启用备用系统。

此外,如果一个O.C.出故障,该O.C.的通信工作就转由另一个O.C.处理。

1986年时SWIFT关闭了BelgiumO.C.,并将其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