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933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中考语文 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

精品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文学常识

1.下列诗歌中,哪一首属于乐府诗?

(   )

A. 《湘夫人》                      B. 《孔雀东南飞》                      C. 《声声慢》                      D. 《关雎》

【答案】B

【解析】【分析】A.《湘夫人》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B.《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C.声声慢,词牌名。

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

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

D.《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故答案为:

B

​【点评】《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

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

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阔雄浑,朗健清逸,笔势舒敛有致。

           B. 采用隶书字体,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 用字规范,笔笔交代清楚,笔势劲挺有力。

    D. 采用行书字体,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气息。

【答案】B

【解析】【分析】B.有误。

此字体为行书,朗健清逸,笔势劲挺有力,庄重大气中又不失灵动,明显不符合“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隶书的特点。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注意首先明确书法作品的字体,然后根据字体特点揣摩选项正误。

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青衫湿”是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

“江州司马青衫湿。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结,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C. 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如“汉阴”指汉水北岸。

D.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答案】C

【解析】【分析】C.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

“汉阴”指汉水南岸。

“阴”指山北水南。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内容真实、时效性强、语言简明,分消息、通讯、特写等类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通讯。

B. 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告诫年轻人要刻苦学习,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C. 《平凡的世界》展现了黄土高原古朴的民风、独特的习俗,表现了主人公淳厚朴实的品格、坚定的人生目标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D. 英国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在《我的老师》中,真实记叙了莎利文老师耐心教育“我”并使“我”成长进步的感人事迹。

【答案】D

【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

D.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不是英国的。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

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风格凝重、深厚而大气。

B. 以“土地”和“光明”为主要意象,具有自由诗的特点:

简洁化、散文化、口语化。

C. 擅用象征手法融入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伤,含蓄优美。

D. 1978年“归来”以后,诗意变得更警策,通过镜像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答案】C

【解析】【分析】C选项描述的是泰戈尔《园丁集》的特点。

故选C。

故答案为:

C

【点评】 做本题时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舒婷用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对土地的炽恋之情。

C. “子规”指布谷鸟,“鸿鹄”指天鹅;一人一马为一骑,一车四马为一乘。

D.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B项表述错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应该是诗人艾青的诗句。

故答案为:

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

做此题时,学生应该认真读题,核实各个选项的表述的正确与否。

作家和作品一定要牢固掌握,切记张冠李戴找出错误。

要求学生平时要多积累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包括古代一些特定称谓的词语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B.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C. 《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D. 《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明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答案】D

【解析】【分析】《聊斋志异》简称《聊斋》,是中国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蒲松龄是清代人,不是明代的。

据此,答案为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答题时应注意,名著知识关键在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父子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长篇小说《俊友》等。

D.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

是一篇富有战斗力的驳论文,语言尖锐犀利,带有讽刺意味。

【答案】C

【解析】【分析】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

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9.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   )

A. 完璧归赵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                        

B. 门庭若市   舍生取义   杞人忧天

C. 守株待兔   闻鸡起舞   豁然开朗                        

D. 温故知新   刻舟求剑   毛遂自荐

【答案】A

【解析】【分析】B.“门庭若市”和“舍生取义”不是来自历史故事;

C.“豁然开朗”不是来自历史故事;

D.“温故知新”不是来自历史故事。

据此,答案为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积累和解释。

答题时应注意,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10.下列不是俄国作家的是(   )

A. 泰戈尔                                

B. 普希金                                

C. 高尔基                                

D. 契诃夫

【答案】A

【解析】【分析】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故答案为:

A

【点评】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1.阅读课文《“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完成小题。

(1)课文原题为《“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说说这个标题属于哪一类。

(2)本文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试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1)“飞天”凌空为主标题,“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为副标题。

(2)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作用:

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静静停留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

插入碧波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曲,用静反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解析】【分析】⑴标题是文章的眉目。

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及核心。

标题一般分为主标题、副标题和分标题几种。

本文标题“飞天”凌空为主标题,“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为副标题。

⑵动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

它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它能使文章活泼生动,给静态的事物以生命和活力,活灵活现,直观形象地给读者以栩栩如生的印象。

如文中句子: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静静停留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

插入碧波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曲,用静反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故答案为:

⑴“飞天”凌空为主标题,“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为副标题。

⑵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作用:

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静静停留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

插入碧波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曲,用静反衬动,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标题的掌握能力。

根据平时的文学常识积累回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回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这种写作手法。

12.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   )

A. 《我爱这土地》           

B. 《太阳的话》           

C.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 《光的赞歌》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阅读和积累可知,艾青归来后诗歌的基本主题:

关注民族和人民命运,歌唱人类的理想和光明。

《在浪尖上》《古罗马竞技场》《光的赞歌》等都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和积累。

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记忆,然后按照题目要回答即可。

13.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我”讨厌阿长的絮叨和繁琐规矩,但她对“我”讲述“长毛”的故事让“我”也对她产生过空前的敬意。

          

B. 《简・爱》中,简・爱正沉浸在筹备自己婚礼的喜悦中,梅森突然出现了,他揭露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秘密―丹特上校的妻子还活着!

C. 《水浒传》中,林冲不满王伦的做法,在宋江等人智激与协力下,一举杀死了王伦。

这一精彩的情节,突出了王伦的小肚鸡肠和宋江的老谋深算。

          

D.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而治”,兵家的“兼爱”“非攻”,法家的“法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A

【解析】【分析】A表述正确。

B梅森揭露的是罗切斯特家里关着患有癫痫病妻子的事实。

C把句子中的“宋江”都改成“晁盖”即可。

D“兼爱”“非攻”是墨家的观点。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

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这类题的判断点是:

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

1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内容,风、雅、颂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

          

B. 在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做阳。

比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

C.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荷叶·母亲》就是现代作家冰心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

          

D.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说,它既带给了我们笑声也令我们深思。

【答案】A

【解析】【分析】A项,《诗经》的“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风、雅、颂”指的是诗的内容。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先回忆相关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内容,再结合考点具体辨析,本题的“比”是手法、文学现象,而“颂”是内容标识。

15.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一一葛朗台。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

(2)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

请仿照下面演示文稿中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

(每组二选一,各60字左右)

【答案】

(1)C

(2)读懂内容:

示例1:

我选

(2),巴尔沃(博)亚违抗了王室命令,为得到宽恕,踏上寻找“黄金国”的探险之旅。

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

或:

为躲避债务,巴尔沃亚把出逃也当成一次探险,结果他首先发现了太平洋。

而这探险被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

示例2:

我选(3),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冒着风险乘封闭的列车潜回俄国,之后发动了十月革命。

摧毁了一个帝国,改变了整个世界。

读出感悟:

示例1:

我选(5),有时一瞬间能决定历史走向。

格鲁希一瞬间的误判(固守成命),导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改变了他自己、拿破仑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

或:

贻误紧要关头的那一刹那(错过机缘),就无法成为命运的主人。

我为格鲁希一分钟的错误决定扼腕叹息。

/在重要事情上不能犯错,这以后,无论用怎样的言辞和行动都无法弥补。

格鲁希未及时回援,导致拿破仑兵败,其后虽工作出色,总让人觉得遗憾。

/命运始终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格鲁希固守成命,失去机会没能成就辉煌,而布吕歇尔却及时醒悟,增援惠灵顿,夺得战争胜利。

示例2:

我选(6),人应该正确理智对待自己的生命与精力,使它们更有意义。

苏特尔(祖特尔)后半生时间均花费在打官司上,有点可惜。

或:

苏特尔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触犯太多人的财产利益,即使得到法律支持,也不会有好结果。

/苏特尔是个悲剧英雄。

虽然他没能要回属于他的工厂等财产,但我觉得他的坚持不懈与执著令人敬佩。

【解析】【分析】⑴C的说法有误,应该是: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其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贪婪、阴险的吝啬鬼形象一一夏洛克。

⑵示例1提示是概括事件主要内容。

示例2是对人物的评价。

根据示例,从⑵⑶或⑸⑹选择一个完成相关任务。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相关知识,要熟悉。

 

16.综合性学习。

本学期,我们组织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人们常用动物回报母亲的事例来教育孩子要孝敬回报父母,请写一个你知道的动物报恩的典故,并加以解释。

(2)小组要制定“孝亲敬老月”活动方案,请提出三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3)李丽同学在“孝亲敬老”主题班会上讨论“孝”的内涵时,提出要多听听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多看看父母辛勤付出的举动,多回忆父母关爱的点滴镜头,多做点回报父母的事情,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理解父母”。

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50个字)

【答案】

(1)乌鸦反哺。

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老乌鸦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

(2)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演讲比赛;开展“孝文化”知识竞赛;评选“最美孝心少年”。

(3)示例:

“理解父母”就是不要对父母的“唠叨”抱有怨言,因为这是他们爱的表现。

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父母,珍惜我们日益减少的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解析】【分析】⑴本题学生对文化典籍的考查,解答本题一定结合平常的积累来解答,注意叙事的条理性;

这样的故事很多,比如: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等进行叙述即可;

⑵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作答本题时,可围绕着活动主题“孝亲敬老,从我做起”,可提出,设计活动为:

可提出以下建议:

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演讲比赛;开展“孝文化”知识竞赛;评选“最美孝心少年”等;

⑶本题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即可。

作答本题时为绕主题”理解父母“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⑴乌鸦反哺。

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老乌鸦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

⑵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演讲比赛;开展“孝文化”知识竞赛;评选“最美孝心少年”;

⑶示例:

“理解父母”就是不要对父母的“唠叨”抱有怨言,因为这是他们爱的表现。

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父母,珍惜我们日益减少的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积累情况,答题关键是学生平时一定注意积累,只有这样才会得心应手;

⑵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⑶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7.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①青春给予我们激情,我们就要热烈地拥抱生活□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战。

②世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只要有_______(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都要义无反顾地前行)的勇气。

③我们是青春的拥有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

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它就像是给人力量的强心剂,让许许多多精神萎靡的人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它也是向前奔腾的激流,推动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1)句①的“□”中应加上的标点是________。

(2)如用格言警句来替换句②括号中的内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D.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3)修改习作片段中的画线部分,使句③结构整齐,表达简洁流畅。

      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分号)

 

(2)A

(3)勇气是强心剂

;让精神萎靡的人焕发活力

;勇气是激流

;让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了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因为“青春给予我们激情,我们就要热烈地拥抱生活”、“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战”两个句子结构相同,应为并列句子,所以,之间应加“;”。

(2)此题考查了常见诗句的理解。

第二句为:

世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只要有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都要义无反顾地前行的勇气,讲的是不怕困难,勇敢向前。

和第一句: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意思相同,所以选A。

(3)此题考查了句子仿写。

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问题:

仿写句子时,要仿句式、仿修辞,语言风格要一致,话题要一致,字数、结构要相近,重复关键字,并做到语意连贯。

答案:

(1);

(2)A(3)勇气是强心剂,让精神萎靡的人焕发活力;勇气是激流,让徘徊犹豫的人勇往直前。

【点评】此题考查了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常见诗句的理解、句子仿写。

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问题:

仿写句子时,要仿句式、仿修辞,语言风格要一致,话题要一致,字数、结构要相近,重复关键字,并做到语意连贯。

18.学习了《猫》之后,班上准备开展“动物杂谈——猫”的语文实践活动,请完成以下各题。

(1)【读后感悟】读了郑振铎家养的三只猫的故事,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对于文中的“我”,你想说点什么呢?

请写在下面。

(2)【语言积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猫”的成语和歇后语,请各写出一个。

(3)【漫画释义】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说其寓意。

【答案】

(1)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而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能存有偏见,要宽容、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2)猫鼠同眠;猫哭耗子——假慈悲

(3)这幅漫画批评了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忘记自己本性和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