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041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docx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答案

辽宁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白皮手册及答案

第一部分

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理论

一、名词解释。

(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全科医学:

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

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面向个人、家庭,为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

2、全科医疗

是在通科医疗长期实践等基础上,整合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宗新型的基层医疗模式。

3、产前检查

又称围生期保健,其目的是及时了解孕妇身体情况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从而保障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4、心悸

是一种症状,最常见的情况是各种心律失常导致患者感到心跳过快或过慢、不规则、有漏跳以及颤动感,少数情况是心跳的速率和节律没有出现异常,只是由于心脏搏动过强使患者出现了心脏锤击感而不适。

5、慢性心率衰竭

是指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充盈功能低下,并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6、全科医生

是全科医疗的主要协调者和执行者,他们所受的训练和经验使他们能从事内科、外科、儿科等相对广泛领域的服务,对于社区居民,不论其性别、年龄或所发生的躯体、心里及社会方面问题的类型,均能以其独特的态度和技能、为个人、家庭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7、骨质疏松症

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以骨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为主要表现的全省代谢性疾病。

8、水肿

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9、院前急救

是指第一救援者到达急救现场,并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开始直至院前急救专业人员进行急救处置并将患者送达医院急诊室之间的阶段。

10、经前期综合症

性成熟期妇女在月经前的黄体期出现周期性躯体和精神症状,一旦月经来潮,症状会自行消失,称之为经前期综合征。

二、单选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全科医学教学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是:

(D)

2.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表现为"五个扩大"。

其中之一是:

(B)

3.社区诊断中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包括:

(D)

4.社区诊断确定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的方法不包括:

(C)

5.全科医疗服务是:

(B)

6.家系图的目的是:

(A)

7.全科医生开放式问诊的引导是:

(B)

8、全科医疗服务的基本特征有(E)

9、关于健康的正确理解应包括下列几方面内容(E)

10、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是辖区内(C)岁以上常住居民

三、填空题(20个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对患者个体及其家庭来说,全科医生承担着、或首诊医生、和、、、朋友等角色。

(临床医生、健康教育者、健康“守门人”、咨询者、医疗资源协调者、有效管理者)

2、全科医生主要是以为主,兼顾个体的群体预防保健等服务内容。

(个体化诊疗)

3、全科医疗对个人、家庭和社区全体居民健康的整体负责与全程控制服务模式,真正体现了“”思想的落实。

(预防为主)

4、全科医疗通过提供以为中心、为单位、为范围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个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个人、家庭、社区)

5、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尽可能的满足社区公共卫生发展的需要和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

(需要、需求、供给)

6、全科医生应诊中的主要任务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

(确认并处理现存问题、对连续性问题进行管理、根据时机提供预防性照顾、改善患者的就医遵医行为)

7、实施COPC一般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有一个具体的实施机构、、。

(目标人群、相应的服务措施)

四、简答题(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答:

①社区卫生服务的场所在社区;②重点人群是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③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是集防、治、保、康、教、计划生育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④服务必须是居民在经济上能够承担且能够方便接受的;⑤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必须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需要”为导向;⑥政府、社区共同参与;⑦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基层医疗机构。

2、简述全科医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

答:

(1)是一门以健康为中心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

(2)是一门服务领域宽广、定位于基层卫生保健领域的医学学科;(3)全科医学秉承整体观,系统论的医学思维;(4)全科医学是一门注重艺术和人性化的学科。

3、简述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答:

(1)作为首诊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2)沿着人的生民周期提供以人为中心照顾得能力;(3)着眼于社区人群的健康维护,疾病预防和疾病控制能力;(4)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5)信息收集、利用与管理的能力;(6)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服务管理的能力;(7)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8)基本的教学能力。

4、简述患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答:

权利:

(1)医疗权

(2)疾病认知权(3)自主权(4)知情同意权(5)保密权(6)隐私权(7)诉讼权和赔偿权义务:

(1)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

(2)积极配合诊疗的义务(3)支持医疗科学研究的义务。

(4)患者有尊重义务人员以及尊重他们的劳动的义务。

五、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建立健康档案的意义。

答:

(1)完整而系统的健康档案,能够帮助全科医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及其患病的相关背景信息。

(2)完整而系统的健康档案,可以帮助全科医生不断地回顾和积累临床管理病人的经验。

(3)完整而系统的健康档案,可作为医生团队继续教育的重要资源。

(4)完整而系统的健康档案,可作为评价全科医生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工具。

(5)健康档案中的信息资料,可作为政府和医疗管理机构收集基层医疗信息的重要渠道。

(6)全科医生利用健康档案可以掌握和利用社区与家庭资源为患者服务。

2、试述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的区别。

答:

(1)服务宗旨与责任上的区别;

(2)服务内容与方法上的区别;(3)服务模式上的区别。

论述详见P39

第二部分社区保健服务

一、名词解释。

(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健康教育

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人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社会活动,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目的是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传染病

指由传染性病原体或它们的毒性产物所导致的一类疾病。

3、医院感染

又称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4、三级预防

在疾病的临床期及临床后期实施的措施,此期疾病已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积极治疗可减少合并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对已发生者,应予以康复和终末期的照顾,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既病防残)。

5、围绝经期

指女性卵巢分泌雌孕激素的功能逐渐减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的过渡时期。

6、预防接种

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7、潜伏期

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

8、冷链

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

9、免疫规划

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10、突发公共事件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单选题。

(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A)

2、以下哪项符合婴儿期的发育特点(D)

3、关于青春期的划分,哪项是正确的(C)

4、新生儿排胎便时间多在(E)

5、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E)

6、我国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中,不需要在6月龄前开始接种的是(D)

7、现代全球医学模式是(E)

8、关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说法是(D)

9、新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E)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D)

11、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而进行的健康教育项目的一级目标人群是(A)

12、妇女保健范畴为(E)

13、阻止精子流入宫腔的避孕方法为(A)

14、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依靠(C)

15、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发生于(D)

三、简答题。

(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区预防保健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答:

是对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疾病、伤害等采取三级预防的策略,开展社区健康促进和开展重点人群的预防保健工作。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九个方面:

(1)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

(3)学校预防保健

(4)营养与食品卫生

(5)环境与职业卫生

(6)生命统计

(7)其他预防工作(精神病、牙防、眼防)

(8)妇幼保健

(9)老年保健

2、简述接种单位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答:

(1)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2)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3)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4)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3、简述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

答: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有特定的工作目标,有特定的目标人群,有具体的信息内容,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而不仅仅是某一种疾病知识的单向传递。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双向的,既有健康信息的传递,也有受传着对信息接收的反馈。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有科学的实施过程和严格的评价体系,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周期。

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系。

4、疫苗接种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

(1)各种生物制品的接种对象、剂量、次数、间隔时间、接种途径及保存条件等均英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执行。

(2)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3)患银屑病、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湿疹的儿童不宜接种,须待皮肤病控制痊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4)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肺结核的儿童不宜接种。

(5)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6)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

(7)过敏体质及哮喘、荨麻疹的儿童不宜接种。

(8)正在腹泻的儿童,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须待病好后两周方可服用。

(9)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儿童不宜接种。

二、填空题。

(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婚前保健技术服务的内容包括、、。

(婚前医学检查、婚前健康教育和婚前卫生咨询)

2、实施对医院内感染的控制涉及3个环节:

、、。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社区预防保健特点、、。

(系统性、群众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4、引起婴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

(缺乏维生素D)

5、产褥期变化最大的器官是。

(子宫)

6、更年期妇女主要发生结构与功能退行性变的器官是。

(卵巢)

7、水痘是由病毒原发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属于。

(水痘--带状疱疹;呼吸道传染病)

8、近年国内外认为脑瘫的主要原因是。

(胚胎早期阶段的发育异常)

9、新生儿期保健管理包括、、。

(新生儿访视、高危新生儿管理、高位新生儿智力监测)

10、前是致畸的敏感期,是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发育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受精卵形成后3至8周这段时间,胚胎细胞快速分裂,胎儿的各器官逐步形成。

在受孕后15-25天形成。

(妊娠12周;神经系统)

第三部分社区预防服务

一、名词解释。

(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健康与疾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健康决定因素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规律,制定疾病防控策略,并通过实施一系列预防措施,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防止伤残和早逝、提高生活质量和目的。

2、公共卫生

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提高效益的科学和艺术。

这些努力包括:

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教育人们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护人员提供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的服务,以及建立社会机制来保证每个人都达到足以维护健康的生活标准。

以这样的形式来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具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

3、疾病预防策略

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延缓或阻止疾病发生发展的策略称为疾病预防策略。

4、第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期预防,在发病期和发病后期,采取治疗、护理、康复、等有效的医疗措施,减少疾病的危害,预防并发症,防止残疾和早死,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特别是延长健康调整期望寿命。

5、临床预防

又称个体预防,是指在临床场所由临床医生等临床医务工作者对健康人和无症状患者采取第一级和第二级疾病预防措施,通过提高健康素养,减少病伤危险因素,发现早期患者以及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来预防控制疾病,维持和促进健康。

6、净益处

是指在基本医疗保健的一般人群中实施某项预防服务的益处减去害处的差值。

7、健康咨询

是指通过向健康人或无症状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来达到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健康信念,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建立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降低健康危险因素水平,改善健康状况的目的。

8、筛检采用

又称筛查是指采用快速、简便、经济的检查方法,从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可能患病的人。

9、免疫预防

是指通过人工刺激机体产生或直接输入免疫活性物质,从而特异性清除治病因子,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10、流行病学

是研究疾病及健康有关状况在人群中分布规律和发生,发展原因,同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二、单选题。

(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临床预防服务属于(C)

2、下列哪项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D)

3、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C)

4、关于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B)

5、下列哪些疾病可以用感染率描述其流行强度(A)

6.环境中最主要的致癌因素是(C)

7.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D)

8.最为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A)Array

9.描述局部地区某疾病的暴发,最恰当的指标是什么(B)

10、下列哪项是介水传染病(A)

三、填空题。

(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为、、。

(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

2、反映暴露者中消除暴露后发病率(死亡率)下降百分比的指标是。

(AR%)

3、公共卫生的定义明确了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宗旨是和--、--公众健康。

(保障、促进)

4、全科医生提供了在服务的优势;在服务的优势;

的优势。

(时间和场所上;内容和方式上;医患关系上)

5、中毒人数超过人时,应当于6小时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0)

四、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公共卫生的基本任务。

答:

(1)预防和控制疾病与伤残;

(2)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3)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4)培养公共健康素养。

2、简述临床预防的特点。

答:

(1)临床预防的服务对象是个体,为健康人和无症状患者提供服务;

(2)从预防措施上,临床预防采取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相结合的措施;(3)临床预防是在临床场所由临床医务工作者为居民提供的个性化预防服务;(4)重视与临床相结合,将疾病预防的理念整合到临床治疗中。

(5)服务的主体是临床医生。

3、简述健康咨询的原则。

答:

(1)根据患者的观念和看法确定咨询的内容和方式;

(2)充分告知干预措施的目的,预期效果以及产生效果的时间;(3)指导行为改变从小量开始;(4)咨询要具体化;(5)以增加新的健康行为开始,逐渐消除不良行为;(6)将行为改变融入日常生活中;(7)适当运用医生的权威型;(8)取得患者明确的承诺;(9)采用综合性的咨询方法。

(10)团队协作的工作方式;(11)转诊;(12)随访与检测。

4、简述筛查的原则。

答:

(1)考虑疾病的严重性和发病率;

(2)清楚了解疾病的自然史;(3)要有适宜的筛检技术;(4)有明确的早期筛检的效果。

5、诊断试验研究时如何选择研究对象?

答:

为了保证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选择研究对象应把握以下要点:

(1)病例组应当包括该病的各种不同临床类型:

病情轻、中、重;病程早、中、晚期;临床表现典型的、非典型的;有、无并发症;治疗过、未经治疗过等;

(2)对照组应选自确实未患该病的其他病例,并且应包括易于该病相混淆的其他疾病病人;一般不能只选用正常人;(3)病例组、对照组均应是同期进入研究的连续样本或者是按比例抽样样本,而不能由研究者随意选择。

五、论述题。

(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措施。

答:

发病特点:

(1)食物中毒的发生于摄取某种食物有关;

(2)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暴发性;(3)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以机型胃肠道症状为主;(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流行病学特点:

(1)原因分布;

(2)食品种类分布;(3)季节性分布;(4)区域性分布。

预防措施:

(1)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各个环节防止污染;

(2)进行广泛地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等。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有哪些?

答:

(1)经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证明,在其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2)不影响食品自身的感官性状和理化指标,对营养成分无破坏作用;(3)食品添加剂应有卫生部门颁布并批准执行的使用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4)食品添加剂在应用中应有明确的检验方法;(5)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假、伪造为目的;(6)不得经营和使用无卫生许可证、无产品检验合格证及污染变质的食品添加剂;(7)在达到一定的使用目的后,能够经过加工、烹调或储存而被破坏或排除,不摄入人体更安全。

第四部分社区康复

一、名词解释。

(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康复

指功能康复,即综合和协调地应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工程等各种措施,以减轻残疾人和伤病员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使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争取重返社会2、平衡功能

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3、残障

又称社会能力障碍,是指由于损伤和失能严重,不但个人生活不能自理,而且不能参加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在享受社会权利及履行社会职责方面,因能力障碍而处于不利地位。

4、肌张力

是指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受到的阻力。

5、运动疗法

是利用人体肌肉,关节进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以达到防病,治病,促进身心功能恢复的一种方法,是康复治疗中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6、揉法

医生以肢体某部紧贴患者一定部位的皮肤,进行环形移动的手法,称为揉法。

7、脊髓损伤:

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改变。

8、软组织损伤

是日常生活及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的创伤,主要是韧带、肌肉、肌腱、关节囊及软骨等软组织的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9、推拿

是在人体一定部位上,运用各种手段治疗疾病的中医疗法。

10、体位

一般指人的身体位置,临床上通常所指的是根据治疗、护理和康复的需要而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

二、填空题。

(20个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康复的领域主要包括。

(医学康复和医疗康复)

2、偏瘫患者功能的恢复主要依靠。

(脑的可塑性-大脑的功能重组)

3、临床实践证明,治疗偏瘫患肢痉挛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拮抗肌取穴针刺)

4、脊髓损伤水平的评定主要靠的评定,最常用的方法是。

(感觉障碍;感觉指数评分)

5、在康复医学中耐力练习主要包括和。

(肌肉耐力练习和全身耐力练习)

6、揉法的操作要领是、、。

(施术的部位不要移动、动作要柔和而有节律、频率约为每分钟70—180次)

7、经络由和组成。

(经脉和络脉)

8、根据患者用力的程度将体位转移分为3种:

、、。

(主动转移、被动转移、助动转移)

9、开放性脊髓损伤可发生与任何脊髓部位,以最为多见。

(胸髓)

10、肩周炎的症状和体征可归纳为、、、四点。

(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压痛点、肌肉萎缩)

三、判断题。

(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水疱较小时,注意减少摩擦防止水疱破裂感染,等待其自行吸收。

(√)

2、体位转移时动作要轻稳,不可强拉硬拽。

(√)

3、给患者翻身,患者仰卧,护理人员跪在患者健侧,利用手和躯干夹住患者的健侧,以保护患肩。

(×)

4、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经治疗后若生命体征平稳,骨折部位稳定,神经损害或压迫症状稳定,即可进入恢复期治疗。

(√)

5、颈椎病术后次日可带颈围下地活动,若有神经肌肉损伤,可做激光治疗或者超短波无热量治疗。

(√)

6、肩周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约3:

1,左肩多于右肩。

(×)

7、从事反复举重、腰扭转、垂直震动、长期弯腰等工作的人群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

8、训练后脉搏增加到120次/分以上者,实属正常现象。

(×)

9、给患者翻身,患者仰卧,护理人员跪在患者健侧,利用手和躯干夹住患者的健侧,以保护患肩。

(×)

10、脑卒中偏瘫早期应多做的肩关节被动运动是肩外展、外旋。

(×)

11、关节活动时,每个关节的活动均在各个轴面上进行,并在最大角度时,保持4——5秒。

(√)

12、关节急性炎症、肿胀、异常活动时,中止运动。

(√)

13、直流电疗法能促进骨折愈合,应早开始为好。

(×)

14、巨刺选穴,巨刺,即“右病取右,左病取左”。

(×)

15、肩周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

16、肩周炎患者的肩部X线检查一般无异常改变。

(√)

17、孕妇、严重椎管狭窄症、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病、高龄患者以及脊椎结核等患者禁忌牵引。

(√)

18、骨折临床愈合后,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与肌萎缩,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需及时进行康复治疗。

(√)

19、运动时如发现上身不适,无力,气短等症状,应稍事休息后在进行运动。

(×)

20、冠心病患者卧床大便其心脏负荷和能量消耗均小于坐位大便。

(×)

四、简答题。

(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社区康复管理的六项原则是什么?

答:

(1)社会化的工作原则

(2)社区为本的原则(3)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

(4)因地制宜,技术实用的原则。

(5)康复对象主动参与的原则(6)贯彻中西医结合的原则。

2、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是早期介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这正好符合社会对医学的要求。

3、简述手法肌力检查的肌力分级?

答:

在临床上,肌力分级的标准如下,比如说肌力分五级,分别为零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零级是指肌肉完全瘫痪,看不到肌肉收缩,这样称为零级肌力;一级肌力就是可以见到肌肉的收缩,这种情况就称为一级肌力;如果能够在水平移动,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