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124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 24页.docx

最新推荐柳家大院赏析范文word版2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柳家大院赏析

篇一:

文学欣赏笔记1

中国语言文学:

1.

语言:

时代—内容

古汉语

现代汉语:

语言

词汇

语法

2.文学:

古代文学

现代文学(1917—1947)小说,体裁,情节,人物,环境诗歌,语言,意境:

绘画美

音乐美

建筑美(闻一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戏剧:

舞台说明

人物说明

戏剧冲突

狂人日记:

以“鲁迅”笔名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鲁迅(1881-1936)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篇》

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

写作背景:

1.思想准备“知者尚少”,2.专业只是储备:

医学知识,3.生活积累,阮久荪,4文学修养文本分析:

13则日记:

1.狂人擦觉周围的人吃人(一至三则)“社会”;2.狂人进而发现亲人吃人(四至十则)“从社会至家庭”;3.狂人联想到妹子被吃掉,意识到“我”也吃人(十一至十二则)“家庭到自身”;4.狂人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十三则)“自身到孩子”主题:

封建制度

礼教吃人批判封建礼教封建制度

思想

文化

当时旧社会上人吃人的现象

1.狼子村p4三则

2.《本草纲目》p6五则

3.易子而食p8十则

4.易牙燕子献齐桓公

5.徐锡麟

6.治痨病精神吃人两套文本运用:

文言序文

白话正文(13则)文言序文作用:

1说明小说的形式及篇名的由来,2交代写作目的,“供医家研究”,双关,3交代狂人的病症且“迫害狂”,4可以省略介绍直入正题。

狂人形象:

1狂人有种种疯子的病症,2有变态的心理,3混乱的落寂,4有虚幻的幻觉5有先知先觉的一面,站在反封建制度的前列反封建礼教封建制度,是启蒙者。

表现的深切(主题形象)格式的特别(艺术手法)

1结构新—日记体,2语言新—白话,3人物新—狂人、疯子,4手法新—以象征为主兼写实

阿Q正传“巴人”创作动机:

1,“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特点”,2总结辛亥革命失败教训,批判其妥协性,不彻底性。

序幕(第一章):

交代阿Q的身世处境及写作缘由

开端(第二—三章):

着重介绍阿Q的精神胜利法

发展(第四—六章):

着重描写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

高潮(第七—八章):

写辛亥革命波及未庄,阿Q向往革命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结局(第九章):

写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惨遭杀害

阿Q的形象及精神胜利法:

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形状无固定职业的奴隶,一个地位卑微的被践踏者。

特征:

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胜利。

实现方式:

1想象2转移3自虐4革命

实质:

逃避现实,自欺欺人,自我麻醉

危害:

麻木心灵,泯灭斗志,造成奴性艺术特色:

1人物形象塑造典型化—“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2悲喜剧交融3白描手法4杂文式笔法

伤势—涓生的手记

写于1925年收入《彷徨》

创作背景:

易卜生《玩偶之家》

1923年“娜拉走后怎样”在女子大学里的演讲

子君:

婚后成了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成为男人的附属品

涓生:

把自己的一切归咎于子君,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主题:

反思个人奋斗,“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付丽”反思爱情的自由,“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

爱情悲剧的原因:

1社会的沉滞腐朽(保守,冷酷,无情的社会)2自身性格的弱点3经济的困顿(缺乏对生活的认识)

知识分子三部曲:

《伤势》《在酒楼》《孤独者》艺术特色:

1强烈,深沉的抒情笔调:

采用手记,采用第一人称,“我”(知识分子,抒情主人公),倒叙。

2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蒙太奇式的片段组成15个,以子君,涓生爱情的产生,发展,结局为线索展开。

沉沦(1921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步小说集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

浙江富阳人。

创作背景:

1个人生活及心理压抑(17岁留日)2“五四”时代特征3“日本和小说”影响形象分析:

“他”一个患忧郁症的中国留日青年,孤独,清高,多愁善感,自卑自傲。

产生忧郁症的原因:

三主题

1.个性意识(个性解放)

2.民族意识(民族觉醒)

四.艺术特点

1.自序传色彩

2.感伤的情调

3.散文化结构

4.自然景物描写优美

5.对性心理大胆直露的描写

超人

冰心(1900—1999)原名:

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诗歌集:

《繁星》

散文集:

《寄小读者》《在寄小读者》

小说:

处女作《两个家庭》第一次用冰心笔名。

问题小说成名作《独憔悴》代表作《超人》

“爱的哲学”

何彬:

20年代旧中国腐败政治下一个颓废悲观孤独的知识青年,“冷心肠”

作者目的:

用“爱”来拯救颓废青年

二茅盾与《超人》

1.1912“冬芳”“附注”

2.1935《中国新文学大帝,小说集导言》

三艺术特色

1.以何彬思想转化为线索,集中描写内心冲突

2.构思独特“两封信”

3.文笔清新隽永“梦境”

缀网劳蛛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笔名落华生,台湾台南人

一.篇首诗的作用

1.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符合总体风格,增色不少

2.烘托情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p87

二.尚洁是一个怎样的人

“蛛网”积极向上,屈从命运,超凡人格,不求钱财,不慕名利

“采珠人精神”不祈求人的理解同情,不在乎人的讽刺嘲弄

三.艺术特色

1.浓厚的宗教色彩

2.诡异浪漫情调

(1)以东南亚风物为背景,充满异域氛围

(2)取材奇特,情节曲折,富于想象

(3)语言瑰丽、浓艳

海滨故人

庐隐(1898—1934)原名黄英,福建闽侯人

“隐去庐山真面目”

“我”:

自叙传

“情”:

描写女性爱情婚姻

“愁”:

大量运用书信(13封)人物命运悲惨感伤意境的营造

竹林的故事

废名(1901—1967)原名冯之炳,湖北黄梅人

三姑娘“水做的肉,竹做的骨”

1.衣着体态

2.性格:

质朴,勤劳能干,俏皮,善良,孝顺

艺术特色:

1.散文化的结构

2.意境超凡脱俗

3.语言清新自然

4.通过回忆,以童年视自叙述

潘先生在难中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

《稻草人》最早的童话集

潘先生形象:

一个卑怯,自私,苟且偷安的灰色人物,精明

1.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有余味

作用:

(1)与开头的逃难形成对比

(2)更有利于凸现潘先生内心世界(既有小人物的无奈,更显示出他苟安、麻木的灵魂)

2.语言纯净简练准确严谨

3.用富于特征的动作,细节刻画人物

4.冷静客观的写实

酒后1925

凌叔华(1900—1990)丈夫陈西滢

表达内心的自我欲望、细腻心理描写细腻

女娲氏之造孽

叶灵凤男(1905—1975)江苏南京人原名叶蕴璞

以刻画女性心理,情感亢长

《拜堂》台静农1903—1990安徽霍邱人字伯简艺术特色:

1以场景展示为主要结构方式

2.活泼的乡沿土语呈现浓厚的乡土气息3.字句短促动作性强常用叠字修饰4.文笔精炼以对话为主5.悲剧气氛的营造时间:

头天黄昏第二天清晨地点:

杂货店

《莎菲女士的日记》

1,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永之湖南临澧人

五四期间一个多愁善感狂傲的女知识青年,心灵上背负着时代苦闷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绝叫者的矛盾

2.主线:

莎菲和凌吉士的爱情副线:

莎菲和苇弟的关系

3.不满足生活的三种爱情

(1)敏芳云霖式的爱情,平平庸庸,缺乏热烈的爱

(2)苇弟的

爱情,真诚却乏味,迷恋她一切听从她,缺乏主观的爱(3)凌吉士的爱情外表漂亮,灵魂卑劣充满铜臭的爱莎菲需要的是:

双方相互了解,彼此灵魂统一的理解爱情

4.心路历程:

不满(环境苇弟)——追求(碰到凌吉士)——满足(得到凌吻)——失望(市侩铜臭)——毁灭(悄悄的死去)

《我在霞村的时候》贞贞(贞操贞烈)

1.是对贞贞纯洁坚贞的精神世界的肯定,也是对陈旧社会道德规范习俗的反讽

2.传统的婚姻制度受害者传统贞操观念的受害者

《为奴隶的母亲》

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浙江宁海人春宝娘黄畔

1.白描手法“坐”“哭”2.第三人称叙事3.对话采用直接引语

《春蚕》矛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鸣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丰收成灾”: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叶柴《丰收》矛盾《春蚕》丰收成灾原因:

1.一二八战争的影响2.日本丝充斥市场3.茧商减价4.正税杂税多5.高利贷者盘削

艺术特色:

1.在对比中突出人物性格2.生活片段以小见大3.逼真的风俗画浓郁的乡土气息4.大量运用吴方言人物形象:

老通宝:

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老式农民典型勤劳善良坚韧顽强因循守旧固执迷信多多头:

正在觉醒的新一代农民典型勤俭耐劳乐观开朗,不信老路不信命,不信偏见一:

交得了老通宝的身心家庭利目前的处境二:

为了养蚕所做

的准备以及蚕事活动过程三:

蚕事活动中紧张快乐的气氛四:

蚕茧丰收以及丰收所带来的快乐

《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

《夜总会里德五个人》

《梅雨之夕》新感觉派小说之三大家刘呐鸥都市风景浅11篇穆时英新感觉派圣手施蛰存

柳家大院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子舍予,满族人。

小媳妇悲剧根源:

1.穷2、姑嫂敌对3、周围群众的不觉悟环境冷漠

艺术特色:

1、第一人称叙事

2、北平俗语通俗易懂

3、悲剧交融

山峡中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

四川新繁人。

1、题材具有开拓性盗贼集团

2、艺术视觉别具一格盗贼生活的艰辛

3、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a、魏老头——‘强盗哲学’的理论家、实践家

b、野猫子——不似女人的女人

c、小黑牛——懦弱别残的强盗

d、夜白飞——未来希望的闪光之塔

4、第一人称叙事

5、景物描写出色,情景交融(反正手法,反衬社会的丑)

边城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原名沈岳焕

“都市人生”小说道德堕落

展示“一种优美的、健康的、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矛盾冲突:

1、傩送(走马路、唱歌求爱)翠翠(走平路‘请说媒人提亲)天保

2、团总的女儿(碾房)——傩送——翠翠(一个光人)

特色:

1、诗情画意的湘西风景风情

2、出色的人物塑造

3、结局完美而突转的结构

华威先生

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原定,湖南湘乡,生于南京

华威:

假和空、权力欲,虚伪、投机钻营、媚上欺下。

抗战时期一个“危而不办”国名当官僚形象“忙”

形象意义:

特定意义——讽刺国民党政策

普通意义——讽刺“领导迷”“开会迷”

艺术特色:

1、速写体结构

2、独特讽刺艺术:

a漫画式夸张b逼真的细节描写

3、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4、简洁流畅的白描手法

在其香居茶馆里

篇二: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

上课讲授重点课文

《春江花月夜》《长恨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雪花的快乐》《大学(节选)》《傅雷家书》《黛玉葬花》《家(节选)》《人生》《哈姆雷特》

全面阅读作家小传、作品背景概述、课文内容、解读点拨、课文链接、以及老师上课

讲述内容。

各篇重点掌握内容如下:

《春江花月夜》:

(1)背诵

(2)理解《春江花月夜》中有关哲理的句子

(3)分析“月”在《春江花月夜》中的地位(全诗以月为主题,紧扣月下的春,江,花,月是诗中的纽带,统筹全诗。

在结构上月为线索,经历了升起,高照,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笼罩下,同时以月作为背景,将月与江水,沙滩,夜空,原野,花林,飞霜,扁舟子,思妇,高楼,镜台,鸿雁,鱼龙等组成了不同的充满画意的场景,表现了一种执着的憧憬和谈谈的忧伤;月寄托了少年时代的憧憬和忧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正是这种轻快和轻盈,使全诗透露出一种空蒙,迷茫,柔和的情调,像清梦飘过,却又时刻笼罩心头。

(4)《春江花月夜》的艺术之美(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副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

诗人就江月即景抒情,发出江月长存,人生短暂的人生浩叹。

为下文写离人思妇德感慨做了铺垫。

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艺术结构完整,虚实相生,语言清晰,韵味婉转。

《长恨歌》:

(1)背诵

(2)理解《长恨歌》中的“长恨”二字(诗的主题是“长恨”。

爱情的起因--爱情的盛宴--乐极生悲安史之乱爆发--仓皇逃难,马瑰兵变--爱情的悲剧,刻骨的思念。

结局又以“天和地久

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

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

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

(3)解析《长恨歌》的主题(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爱情主题;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讽刺主题;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矛盾同情双重主题。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归--揭示宫廷秘闻说。

总之,有批判,美好的爱情导致了安史之乱,有歌颂李杨的爱情,对杨结局的同情,理性与情感的矛盾多从主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背诵

(2)典故的出处及作用(“吴钩”--春秋吴人善做钩,故称。

后也泛指利剑:

“张翰思归”--写明不愿忘怀时事,弃官归隐,表白抗金决心:

“求田问舍”--一方面表明自己不愿弃官回乡,做富家翁,同时也是对朝廷那些不思抗敌,只顾求田问舍的达官贵人的讽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反映作者对朝廷不肯使用抗战人才,北伐无望的愤慨。

《雪花的快乐》:

(1)背诵

(2)诗中“雪花”和“她”的象征意义(以“雪花”自比,运用借代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她”是诗人想象中的情人,更是升华了的神圣的爱情,巧妙地传达了诗人执着追求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

(3)从新月派诗歌“三美”追求的角度分析徐志摩这首诗的艺术之美(这首诗共四节,每节五句,而且每节的字数基本相同,给人一种“建筑美”;诗人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三个“飞扬”就不乏轻快的韵律,给人一种“音乐美”;这首诗也富于绘画美,不仅那“清幽的住处”、恬静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幽雅秀丽的画面,给人一种“绘画美”。

《大学(节选)》:

(1)背诵

(2)翻译(古文翻译成白话文)

(3)《大学》的纲领旨趣,宋代理学家把他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八目”指什么?

如何理解其基本内涵(《大学》篇主要阐述一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弘扬的君子修德之学。

三纲: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①“明明德”,“修身”--提高自身修养,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②树立远大志向--穷着独善其身,达着兼济天下;③多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将来为社会做贡献。

《傅雷家书》:

结合现实人生,理解《傅雷家书》中关于爱情、婚姻的看法与忠告(终身伴侣基本要求:

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

①在面对爱情婚姻时,要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对方;②“恋爱至上”的错误观念,只有爱情我们在现实中将无法生存与发展;③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④爱情是美好的感情,幸福美好的爱情在于勇敢的付出;⑤正确处理爱情与物质,金钱的关系。

《黛玉葬花》:

(1)背诵林黛玉《葬花词》

(2)赏析林黛玉《葬花词》(①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粘扑绣帘。

——对死亡的焦虑,对人生幻灭的感慨。

②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

③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

④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⑤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最终发出“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感慨。

《家》:

(1)家的主题(叛逆者慧绝与婢女鸣凤的主仆之恋。

突出了封建家庭内部的矛盾特征,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以及当时封建家庭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同时还反映了封建家庭对青年一代的摧残。

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和以高老太爷为代表

的封建父权制度势力的斗争,控诉了大家族的罪恶和吃人的本质,赞扬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

(2)造成鸣凤人生悲剧原因(①鸣凤的爱情悲剧是强权造成的;②鸣凤的爱情悲剧源于自己的胆怯、思想的不坚定;③鸣凤的爱情悲剧源于觉慧的忽视和懦弱;④封建制度的残酷门当户对和家族的利益)

《人生》:

(1)分析高加林的人物形象(①与命运抗争,为理想而奋斗--典型性与复杂性相统一;②大胆追求爱情却因事业陷入两难的选择【刘珍珍黄亚萍】--艺术形象上的悲剧;③反映了一种当时青年一代自我奋斗、个人追求同生活发展不谐调的冲撞。

高加林的一生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要慎重选择。

--人生的启示主题)

(2)理解《人生》的主题(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让我们无法取舍、难以选择的东西似乎太多太多。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拥有一些,就注定要失去一些。

面对一些无法避免的遗憾,我们只能做到为自己的生命赢得快乐和精彩,不要有过分的奢想和贪得无厌。

《哈姆莱特》:

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

①快乐王子:

对人的充分肯定: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对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你可以怀疑星辰的发光,你可以怀疑日月的运行,你可以疑心真理会说谎,决不要怀疑我的爱情。

我爱奥菲莉娅;四万个弟兄的爱合起来,还抵不过我对她的爱。

②忧郁王子: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③思考的王子: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④坚定的王子:

坚强果敢的行动者和难于重振乾坤的失败

者)

哈姆雷特关于“生存与死亡”的大段独白与思考(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迷茫。

哈姆雷特为父亲复仇,最后与仇人同归于尽。

被命运控制着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同时又感无力反抗,哈姆雷特在剧中处处体现了这种悲剧精神。

父王的猝死,母亲的改嫁,王位的丢失。

一下把一个对未来充满美好梦想的年轻王子置于一个不堪的现实,由于现实的打击,哈姆雷特一下想到了死亡,但是在那个中世纪的欧洲,这是与基督教的信仰相背的,所以在他死亡的念头一逝而过后开始诅咒这个不公的世界。

对他打击最大的不是父王的死去,也不是王位的丢失,而是母亲的改嫁。

哈姆雷特在通过与父亲灵魂的对话中知道了父亲的死因进而开始了其复仇的过程,但哈姆雷特性格孤独多虑,因过多的思考而缺乏果断的行动力,导致多次错失了杀死克劳狄斯的良机。

同样,也许这是因为他太爱思考了,内心才会更加的挣扎和迷茫吧。

课外重点阅读课文

诗歌:

《蒹葭》、《西洲曲》、《终南别业》、《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秋兴》、《无题》、《明妃曲》

散文:

《中庸》、《论语》、《战国策》、《韩非子》、《史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乌篷船》、《我与地坛》

小说:

《世说新语》、《三国演义·曹孟德横槊赋诗》、《风波》、《金锁记》、《棋王》《安娜·卡列尼娜》、《饥饿艺术家》、《堂吉诃德》

戏剧:

《单刀会》、《西厢记》、《俄狄浦斯王》

阅读作家小传、作品背景概述、课文内容、解读点拨、课文链接

《诗歌鉴赏概要》知识要点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涉及《诗经》楚辞、乐府、古诗十九首、唐宋诗的最主要发展梗概,以及作家王维、李白、杜甫、白居

篇三:

语文

一、《卫风·伯兮》和曹丕《燕歌行》中思妇的心理活动各有

什么特点?

答:

《卫风·伯兮》逼真地表现了一位感情笃挚的思妇形象。

首章写她为丈夫是国家的有用人才而自豪,见出她对丈夫相爱之深。

这也是她日夜思念的感情基础;次章笔锋陡转,写丈夫走后自觉生活空虚乏味,连日常不可少的梳洗打扮也无心去做了。

诗人以“首如飞蓬”这个生活中的典型细节,非常形象地展现出她内心的痛苦;第三章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反衬的手法把她思念的深情具体化;第四章更以幻想得到一种使人忘忧的草,来反衬出她的痛苦无法解脱,从而唤起读者对她的深刻同情。

曹丕《燕歌行》写了一位思妇思念远游在外的丈夫的心理活动,委

婉曲折,如泣如诉,可说是用人物自己的口吻写的一篇内心独白。

全诗十五句,按其感情脉络和心理变化,可分为五个层次,即感秋――盼归――思君――遣愁――恨天。

二、联系实际谈谈孔子的正名思想。

答:

名实关系是指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它不仅是语言学的基

本问题,而且也是语言哲学和语言逻辑(语用学尤其是语用逻辑)的基本问题。

孔子作为中国文化主流思想的创始人,早在先秦时代就率先回应了这一基本问题。

然而,自西方逻辑输入以来在对孔子"正名"思想的传统诠释中,注重引入西方逻辑的概念理论(如下定义、共相、本质、理念和真值意义或真值条件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评?

quot;正名"的意义与价值,忽视了语言的意义就在于运用(例如冯友兰先生,对孔子的正名理论的诠释就正将它诠释一种柏拉图式的理论,"盖一名必有一名之定义,此定义所指,即此名所指之物之所以为此物者,亦即此之要素或概念也。

如'君'之名之定义之所指,即君之所以为君者。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君字乃指事实上之君,下君字乃指君之君,君之定义。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中文版,第8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此笔者另辟蹊径,引入语用学和语用逻辑,将孔子的"正名"思想诠释为一种一体化的言语行为活动,认为它所主张的名实相符,体现着衡量名实关系的正当性和明确性的准则;它是一种关于汉字符号的语用之学和语用逻辑.进一步地说,它是一种关于政治或伦理符号的语用学,也因此它不仅塑造着中国古代名辩学所具有的明贵贱、分等级的、关注现实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建构的取向,而且也最终决定着中国古代"逻辑"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中国古代"逻辑"通过说文解字、辨名析理和深名察号,来专门探讨名的性质、指涉以及如何使用,即如何正名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通过名言的世界达到人之理想的价值世界和行为的世界。

三、《大学之道》中提出的“三纲八目”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

说中间的“修身”一环,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

答:

三纲: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

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四、试分析曹操《蒿里行》和杜甫《哀江头》的诗眼。

答:

杜甫《哀江头》的诗眼是“哀”。

开篇第一句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

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性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

“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哀笔深远,完全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五、分析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对于战争描写的独特之处。

答:

此诗“时危”、“世乱”方能鉴别忠良,以及渴望“报明主”

等内容,正是他备受压抑报国无门而喷发出的炽热感情的体现,诗用跳跃式镜头,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战争机器刚发动时错综复杂的情景,散而不乱,像是很高超的蒙太奇手法。

六、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第二部分是怎样描写庐山景

色的?

答:

诗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

先写山景

鸟瞰: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古人认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庐山一带正是南斗的分野。

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北的九叠云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