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244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docx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概况

位于天津市蓟县县城北。

园区面积342平方公里,中心区面积9平方公里。

主要地质遗迹为中上元古代地层剖面和古生物化石。

蓟县中上元古代地层剖面,以其岩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单、顶底界限清楚、变质极浅而得天独厚。

地层剖面北起长城脚下的下营镇常州村(九山顶),南至蓟县县城的府君山,分布长度24公里,东西宽平均350米,代表了距今18亿~8亿年、长达10亿年的地质历史中连续沉积的一套完整过程。

地层中古生物化石丰富,特别是所发现的宏观藻多细胞生物化石,使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年代从国际公认的9亿年提前到17亿年。

另外,尚有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现象,如形成于距今12亿~13亿年间的沉积海泡石矿床和铁岭组内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喷气孔构造。

蓟县中上元古代地层剖面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其中所保存的重要古生物化石,对研究早期生命进化历史和地球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保护区,是xx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唯一记录有中上元古代地质历史的地质公园。

园区内群峰峻秀、峡谷幽深、空气清新、风光迷人,园区交通方便,目前已建成了南北两处风景区、30多处旅游景点和十多处地质景点,是休闲、度假、旅游、揽胜和探求自然之谜的难得场所。

主要看点

■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

位于蓟县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有多条公路可达景区,交通便利。

景区面积5360公顷。

西连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东邻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是天津北部黄金旅游线的组成部分。

山景区是xx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天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区地质遗迹丰富多样,其中最具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是石英岩峰林峡谷地貌——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奇石;刀劈斧剁般的一线天;峡谷中河流高阶地;犹如万卷天书的地层;美丽壮观的瀑布;太古界25亿年长寿石等。

山景区地质遗迹科学奥秘诱人,环境幽静,空气清新,自然风景瑰丽多姿,是地学科普、休闲、度假、旅游、揽胜的理想佳境。

主要景点有:

万卷天书、石瀑布、天梯一线天、太古长寿石、8亿年跨越、断层构造、褶皱构造、五指山、登天缝、砂岩峰林地貌等。

■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

位于天津蓟县城东北20公里,面积630公顷。

景区内以白云岩地貌为特色,峰峦叠嶂、连绵耸立的九条山脊恰似九龙聚首,故名九龙山。

景区内峰秀、石怪、洞幽、林密。

地质遗迹多姿多彩,石林石峰千奇百怪。

主要景点有:

龙泉洞、狮伴树、蛇根盘石、石生林、怪石林、独秀峰等。

■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

黄崖关被誉为

"蓟北雄关",是著名的津门十景之一。

其特色景观是断崖地貌。

黄崖关一名的由来,颇有地质遗迹的科学内涵:

黄崖关水关东侧的山崖,直立如墙,在夕阳照射下,反射出万道霞光,呈现一片金黄,十分壮观,故而得名。

黄崖关长城东邻悬崖,西倚峭壁,全段城体建筑在海拔730米的石英砂岩峰脊上,气势恢宏,壮观异常。

沿断层发育的河谷从两岸悬崖间穿过,百余米宽的河道倒映着山峦和长城,交相辉映,构成地质遗迹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组合的壮丽画卷。

主要景点有:

断崖山、母子峰、洞、猫耳山等。

■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

坐落在蓟县下营镇常州村。

"九山顶"由清顺治皇帝赐名并御封此为清东陵太祖山。

九山顶景区是以中上元古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为主要特色的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的一个景区。

主要景点有:

玉带缠腰、黄龙出洞、群兽迎客、国画岭、云泉洞一线天、翡翠岭、小石林、

一览众山小、天门口、8亿年跨越、天外来客(宇宙尘)等。

■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位于蓟县城北关。

该景区的主要特点是地质地貌界线多,如中上元古界地层与古生界地层分界线、中上元井儿峪地层分界线、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分界线;飞来峰多,如府君山主峰及附近众多山峰,均属于地质与地貌学家所称的典型"飞来峰"现象。

这里的一些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观赏价值。

此外,这里还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供人们观赏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地层与。

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建立“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面积106平方公里。

盘山花岗岩类型

旅游贴士

★周边景点

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

盘山雄踞于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的分界处。

山峰拔地而起,巍峨俊秀,蜿蜒起伏,似纹龙腾云,古称盘龙山,又称"京东第一山",历史上曾被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

xx年,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建立“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面积106平方公里。

盘山花岗岩类型多样,结构复杂,节理发育,风化强烈,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花岗岩地貌,是石花岗岩地质地貌的天然博物馆。

主要景点有:

花岗岩节理、球形风化、凤翘松、花岗石捕虏体、骆驼石、黄龙缠石、石蛋山、麦饭石等。

盘山花岗岩岩体及其上覆的岩层遭受风化剥蚀,形成今天以险峰、怪石、奇松、秀水闻名于世的盘山美景。

秀丽的盘山吸引了唐太宗、辽太宗、辽圣宗、金世宗、清康熙、乾隆、嘉庆等帝王及众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及革命志士的登临,在这里题诗留墨,为盘山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盘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金玉组合,令世人称绝。

清东陵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完整的帝王后妃墓群,这里埋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慈禧和传说的香妃。

据说这块地方原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选中的,他感到昌平的天寿山已无佳穴,本想另觅坟地,但是当时天下大乱,未能动工。

清朝顺治帝福临死后,就利用这个地方建起清陵。

但也有史书说东陵这个地方,是顺治帝到这里打猎时间选定的。

★交通

沿京通快速路和京哈高速路一直向东,途经通县北关环岛、燕郊、三河县城、天津蓟县。

在69公里处,在蓟县大桥下左转(直行唐山,右转天津)进入蓟县县城。

在城中环岛向右转弯,驶入蓟县-遵化公路,途经马伸桥、石门镇。

过了石门镇收费站,左转4.7公里即是清东陵神路的入口。

小辞典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历史时期,在内外地质应力的作用下,形成、、主体物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特殊的岩石地层剖面;③具有观赏和科研价值的的

具有主要特征的典型剖面)在曲现象,由背斜和向斜,空◆地质遗迹

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现象和记录。

地球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紧密相连。

地质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场所,而地质遗迹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保护好地质遗迹是人类的责任。

地质遗迹是国家的重要自然资源,是人类共享的自然遗产。

地质遗迹按照造成遗迹的动力因素质组成及形成原因,大致分为8大类①有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河流峡谷地貌等);②具有重要价值的典型地地质构造形迹(褶皱、断层、节理、火山构造等)④具有特殊价值的岩石遗迹(典型的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产地;⑤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床(产):

遗迹产地;⑥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古生物化石产地;⑦具有古人类演化的史前火类重要遗迹;⑧具有观赏价值或特殊意义的水体(瀑布、泉水;地下河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典型地质灾害遗迹(洪水或泥石流遗迹、崩塌或滑坡遗迹、火山遗迹等)。

◆地质时代指一个地层单位或地质事件的时代和年龄。

◆地层标准剖面凡根据模式剖面(建立一个新的地层单位其他地区所选定的典型剖面,可以作为该地区对比标准的剖面。

◆褶皱

位于九龙山景区的褶皱地质遗迹,显示了奇特的地层弯

构成了典型的褶皱构造,它是距今14亿年千古海沉积的中上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碳酸盐岩地层受构造运动水平挤压力作用,使水平展布的白云岩地层弯曲而成的。

◆宇宙尘

与陨石同类的天外来客“宇宙尘”,发现于九山顶景区中元古界,它是从宇宙间飘落到地球上的星际物质。

其化学成分以铁为主,多呈圆形,科学家认为宇宙尘是冲向地球的陨石碎块与地球大气层摩擦燃烧未尽的物质。

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图)

作者:

[地矿局][地矿局]时间:

[202x-12-26]推荐

【放大恢复缩小】

【打印本文】

【关闭】

地质公园核心带面积9平方公里,南北长24公里,东西平均宽约350米。

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为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和古生物化石。

地质公园共划分为七大景区:

有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有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有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有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有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有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有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蓟北山区,居京津唐三市腹心地带,素有京、津、唐“金三角”之称。

地质公园核心带面积9平方公里,南北长24公里,东西平均宽约350米。

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为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和古生物化石。

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代表的地质历史时限长达10亿年(距今18-8亿年),并以其岩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单、顶底界限清楚、变质极浅而得天独厚。

从常州村至府君山距离仅在24公里内,代表了18亿年至8亿年长达10亿年的地质历史中连续沉积的一个完整的海陆变迁过程。

古生物化石丰富,其中发现了宏观多细胞生物化石,使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年代从国际公认的9亿年提前到17亿年。

另外,尚有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现象,如形成于距今12-13亿年间的沉积海泡石矿床和铁岭组内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喷气孔构造。

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所发现的一些重要生物化石对研究早期生命的演化和地球的形成过程有重要意义。

对揭开地球远古时期许多科学之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地质公园内群峰俊秀、峡谷幽深、空气清新怡人、自然风光迷人,自然奥秘诱人,交通方便,是休闲、度假、旅游、揽胜的好去处,探求自然之谜的难得场所。

按照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共划分为七大景区:

有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有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有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有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有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有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有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

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就是举世闻名的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剖面中储存着大量的极其珍贵的自然科学信息。

中外地质工作者从80年代初就开始了“蓟县剖面”的多学科研究工作,他们在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以及化学地层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中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在生物地层学的研究方面,更是成绩卓著。

在蓟县剖面的古生物学尚未研究以前,国内外古生物界的专家们认为,地球上的真核生物起源于距今9亿年前。

直到xx年,天津地矿所的专家们在蓟县剖面17亿年的地层中神奇地发现了数量丰富、品种多样的宏观藻类化石群,从而将地球上真核生命的历史大大向前推进了8亿年,这是地球早期生物演化史研究中的重大突破。

当时美国的科学杂志、英国的bbc广播电台和光明日报都纷纷作了报导,肯定了这一重大发现。

17亿年的宏观藻类生物,是真核多细胞生命的鼻祖,因此,我们可以骄傲的说,世界上真正生命的祖先起源于我们中国的天津蓟县。

这不仅是我们天津蓟县人的骄傲,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正如蓟县剖面的发现者高振西老前辈在“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成立的剪彩揭幕仪式上的题词所言:

“自然瑰宝,华夏之骄”。

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

山景区是由18亿年前石英岩历经多次地质作用而形成的以峰林峡谷地质遗迹为特色的景区,xx年被批准建立为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山主峰聚仙峰海拔1052米,是天津市的第二高峰。

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

九山顶景区处在距今26亿年太古代和18亿年元古代两个地质时代的地层交汇处,是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的重要保护地段和剖面的起点,并有世界著名的地质奇观——8亿年跨越。

主峰九山顶海拔1078.5米,是天津市的最高峰。

九山顶之名为清朝顺治皇帝所御赐,为清东陵皇家风水的太祖山。

黄崖关断崖地貌景观

黄崖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蓟北雄关”更是著名的津门十景之一。

黄崖关长城将整段城体建筑在海拔730米的山崖峰脊之上,从而使它显得更加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黄崖关地貌是南北向的断层切穿东西向的山脊而形成的东以悬崖为屏,西以峭壁为依的壮观景象,为典型的断崖地貌遗迹。

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

盘山被称为京东第一山,历史上曾被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xx,国务院又将盘山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它以五峰、八石、三盘之胜而称绝,与著名的黄山一样,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

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

九龙山景区以距今14亿年中上元古界白云岩构成的峰丛地貌为特色,区内峰峦叠嶂,绿树成荫,石树共荣,千奇百态。

因连绵耸立的九条山脊恰似九龙聚首而得名九龙山。

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

府君山之名是因地质历史中著名的“蓟县运动”和下寒武统“府君山组”的命名地而名扬国内外地质学界。

景区的主要特点有两个:

一是地质构造界线多。

如“中上元古界与古生界地层分界线”。

“中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长龙山组地层与井儿峪组地层分界线“、“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分界线”等。

二是逆掩断层形成的飞来峰多。

景区集人文、自然、科普为一体,是休闲健身和领悟地壳变迁的绝佳场所。

地址:

位于天津市蓟县境内

电话:

4008-162-162

------------------位于天津市蓟县境内,面积900公顷,xx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上元古界标准剖面,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剖面自然保护区。

天津市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形成于距今18-8亿年间,被誉为罕见而有价值的地质瑰宝,堪称世界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

中、上元古界地层标准剖面展布蓟县城北,县城至黄崖路以东,始于县境东北端的常州村,沿东北至西南方向层层叠复,直至临近县城的府君山,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平均宽约350米,总面积8.4平方公里。

以地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顶底清楚、构造简单、变质极浅、古生物化石丰富等得天独厚之特色闻名于世。

地层总厚9197米,剖面长约24公里,由老至新分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三个地层单位,包括11组105层。

上覆地层为下寒武统府君山组,分布在老鸹顶等地;下伏地层为太古界迁西群,分布于常州沟等处。

区内山峦重迭、风景秀丽,北有蜿蜒起伏的黄崖长城,南有古文化集萃之地渔阳古郡,西有"京东第一山"------盘山,东有清东陵和桌子自然保获区毗邻,是科学考察、游览观光圣地。

第二篇:

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书编号: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申报书

申报地质公园名称:

申报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制年

一、申报书由国土资源部统一编号。

二、"地质公园类型"指所含主要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类型特征,如地质(含构造)剖面类、古生物类、地貌景观类、水体景观类(含矿泉、热泉)、环境地质遗迹类及其他。

三、"行政区属"指地质公园范围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名称。

四、"地理坐标"指地质公园所跨的经纬度范围、海拔范围及其主要拐点的三维坐标。

五、"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概述",要阐明公园地质特征,主要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及等级评价,要列出重要遗迹(世界级、国家级)名录,注明具有科普教育价值的20处地质遗迹名录。

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现状"说明地质遗迹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保护现状及保护措施。

七、"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资源状况概述"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概况、现存和潜在的环境问题;当地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内容。

八、"科学研究概况"主要包括公园区科研史,已完成的科研项目名称及成果、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名称、科研计划及国际合作交流计划等内容。

九、"建立国家级地质公园的综合价值概述"阐明申报公园主要理由及公园建立后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对当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十、"地质公园与其他保护机构的关系"指地质公园范围内已建立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世界遗产等的情况,包括建立经过、批准部门、批准时间及隶属部门,它们与地质公园的关系等。

十一、"地质公园及周围地区社会经济状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人口数量分布、密度、民族状况、历史和文化特点;

2.当地经济结构、生产布局、人均产值和经济发展趋势;

3.土地与其他资源的开发及地质公园土地、自然资源权属情况;

4.与当地政府及群众的关系以及现存社会问题;

5.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对保护对象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保护措施。

二、"地质公园建设现状概述"主要说明已有基础设施,如业务用房(博物馆、影视厅、办公处所、游客中心等)、道路交通、信息化建设、通讯手段等。

十三、"地质公园近期(三年)建设方案"重点说明公园近期(三年)的建设计划投资方案及筹资渠道,以满足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条件要求。

十四、"专家论证意见"指申报单位在申报前组织专家论证后提出的评审意见,须经专家签名方为有效。

十五、申报书所要求的附件必须齐全,其他附件由申报单位自行决定。

六、申报书须填报一式三十五份。

十七、翻印申报书时不得改变其格式和内容。

十八、申报书必须于规定的时间报送至国土资源部,逾期不予受理。

九、申报书的内容和填报要求,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地质公园基本情况申报地质公园名称

地质公园类型

行政区属

地理坐标

总面积

(平方公里)

主要地质遗迹分布面积(平方公里)省级地质公园:

批准时间、批准机构、批准文号、揭碑开园时间

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名称

隶属关系

人员编制

地质科技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

其他工作人员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概述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现状

自然环境及人文景观资源状况概述科学研究概况

建立国家级地质公园的综合价值概述地质公园与其他保护机构的关系地质公园及周围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地质公园建设现状概述

地质公园近期(三年)建设方案专家论证意见

专家签名:

日提出申请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诺书

主管领导签名:

年省(直辖市、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审查意见

(公章)

(公章)

日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意见

主任签名:

国土资源部审批意见

备注

(公章)年

(公章)年

第三篇: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情况报告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情况报告

//cd.202x年08月20日17:

35人民网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阔、种类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

为履行我部地质遗迹保护职责,我们大力推进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工作,自202x年我部组织实施国家地质公园计划以来,公园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世界地质公园20处(全球共58处),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138处,省级地质公园159处。

在138处国家地质公园中,已经揭碑开园的有127处。

一、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历程

我国是世界上最先由政府部门组织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国家,也是全球建立地质公园最早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号召。

xx年12月,我部在山东威海召开“全国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工作会议”,提出了以建设国家和地方不同层次地质公园的形式来推进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的方针。

随后,成立了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财政、环保、林业、旅游、文物、教育、国土及中国地质学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和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制订了《全国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印发了《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出台了《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国家地质公园评审标准》等规范,并从202x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实施国家地质公园计划。

我们已分别于202x年、202x年、202x年、202x年开展了四批次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工作。

202x年8月,历经四年准备,第五批次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会在北京召开,经专家评审有44家地质公园获得了国家地质公园资格,在三年的建设期后,将会有44个新成员加入到我们的地质公园网络体系中来。

202x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我部联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我国黄山、庐山、云台山等8个国家地质公园被首批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又有四川兴文、内蒙古克什克腾、福建泰宁、山东泰山、中国雷琼、四川自贡等12家世界地质公园获得批准,2家(内蒙古阿拉善地质公园、陕西秦岭终南山地质公园)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6月下旬联合国也已派专家对上述公园完成实地考察工作,目前已进入最后审批阶段;另有2家(广西乐业—凤山地质公园和福建宁德地质公园)已完成国内审查,近期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

目前,我国已有世界地质公园20个,占全球世界地质公园总数(58个)的1/3,是世界地质公园数量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

中国在地质公园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员赞扬说“中国在地质公园建立这一工作中起到了开拓性的推动作用”,并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设立在中国北京,显示了中国在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中的重要地位。

二、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取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

地质公园在我国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今天的被大家广泛认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它已在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与解决群众就业、科学研究与知识普及、提升原有景区品位和基础设施改造、国际交流和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日益显现出巨大的综合效益。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138家国家地质公园的实际投入为146.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8.3亿元,地方财政投入28亿元,公园自筹110亿元。

直接解决就业人数达7.5万人,间接解决47万人就业;公园游客累计达到11亿人次,门票累计收入70多亿元;全国地质公园共出版各类科普读物和宣传品500多种、500多万册(张),地质遗迹点科普标识牌2.1万多个,已建和在建地质博物馆127个,建立科研基地187个,科普教育累计达1.6人次,举办了包括学术研讨会、中小学生夏令营在内的各类科研学术活动共计585次。

可以看出,地质公园的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建设投入取得了丰硕的社会经济效益,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公园游客数量逐年上升,门票和地方收入逐步攀高,社会环境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民众保护意识,促进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

目前,我们已建成的127处国家地质公园涵盖了地层学、地貌学、古生物、构造、冰川、火山、地质灾害等多种地质遗迹,分布于全国大江南北31个省市区。

通过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当地政府和居民逐步认识到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到保护活动中来,一个爱护地质遗迹、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例如,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申报和建设,使当地居民认识了地质遗迹资源的意义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他们保护地质遗迹的自觉性,纷纷主动承担起地质遗迹看护人,使地质遗迹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普及了地学知识,有助于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按照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指南的要求,每个地质公园都建立了一处以地学知识为主要展示内容的室内地质博物馆,成为向游客宣传地球科学知识的基地。

在对地质景点标识牌的编写、导游资料的编印、导游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注重充实加强科学内容,如地球的形成、地质遗迹的成因等,寓科普教育于游览,寓知识传播于休闲。

地质公园不但为公众提供游览休闲的场所,还为公众提供了学习地球科学知识的园地,受到游客和当地政府的欢迎。

通过建立地质公园,使旅游景区科学品味得到了有力提升;科普教育和地学研究逐步推进,地质公园已经成为地质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地质科学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促进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当地居民就业

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当地政府获得了宣传和提升自身的国家级平台,使地质公园成为本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地方收入和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结构向良性方向发展。

据统计,几乎所有地质公园的旅游收入都在逐年递增。

以河南省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202x年门票收入仅400万元左右,在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后,突出了“崖谷林瀑”的地质旅游,建成科普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学者、青少年学生以及普通游客前来参观考察,202x年实现门票收入2.3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亿元。

202x年,云台山地质公园所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