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468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卫生与保健》.docx

《幼儿卫生与保健》

《幼儿卫生与保健》

赵丽丽主编

辅导班级:

11秋学前教育

学习内容:

第一章人体概述

重点:

1、人体各组成部分和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

2、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在人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在人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讲授:

一、人体基本形态

1、头2、颈3、躯干4、四肢

二、人体基本结构

1、人本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1)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结构:

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2)组织是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构成。

基本组织有:

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

(3)器官是多种组织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

(4)系统是人体内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的多个器官的总和。

人体的八个和系统是:

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第二章婴幼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和保育。

重点:

1、婴幼儿各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2、脊柱生理弯曲、心率、呼吸、肺活量、反射弧等基本概念。

难点:

婴幼儿各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

知识讲授:

一、基本概念

1、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之处。

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及其外的关节囊散成。

2、牵拉肘---是婴幼儿较为常见的脱臼是肘关节半脱臼。

3、脊柱生理弯曲—脊柱是人体的支柱,它在人体的前后方向上出现四个生理弯曲。

这四个生理弯曲是颈前曲、胸后曲、腰前曲和骶后曲。

4、心率—是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5、呼吸---是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6、耳咽管---在鼻咽部两侧壁上各有一小管的开口,小管与中耳相通,这一对在鼻咽部后侧上方通向中耳的小管。

7、会厌软骨—是喉口的盖。

其作用是掌管喉口的开放与闭合。

8、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9、六龄齿---最先萌出的恒牙是第一恒牙,它是在幼儿6岁时萌出的,又称“六龄齿”。

10、生理性流涎---婴幼儿在6~7月时,唾液的分旺盛,但婴儿口腔浅,不会及时把口水咽下去,所以经常流涎口外,称生理性流涎。

11、胃的排空---食物进入胃后,要在胃内暂时储存一段时间,然后经胃的蠕动将食物一点一点地送入小肠,这种食物由胃进入小肠的过程叫胃的排空。

1

12、近视眼---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过于凸,外界物体的光在视网膜的前面聚焦,因而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不清晰的物像。

13、远视眼---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凸度过小,使物像在视网膜的后面聚焦,因而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不清晰的物像。

14、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15、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肌体对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叫反射。

16、动力定型---若一系列的刺激依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依次出现,重复多次以后,这种时间和顺序就会在大脑皮层上固定下来,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这就是动力定型。

二、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1)婴幼儿骨骼硬度小,受压容易娈形弯曲;

(2)颅骨存在骨缝;(3)腕骨未完全骨化;(4)脊柱生理弯曲尚未定型;(5)骨盆未长成一块完整的骨骼;(6)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关节窝较浅,在过渡牵拉的性况下,容易脱臼;(7)肌肉容易疲劳;(8)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群发育晚。

三、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1)培养婴幼儿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婴幼儿生活用品的准备和使用要得当;

(2)多进行日光下的锻炼,日光和锻炼是婴幼儿骨骼生长的“营养素”;(3)身体的锻炼要全面、均衡、多样化;(3)注意运动的安全。

四、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1)婴幼儿由于喂养不当,容易患缺铁性贫血;

(2)血液凝固慢;(3)年龄越小,心率越快;(4)脉搏不稳定。

五、婴幼儿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1)注意营养,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

(2)锻炼可以强心,但要适度;(3)预防动脉硬化应该始于婴幼儿。

六、婴幼儿呼吸器官的特点:

(1)鼻腔短小、狭窄,黏膜柔嫩,容易感染和堵塞;

(2)耳咽管与成人相比,短、粗、平直,易患中耳炎;(3)会厌软骨不能及时盖住喉口而易使食物呛入气管;(4)声带肌肉娇嫩,容易疲劳嘶哑;(5)气管、支气管容易感染;(6)肺活量小;(7)呼吸频率快;(8)婴幼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七、婴幼儿呼吸系统的保育要点:

(1)正确地擤鼻涕;

(2)正确处理鼻塞;(3)及时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4)不要养成在面部乱抓乱摸的习惯;(5)预防异物进入呼吸道;(6)保护婴幼儿的金嗓子;(7)开窗通风,多组织婴幼儿进行户外活动;(8)培养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好习惯。

八、婴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书本P)27

九、婴幼儿消化系统的保育要点:

细嚼慢咽,不吃汤泡饭;饭后漱口,睡前刷牙;不比赛吃饭;不在吃饭时批评婴幼儿;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

十、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

由无约束排尿到有约束排尿;尿道短,易感染。

十一、婴幼儿泌尿系统的保育要点:

(书本P)33

十二、婴幼儿皮肤的特点;保护机能差;调节体温作用差;皮肤的渗透作用强。

十三、婴幼儿皮肤的保育要点:

(书本P)33

十四、婴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婴幼儿的身高的增长离不开内分泌系统;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离不开甲状腺素。

十五、婴幼儿内分泌系统的保育要点:

保证婴幼儿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有利于身高的增长;在婴幼儿的膳食中,应使用加碘的食盐,防止碘缺乏。

十六、婴幼儿眼睛的特点:

5岁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晶状体有较好的弹性;婴幼儿时期是治疗弱视的最佳年龄。

十七、婴幼儿眼睛的保育要点:

注意用眼卫生,预防近视;防眼外伤;预防眼部感染。

十八、婴幼儿耳的特点:

耳廓容易生冻疮;外耳道狭窄;易患中耳炎。

2

十九、婴幼儿耳的保育要点:

不用锐利的工具给婴幼儿挖耵聍;及时清理外耳道的污水;教会婴幼儿正确擤鼻涕的方法,可预防中耳炎;不要让婴幼儿躺着进食、喝水;减少生活噪声,保护婴幼儿的听力;及时发现婴幼儿听力异常。

二十、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

婴幼儿大脑皮层易兴奋,不易抑制;大脑皮层容易疲劳;婴幼儿需要的睡眠时间长。

二十一、婴幼神经系统的的保育要点:

根据婴幼儿神经系统易兴奋、易疲劳的特点采取保育措施;重视开发婴幼儿的右脑;创造一切条件,避免婴幼儿大脑皮层受到伤害。

第三章婴幼儿膳食与营养

重点:

1、六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2、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缺乏症。

3、婴幼儿膳食配制的原则。

难点:

六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知识讲授:

一、基本概念

1、营养素---是指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它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六种。

2、优质蛋白质---当某种食物中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较齐全,相互搭配比例较适当,符合人体的需要且容易被人体吸收时,此种食物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被称为优质蛋白质。

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植物蛋白质混合后食用,使混合物所含的氨基酸在种类和数量上得以取长补短,更符合人体的需要。

这在营养学上补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二、六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构成和修补组;调节生理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提供热能。

2、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供热;构成身体组织;保护肝脏;节约蛋白质。

纤维素的作用:

刺激胃肠的蠕动,有利于排便。

3、脂肪的生理功能:

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固定和保护内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进食欲,增加饱腹感;供热。

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

4、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钙:

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

铁:

合成血红蛋白,参与人体氧的运输和利用。

锌:

组成人体许多种酶,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

碘:

合成甲状腺素,促进婴幼儿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5、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A:

维生素A能保持人体的正常视觉功能。

维生素B:

维生素B能增进食欲,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11

维生素C:

维生素C能维持全身血管、牙齿、骨骼的健康。

维生素D:

维生素D能帮助钙在骨骼上的沉积。

6、水的生理功能:

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身体内的水能郁助人体进行一切生理活动和生物化学反应。

三、婴幼儿膳食配制的原则

1、提供多样化、搭配合理的膳食;

2、烹制的膳食应适合婴幼儿的消化特点和喜好;

3、讲究饮食卫生、防污染、中毒。

3

四、六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缺乏症

1、蛋白质的来源:

动物性食物,如乳类、鱼虾水产类、蛋类、瘦肉、内脏等;植物性食物,如豆类及其制品、干果类、谷类。

缺乏症:

生长发育迟缓、消瘦、肌肉细弱无力、贫血、易于感染疾病,甚至会妨碍婴幼儿智力的发展。

2、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谷类食物,如大米、白面、玉米、高梁及干豆类;根茎类食物,如红薯、马铃薯、芋头;蔗糖、蜂密等。

缺乏症:

营养不良。

3、脂肪的来源:

以植物性油脂为主,如葵花籽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菜籽油等;以动物性油脂为辅。

缺乏症:

幼儿体重下降,易发生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

4、

(1)钙的食物来源:

奶类及其制品、小虾米皮等海产品、骨粉等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其制品、硬果类等植物性食物。

缺乏症:

龋齿、手足抽搐、佝偻病。

(2)铁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蛋黄等;植物性食物,如豆类,绿叶蔬菜,山楂、草莓、大枣、葡萄、樱桃等有色水果,菌藻类等。

(3)锌的食物来源:

肉类、肝脏、奶类及海产品等,植物性食物中豆类含锌最为丰富。

缺乏症:

生长发育迟缓、体格矮小、没有性发育、创伤愈合慢、食欲不振、味觉降,异食癖。

(4)碘的食物来源:

海产中的藻类,如海带、紫菜等。

缺乏症:

发育迟缓或停滞、智力低下。

5、维生素

(1)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物中,肝、肾、蛋黄、乳类。

缺乏症:

夜盲症。

(2)维生素B的食物来源:

谷类、豆类、硬果类、酵母、动物内脏中。

缺乏症:

脚气病。

1

(3)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

蔬菜和水果中,如青椒、西红柿等。

缺乏症:

坏血病。

(4)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

肝、蛋、乳类。

而哂太阳是获得维生素D最有效的途径。

缺乏症:

佝偻病。

第四章婴幼儿心理健康

重点:

1、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

2、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心理保健的重点。

3、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难点:

1、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心理保健的重点。

2、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知识讲授:

一、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

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开朗合群;睡眠良好;坏毛病少。

二、0~1岁婴儿心理保健的重点:

满足婴儿的多种需要;避免婴儿受到伤害。

三、1~3岁婴儿心理保健的重点:

满足婴儿独立性的需要;鼓励婴儿与人交往;帮助婴儿做好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

四、3~6岁幼儿心理保健的重点:

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重视幼儿正确的性别角色培养;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五、婴幼儿常见的心理遗和行为问题:

遗尿症;发育性口吃;夜惊;吃手;咬指甲;习惯性阴部靡擦;说谎。

第五章婴幼儿疾病的预防

重点:

1、婴幼儿常见病的症状、预防和护理措施。

2、传染病的特性。

3、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4、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症状、护理和预防。

难点:

1、婴幼儿常见病的症状、预防和护理措施。

4

2、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症状、护理和预防。

知识讲授:

一、婴幼儿常见病的症状、预防和护理措施。

1、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

以鼻咽部症状为主,严重者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护理:

高热护理;卧床休息,多喝水,饮食要有营养、易消化;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腹泻

症状:

腹泻症状轻者,一日泻数次至十余次,大便呈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体温正常或低热,食欲不好;腹泻严重者多因肠道内感染所致,起病急,一日泻数十次,大便呈水样,尿量减少或无尿,食欲减退,伴有频繁呕吐。

护理:

腹部保暖,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

已有脱水,无论程度轻重,均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无脱水,可服口服补液盐。

3、佝偻病

症状:

早期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睡眠不踏实,多汗,枕秃,食欲差;严重者会出现骨骼改变和发育晚。

预防:

孕妇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多晒太阳;提倡母乳喂养,及时为婴幼儿添加辅食;婴幼儿应该多到户外接受紫外线的照射。

4、缺铁性贫血

症状:

皮肤、黏膜苍白、苍黄;全身疲乏无力,活动后心慌、气促;食欲减退;头晕,眼前发黑,耳鸣。

预防:

合理喂养婴幼儿,及时给婴幼儿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纠正婴幼儿偏食、挑食的习惯;及时治疗婴幼儿的胃肠道疾病。

5、龋齿

病因:

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在乳酸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酸,腐蚀牙釉质,就形成龋齿。

预防:

注意口腔卫生;合理营养,多晒太阳;定期检查。

6、肥胖症

病因:

饮食过度,活动过少;遗传;心理因素;疾病。

预防:

限制饮食;多运动。

7、蛔虫病

症状:

缺乏营养,发育迟缓;有胃肠道症状;烦躁,夜眠不安、磨牙;有过敏反应。

预防:

培养婴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要改善环境卫生,讲究饮食卫生;积极治疗蛔虫病,减少虫卵传播的机会。

8、蛲虫病

症状:

夜间肛门周围和会阴部发生奇痒;睡眠不安,烦躁;由于抓痒而使局部皮肤糜烂。

预防:

避免重复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换衣裤和被褥。

二、传染病的特性:

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有免疫性。

三、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

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

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五、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症状、护理和预防。

1、流行性感冒

症状:

全身症状明显,发病急,表现为高烧、全身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护理和预防P87

2、水痘

5

症状:

低热,后出皮疹。

丘疹、水疱、痂皮可同时存在,皮肤瘙痒。

护理和预防P88

3、风疹

症状;开始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症状;

同时,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

4、急疹

0症状:

起病急,表现为突发高热,可达39~41C并伴有咳嗽、流鼻涕、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症

状。

5、猩红热

症状:

发病急,表现为高烧、呕吐、头痛、嗓子痛、咽部红肿、扁桃体大,表面可有灰白色

渗出物,发病数小时或第二天出现皮疹。

6、流行性腮腺炎

症状:

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疼痛,伴有发热等症状。

护理和预防P90

7、传染性肝炎

症状: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厌油腻等;有的可能出现黄疸。

9、细菌性痢疾

症状:

高热,打寒战,腹痛,腹泻次数多,脓血便;中毒。

护理和预防P91

六、基本概念

传染途径---是病原体传播引起感染的路线或方式。

预防接种---将疫苗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对传染的抵抗力,称为预防接

种。

第六章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的急救

重点:

1、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的操作程序

2、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和急救方法。

难点:

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和急救方法

一、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的操作程序

1、测体温P94

2、、喂药P94

3、滴眼药P95

4、滴鼻药P95

5、滴耳药P95

6、高热护理

冷敷的操作方法:

冷敷的部位要正确;更换毛巾的时间要准确。

酒精擦拭的操作方法:

酒精的浓度要准确;擦拭的部位要正确。

7、测脉搏和观察呼吸P95

二、发生意外事故的急救方法

1、小外伤的处理:

跌倒蹭破皮肤、扎刺、挤伤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操作。

2、异物的处理:

眼、鼻、咽、耳、气管异物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操作。

眼异物忌揉;耳、

鼻异物忌捅、夹;咽异物忌大口吞饭;气管异物忌抠、直立拍打。

3、鼻出血的处理:

捏住鼻翼10min,用湿毛巾冷敷鼻部和前额。

4、惊厥的处理:

使病儿侧卧,松开其衣领、裤带,清除其痰涕,将毛巾、手绢柠成麻花状

放于上下牙之间,重压人中穴。

6

5、蚊虫咬伤的处理:

就根据咬伤昆虫的不同将不同的药物涂于患处。

6、中暑的处理:

将病儿移至阴凉通风处,冷敷其头部,用扇子为其扇风,提醒其喝一些清凉饮料。

7、冻伤的处理:

忌用开水烫。

8、头部摔伤的处理:

对摔伤的婴幼儿进行24h的观察,注意是否有无恶心、呕吐、意识丧失、头部剧烈疼痛、五官出血、抽风、麻痹、言语障碍等症状,如有上述症状,及时送往医院急救。

作业:

完成课后复习题。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