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212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docx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docx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中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中医学。

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而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和针灸医疗理论。

中医药以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临床经验,独特的理论体系,卓越的治疗效果,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中医药事业是打开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

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

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

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

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

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

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实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粮丸有方无药),《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西晋医家皇甫谧(公元215~282)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的基本内容,进行重新归类编排,撰成《针灸甲乙经》12卷,128篇。

该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其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

书中经过考查确定了当时的腧穴总数和穴位349个(包括单穴49个,双穴300个),论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与禁忌,总结了操作手法等,对世界针灸医学影响很大。

公元701年日本政府制定医药职令时规定,本书为医学士必修书。

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集体编写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

全书共50卷,分67门,载列证候1700余条,分别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疾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

其中对一些疾病的病因及发病原理已描述得比较详尽而科学。

例如:

对某些寄生虫的感染,已明确指出与饮食有关;认为绦虫病系吃不熟的肉类所致。

书中还记载了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等手术,说明当时的外科手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隋唐时期,由于政治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内外交通发达,外来药物日益增多,用药经验不断丰富,对药物学成就进一步总结已成为当时的客观需要。

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

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它比欧州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

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在国外影响较大。

公元713年,日本官方就以此书的传抄本规定为学医的必读课本。

唐代医家孙思邈(公元581~682)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其中,《千金要方》分为30卷,合方论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载方2571首。

二书还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

尤其在营养缺乏性疾病防治方面,成就突出。

如认为瘿病(指甲状腺肿类疾病)是因人们久居山区,长期饮用一种不好的水所致,劝告人们不要久居这些地方;对夜盲病人,采用动物肝脏治疗等。

公元752年,王焘著成《外台秘要》,全书共40卷,1104门(据今核实为1048门),载方6000余首,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

宋代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

宋政府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

学生所学课程包括《素问》、《难经》、《伤寒论》和《诸病源候论》等。

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公元1026年),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

考试时,试官将铜人穴位注水,外用蜡封。

受试者如取穴正确,可针进水出。

是这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创举。

公元1057年,宋政府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时十余年,约在1068~1077年陆续进行。

目前我们所能读到的《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经过此次校订、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公元十二至十四世纪的金元时代,中医学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四大家、即:

刘完素(公元1120~1200),认为伤寒(泛指发热性疾病)的各处症状多与“火热”有关,因而在治疗上多用寒凉药物,被后世称之为“寒凉派”:

张从正(约公元1156~1228),认为病由外邪侵入人体所生,一经致病,就应祛邪,故治疗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被后世称之为“攻下派”;李东垣(公元1180~1251),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时重在温补脾胃,因脾在五行学说中属“土”故被后世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公元1281~1358),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即认为人体常常阳气过盛,阴气不足),治疗疾病应以养阴降火为主,被后世称之为”养阴派”。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亲自上山采药,广泛地到各地调查,搞清了许多药用植物的生长形态,并对某些动物药进行解剖或追踪观察,对药用矿物进行比较和炼制,参考文献800余种,历时27年之久,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大约在公元十一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

公元十七至十九世纪,由于传染病的不断流行,人们在同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温病学派。

如明代吴有性认为传染病的发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他称之为“戾气”。

他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入,无论体质强弱,触之皆病。

这就突破了中医学历来认为的病邪是由体表进入人体的传统理论,在细菌学尚未出现的十七世纪中叶,这无疑是一伟大创举。

到了清代,中医在治疗温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叶桂的《温热论》、薛雪的《湿热条辨》、吴瑭的《温病条辨》及王士雄的《温热经纬》等。

清代医家王清任(1968~1831)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医林改错》,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错误,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与治疗方法。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

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

唐宗海(1862-1918)之《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朱沛文约19世纪中叶)之《华洋脏腑图像合纂》;张锡纯(1860-1933)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的发展,由于我国存在中、西医两种不同医学理论体系的实际情况,在1950年8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卫生工作三大方针,其中就包括“团结中西医”。

它要求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在为人民服务的总目标下,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做好人民的卫生工作。

中央认为:

如果不能正确地发挥中医力量,“我国一部分文化遗产就有散失的危险,这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为了使团结中西医的工作落在实处,中央指示:

“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鼓励那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医,采取适当的态度同中医合作,向中医学习,整理祖国的医学遗产。

”此后,从中央到地方举办了不同层次的西医学习中医班,培养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西学中人才,成为中西医结合队伍的骨干。

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不仅成立了大量的中医诊所,并逐渐发展到中医医院,还成立了中医研究院、中医学院等研究和教育机构,发展中医学术,培养中医人才。

从1956年开始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成都先后成立了中医学院,标志着中医开始走向高等教育之路。

到1966年,中医医院已有330所,中医病床14000余张,还有大批中医门诊部、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病房等;成立了数十所中医药院校,两次统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各学科教材,确定了中医药教育的教材体系。

培养中医学院毕业生5600余名,师带徒6万余人。

中医的科学活动由个体走向集体化,为中医发展的社会化提供了相应的劳动结构。

1966年至1976年十年动乱,和其他工作一样,中医工作受到极大破坏,院校下马,医院缩减(仅剩129所),研究队伍解散,图书资料流失。

最为可惜的是,处于50岁左右的专家丧失了出成果的时机,30岁左右的青年中医失去学术成熟的机会,一代学生荒废了学业,导致了中医人才的严重断层。

粉碎“四人帮”,迎来了中医的春天。

1978年9月中央批转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使解散的中医机构陆续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医队伍得以重组,并成立了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现称“中国中医药学会”)。

1980年,卫生部召开“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明确了“继承、发掘、整理,提高”中医药学的八字方针;1982年在湖南衡阳召开“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中医机构要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

1985年,中央书记处指示:

“根据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成为中国医学的三支并重的队伍。

1986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这些都大大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据最新统计:

中国大陆县级以上中医院2974个,床位257196张;民族医院134个,床位4629张;共有中医卫技人员近60万人。

中医药高等教育有了迅猛发展,1977年,不仅中医院校恢复招生,而且开创了中医招收研究生的制度。

40多年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已近30所,建立了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多层次的完整教育体制,培养各层次中医药专门人才。

此外,还招收夜大、函大等继续教育学生、各类留学生(包括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等)。

仅以1998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数为例,其中本专科学生43万人,研究生2802人(其中博士生604人、硕士生2198人),继续教育生23855人。

在中医科研方面,积极采用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病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各种传染病、急腹症、烧伤创疡、骨髓炎、骨折、子宫外孕、白内障、外伤性截瘫等专科专病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同时,国家还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如“中医经络实质研究”、“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基础研究”、“中医证的规范化研究”、“针刺镇痛原理研究”、“血瘀和活血化瘀的研究”、“舌诊、脉诊等诊法研究”、“中医脏象研究”等被列入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计划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等项目。

近20年来,中医药科学研究获得了各种奖励,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中医药研究占医药卫生领域获奖项目43%;国家发明奖中,中医药研究占医药卫生领域获奖项目17.6%;国家科技进步奖中,中医药研究占医药卫生领域获奖项目11.5%。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高速发展,中医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中医不是采用拒斥、抵抗的态度,而是以开放的胸襟,积极吸收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的成果,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中西医结合”。

对中医学如何发展问题,目前存在“现代派”与“传统派”之争,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中医学的特色不能丢,传统中医的本土知识体系不能丢,中医只能在继承中才能求发展。

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人类科学体系发展是一个多元性结构,至少它有东西方的两个源,两个流,因此应当摒弃以西方现代分析科学的认识论方法作为评估科学发展取向的唯一标准。

东西方科学文化应当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构筑互相结合的“融通走廊”,建立公平、兼容的科学评价体系。

中西医结合需要发展,而传统中医更需要继承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