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274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25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5页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5页
亲,该文档总共4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4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docx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

在二战的炮火中,他曾经挽救了日本古城奈良,却未能留住深爱的北京古城墙。

他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视野的建筑大师。

  梁思成,建筑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

早年受父亲影响,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到美国留学。

回国后,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

是把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当成命根子的人。

  梁思成,是清末大学者,政治家梁启超的长子。

维新变法失败,梁启超逃亡日本。

梁思成出生在日本东京。

十一岁回到北平。

梁启超很注重儿女们的国学教育。

在家里设学堂。

每逢寒暑假,便在家中开课。

亲自给他们讲《论语》,《孟子》。

1915年,梁思成考入清华学校,就是当时的留美预备学堂。

他学业优秀兴趣广泛,既是体育健将,又是合唱团团员,还会吹小号,长笛。

梁启超此时已渐渐消隐于历史舞台。

他更希望他的儿女们能够专攻文化,从事学术研究。

  而这时梁思成的梦想是当一个雕塑家。

他最终却没有成为雕塑家。

他的人生道路离不开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他的父亲梁启超,还有一个就是才女林徽因。

1920年,曾被诗人徐志摩苦苦追求的林徽因随父亲从英国回到北平。

19岁的梁思成第一次见到17岁的林徽因,当他敲开林家的大门,一个小仙子一样的美丽女子站在他面前,聪慧的目光如水晶莹。

第一眼便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

而林徽因的一番话则改变了梁思成的人生。

梁从诫:

当我父亲第一次去拜访我母亲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

我父亲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我母亲告诉他,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父亲喜爱绘画,所以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

  这是两个个性如此不同的人。

林徽因活泼热情,梁思成稳重深沉。

然而,因着共同的志趣和理想,两颗心越来越近。

这时,在父辈的安排下,两人结伴到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宾大有个藏书丰厚的图书馆,建筑系的教授也很有名,而梁思成沉迷于看书画图也是出了名的。

有一次,中国同学相约出外郊游,梁思成仍在画图,同学们与林徽因打赌,问她是否能请得动梁思成一同出游,林徽因特意换了身儿好看的衣服,神采飞扬地敲开梁思成的画室,梁思成饶有兴趣地跟林徽因讲起了他正在研究的一处古建筑的结构,林徽因好几次想打断他……最后林徽因硬着头皮跟他说:

跟我一起去郊游吧,我都跟人打过赌了,你不去太不给我面子了,梁思成却说:

你跟他们去玩吧,我还要画图,林徽因只好失望地一个人走了,这样的事情在这对小情侣间常有发生。

  宾大建筑系老师经常布置一些别出心裁的作业,他们有时让学生为毁损的建筑做修复设计,有时让学生重新设计凯旋门,纪念柱。

每当此时,林徽因总是很快就画出草图,然后,又会因为采纳不同的修改意见而丢弃这张草图,灵感不断,反反复复。

就在她认为自己不可能完成这个设计时,梁思成来到她的身边,以令人惊叹的绘图功夫,迅速,清晰而准确把林徽因富于创造性的图纸变成精彩的设计作品。

林徽因也承认自己是个兴奋型的人,而梁思成的沉稳和林徽因形成了最好的互补,他们之间的这种默契与合作,在以后共同从事的事业中,一直保持了一生。

  从美国回国后,梁思成受聘于东北大学,在那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后回到北平,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了长达八年的中国古建筑野外勘查和测绘工作,为编写《中国建筑史》收集资料。

  “桥是那么伟大,但也能娇小妩媚。

秦少游为“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的绚丽景色所动,李肩吾爱看“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欧阳修更痛快,他偏喜欢“独立小桥风满袖”,多么潇洒!

”这段文字出自梁思成的野外勘测笔记,谁能说这时的梁思成不更是一位诗人呢。

  从青年时代到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始终没有放下过手中的三角尺和鸭嘴笔。

他喜欢画钢笔画,也喜欢画水彩。

而他画得最多的是古建筑精湛的建筑图和建筑设计图。

那是无数个灯下的不眠之夜,发现之后的记录,思索之后的创作……早在宾西法尼亚大学时,梁思成就发现,欧洲各国对本国的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写出本国的建筑史,惟独中国,我们这个东方古国,却没有自己的建筑史。

那时他就立志要写一本中国建筑史。

1931-1937年间,为了收集编写中国建筑史的资料,梁思成与当时营造学社的同仁们跋山涉水,跑了200多个县,调查研究了2000多座古建筑和早期造像石窟。

当时的中国民生凋敝,他们的野外调查也异常艰苦。

在一篇调查日记里这样写着:

“6月28日,……行三公里雨骤至,避山旁小庙中。

六时雨止,沟道中洪流澎湃,不克前进,乃下山宿大社村周氏宗祠内。

终日奔波,仅得馒头三枚(人各一),晚间又为臭虫蚊虫所攻,不能安枕尤为痛苦”。

就是这样,他们却甘之如饴。

当一次次他们在山野间发现那些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的古建筑,那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尊雕像,在梁思成的眼里,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奠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信的变迁”(梁思成.林徽因)

  独乐寺,赵州桥,应县塔,佛光寺……它们或建于汉朝或兴于唐代。

为了拍摄应县古塔的照片,梁思成和他的助手莫宗江差点从六七十米高的塔檐摔下去。

而当他们终于在太原五台山寻找到中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构建筑大佛光寺时,他们兴奋地像孩子一样欢呼起来。

那天,夕阳西下,映得佛光寺殿前及整个庭院一片红光,他们将带去的全部应急食品,沙丁鱼,饼干,牛奶,罐头统统打开,大大庆祝了一番.

  然而,战争爆发了。

连天的战火对古建筑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他只能尽自己最大限能地加紧对中国古建筑的野外勘察和记录,企图在战火破坏它们之前留下些资料。

而当他听说美军要轰炸日本奈良时,他坐不住了。

  他知道,日本奈良有着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木建筑,他不能想像炮火顷刻之间使它灰飞烟灭。

然而,他目睹日本人在中国的侵略暴行,林徽音的三弟林恒,是一个年轻的空军飞行员,刚刚牺牲于对日空战。

他的内心激烈地斗争着……在1945年初,美军开始猛烈轰炸日本本土的时候,梁思成赶到美军设在重庆的指挥部,向布朗森上校陈述保护奈良城的重要性。

布朗森不明白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保护日本的古建筑,但是美军指挥部还是高度重视梁思成的建议,美国的原子弹终于没有投向奈良。

如今,奈良风景依旧,许多奈良人还记得梁思成这个恩人。

  1940年,被战争所逼,梁思成一家随营造学社从昆明展转到四川李庄。

在李庄的那段日子非常的艰苦……就在李庄,家中实在无钱可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当卖衣物。

把派克钢笔,手表等贵重物品都吃掉了。

然而,梁思成却总是乐呵呵地。

画图时,总爱哼哼唧唧地唱着歌,晚间常点个煤油灯到他那个简陋的办公室去。

那时,林徽因因为肺结核久治不愈已经卧床不起,梁思成的脊椎病也恶化到画图时要拿个花瓶支着下巴。

但却是在李庄,梁思成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整系统的中国建筑史。

  从1928年在东北大学创办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到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作为高校建筑专业的开山人物为中国的建筑教育事业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以及他的幽默与宽容仍然深深印在学生的记忆里。

清华大学里的"新林院八号",曾经是学生们最爱去的地方,因为那里住着的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和蔼而热情。

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建筑师,梁思成有他自己的理解。

他在一封给学生的信中写到:

你们的业是什么?

你们的业就是建筑师的业。

建筑师的业是什么?

直接地说是建筑物之创造,为社会解决衣食住行三者中住的问题,间接地说,是文化的纪录者,是历史之反照镜。

所以你们的问题十分地繁难,你们的责任十分地重大。

梁先生以自己的建筑观为体系,提出“体形环境”设计的教学体系,他认为建筑教育的责任已不仅仅是培养设计个体建筑的建筑师,还要造就广义的体形环境的规划人才,并将建筑系改名为营建系。

   解放前夕,一天晚上,两个解放军来到梁家。

他们摊开一张军用地图,请梁思成在地图上标出重要的古建筑,并划出禁止炮击的地区。

这使梁思成夫妇惊诧得几乎跳了起来,感到喜从天降。

解放后,在教课的同时,梁思成和林徽因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并被邀请参加北京城的建设规划。

  梁思成曾以诗一样的语言向周总理描述:

北京古城四周雄壮的城墙,城门上巍峨高大的城楼,紫禁城的黄瓦红墙以及美丽的街市牌楼……他不遗余力地建议保护北京城墙。

他是那么钟情于它们。

关于它们他有那么美妙的构想:

城墙上可以绿化,供市民游乐。

壮丽宽广的城门楼可以改造成图书馆。

护城河可以引进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

然而这只是一个文人的浪漫梦想而已。

随之而来的一切现实却非他所愿.北海团城被拆了,天安门东西两侧三座门被拆了,古城墙被拆了……这是如今残留也是惟一仅存的一段城墙,它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角,而绵延数百里的北京古城的老城墙都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被拆光了。

对于深谙其文物价值的梁思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痛苦迷惑的了。

  当北京古都已然消失之后,曾经竭力想保留其历史原貌特征的梁思成,就注定要成为人们不断提及不断感叹的人物。

五十年代在听说自己曾经勘察过的河北宝坻建于辽代的三大士殿要被拆除,思成立刻向河北省政府反映,希望无论如何把这座辽代的古建筑保存下来。

有人反对说:

辽代的建筑又怎么样,反正是个没用的破庙,不如把这些辽代的木头拿去造桥,还能为人民服务。

硬是给拆了。

后来,梁思成在不被人理解时,常感叹地说:

“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啊!

  走在今日的北京城,你已想像不出当年北京古城的样子。

你会在某一处的雕梁画栋前流连忘返,合影留念,是因为你能够感受到历史的脚步曾在这里驻足。

它并不比某个夕阳斜下的时候,当你蓦然看见胡同口的老房子上那一蓬衰草更让你感动,因为我们不是梁思成,我们不能理解他当时的想法。

  当历史的风烟散尽。

人们再回忆起这位中国建筑史上的国宝级人物,一位真正的建筑大师文化大师时,在这片他深深挚爱的土地上,仿佛看见了人间四月天。

那是一句爱的赞颂,为所有真实美好的情感,为那曾经的懂得。

即使它已无形可循,却在空气中四处弥散。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

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继而长成,转增繁缛。

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不自觉。

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

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

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

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

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

   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

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

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史者必先事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至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

治中国建筑史者对此着意,对中国建筑物始能有正确之观点,不作偏激之毁誉。

   今略举中国建筑之主要特征:

   一、属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者四点:

   

(一)以木料为主要构材凡一座建筑物皆因其材料而产生其结构法,更因此结构而产生其形式上之特征。

世界它系建筑,多渐采用石料以替代其原始之木构,故仅于石面浮雕木质构材之形,以为装饰,其主要造法则依石料垒砌之法,产生其形制。

中国始终保持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故其形式为木造结构之直接表现。

其在结构方面之努力,则尽木材应用之能事,以臻实际之需要,而同时完成其本身完美之形体。

匠师既重视传统经验,又忠于材料之应用,故中国木构因历代之演变,乃形成遵古之艺术。

唐宋少数遗物在结构上造诣之精,实积千余年之工程经验,所产生之最高美术风格也。

   

(二)历用构架制之结构原则既以木材为主,此结构原则乃为“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第1—4图)。

以立柱四根,上施梁枋,牵制成为一“间”(前后横木为枋,左右为梁)。

梁可数层重叠称“梁架”。

每层缩短如梯级,逐级增高称“举折”,左右两梁端,每级上承长榑,直至最上为脊榑,故可有五榑,七榑至十一榑不等,视梁架之层数而定。

每两榑之间,密布栉篦并列之椽,构成斜坡屋顶之骨干;上加望板,始覆以瓦葺。

四柱间之位置称“间”。

通常一座建筑物均由若干“间”组成。

此种构架制之特点,在使建筑物上部之一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立柱与其梁枋,不借力于高墙厚壁之垒砌。

建筑物中所有墙壁,无论其为砖石或为木板,均为“隔断墙”(CurtainWall),非负重之部分。

是故门窗之分配毫不受墙壁之限制,而墙壁之设施,亦仅视分隔之需要。

欧洲建筑中,唯现代之钢架及钢筋混凝土之构架在原则上与此木质之构架建筑相同。

所异者材料及科学程度之不同耳。

中国建筑之所以能自热带以至寒带;由沙漠以至两河流域及滨海之地,在极不同之自然环境下始终适用,实有赖于此构架制之绝大伸缩性也。

   (三)以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渡处,施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作“斗拱”,与屋顶结构有密切关系,其功用在以伸出之拱承受上部结构之荷载,转纳于下部之立柱上,故为大建筑物所必用。

后世斗拱之制日趋标准化,全部建筑物之权衡比例遂以横拱之“材”为度量单位,犹罗马建筑之柱式(Order),以柱径为度量单位,治建筑学者必习焉(第2图)。

一系统之建筑自有其一定之法式,如语言之有文法与辞汇,中国建筑则以柱额、斗拱、梁、榑、瓦、檐为其“辞汇”,施用柱额、斗拱、梁、榑等之法式为其“文法”。

虽砖石之建筑物,如汉阙佛塔等,率多叠砌雕凿,仿木架斗拱形制。

斗拱之组织与比例大小,历代不同,每可借其结构演变之序,以鉴定建筑物之年代,故对于斗拱之认识,实为研究中国建筑者所必具之基础知识。

   (四)外部轮廓之特异外部特征明显,迥异于他系建筑,乃造成其自身风格之特素。

中国建筑之外轮廓予人以优美之印象,且富于吸引力。

今分别言之如下:

   1.翼展之屋顶部分屋顶为实际必需之一部,其在中国建筑中,至迟自殷代始,已极受注意,历代匠师不殚烦难,集中构造之努力于此。

依梁架层叠及“举折”之法,以及角梁、翼角,椽及飞椽,脊吻等之应用,遂形成屋顶坡面,脊端,及檐边,转角各种曲线,柔和壮丽,为中国建筑物之冠冕,而被视为神秘风格之特征,其功用且收“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之实效。

而其最可注意者,尤在屋顶结构之合理与自然。

其所形成之曲线,乃其结构工程之当然结果,非勉强造作而成也。

   2.崇厚阶基之衬托中国建筑特征之一为阶基之重要;与崇峻屋瓦互为呼应。

周秦西汉时尤甚。

高台之风与游猎骑射并盛,其后日渐衰弛,至近世台基阶陛遂渐趋扁平,仅成文弱之衬托,非若当年之台榭,居高临下,作雄视山河之势。

但宋辽以后之“台随檐出”及“须弥座”等仍为建筑外形显著之轮廓。

   3.前面玲珑木质之屋身屋顶与台基间乃立面主要之中部,无论中国建筑物之外表若何魁伟,此段正面之表现仍为并立之木质楹柱与玲珑之窗户相间而成,鲜用墙壁。

左右两面如为山墙,则又少有开窗辟门者。

厚墙开辟窗洞之法,除箭楼仓廒等特殊建筑外,不常见于殿堂,与垒石之建筑状貌大异。

   4.院落之组织凡主要殿堂必有其附属建筑物,联络周绕,如配厢、夹室、廊庑、周屋、山门、前殿、围墙、角楼之属,成为庭院之组织,始完成中国建筑物之全貌。

除佛塔以外,单座之建筑物鲜有呈露其四周全部轮廓,使人得以远望其形状者。

单座殿屋立面之印象,乃在短距离之庭院中呈现其一部。

此与欧洲建筑所予人印象,独立于空旷之周围中者大异。

中国建筑物之完整印象,必须并与其院落合观之。

国画中之宫殿楼阁,常为登高俯视鸟瞰之图。

其故殆亦为此耶。

   5.彩色之施用彩色之施用于内外构材之表面为中国建筑传统之法。

虽远在春秋之世,藻饰彩画已甚发达,其有逾矩者,诸侯大夫且引以为戒,唐宋以来,样式等级,已有规定。

至于明清之梁栋彩绘,鲜焕者尚夥。

其装饰之原则有严格之规定,分划结构,保留素面,以冷色青绿与纯丹作反衬之用,其结果为异常成功之艺术,非滥用彩色,徒作无度之涂饰者可比也。

在建筑之外部,彩画装饰之处,均约束于檐影下之斗拱横额及柱头部分,犹欧洲石造建筑之雕刻部分约束于墙额(Frieze)及柱顶(Capital),而保留素面于其它主要墙壁及柱身上然。

盖木构之髤漆为实际必需,木材表面之纯丹纯黑犹石料之本色;与之相衬之青绿点金,彩绘花纹,则犹石构之雕饰部分。

而屋顶之琉璃瓦,亦依保留素面之原则,庄严殿宇,均限于纯色之用。

故中国建筑物虽名为多色,其大体重在有节制之点缀,气象庄严,雍容华贵,故虽有较繁缛者,亦可免淆杂俚俗之弊焉。

   6.绝对均称与绝对自由之两种平面布局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宇,乃至于住宅,通常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

庭院四周,绕以建筑物。

庭院数目无定。

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

一切组织均根据中线以发展,其布置秩序均为左右分立,适于礼仪(Formal)之庄严场合;公者如朝会大典,私者如婚丧喜庆之属。

反之如优游闲处之庭园建筑,则常一反对称之隆重,出之以自由随意之变化。

部署取高低曲折之趣,间以池沼花木,接近自然,而入诗画之境。

此两种传统之平面部署,在不觉中,含蕴中国精神生活之各面,至为深刻。

   7.用石方法之失败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

究其原因有二:

   (l)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

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性相反,我国古来虽不乏善于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济桥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栏等所见,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

(2)垫灰之恶劣。

中国石匠既未能尽量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予以解决之努力。

垫灰材料多以石灰为主,然其使用,仅取其粘凝性;以为木作用胶之替代,而不知垫灰之主要功用,乃在于两石缝间垫以富于粘性而坚固耐压之垫物,使两石面完全接触以避免因支点不匀而发生之破裂。

故通常以结晶粗沙粒与石灰混合之原则,在我国则始终未能发明应用。

古希腊罗马对于此方面均早已认识。

希腊匠师竟有不惜工力,将石之每面磨成绝对平面,使之全面接触,以避免支点不匀之弊者;罗马工师则大刀阔斧,以大量富于粘性而坚固之垫灰垫托,且更进而用为混凝土,以供应其大量之建筑事业,是故有其特有之建筑形制之产生。

反之,我国建筑之注重木材,不谙石性,亦互为因果而产生现有现象者也。

   二、属于环境思想方面,与其它建筑之历史背景迥然不同者,至少有以下可注意者四:

   

(一)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此建筑系统之寿命,虽已可追溯至四千年以上,而地面所遗实物,其最古者,虽待考之先秦土垣残基之类,已属凤毛麟角,次者如汉唐石阙砖塔,不止年代较近,且亦非可以居止之殿堂。

古者中原为产木之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盖中国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灭之工程,欲以人工与自然物体竟久存之实,且既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

如失慎焚毁亦视为灾异天谴,非材料工程之过。

此种见解习惯之深,乃有以下之结果:

1.满足于木材之沿用,达数千年;顺序发展木造精到之方法,而不深究砖石之代替及应用。

2.修葺原物之风,远不及重建之盛;历代增修拆建,素不重原物之保存,唯珍其旧址及其创建年代而已。

唯坟墓工程,则古来确甚着意于巩固永保之观念,然隐于地底之砖券室,与立于地面之木构殿堂,其原则互异,墓室间或以砖石模仿地面结构之若干部分,地面之殿堂结构,则除少数之例外,并未因砖券应用于墓室之经验,致改变中国建筑木构主体改用砖石叠砌之制也。

   

(二)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之制裁古代统治阶级崇向俭德,而其建置,皆征发民役经营,故以建筑为劳民害农之事,坛社宗庙,城阙朝市,虽尊为宗法,仪礼,制度之依归,而宫馆,台榭,第宅,园林,则抑为君王骄奢,臣民侈僭之征兆。

古史记载或不美其事,或不详其实,恒因其奢侈逾制始略举以警后世,示其“非礼”;其记述非为叙述建筑形状方法而作也。

此种尚俭德,诎巧丽营建之风,加以阶级等第严格之规定,遂使建筑活动以节约单纯为是。

崇伟新巧之作,既受限制,匠作之活跃进展,乃受若干影响。

古代建筑记载之简缺亦有此特殊原因;史书各志,有舆服食货等,建筑仅附载而已。

   (三)着重布置之规制古之政治尚典章制度,至儒教兴盛,尤重礼仪。

故先秦两汉传记所载建筑,率重其名称方位,部署规制,鲜涉殿堂之结构。

嗣后建筑之见于史籍者,多见于五行志及礼仪志中。

记宫苑寺观亦皆详其平面部署制度,而略其立面形状及结构。

均足以证明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之寄托于建筑平面之..分布上者,固尤深于其它单位构成之因素也。

结构所产生立体形貌之感人处,则多见于文章诗赋之赞颂中。

中国诗画之意境,与建筑艺术显有密切之关系,但此艺术之旨趣,固未尝如规制部署等第等之为史家所重也。

   (四)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建筑在我国素称匠学,非士大夫之事。

盖建筑之术,已臻繁复,非受实际训练,毕生役其事者,无能为力,非若其它文艺,为士人子弟茶余酒后所得而兼也。

然匠人每暗于文字,故赖口授实习,传其衣钵,而不重书籍。

数千年来古籍中,传世术书,惟宋清两朝官刊各一部耳。

此类术书编纂之动机,盖因各家匠法不免分歧,功限料例,漫无准则,故制为皇室官府营造标准。

然术书专偏,士人不解,匠人又困于文字之难,术语日久失用,造法亦渐不解,其书乃为后世之谜。

对于营造之学作艺术或历史之全盘记述,如画学之《历代名画记》或《宣和画谱》之作,则未有也。

至如欧西、文艺复兴后之重视建筑工程及艺术,视为地方时代文化之表现而加以研究者,尚属近二三十年来之崭新观点,最初有赖于西方学者先开考察研究之风,继而社会对建筑之态度渐改,愈增其了解焉。

   本篇之作,乃本中国营造学社十余年来对于文献术书及实物遗迹互相参证之研究,将中国历朝建筑之表现,试作简略之叙述,对其蜕变沿革及时代特征稍加检讨,试作分析比较,以明此结构系统之源流而已。

中国建筑历史之研究尚有待于将来建筑考古方面发掘调查种种之努力。

   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中国建筑自其源始以至于今,未尝一时停止其活动,其蜕变为继续的,故欲强为划分时期,本为一种不合理且不易为之事。

然因历朝之更替,文化活动潮平之起落,以及因现存资料之多寡,姑分为下列各时期。

   一、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年以前)自上古以至秦。

此期间文献与实物双方资料皆极缺乏。

殷周战国以来城郭宫室陵墓遗址虽已有多处确经认定,但尚有待于考古家之发掘。

殷以前则尚无实物可考焉。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4—公元220年)此四百余年间为中国建筑发育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为丰富,建筑之结构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