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46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docx

传统游戏规则及方法

传统游戏方法及注意事项

1、坐轿轿

一、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二、游戏支撑

⒈一块至少长30M、宽10M的硬化地面,按长20M、宽2M中间间隔1M画好场地。

如下图

⒉至少两位老师。

⒊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三人一组,两人抬轿一人坐轿。

抬轿的两人各自把左手握在右手腕上,然后互相把右手握在对方左手腕上,形成一“井”字形。

坐轿者双脚分别插进抬轿者双手形成的环圈中,坐在手掌形成的“井”字上,双手搭在两位抬轿人肩上。

比赛前,按三人一组分组,再按组数分成两队,每队组数相同。

比赛时,各组迅速跑向目的地,先到达的小组获胜。

最后以先到达目的地组数多的队为优胜队。

四、注意事项

⒈⒉⒉⒈抬轿者双手必须互相握紧,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不能松手,否则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⒉坐轿者身体要稍稍后仰,双手搭紧。

⒊到达目的地时,抬轿者要慢慢松手,以免坐轿者摔倒。

 

2、滚铁环

一、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的手脚协调功能和控制能力。

二、游戏支撑

⒈器具制作:

用一个水桶大小的铁环(旧时农村常用废旧水桶铁箍)或用一根塑料水管圈成圆环、也可用篾条圈成一个圆环,一根1米左右小竹竿,竹竿一头插进用粗铁丝弯成的U形弯钩。

⒉一块比较平整的地面(农户的晒坝即可)。

⒊至少两位老师。

⒋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游戏时手持竹竿一端,以另一端的U形铁弯钩推着铁环在地上滚动前进。

比赛时,看谁跑得快,先到达目的地获胜。

四、注意事项

⒈⒉⒉⒈比赛时,铁环不能倒下,如倒下必须在原地扶起继续游戏。

⒉比赛时,铁环不能离开U字形弯钩的控制,如离开必须在原地重新开始游戏。

 

3、踢鸡毛毽(纸毽)

一、游戏目的

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及收腹提臀能力。

二、游戏支撑

⒈制作鸡毛毽:

取一鸡翅膀上的粗羽毛,剪下一小截中间空的羽毛柄(也可用一小截塑料管),往其空管中插进一束细鸡毛,再以布捆扎后固定在一个或两个铜钱(也可用圆形的铁垫圈)中间的孔中,使鸡毛不至脱落即可(也可以制作纸毽)。

⒉一块地面平坦的场地。

⒊至少两位老师。

⒋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可一人以脚踢出各种花样,如踢至膝、肩、背、头等各部位;也可多人互相传递踢出各种花样。

竞技时,以在规定时间踢的数目多者为胜。

四、注意事项:

⒈⒉⒉⒈制作毽子时,要注意安全。

⒉踢毽子时,要注意穿轻软的鞋。

⒊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也可以由游戏者共商确定。

 

4、老鹰抓小鸡

一、游戏目的

发展奔跑、跳跃等体能,发展灵敏素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创新精神。

二、游戏支撑

⒈至少15M*15M的平坦场地,如人多则需要的场地更大。

⒉至少两位老师。

⒊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人数6-9人扮作小鸡。

一“小鸡”在“母鸡”背后抓住“母鸡”衫尾,其余“小鸡”也都各抓住前一人的后背衫尾,形成一列纵队。

玩时,“老鹰”想方设法要抓住“母鸡”后面的“小鸡”,“母鸡”则张开双臂拦住“老鹰”,保护“小鸡”不被抓,众“小鸡”也在“母鸡”后面不断躲闪。

若有“小鸡”被“老鹰”抓住,就得退场。

一定时间后,“老鹰”抓到的“小鸡”超过“小鸡”数的一半,则“老鹰”胜;不到一半则“母鸡”胜。

老鹰、母鸡、小鸡由游戏学生抽签或自愿轮流担任。

四、注意事项

⒈⒉⒉⒈“小鸡”抓住“母鸡”或前面“小鸡”的衣衫时,要注意抓紧,以免摔倒。

⒉穿的衣服要结实,以免被拉坏。

⒊“小鸡”在奔跑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摔倒。

⒋“老鹰”和“母鸡”的“搏斗”中,注意不要伤害同学。

 

5、抛沙包(打石子)

一、游戏目的

练习孩子们的上肢活动能力,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二、游戏支撑

⒈5个4厘米见方的布缝沙包或5个大小适宜的石子。

⒉至少两位老师。

⒊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游戏时,先把全部沙包放桌上(或地上),以右手先取一个往上抛,同时抓起桌上的一个沙包在掌心,再接住落下的沙包;然后再往上抛一个,同时抓起两个桌上的沙包,再接住落下的沙包。

如此接着抓起三个桌上的沙包。

第二遍玩时上抛两个沙包,第三遍三个沙包。

接住下落的沙包时,若有沙包跌落为失败,换另一人玩。

往上抛沙包数多者胜。

有的地方不用沙包而用小石子,称为“打五子”,玩法一样。

四、注意事项

⒈⒉⒉⒈沙包不要太大太重,否则不易抓住。

⒉游戏方法可以大家商定。

 

6、做屋(跳房子)

一、游戏目的

增强肢体肌肉关节机能,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

二、游戏支撑

1、粉笔2支、瓦片一块、平坦的地面。

⒉至少两位老师。

⒊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先在地上画一类似两个品字一个日字垒叠起来的2米长、1米宽的图形,每人持一小瓦片。

玩时,一人先“做屋”,即以小瓦片丢在最面前的“日”字中的最前一格,然后以单腿自面前向远处格跳,每格只能落一只脚,横向两格的双脚同时落下,各踩一格,有瓦片的不能落脚,只能跨跳过去。

一直跳到顶端时双脚落地,然后跳回到起步处,再把瓦片丢到第二格,照样跳到顶格转回来,再丢瓦片至第三第四格再跳,横向双格的丢瓦片顺序为先左后右。

一直跳到瓦片丢到“天宫”返回后,便可做一座“屋”,即随意选上一格画上圈圈,算是属自己的“屋”,再跳时可双脚同时落在“屋”中,但对方的脚不能踩进此“屋”,得跨跳过去。

若在跳的过程中踩线、或跌倒、或瓦片丢出界外,都属失败,应退出,改由对方跳。

如此循环,做“屋”最多者或对方跳不过为胜。

四、注意事项

⒈⒉⒉⒈开始时,每间小屋不要画得太大,太大学生跳不过去。

⒉屋的画法多样(如图),游戏者可自由设计。

⒊比赛方法也可由游戏者自己商定。

 

7、跳四方(打牌)

一、游戏目的

训练学生的平衡和节奏能力,培养学生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二、游戏支撑

⒈平坦的地面

⒉至少两位老师。

⒊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四人一组站在一起,分别面向东、南、西、北四方,后背相向,各自左脚站地,右脚向后勾起,使四只脚掌相互交叉结合成一个“井”字,使之不会分开。

然后四人同时单脚跳跃,双手拍掌打节拍,以统一的节奏跳动。

坚持时间最长者为胜。

四、注意事项

⒈⒉⒉⒈游戏时,不可向外跳,以免把其他同学拉倒受伤。

⒉单脚跳跃时,要有节奏,不能乱跳。

⒊有人失败后,其余人继续游戏,直至剩下最后一人。

 

8、跳方

一、游戏目的

增强肢体肌肉关节机能,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机智、果断的意志品质。

二、游戏支撑

⒈一块平坦的场地,按下图画好(也可画成大小不一的正方形)。

 

2、一块瓦片或一个沙包。

⒊至少两位老师。

⒋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游戏时,跳方者手中拿一小块瓦片或石片。

首先投石片于1号方内,屈起一脚悬空,用站地的一脚跳入方内,再把石子踢到前面2号方内(只能踢在前面一个),再继续踢到3号方、一号方、4号方、5号方、6号方,这叫完成一线;然后再按1-2-3-二-4-5-6完成二线,1-2-3-三-4-5-6完成三线,直到五线都完成叫完成一轮。

每完成一轮的玩家可任选一个方作为自己的方(私人领地),对方玩家不得进入。

游戏中,把瓦片踢出方外或踩了方线,就得让对方跳。

过对方已赢去的方时,要单脚跳过,有一定的难度,在自己所赢的方内可双脚落地歇息。

四、注意事项

⒈⒉⒉⒈游戏场地可由游戏者自己设计。

⒉游戏规则可自由商定。

⒊踢瓦片时要注意安全,不能伤害别人。

 

9、斗鸡

一、游戏目的

练习单脚跳,发展学生平衡能力。

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勇争第一的决心。

二、游戏支撑

1、平坦的地面,地上画一个直径3-5M的圆圈。

2、穿比较软的鞋。

⒊至少两位老师。

⒋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1、斗鸡双方分站圈内两方,拐起自己的一腿,双手抱脚,膝头为角,相互顶压相斗,以脚先落地或出圈为负。

2、也可根据人数画一个更大的圈,进行多人群斗。

四、注意事项

⒈⒉⒉⒈只能用屈起的膝头去顶或压对方的膝头,不能顶其他部位,否则违规取消游戏资格。

⒉双手必须抱脚,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⒊群斗时,可分队也可不分队。

分队时,可计时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失败队员少的队获胜,也可商定其他获胜方法。

不分队时,最后胜利的一人为优胜。

10、翻花绳

一、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敏捷性,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游戏支撑

⒈绳一根(长30CM-100CM皆可)

⒉至少两位老师。

⒊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用一根三尺左右的绳线,两端绾结成圈。

两人游戏,一人把线圈拉套在两手上,用手指穿拉出一个花样,对方绾结到自己手上,形成一种新的图案,对方再绾,自然又成一种形式,如此反复绾结。

有上翻,有下翻和左右翻等方式。

绾结有样式走向,而且讲究先后顺序,章法规矩。

心灵手巧者能绾结出簸箕、筛子、斗、花面旗、长条旗、斜面、方块、雨伞等花样。

四、注意事项

⒈⒉⒉⒈穿绾绳时讲究顺序,不能乱穿绾。

⒉以穿绾出花样多的同学获胜。

 

11、拣石子

一、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手指肌肉的灵活性、手眼一致的灵活性。

二、游戏支撑

1、小石子五个(也可六个、七个)

2、平坦的地面或桌面

⒊至少两位老师。

⒋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1、上楼

拣石子方法是:

把五个石子同时撒到地上,看石子图形任意拾起一子,做为抛子。

玩时将抛子抛到空中,用抛石子的手在地上抓其它石子,然后接住抛在空中的石子。

上楼的九道程序分别为:

抓一,每次抓一子,四次抓完。

抓二,每次抓二子,两次抓完。

抓三配四,第一次抓起三子,第二次把手中三子放在地下一子处,然后全部抓起。

抓五,抛起一子,四子于地上,然后一次抓上。

背六,抛起五子,用手背接住,能接住几子算几子;再用手背抛起,用手心全部接住。

七挖,抛起五子,用手背接住,能接住几子算几子;再用手背抛起,反挖在手心。

八把蛋,抛起一子撒四子于地,先拾起一子,放于手心,然后上抛一子,在拾地上一子的同时把手中一子从小指后放到地上(这一动作称为“把蛋”)。

地上三子抓完后,抛起一子,把手中一子放于地(也不能碰撞其它子),最后抛起一子,把地上子一次抓起。

九跳楼,抛起一子,放四子于地上,第一次跳抓最远两子,第二次抓中间两子。

十上楼,放四子于地上,成一直线,距离视规则而定,抛起一子,把地上四子一次抓完。

先完成上楼为获胜。

2、游戏方法二:

七子一二三

用七个石子,全撒在地上,从中选一个抛于空中,其余按一、二、三的顺序或三、二、一的顺序抓完,然后称斤两。

称斤两的方法与上楼的背六和七挖相同。

背六的称为两,一个子算一两,十两为一斤;七挖的称为斤,一个子算一斤。

双方商定先达多少斤为获胜。

其他玩法由游戏者自己商定。

 

12、“警察”抓“小偷”

一、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的敏捷性和奔跑、躲闪能力。

二、游戏支撑

⒈至少300平方米的平坦地面一块,在地面相距3米画两个直径约4米有圆圈(游戏人多就要画大点)。

⒉至少两位老师。

⒊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学生平均分为两队,一队为“警察”,一队为“小偷”。

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

游戏开始,“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警察”出来抓“小偷”,把“小偷”抓回“警察”的家,未被抓住的“小偷”可以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抓了,但在10秒或20秒后必须再出来。

5分钟或10分钟后交换再玩,以抓住小偷多的队获胜。

四、注意事项

⒈⒉⒉⒈被抓住的“小偷”不能挣脱,要服从“警察”管理。

⒉警察的家内要留人看守,否则小偷可以派人来劫。

 

13、锤子、剪刀、布

一、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的游戏兴趣。

二、游戏支撑

⒈楼梯或一块长20米左右的平坦场地。

⒉至少两位老师。

⒊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四人参加游戏,两人一组,每组一人做猜拳人,一人做走步人,走步人站在起点线上。

猜拳双方相对而立,分别用手出锤子、剪刀、布,其中锤子卡剪刀、布包锤子、剪刀剪布,以猜拳决出胜负,胜者一方的走步人向前跨一步(如楼梯则上一梯)。

游戏反复进行,直至走步人到达终点,先到终点为胜方。

再交换猜拳人和走步人进行游戏。

四、注意事项

走步人要小心跨步,以免摔倒受伤。

 

14、丢手绢

一、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奔跑素质。

二、游戏支撑

⒈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平地一块。

⒉手绢一张(也可用方巾等代替)。

⒊至少两位老师。

⒋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一同学做丢手绢人,其余同学围成一大圆圈。

游戏开始时,同学们唱《丢手绢》歌,丢手绢人沿着圈外走或跑,当唱到“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时,丢手绢人悄悄将手绢丢在圈上一同学身后,并迅速离开,当唱到快点快点抓住他时,被丢的同学立即起身去追丢手绢人,丢手绢人则迅速跑到被丢者的位置上蹲下。

若丢者被抓住,则表演节目,然后继续当丢手绢人继续游戏。

若未被捉,则被丢者表演节目,然后当丢手绢人继续游戏。

四、注意事项

⒈跑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要摔倒。

 

15、“冰糕”(水果)猫

一、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奔跑素质。

二、游戏支撑

⒈面积200平方米(视人数多少而定)的平坦地面一块

⒉至少两位老师。

⒊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学生人数5人以上,一人当“猫”,其余人当“冰糕”。

游戏时,在划定的场地内,“猫”去抓“冰糕”,当“冰糕”快被抓住时,可叫“冰糕”,则不会被抓,待“猫”去抓其他“冰糕”时,他可叫“冰糕化了”继续投入游戏(也可需要其他“冰糕”来碰一下即“救活”,再投入游戏)。

“猫猫”抓住“冰糕”,则被抓者当“猫”,“猫”去当“冰糕”继续游戏。

四、注意事项

⒈⒉⒉⒈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摔倒。

⒉被抓者不能耍赖,要主动当“猫”继续游戏。

 

16、打靶

一、游戏目的

培养学生的眼力和手劲以及控制力道的能力。

二、游戏支撑

⒈带短枝丫的竹棍若干,镰刀一把以上

⒉长15米左右的草地一块

⒊至少两位老师。

⒋适当的奖品。

三、游戏方法

方法一

将一根竹棍插在地上,再削一根带短枝丫的20-30厘米长木棍或竹棍,钩在竹棍上成为靶子。

游戏时,游戏人员在15米外将镰刀扔向靶子,转动带枝丫的木棍或竹棍,如能接触镰刀的任何一部分则记一分,未接触不记分。

每人完成一次为一轮,三轮或五轮游戏后,以得分多者获胜。

方法二:

取三根木棍,搭成一个三角架于草地上成为靶子。

游戏人员用镰刀或其他物品扔向靶子,将靶子打倒记一分,未打倒不记分。

每人完成一次为一轮,三轮或五轮游戏后,以得分多者获胜。

四、注意事项

⒈游戏时,所有游戏人员应站在扔镰刀一方。

⒉当靶子方向有人时不能扔镰刀。

⒊扔镰刀时注意方向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