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527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docx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

一、设计题目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利用方格网法计算出场地平整时的土方量,其属于设计地面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地面是将自然地形加以适当整平,使其成为满足使用要求和建筑布置的平整地面。

对于平整场地,合理设定土方工程量的大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是《总图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该设计的教学,进一步掌握利用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时的土方量的工程。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方格网法的基本原理

方格网法是将基地化分为若干个方格,根据自然地面与设计地面的高差,计算挖方和填方的体积,分别汇总即为土方量。

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平坦场地。

设计时要求填方和挖方基本相等,即要求土方就地平衡,平整前后这块土体的体积是相等的。

对于一块表面上崎岖不平的土体,经整平后使其表面成为平面。

设平整前的土方体积为V:

V=

式中:

V——土体自水准面起算自然地面下土体的体积;

a——方格边长(m);

——方格网交点的权值,i=1表示角点,i=2表示边点,i=3表示凹点,i=4表示中间点,其权值分别为1,2,3,4。

h1jh2jh3jh4j——各角点,边点,凹点,中间点的自然地面的标高(m3)。

hij——各角点(或边点,凹点,中间点)的自然地面的标高(m3)。

设方格坐标原点的设计标高为x,则整平后土体的体积为:

式中:

——土体自水准面起算平整后土体的体积(m3);

x——方格网坐标原点的设计标高(m);

a——方格边长(m);

m,i——X轴方向的方格数与设计坡度(%),从原点起,上坡为证,下坡为负;

n,j——Y轴方向的放个数与设计坡度(%),从原点起,上坡为证,下坡为负;

当土方平衡时,平整前后这块土体的体积是相等的,即

=

由于式中只有x为未知数,所以可以求出来,从而求出方格网各个交叉点的设计标高。

由此求出的设计地面标高,能使填方量和挖方量基本平衡。

2.布置方格网

在绘有地形的平面图上布置方格网,使其一边与用地长轴方向平行。

边长采用20m*20m。

将方格网交叉点编上顺序号,填在其左下方。

详细布置见附件。

3.确定自然地面标高

从地形图上求出自然地面标高,根据等高线数值,利用内插法求出各方格交叉点的自然地面标高,填在方格交叉点的右下方。

详细布置见附件。

4.求设计地面标高

根据初步确定的场地设计标高及设计地面的坡度(南北向坡度为i,东西向坡度为j),逐一计算出各交叉点的设计标高,并填在其右上方。

(1)求方格网第1点的设计标高。

设方格网第1点的设计标高为x,

设,方格网坐标原点的设计标高为x,整平后的土方体积为V/

角点:

P1:

∑h1j=h1+h6+h13+h18+h19+h20+h21+h22=345.7m

边点:

P2:

2∑h2j=2(h2+h3+h4+h5+h7+h12)=503.2m

凹点:

P3:

3∑h3j=3(h14+h15+h16+h17)=518.7m

中间点:

P4:

4∑h4j=4(h8+h9+h10+h11)=683.2m

V=a2(∑h1j+2∑h2j+3∑h3j+4∑h4j)/4

Δh南北=i*a=0.5%*20=0.1m

Δh东西=j*a=1%*20=0.2m

P1=1:

∑f(x1j)=h1+h6+h13+h18+h19+h20+h21+h22=8x+5.6

P2=2:

2∑f(x2j)=2(h2+h3+h4+h5+h7+h12)=12x+6.4

P3=3:

3∑f(x3j)=3(h14+h15+h16+h17)=12x+8.4

P4=4:

4∑f(x4j)=4(h8+h9+h10+h11)=16x+9.6

V/=a2[1∑f(x1j)+2∑f(x2j)+3∑f(x3j)+4∑f(x4j)]/4

由V=V/得:

X=42.10m

(2)计算各交叉点的设计标高。

5.计算施工高度

用设计地面标高减去自然地面标高,结果即为施工高度,填在交叉点的左上方。

所得结果为负值时,表示该店为挖方;所得结果为正值时,表示该点为填方。

6.标注零点、确定零线位置

在一个方格之内相邻两交叉点,如果一点为填方而另一点为挖方时,在这两点之间必有一个不填不挖之点,此处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相等,即施工高度为零,故称为零点。

零点的位置可用图解法求出,用直尺在填方交叉点沿着与零点所在边垂直的边上,标出一定比例的填方高度,然后,在挖方交叉点相反方向标出同样比例的挖方高度,两高度点连线与方格边相交点,即为零点。

将零点连接成线段,即为零线(挖方区和填方区的分界线)。

7.计算土方量

方格中如果没有零线,其土方量计算较为简单;否则,由于零线的位置不同,其相应的土方量计算公式也不同。

使用时应根据附件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将各方格网的土方量分别标注在图中,然后,按列分别求和,并标注在栏内,最后可得挖方总数量和填方总数量。

计算土方量:

Ⅰ:

Ⅱ:

Ⅲ:

Ⅳ:

+

=

Ⅴ:

=

Ⅵ:

-

=

+

=

Ⅶ:

Ⅷ:

Ⅸ:

Ⅹ:

ⅩⅠ:

ⅩⅡ:

挖填方总量表

挖方

0

0

9.48

47.65

11.57

8

17.86

127

210

164.74

220

320

1136.3

填方

390

310

129.48

37.65

78.24

128

57.86

0.33

0

4.74

0

0

1136.3

 

各列挖填方表

A

B

C

D

E

挖方

8

237.6

136.48

577.65

176.31

1136.3

填方

518

367.86

129.81

37.65

82.89

1136.3

附件:

1.方格网土方计算公式

(1)四点为填方或挖方时:

=

V——填方(+)或挖方(-)的体积(m3)

(2)相邻二点为填方或二点为挖方时。

h——方格网交叉点的施工高度(m,用绝对值)

(3)三点挖方一点填方或三点填方一点挖方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