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535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docx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

第0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周公参酌殷礼,制定了田制、官制、禄制、乐制、法制、谥制、谶服制、嫡长子继承制等,称为“周礼”,以此为后人所称道.这反映了西周

A.继承了商朝的礼乐制度

B.形成了完备的典章制度

C.建立了理性的礼制社会

D.完善了官僚行政体制

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3.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

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周公…立七十一国”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4.周的政治体制中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在彼此矛盾激化、亲情疏远的情况下,自然不再温情脉脉,春秋时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频发的可能。

材料中评价的政治体制为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5.商朝信仰天帝的权威,《礼记》则有“君天下曰天子”的记载,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的注释“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

由此可见周朝“礼”的文化()

A.有效维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B.为周取代商提供了社会基础

C.为强化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D.使神权王权的结合更为密切

6.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7.“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

C.已经会用火烧烤食物和长时间保存火种

D.能够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并过群居生活

8.能够较典型地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

②元谋人

③河姆渡人

④半坡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2021年)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

下列古人类中,会种植农作物水稻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元谋人

1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

B.黄帝部落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11.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孙中山也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

这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汉武帝

B.禹

C.秦始皇

D.黄帝

12.大禹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以下不属于他的活动的是

A.治理黄河水患

B.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夏

C.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桀,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将夏朝的都城设立在阳城

13.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

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

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科举制

14.夏朝经历了的时间是

A.二百年

B.三百年

C.约四百七十年

D.五百年

15.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常用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历史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某同学在学习夏商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归为一类,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以残暴著称

B.他们都是亡国之君

C.他们都轻徭薄赋,勤于政事

D.改革内政,重用人才

16.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

A.国人暴动

B.周平王东迁洛邑

C.齐桓公成为霸主

D.韩赵魏三家分晋

17.下列关于夏、商、西周时期奴隶处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

B.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C.没有人身自由

D.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土地

18.考古学家采用新的技术复原了一位半坡人(下图)他手握一把双刃石矛,背后是一处河畔,散落几处茅屋,山间炊烟袅袅。

这是一个宁静而美丽、原始而淳朴的世界。

下列哪一现象不会出现在这“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之中

A.农田里粟谷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石铲耕地

C.半地穴式房屋错落有致

D.青铜器工艺精美

二、材料分析题

19.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王朝更替)

(1)请你完成表格,记住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周幽王

(制度创新)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材料二:

(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2)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从谁开始的?

这一局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出现?

(3)材料二反映的是周朝什么制度?

该制度实施下受封者该履行什么样的义务?

周朝实施该制度有什么样的作用?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左传》

材料二:

在一件青铜器上,记载着一个奴隶主向另外一个奴隶主买来五名奴隶,代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

问: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什么社会制度?

(2)这一制度对西周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

(3)从材料二中可以获得西周奴隶社会的哪些历史信息?

(4)夏商西周时期主要采取了哪些手段统治国家和人民?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制定了田制、官制、禄制、乐制、法制、谥制、谶服制、嫡长子继承制等”,体现了周礼的系统完备性,B项正确。

根据材料中的“周公参酌殷礼”,说明殷礼只是周礼的参考依据,并不是继承关系,A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要求,并非现实的礼制社会,C错误。

在材料涉及的众多制度中,官制只是其中的一种,D错误。

2.C

【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

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

山东和山西的简称分别是鲁、晋,两者均源自西周封国国名。

3.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材料“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B项体现了分封制下各个诸侯王对周王所尽的义务;C项也体现了分封制;D项中“齐”、“鲁”是西周分封的两个诸侯国。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4.A

【详解】

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矛盾激化、亲情疏远”、“有僭越频发的可能”可判断该政治体制是分封制,在分封制的背景下,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强大,西周晚期出现了“僭越频发的可能”,故A正确;宗法制是按血缘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C;礼乐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

故选A。

5.C

【解析】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而材料涉及的是商朝,故排除A;商亡周继,周朝“礼”的文化源头就是商场,排除B;由材料“君天下曰天子”“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这将王权神秘化,成为强化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周代的“礼”的文化使神权王权的结合更为密切的信息,排除D。

6.D

【详解】

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并未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并非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

故选D。

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人,故A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

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故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制作各类工具,已经学会打制石器并过群居生活,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本题考查北京人的显著特征,学生掌握各种原始居民的显著特点是快速解题的关键。

8.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和北京人他们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故③④符合题意。

综上,故选B。

ACD均含有错误选项,排除。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原始农耕生活,学生可先掌握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不同的阶段特征,然后再对应典型代表进行识记。

9.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下游,适宜种植水稻,且在其遗址中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故选B。

元谋人和北京人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其所处的时代是旧石器时代,还未进入农耕社会,不会农业生产,排除AD;半坡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粟,排除C。

10.D

【详解】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他们居住再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故选D。

北京人生活于旧石器时代,还未进入农耕生活,排除A;黄帝是传说人物,迄今为止考古并未明确发现黄帝部落遗址,排除B;河姆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排除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借助南北差异的地理知识来帮助自己理解识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这样可事半功倍。

11.D

【详解】

由材料“赫赫始祖,吾华肇造”“神州轩辕自古传”可知,这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中国的人文初祖黄帝,故选D。

汉武帝、禹、秦始皇都未取号为轩辕,排除ABC。

【点睛】

本题考查人文初祖黄帝的历史功绩,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赫赫始祖,吾华肇造”“神州轩辕自古传”,学生依据关键词即可迅速作出判断。

12.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传位的是启,而桀为夏朝末代统治者,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大禹治理黄河水患,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故A项是禹的活动,不符合题意,排除;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夏,并定都在阳城,故BD均为禹的活动,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全面地掌握有关大禹的历史活动,注意题目限定“不属于”即可。

13.C

【详解】

由材料可知,舜传位给禹是因为其治水有功,深得众望,这体现了传贤不传子的禅让制,故选C。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才有的政治制度,排除A;世袭制的主要依据是血缘关系,明显不符合材料情境,排除B;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排除D。

1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夏桀,夏朝灭亡,由此可知,夏朝经历了470年,故选C。

ABD三项的时间均不正确,排除。

15.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桀、商纣和周厉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故选A。

周厉王不是亡国之君,排除B;CD两项说法如果成立,则夏朝和商朝则不会灭亡,排除。

16.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始于平王东迁,B项正确;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后期,A项错误;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任诸侯霸主,C项不符合题意;三家分晋发生在战国时期,D项不符合题意。

17.D

【详解】

夏商周时期,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他们不可能有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土地,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夏商周时期中国处于奴隶社会,奴隶的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他们可以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买卖,没有人身自由,ABC说法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18.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技术是在商周时期才出现的,故半坡居民时期不可能出现,符合题意,故选D。

生活于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经种植粟,使用石铲等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子,故ABC有可能出现在这“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之中,不符合题意,排除。

19.

(1)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约公元前2070年

西周

周武王

 

(2)启;世袭制。

(3)制度:

分封制。

义务:

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

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大约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其开国君主为大禹,亡国君主为夏桀;商朝开国君主为商汤,亡国君主为商纣王;西周开过君主为周武王。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继承了其父大禹的位置,标志着公天下开始转变为家天下,这体现了世袭制的出现。

(3)由材料“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

义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诸侯对周天子有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的义务。

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天子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室子弟,他们之间有紧密的血缘关系,故分封制可以加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0.

(1)分封制

(2)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3)奴隶毫无人身自由,经常被贵族用于赏赐或买卖。

(4)暴力镇压和礼仪教化

【详解】

(1)由材料“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森严的社会等级,故材料一反映的是分封制。

(2)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角度展开论述。

政治上,分封制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经济上和文化上,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民族关系上,分封制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3)由材料“一个奴隶主买来五名奴隶,代价是一匹马加一束丝”可知,奴隶毫无人身自由,经常被贵族用于赏赐或买卖。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西周时期奴隶主统治国家和人民的手段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手段,显性手段是建立军队、指定刑法进行暴力镇压;隐性手段是通过礼仪教化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