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2770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docx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及其系统思考2008-08-3121:

23:

15|分类:

默认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摘要对设备管理考核、评估指标进行了分类描述;对指标的系统性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企业设计设备管理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引言

随着企业管理的深化,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越来越重要。

评估的准确性、公正性及其对工作的诱导和激励作用成为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本文对曾经在企业应用过的评估考核指标作了分类描述,并对评估的系统性作了分析,希望能对企业的设备管理考核评估有所指导。

设备技术经济类指标,如LCC、投资回收期、折旧、净现值、收益率等指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二、设备管理考核指标的分类描述

为了理清思路,我们将考核评估指标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设备性能维护和发挥类指标;第二类为设备维护成本及生产损失类指标;第三类为维修组织管理类指标;第四类为综合评价类指标。

分别展开如下:

1.设备性能维护和发挥类指标

(1)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台数/设备总台数

(2)可动率:

在满足精度要求下,机器设备可开动起来的概率。

(3)设备利用率类,主要有:

①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

②设备日历台时利用率=实际使用台时/日历台时

③设备能力利用率=∑(报告期产量x单位产量所需定额台时)/∑(报告期产量x单位产量所需实际台时)=生产产品所需定额台时总数/生产产品实际消耗台时总数

④设备利用率=全年设备实际开动时间/全年日历开动时间

(4)设备精度指数类,主要有:

①单台设备综合精度指数:

T=√∑(Tpi/Tsi)2/n

式中Tpi——设备实测第i项单项精度值Tsi——标准规定的第i项单项精度值

n——实测项数

②精度劣化速度Vt=(△Tt/Th)/t

式中△Tt=T-ThT——单台设备实测精度指数

Th——标准精度指数t——设备使用时间

(5)设备新度系数类:

①设备役龄新度=1—役龄/规定寿命年限

②设备净新度=设备净值/设备原值

(6)设备有用系数=(全部设备原值—用全部维修费)/设备原值

2.设备维护成本及生产损失类指标

(1)费用率,主要用:

①单位产品费用率:

V/K

式中V——单位时间内设备维修总费用K——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数量

②万元产值费用率:

V/H

式中H——单位时间内生产总产值

(2)设备维修费用率=设备维修费用/总产值

(3)千元产值设备事故损失费=设备事故损失费(元)/企业总产值(千元)

(4)设备事故率:

设备事故影响生产台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数

(5)万元设备固定资产维修费用率=全年设备维修费用/全年设备平均原值

(6)设备损失费用=影响生产时数x小时计划产量x(单位产品价格—原材料费用)+维修总费用

(7)设备磨损系数=零件实际磨损量/零件规定允许磨损

(8)备件资金率=全部备件资金/企业设备原值

(9)维修材料费用比=企业年度维修材料费用/企业年度维修费用

(10)维修费用强度=企业年度维修费用/企业年度生产费用

(11)维修工时费用比=企业年度维修工时费用/企业年度维修费用

(12)设备修理复杂系数(用于指导维修工时、维修价格、维修工作效率的评价)。

上述公式可能适应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设备类型,有的可以改进、完善,有的可以淘汰、废弃。

3.维修组织管理类指标

(1)主要设备大修理实现率=主要设备大修理实际完成台数/主要设备大修理计划台数

(2)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完成维修设备台数/计划维修台数

(3)备件库存资金周转率=月消耗备件费用/全部备件资金

(4)外委维修费用比=企业年度外委维修费用/企业年度维修费用

(5)维修集中化强度=企业维修中心实施的年度维修工时/企业年度总维修工时

(6)维修计划强度=企业年度计划维修费用/企业年空实际维修费用

(7)维修费用预算偏差度=(年度实际发生的维修费用—预算费用)/预算费用

(8)计划维修实施率=年度实际完成的计划维修工时/年度计划制定的维修工时

(9)人均设备固定资产价值=企业设备固定资产价值/企业设备维修人员总数

(10)维修技术人员比=企业维修技术人员总数/企业维修人员总数

(11)维修人员比=企业维修人员总数/企业全体员工总数

上述的部分公式来自资料[1],它们对维修组织管理水平的考核起积极作用。

4.综合评价类指标

(1)设备综合效率=设备时间开动率x性能开动率(速度开动率x净开动率)x合格品率

(2)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利用率x设备综合效宰=设备利用率x设备时间开动率x性能开动率x合格品率

式中设备利用率:

(日历工作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停水、电、气、汽、等待材料、等待上道工序、等待计划、等待检查、等待定单等所有非设备因素造成的停机)/日历工作时间

(3)功效系数法设备管理综合评价体系:

设用m项指标来评定设备管理水平,则第i项指标无量纲处理后的得分为:

di=40(Xi—Xi(s))/(Xi{H)-Xi(s))十60(I=1,2,3…,m)

式中di——第i项指标的分数Xi——第i项指标的实际测定值

X(s)——第i项指标的不允许值X(h)——第i项指标的最满意值

m——测定指标项数

显然,当Xi(s)

d=√d1p1d2p2……dmpm

评价:

90

(4)生产现场设备管理(TPM)综合评价体系

①5S活动评价

5S是TPM生产现场改善的重要评价指标,可以编制出评价表格,见表1~5,给出每一项评价指标的应得分数、观场检查实际分数。

对多张评价表格的分数求和平均,即得到被评价部门(台)的总分。

5S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下面给出评价实例,供企业参考。

5S生产现场检查表1

部门()编号:

检查日:

检查人:

项目内容满分得分改进措施

整1.有无定期实施红标签方式5

2.有无不需要,不急用工具,设备4

3.有无剩余材料等不需用品4

4.有无不必要隔间,妨碍视野广阔4

5.作业现场有无定置标志3

理小计20

5S生产现场检查表2

部门()编号:

检查日:

检查人:

项目内容满分得分改进措施

整1.有无规定贮藏室4

2.棚架有无设地址,物品规定放置4

3.工具有无手边,附近集中摆放5

4.工夹具有无归类存放4

5.工夹具,材料有无规定放置处5

6.废料有规定存放点并妥善管理3

顿小计25

5S生产现场检查表3

部门()编号:

检查日:

检查人:

项目内容满分得分改进措施

清1.作业现场是否杂乱3

2.作业台面是否杂乱3

3.生产设备有无污秽或附着尘屑3

4.区域线(存物,通道)是否明显3

5.工作结束,下班前有无清扫3

扫小计15

5S生产现场检查表4

部门()编号:

检查日:

检查人:

项目内容满分得分改进措施

清1.3S有无规则化4

2.有无定期按规定点检设备2

3.有无穿着规定工作服3

4.有无任意放置私人物品3

5.有无规定吸烟场所并被遵守3

洁小计15

5S生产现场检查表5

部门()编号:

检查日:

检查人:

项目内容满分得分改进措施

素1.有无日程进度管理表并执行5

2.有无安全保护物品并利用4

3.有无规范作业指导书并被执行5

4.有无紧急异常事件应对规则3

5.有无积极参加小组会议和活动3

6.有无遵守上下班时间5

养小计25

②规范化作业评价

规范化作业指设备的清洁一点检一保养一润滑规范作业行为。

组成评价小组随机抽查3—5个设备上要求规范作业的部位,对每个作业部位按照作业指导书说明的作业标准加以评价。

给出优、良、中、差、劣5类评价。

其中优秀为100分、良80分。

中60分,差40分,劣20分。

将评价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结果换算成分数,求出几个作业点的平均分数。

去掉一个最低分数和一个最高分数,将其余评价人的分数求出平均分数即得到被评价机台或小组的总分。

规范化作业评价表格如下:

规范化作业评价表

被评价班组(或机台,或流水线)

评价时间评价人

作业点作业点对照标准评语

序号(部位)作业内容文件编号优良中差劣

1

2

3

4

5

6

(5)软、硬指标的加权模糊综合评判

设E1,E2,E3,E4分别代表某机台或流水线的平均设备综合效率、故障停机率、5S活动、规范化作业的评价得分(均换算成100分制);

设企业根据自己的评价倾向给出的权重分别为:

A1,(设备综合效率)、A2:

(故障停机率)、A3(5S活动)、A4(规范化作业)(均以100分制给出);

则某机台或流水线的评价结果为:

E=(A1E1+A2E2+A3E3+A4E4)/(A1+A2+A3+A4)

综合评估可以避免单一评估的片面性方面平衡发展。

三、设备管理考核指标的系统思考

1.考核体系指标的相互矛盾性

从以上的考核指标分类可以看出,有的侧重于设备性能的维护和发挥,有的侧重于维修成本和生产损失的降低。

设备管理一方面要设备完好,发挥最大效率,另一方面要维修成本最小化,生产损失最小化,要在矛盾之中寻求平衡和最佳。

为保证生产损失降低,可能会使维修管理成本加大,例如状态维修管理,一定要辅之以状态监测和诊断的手段和技术,包括硬件、软件的配置,会使维修成本加大。

不同的设备备件,采用同一维修策略所造成的生产损失与维修成本却可能大不相同。

我们采用的维修管理模式不一定要追求最先进,而应使维修管理成本和生产损失之和的综合费用最低;在同一维修模式下,不同设备体系的生产损失可能差异很大,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区别对待。

2.评价平衡策略

在同一维修成本的条件下,不同的生产损失,得到的综合费用各不相同,有的捷维修成本突出,而有的却可以使维修成本显得微不足道。

与维修管理成本相比,停机损失不同,评价侧重点不同。

(1)停机生产损失大:

应重设备效率功能评价,轻维修管理成本评价;

(2)停机损失相对较小:

应重维修成本评价,轻设备效率功能评价;

(3)二者相当:

综合评价。

3.从木桶效应看设备管理指标考核体系

一个用一块块木板箍起来的木桶,其中一块板最长,水不能装到最高那块板;其中一块板最短,水却只能装到最低那块板;如果每块板等高,而板与板之间有缝隙,水也装不满;提升木桶的最低那块板才能真正提高木桶装水水平。

笔者称之为系统论的长板效应、短板效应.疏板效应和寻短策略。

从木桶理论映射设备管理考核评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一个指标最优,并不代表总体最优;

(2)某个最差的指标可能制约总体,要作为评价重点;

(3)指标之间应相互呼应,互相制约、配合、协调;

(4)不断寻找最差指标,作为重点评价对象,这个指标提升再寻找第二个。

4.评价的指针原则

笔者认为,评价考核应有不同的指向:

(1)日常考核重现场、行为规范;

(2)长周期考核重经济指标(效率、成本)。

即使十分努力,经济指标和效果一般也不会在一天、两天取得明显成效,波动是经常出现的,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取得成效。

我们应该将动机和效果、平时表现和周期的成绩统一起来。

5.评价的层次原则

不同的管理层次,评价的侧重应有所不同。

管理层考核:

应重资金、设备利用率,组织管理效率和技术含量的评价;

执行层考核:

应重故障损失、停机损失、废品损失、事故损失及行为规范表现评价。

6.评价的综合与全面原则

综合,应该作为考核评价的最重要原则:

综合表现为单一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多评价指标的组合、综合:

单一评价指标具有全面性,可以避免评价指标的片面、粗糙,进而减少了评价结果的过大差异,增加了部门之间的可比性。

多种指标的综合性,可以全面、准确评价设备管理工作。

四、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考核评估是管理PDCA循环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引起企业的极大重视;

2.不同的设备系统应设计不同的考核体系;

3.考核的倾向性应反映设备管理的侧重点;

4.考核要和企业奖酬激励机制挂钩

5,考核应该尽量做到系统综合,单一、片面的考核往往会误导企业。

参考文献

1张友诚.关于补充和完善设备维修管理评价指标的意见.设备管理与维修.2000,6,6

2施国洪,赵艳萍.设备管理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设备管理与维修.2000,10,6

作者通联:

广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广州市麓景路狮带岗中510091[编辑赵华民]

摘自设备管理与维修2001,6,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