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517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docx

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

初三《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历史部分

阶段特征:

1、时间:

37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人类到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

2、三个社会:

A、原始社会:

特点是时间漫长,社会发展缓慢,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极低。

此时人类社会的平等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基础上的。

B、奴隶社会: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了,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引起人类社会关系的变化,氏族瓦解,阶级产生,国家出现,人类步入奴隶社会。

奴隶主和奴隶是社会的主要阶级,奴隶承担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劳动,而奴隶主占有全部的劳动成果。

世界东西方国家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封建社会:

欧洲封建社会的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确定了政治上欧洲封建国家的长期的分裂性和不统一性的特点;基督教会在思想上控制着整个欧洲。

东方的中国和阿拉伯创造了灿烂的封建文化,走在了世界前列,从世界整体来看,新旧大陆之间基本上彼此隔绝,亚、非、欧洲文明交往范围小,而且时断时续。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西欧开始新的通往东方的航路和殖民活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及宗教改革,动摇着西欧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

知识结构:

(略)

第二章亚非奴隶制国家

第一节亚非文明古国

一、古代埃及:

位于尼罗河下游,约在公元前()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

()是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公元前()年,被波斯帝国所灭。

二、古巴比伦:

位于两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左右,他们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年,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

第六代国王()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奴隶制王国。

重点:

《汉谟拉比法典》A、内容:

保护奴隶制和私有财产;宣扬“君权神授”,国王的权力是神给予的。

B、性质(目的):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C、(地位)意义:

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不是第一部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印度兴起:

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一些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世纪,恒河中游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统一帝国。

2、种性制度:

特权等级()和();被统治等级()和()。

3、佛教:

A、原因:

奴隶制和种性制度的压迫.社会矛盾激化.B、时间:

公元()世纪;C、创始人();D、教义:

E、传播:

第二节古代亚非文化

一.古老的文字

种类

国家或地区

特点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腓尼基文字

甲骨文

二.文学

1、史诗:

两河流域的《》古代印度的《》和《》

2、产生于巴勒斯坦的《》既是一部宗教经典,又是一部文学作品总集。

三、建筑与雕塑

1、建筑:

A、古代埃及:

金字塔;神庙-----()

B、古巴比伦:

城墙;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

2、雕塑:

A、古代埃及:

()

B、古代印度:

佛像典型代表()和()。

四、科学

1、天文学:

古埃及人根据()制定世界上最早的();古巴比伦根据()制定了();古印度人根据()制定了印度历。

2、数学:

3、医学:

第三章欧洲奴隶制国家

第一节古代希腊

一、爱琴文明:

中心是()文明和()文明。

二、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和雅典(前8C~前6C)

〈一〉斯巴达

地理位置

南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内陆)

经济特征

农业为主

等级制度

斯巴达人从事军事活动是统治阶级;皮里阿西人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是自由人;希洛人耕种土地,是奴隶。

政治特征

奴隶主贵族的专制统治;尚武

国家机构

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监察官

〈二〉雅典

地理位置

中希腊阿提卡半岛(临海)

经济特征

工商业为主,航海业发达

政治特征

奴隶主民主政治、崇尚文化

国家机构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雅典居民

公民(贵族和平民)、奴隶、外邦人

梭伦改革

伯里克利改革

三、希腊城邦的繁荣和衰落

〈一〉繁荣

1、原因:

A、希波战争(前492年~前449年)-----和平稳定的环境;劳动力(奴隶)

B、希腊人民尤其是奴隶的辛勤劳动

2、表现:

A、奴隶制度的繁荣:

来源广;使用广;地位低、处境悲惨。

B、民主政治的繁荣:

伯里克利改革

C、文化的繁荣:

〈二〉衰落:

雅典和斯巴达矛盾尖锐,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相互削弱;奴隶的反抗。

四、亚历山大帝国

第二节古代罗马

一、罗马共和国

二、罗马帝国

1、建立:

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被尊称为()

2、前期繁荣:

前1世纪~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局势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此时期被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分裂

A、衰落原因

B分裂(395年)

四、早期基督教

背景

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遭受很多民族蹂躏,在罗马统治下,灾难更加深重,多次反抗都遭残酷镇压,他们渴望“救世主”来拯救他们。

时间、地区

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地区

创始人、经典

Jgnb犹太人(相传是耶稣);《圣经》

教义

崇拜上帝;忍受苦难;相信天堂;后有“君权神授”

演变

成分及教义的演变。

性质变化:

从一个反罗马的宗教变成维护罗马统治的精神工具(392年,定为国教)

第二节古希腊罗马文化

一、文学

种类

希腊

罗马

神话

最早的文学(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希腊的复制品

史诗

“荷马史诗”《》和《》

维吉尔的《》

戏剧

“悲剧之父”()的《》

“喜剧之父”()的《鸟》

二、希腊哲学

派别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唯物论哲学家

唯心论哲学家

二元论哲学家

三、史学

希腊

“历史之父”()

《》

修昔底德

《》

罗马

李维和恺撒

《》和《》

四、科学

国别

学科

代表人物

代表作及成就

古希腊

数学

欧几里得

《几何原本》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勾股定理比其早500年)

物理学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定律”

古罗马

自然科学

普林尼

《自然史》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托勒密

《天文学大成》

五、建筑和雕塑

国别

建筑

雕塑

特征

古希腊

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

狄更斯的雅典娜女神像

柱廊式风格

古罗马

万神殿和圆形剧场

古希腊的复制品

柱廊式+石拱风格

第四章欧洲封建国家(中世纪——封建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

第一节西欧封建国家

 

罗马帝国

西罗马

帝国476

(日耳曼人入侵)

法兰克王国(5世

纪末,克洛维)→

查理曼帝国→843年分裂

(800年)

法兰克

德意志

其他小封建王国→武力兼并

意大利

不列颠各小国(5世纪)→

到9世纪时统一为

英吉利

拜占廷

帝国1453

名称由来

初期繁荣

侵略扩张

封建化

第二节西欧封建社会

一、西欧封建庄园(9世纪~13世纪)

庄园构成

人员看()和();其他(城堡、教堂、农舍、田地、林地、河流

生产生活

经济特征

基本矛盾

封建主↔农奴

二、西欧封建城市

兴起原因

兴起过程

代表城市

11世纪,意大利的()、()、();法国()、()英国()

影响

三、教会的黑暗统治

表现

政治

经济

思想

影响

难点:

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点:

A、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基层单位,地方割据明显;B、城市相继兴起,自治性较强;C、宗教权利至高无上,阻碍社会进步。

例题:

简述基督教会为什么后来成为大封建土地所有者?

答案:

在西欧长期动乱中,基督教会乘机扩大影响;西欧各国君主接受了基督教,向教会赐赠地产,教会巧取豪夺,在西欧就占有全部地产的1/3;

教会不断剥削农奴,还向居民征收什一税;

还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教会又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启示:

西欧君权和神权相互勾结、利用,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特征之一。

第五章亚洲封建国家

第一节朝鲜和日本

一朝鲜的封建王朝

公元前后---------------------------------676年----10世纪初------936年---------1392年

三国鼎立

新罗统一半岛→后三国→高丽统一半岛→李朝建立

二、日本

1、线索:

公元1世纪-----3世纪---------5世纪初-----------------646年

1192年

奴隶制小国→大和兴起→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封建开始→庄园出现→幕府统治开始

2、重点:

简述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三、壬辰卫国战争:

(1592年~1598年)

第二节阿拉伯国家和奥斯曼帝国

界三一、世界三大宗教

名称

时间

起源地

创始人

经典

背景

教义

影响

佛教

 

 

伊斯

兰教

 

二、阿拉伯的统一及帝国的形成

1、统一

2、帝国形成:

8世纪中期~1258年,被蒙古人所灭。

3、阿拉伯文化

特点

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基础上,创造出辉煌而独特的文化

表现

天文

非常发达。

花刺子密的《》

医学

很先进。

()的《》是一部百科全书的巨著。

文学

成就卓著。

故事小说《》

影响

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媒介作用。

四、奥斯曼帝国

名称

时间

历史地位和影响

亚历山大帝国

前4世纪

罗马帝国

1世纪~395

拜占廷帝国

395~1453

阿拉伯帝国

8C中期~1258

奥斯曼帝国

16C~“一战”后

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兴起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

二、新航路的开辟

简述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

比较项目

背景、目的

时间

规模

性质

次数

航向

评价

欧洲航

海活动

资萌芽;追逐财富

15C末

开始

船少、人少

封建君主支持的探险活动

郑和下

西洋

封社开始衰落,资未萌芽;显示国力和结交友谊

1405~

1433

200多艘/次

二三万人

郑和为中国政府的使臣

郑和领导

先后7次

向西经马六甲→印度洋→印度→波斯弯→红海→非洲

航海史上壮举、显示中国强盛;未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多大影响。

明中后期,趋向闭关

二、早期的殖民主义

国家

殖民地

方式、手段

罪恶特点

影响

葡萄牙

侵占土地建立殖民据点;掠杀因点燃印第安人、贩卖黑奴;掠夺财富

野蛮

血腥

西班牙

第二节文艺复兴

意大利

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性质

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成就

欧洲复兴

文学

天文学

意义

第二节近代自然科学基础的奠定

教育

与科

技的

革命

社会条件

教育革命

科技革命

意义

人物

国籍

成就

牛顿

笛卡儿

莱布尼茨

第二单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资革命~法国大革命失败)

第七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一、知识结构

原因

导火线

领导阶级

过程(1640~1688)

结果

历史意义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克伦威尔)

开始: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内战时期(1642~1648)

共和国时期(1649.5.10~1653)

护国政治时期(1653~1660)

复辟时期(1660~1688)

宫廷政变(光荣革命)1688年

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国内:

推翻统治,扫除障碍;国际:

揭开欧美革命序幕,标志世界史开端

二、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1、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

优越地理位置(商贸中心转移)→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盟(阶级关系——领导阶级)

3、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

生产关系)

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三、难点:

结合史实评价克伦威尔?

方法:

首先要了解人物的生平活动事迹,同时要将其主要活动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认识和评价。

基本要求:

史论结合

第八章欧洲的殖民扩张

影响:

为欧美资发展和工业革命带来资本,但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第九章美国独立战争

一、知识结构

原因

导火线

任务

领导阶级

过程

历史意义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1733年:

波士顿倾茶事件

脱离英统治而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华盛顿)

筹备:

1774.9第一届大陆会议

开始:

1775.4.18莱克星顿枪声

建军:

1775.5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建立“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建国:

1776.7.4《独立宣言》发表

转折:

1777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

1781约克镇英军投降

和约:

1783《巴黎和约》美独立

1787年宪法:

确定联邦制国家

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摧毁枷锁、赢得独立、扫清道路;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二、重点:

试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三、难点:

1、为什么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解放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的对象是英国殖民统治者,战争的目的是推翻英国的殖民枷锁,以利于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

A、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阻碍其发展的英国殖民统治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B、战争的结局是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一十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1799)

第一节革命的爆发和雅各宾派专政

一、原因

二、过程(三个阶段)

阶段

时间

掌权者

大事和举措

垮台原因

第一阶段

1789.7.14~1792.8.9

大资与自由派贵族(君主立宪派)

第一次起义:

1789攻占巴士底狱(革命开始);

《人权宣言》(革命纲领)1789.8.26;

1792年春,普奥干涉革命

第二阶段

1789.8.10~1793.5

工商业资(吉伦特派)

第二次起义:

1792.8.10推翻君主统治,吉伦特派掌权;1792.9.20瓦尔密大捷;

1792.9.21成立第一共和国,1793.1,处死国王

第三阶段

1793.5~1794.7.27

资民主派(雅各宾派)

第三次起义:

1793.5底6初,推翻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专政;

专政措施(革命高潮);

1794.7.27“热月政变”颠覆雅政权

三、意义及性质:

四、重点:

《人权宣言》的内容及其评价

五、难点:

1、结合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的史实,试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点。

2、如何正确看待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专政措施。

第二节拿破仑帝国(1804~1815)

拿破仑帝国

重点:

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拿破仑的战争性质较为复杂,其作用也是功过参半。

我们可以采取分阶段的办法,从战争的原因和目的以及战争的作用两个方面来对它进行辨证的分析和评价)

初期战争以进步性、正义性为主。

战争的原因目的看:

早期战争是在反法同盟的进攻和王党分子阴谋复辟的形势下进行的,战争主要是为了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及民族的利益而进行的;

从战争的作用看:

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打击了欧洲封建反动势力,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后期的战争以侵略性、争霸性为主。

拿破仑在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对外进行扩张,企图征服整个欧洲。

拿破仑的后期战争侵略了欧洲许多国家,给欧洲各国包括法国人民造成严重的灾难,激起了占领国人民的反抗。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失利,最终导致了帝国的崩溃。

第十一章拉丁美洲的独立

第三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及其后的世界)

时间: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晚期

阶段特征:

工业革命取得重大进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

知识结构体系:

第十二章工业革命

二、重点:

1、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工业革命:

又称为产业革命,它主要指人类生产从手工业劳动向动力机器大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是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阶段发展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次革命。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英国具备了采用大机器生产的“一个前提”和“四个条件”:

(1)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2)市场条件: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迫切要求改进生产技术。

(3)劳动力条件:

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廉价劳动力。

(4)资本条件:

贩卖黑奴、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5)科技条件:

手工工场细蜜的分工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成为可能。

2、工业革命的影响

(1)社会经济:

提高社会生产力。

工厂企业的不断建立,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加速城市化进程。

(2)社会阶级结构:

社会逐渐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3)社会制度:

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在欧美等地的主要国家确立下来。

(4)世界面貌:

率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殖民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第十三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十五章沙皇俄国的改革

背景

内容(1689年)

意义

盛行封建农奴制,经济落后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增强俄国的经济、

军事实力;巩固

沙皇的专制统治;

助长沙俄国对外

侵略扩张的野心

改革旧的国

家机器建立

沙皇绝对集

权专制制度

兴办手工工场,允许工场主购买农奴作为终身六劳动力

实行征兵制

按西欧模式

改组陆军,

建立海军

提倡西学,推行

西方教育;革除

旧习,剪长须,

脱长袍,穿西服

1861年改革

领导

背景

内容

性质

(双重)影响

亚历山大二世

落后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和农奴制使农奴起义不断;克罗米亚战争的失败

废除农奴制(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生活;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用赎金赎买一块份地)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结果看)

历史进步性:

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得到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市场,使俄走上资发展道路

掠夺性和局限性:

是农奴主贵族对农奴的一场掠夺,同时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十六章美国内战(1861.4--------1865.4.9)

一、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

1、正确评价“西进运动”

(1)过程:

(2)影响(辨证分析):

A、西进运动使大量的印第安人遭到血腥屠杀和掠夺,被赶往荒凉、偏僻的地区。

因此,对于印第安人来说,西进运动无疑是一场血和泪的灾难史。

B、但是,西进运动使得广大的西部得到了开发,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来说,西进运动无疑带来了“福音”。

总之,西进运动既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但更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西进运动使得资本主义在西部地区得到了扩张,其进步意义占了主导地位。

2、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激化。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较为发达,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较为发达。

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方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尖锐导致了政治上矛盾的尖锐。

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美国北方的工业发展迅速。

北方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原料和市场。

而南方的种植园奴隶主使用奴隶生产棉花、蔗糖等原料,大发横财。

种植园经济需要大量的奴隶进行劳动,并且对工业品的需求较少。

为了自身的利益,南方种植园主还千方百计地要把种植园奴隶制扩展到西部地区。

这样,南北双方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上。

(2)直接原因(导火线):

林肯当选为总统(1860)。

林肯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反对奴隶制,同时,他又站在美国整体和长远利益的角度上,主张维护国家的统一。

3、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一般而言,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开辟道路而进行的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那么,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呢?

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说明:

(1)原因看:

战争的爆发实际上是因为较为落后、残酷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场战争在客观上担负着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的历史使命。

(2)意义看:

第十七章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

 

第十八章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项目内容

德意志

意大利

政治、经济背景

政治四分五裂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迫切要求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同左

统一道路中心

自上而下王朝战争,以普鲁士为中心

自上而下王朝战争,撒丁王国为中心

统一中心人物

俾斯麦及铁血政策

加富尔及统一政策

对奥问题

将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联邦

摆脱奥地利的统治

结果、影响

完成统一,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同左

背景

意大利很多地区处于外国的控制,因此还面临着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解放的任务

统一道路

俾推行“铁血政策”依靠政府和王国的军队来完成

既有自上而下王朝战争,又有加里波第领导的自下而上的人民运动;有利国际环境

影响

统一后,德意志发展比意大利更为迅速

第十九章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一:

知识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