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733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4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神东煤炭集团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招标文件

神东煤炭集团乌兰木伦矿新建联建楼工程施工图纸

国家现行有关新建工程的文件、法规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技术标准、暂规、图集等。

我集团公司的综合施工能力及资源状况。

现场踏勘调查有关资料。

我方在类似工程中积累的经验及相关课题研究成果。

我方正在运行的GBT质量管理体系、GBT环境管理体系和GBT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2编制原则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将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一是符合性原则;二是先进性原则,三是合理性原则,四是满足业主要求的原则。

满足业主对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

满足与业主、监理、设计及有关单位协调施工的原则;

充分利用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积极创造施工条件,做到连续均衡生产、文明施工;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贯彻施工验收、安全及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以及有关规章制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采用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技术组织措施,节约施工用料,提高工效,降低工程成本;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笨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合理选择资源和运输方式,节省费用开支。

2.工程项目概况及招标范围

2.1建设地点: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境内乌兰木伦矿。

2.2计划工期:

2012年3月15日至2012年10月21日(共计220日历天)。

2.3招标范围:

本工程主体建筑层数地上五层,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建筑总高度21.15米,建筑面积4021.1平方米;施工内容包括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室内装修及室外附属工程。

2.4标段划分:

本项目共划分为一个标段。

2.5建筑说明:

2.5.1墙体:

本工程墙体除特殊说明的隔墙厚度外,外围护墙采用300厚陶粒砌块,内墙采用200厚陶粒砌块,混合砂浆砌筑。

2.5.2墙体防潮层设在-0.050处,采用1:

2水泥砂浆加3%的防水粉抹20厚,买入土中的砖墙内外侧均刷热沥青两道。

2.5.3屋面:

防水等级为二级,屋面应按《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施工,屋面防水层为二道改性沥青卷材,要求防水耐用年限达到15年。

2.5.4门窗:

外门为不锈钢玻璃门及铝合金门,内门为实木装饰门。

本建筑窗户全部采用单框双玻断桥铝合金内平开窗,玻璃采用白色透明双层中空外窗。

2.5.5卫生间防水地面坡向地漏,坡度为0.5%-1%,防水层为聚氨酯在四周墙面高出完成面1500mm,卫生间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均做混凝土翻边条带,宽度同墙厚,高度为300mm。

2.5.6室外散水宽1000,找坡4%,每隔10米设置变形缝一道,缝宽20,内填沥青胶泥。

2.6结构说明

2.6.1本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框架抗震等级四级。

2.6.2地基基础:

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厚度均为h=100mm,基础保护厚度为40mm。

2.6.3所有地梁均要求贯穿短柱,地梁下部回填粗砂或其它松散物质至梁下50mm处,宽度300+梁宽+300,厚300。

2.7装饰工程

2.7.1外墙面:

刷真石漆涂料墙面,内墙面.卫生间楼道及楼梯间为面砖墙面,其它房间参见05J1-39内墙6执行。

2.7.2联建楼其它结构,包括屋面、地面、楼面、踢脚、顶棚、楼梯、台阶以及护栏和栏杆均参照05J1图集执行,详细图集号参见施工图建筑构造表部分。

2.8安装工程

材料说明:

给水PPR,排水管材质为UPVC,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暖气片为钢柱式散热器。

外网采暖涵管,室外给水PPR管道,排水双臂波纹管。

3.施工部署

3.1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施工组织上推行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由公司选派有较强施工管理经验并且有高度责任心的工程管理人员组成施工管理项目部,抽调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班组承担施工作业任务,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

为建设单位提供良好的施工服务,具体安排见组织管理架构(表一)、质量保证体系架构(表二)。

3.2质量目标

合格

3.3施工现场管理目标

安全生产:

实现“三零”目标;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现场,力争创建矿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

3.4管理要点

对材料、施工和管理等要素进行质量预控管理,对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管理实行事前、事中、事后预先三过程控制管理。

3.5施工顺序:

3.5.1基础工程:

定位放线→人工配合机械挖土→验槽、隐检→C15垫层→带形钢筋砼基础放线→钢筋绑扎(构造柱生根)→支模→浇筑砼→拆模

3.5.2主体工程:

结构定位放线(预检)→构造柱→圈梁硬架及现浇板支模→圈梁、现浇板钢筋→板缝钢筋→砼浇筑→养护→砖墙砌筑(±50cm线抄平预检)→上层结构放线→重复上述施工顺序直到封顶→女儿墙

3.5.3外装修:

屋面保温、防水→外墙保温→拆井架补砌进料口墙体并补保温板→外墙涂料→水落管安装→内外管线交接→散水、台阶(施工中注意不同做法相互污染的影响问题)

3.5.4内装修:

放设各层标高线→立门窗口→楼地面垫层→顶棚吊顶→内墙抹灰→瓷砖墙面→门窗安装及装修木活→油漆、涂料→修整

3.2质量目标

合格

3.3施工现场管理目标

安全生产:

实现“三零”目标;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现场,力争创建矿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

3.4管理要点

对材料、施工和管理等要素进行质量预控管理,对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管理实行事前、事中、事后预先三过程控制管理。

(一)施工组织系统图

(二)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5施工顺序:

3.5.1基础工程:

定位放线—人工配合机械挖土—验槽、隐检—C15垫层—带形钢筋砼基础放线—钢筋绑扎(构造柱生根)—支模—浇筑砼—拆模

3.5.2主体工程:

结构定位放线(预检)—构造柱—圈梁硬架及现浇板支模—圈梁、现浇板钢筋—板缝钢筋—砼浇筑—养护—砖墙砌筑(±50cm线抄平预检)—上层结构放线—重复上述施工顺序直到封顶—女儿墙

3.5.3外装修:

屋面保温、防水—外墙保温—拆井架补砌进料口墙体并补保温板—外墙涂料—水落管安装—内外管线交接—散水、台阶(施工中注意不同做法相互污染的影响问题)

3.5.4内装修:

放设各层标高线—立门窗口—楼地面垫层—顶棚吊顶—内墙抹灰—瓷砖墙面—门窗安装及装修木活—油漆、涂料—修整

3.5.5设备安装:

3.5.5.1水、暖、电预埋随结构施工同步进行。

3.5.5.2暖卫设备、管线、卫生洁具、电气设备、弱电安装随装修施工同步进行。

3.6劳动力组织

3.6.1集结精干的施工队伍,组织好劳动力进场。

根据结构特点,建设单位工期要求,结合石圪台的施工情况,合理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施工队伍进场。

3.6.2做好职工的入场教育,搞好全员的各项交底工作,职工进场后利用一段时间对职工进行入场教育,教育职工学习神东文明公约,让职工做文明施工人员。

3.6.3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由安全员给职工上安全课,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并且考核,使全体员工都能把安全工作当头等大事来抓。

3.6.4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对职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集体交底工作,使全体职工都能掌握技术及质量标准。

对关键部位除做详细交底外,还应做现场示范促使操作工人理解“企业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内涵。

3.6.5结构施工期间劳动计划(详见附表)

3.7主要机械设备计划

根据进度计划制定机械设备需用计划,并及时组织好施工机械的进场就位,并检修保养一遍,使设备完好率达到90%,详见附表。

4.施工进度计划

4.1工期目标

根据建设单位工期要求,结合我公司相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该工程2012年3月15日开工,2012年10月21日竣工交付之日,总工期为220个日历天。

4.2工程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横道图)详见附表四。

4.3工期保证措施

为保证如期完成任务,特采取如下措施:

4.3.1精心合理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签订承包责任书,以天保旬计划,以旬保月计划。

4.3.2根据总进度计划,编制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计划,把握关键线路上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周期,及时完成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给排水、采暖、电气照明、有线电视、电话、网络关键节点的施工任务。

4.3.3抓好施工图会审和技术签证,做好技术领先,在施工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方法,加快工程进度。

4.3.4根据工期目标计划抓好劳动力,材料供应和设备配置,三要素。

4.3.5抓好各工序的衔接,减少结合部扯皮影响工程进度。

4.3.6抓好结构工程施工的关键线路,采取提前进入装饰装修施工。

4.3.7狠抓工程质量管理,要求做到工程完成一项,质量达标一项。

4.3.8结合工程阶段目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完善奖罚制度,落实好按劳分配的原则。

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保质保量,按期完工。

4.3.9抓好安全生产,消灭重大安全事故,保证安全施工畅通无阻。

4.3.10坚持每一天一次碰头会,每周一次协调会制度,采用问题形式,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4.3.11加强季节性工作管理,对冬雨季施工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4.3.12早进场,早开工。

接到中标通知后,立即对进场职工进行思想动员,迅速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做到进场快,开工早。

4.3.13加强对全体参战人员思想教育,树立一个“干”字,立足一个“抢”字,确保一个“好”字,好中求省,好中求快,树立时间就是效益,速度就是信誉,质量就是生命的思想,以会战姿态投入到该工程。

5.施工平面布置

5.1现场的围挡按总公司CIS战略设置,临时道路、硬化、办公生活、生产临时设施布置紧凑。

5.2主体结构施工时布置二台门式提升架,设置建筑物两中端。

5.3施工现场建筑物侧面设木工棚,钢筋加工棚及钢筋进场,周转材料进场。

5.4除上述设施外,施工现场还设置项目部会议室,办公用房,材料库房、机械库房及其它必备的配备临设。

5.5根据以上要求,编制三个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

详见基础施工平面布置图,主体结构施工平面布置图,装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表五。

6.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

6.1测量放线

6.1.1轴线控制

6.1.1.1建筑物定位依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引测至施工现场,复核无误后,由甲方、技术负责人检查正确方可进行下一步轴线放线工作。

6.1.1.2基础施工时,设轴线控制桩(龙门桩),将轴线寄于控制桩上,施工时按轴引测,并加以砼保护。

6.1.1.3上部结构施工在横向设二道、纵向设四道轴线控制线,采用经纬仪结合准砣,将控制轴线投测在施工层上,在施工层上依据控制轴线,引测各轴线位置。

6.1.1.4结构施工期间,测量各层结构外缘至形心控制网的实际尺寸,综合分析,确定整个建筑的垂直度偏差,要求全高偏差不大于10mm。

外装饰时,用经纬仪控制建筑物的外墙各个大角的垂直度,要求全高偏差不大于10mm。

6.1.2平面控制及垂直控制

平面控制及垂直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精控粗放”的控制原则。

根据各个工程各分部的特点,选定纵横轴向整体控制线作为控制基线,然后根据各轴线间相互尺寸,通过测距法和极坐标法引测其他各轴线,并设置各轴线的控制线或控制标示。

±0.000以下轴线控制,利用轴线控制桩位轴线,吊重锤向下引测,辅助以经纬仪引下。

±0.000以上轴线控制,在±0.000层设置轴线控制基点,然后在其上方每层部位留置150x150洞口,保证上下通视,利用吊锤的方法依次向上引测各层的轴线控制基点,作为内控,并在各楼层四周外侧面应用经纬仪控制垂直度,作为外控线,内外控制据此个各楼层的总控制轴线位置,充分保证建筑的控制精度。

各楼层通过控制基点的外角控制线,对楼层轴线进行控制。

为了保证准确性,在逐层向上传递的情况下逐层施工进行总度检查调整。

保证各楼层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

6.1.3高程控制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特点,拟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原点的基础上增加3-4个临时水准点,以此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

临时水准点宜设置在离建筑物30m左右的可靠之处,易于保护,方便施测。

高程传递精度:

楼层<±1cm,总高<±3cm。

6.1.4工程构施工测量

6.1.4.2在开挖前,条形基础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轴线桩为准定出基槽轮廓线。

6.1.4.2在基槽底面上进行基础定位时,利用经纬仪,正倒镜挑直法直接投测各轴线。

6.1.4.3经校测合格后用直量法详细放出细部轴线,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投细部尺寸及边线。

6.2土方开挖

6.2.1土方开挖

6.2.1.1根据该工程性质,结构形成,工期要求,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自缷车运土,弃土运到建设单位指定地点。

6.2.1.2土方开挖放坡系数根据土质情况确定。

根据现场踏勘,现场施工条件造成开挖土方无处存放,在开挖时,我单位计划全部外运。

6.2.1.3基槽挖好;检查其轴线,标高、尺寸、土质情况,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即可施工。

6.2.2回填土

6.2.2.1回填时,应在结构墙体强度达到85%以上方可回填素土。

回填土计划全部外购优质黄土进行回填。

6.2.2.2回填时,分层夯实,每层虚厚为250~300mm采用蛙式打夯机配合人工木夯。

6.2.2.3回填土的含水率严格控制,防止形成橡皮土。

6.2.3注意事项

6.2.3.1开挖时要开出完整的作业面,便于下道工序插入。

6.2.3.2做好基坑内排水工作,并有效的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6.2.3.3遇到突发事件时,立即撤出坑内人员,人员和机械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6.2.4防止基坑护壁发生意外的措施

6.2.4.1在土方开挖前采取方法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体由于地下水的作用,减小土体的摩擦力,而发生整体滑动。

6.2.4.2严格分层开挖,杜绝由于一次挖土过深而引起边坡受力速度过快,发生倒塌。

6.2.4.3加强管理,在坑边(滑动体范围内)严禁堆载,减少主动土压力。

6.2.4.4加强观测,发生问题及时处理。

6.2.5应急处理措施

6.2.5.1当发生基坑边又土体开裂现象,立即停止挖土,避免裂缝开展加快。

6.2.5.2工地备足钢板,一旦有裂缝现象,采用拉锚加固的方法。

6.2.5.3采用荷载方法,在土体裂缝的部位,将上层土挖除,避免发生倒塌。

6.3基础施工

6.3.1基础施工顺序

场地平整→测施工高程(放线定位桩)→机械开挖→人工检挖→轴线复位检验并标记→清於泥→验坑→浇垫层→安模→钢筋安装→浇砼→拆模→回填。

6.3.2基础模板施工

本工程基础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木支撑体系。

矩形模板采用钢板定型模,钢管加固。

材料及扣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材料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模板平整、光滑、不漏浆、支撑系统的刚度、稳定性等应符合标准要求。

项目部施工员、安质员随时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标高、轴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制定安完后进行检查,并经有关职能部门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3.3基础钢筋工程

条形基础钢筋按照常规施工方法施工。

基础钢筋≥φ12采用斜交双面搭接焊,焊接长度≥5d,基础垫层上网片钢筋弹线绑扎。

条形基础插筋:

ⅰ在垫层上弹出柱轴线及柱边线(并用红三角标识),柱插筋在制作现场焊成钢筋笼运至施工现场操作面安装,并与网片筋钢筋焊接固定。

ⅱ柱插筋接头按两个区段施工,搭接区域相互间距≥40d但不小于1m。

ⅲ待基础梁钢筋安装、绑扎并校正后,经柱轴线移至基础模板上并标识,拉线或用经纬仪校正插筋位置正确。

梁钢筋较密时,确保柱插筋位置正确、确定梁筋让柱筋。

6.3.4条形钢筋砼基础工程

浇灌砼前,清除冲洗浇灌仓面的建筑垃圾、泥浆、浇水湿润模板。

间段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留置施工缝。

严格控制砼坍落度,水灰比及施工配合比,砼所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计量准确,外加剂掺入量严格按其说明及有关规定执行,机械振捣由熟练工操作,保证不漏振,不出现孔洞、蜂窝等质量通病。

雨天浇注时,应随浇随盖,防止未凝结砼被雨水冲走,从而影响砼质量及外观。

做好养护工作,拆模时间按规范执行,且强度不少于设计强度的70%。

6.3.5砖基础施工

6.3.5.1砖基础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抹防潮层

6.3.5.2放线

将工程轴线控制网引测到基础垫层上,并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将轴线用墨线弹到找平层上,同时将基底控制标高引测到基础下皮做为上部砌筑的基准标高。

砂浆配制:

砂浆的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确度为±2%,砂为±5%。

拌制砂浆:

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水,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

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基础每一检验批根据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做两组试块(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一组),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同等数量的试块。

6.3.5.3确定组砌方法

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

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6.3.5.4排砖撂底:

基础放大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为丁砖。

大放脚的转角处,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砖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6.3.5.5砌筑:

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砌基础墙应挂线,24墙挂反手线,37以上墙应双面挂线。

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

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

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暖气沟挑檐砖及上一层压砖,均应用丁砖砌筑,灰缝要严实,挑檐砖标高必须正确。

各种预留洞口、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筑质量。

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

安装管沟和洞口过梁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mm厚,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

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6.3.5.6抹防潮层

将墙顶活动砖重新砌好,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防水砂浆,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厚度为15~20mm,防水粉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5%。

6.4土方回填

基础、柱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回填土采用2:

8灰土(或优质黄土)。

回填前应充分搅拌参合物。

回填土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虚铺厚度控制在20~25cm。

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基槽回填土应两边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不得单面回填,以防引起基础变形。

室内外地沟必须待地沟壁达到强度并铺盖经甲方、监理共同确认后进行回填,回填时应先排出坑内积水。

6.5主体结构施工

6.5.1主体施工安排

结构定位放线(预检)→构造柱→圈梁硬架及现浇板支模→圈梁、现浇板钢筋→板缝钢筋→砼浇筑→养护→砖墙砌筑(±50cm线抄平预检)→上层结构放线→重复上述施工顺序直到封顶→女儿墙

6.5.2模板工程

6.5.2.1梁模板工程

6.5.2.1.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粱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6.5.2.1.2梁底模板:

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悬桃梁均需在悬臂端起拱0.6%.

6.5.2.1.3支顶在楼层高度4.5m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楼层高度在4.5m以上时要另行作施工方案。

6.5.2.1.4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6.5.2.2楼面模板

6.5.2.2.1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

支柱与龙骨的问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

一般支柱为800∽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600mm。

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6.5.2.2.2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6.5.2.2.3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6.5.2.2.4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6.5.2.3梁、板模支架系统

第一层支架采用Φ48钢管支架,其余各层均采用钢支撑,立杆间距为:

楼层次梁≤800mm,板≤1000mm。

对于第一层大截面框支梁,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变形,其下支架立杆搭设三排,其中两侧立杆间距@≤600mm,中间立杆间距@≤900mm,另外,考虑到其上为较大截面混凝土柱,为保证质量,当浇上层混凝土时若该梁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00%,下支架不得拆除。

6.5.2.4模板的拆除

6.5.2.4.1墙、柱模板及梁侧模必须在平台、梁混凝土浇筑48小时后方可拆除。

6.5.2.4.2宽度≤2.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时方可拆除;跨度在2.0m~8.0m之间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宽度大于8.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28天后);如果上一层的梁板混凝土未施工,则该层的梁板底模拆除后应加支撑。

6.5.2.4.3跨度≤8.0m之间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跨度大于8.0m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28天后)。

6.5.2.4.4所有悬挑构件均须待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28天后)方可拆除底模。

6.5.2.4.5已经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才允许承受计算荷载,施工中严禁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

6.5.2.5模板控制措施

6.5.2.5.1模板施工按模板设计对号入座支立,模板制作、运输、安装、拆除设专人负责,并建立砼拆模申请制度。

6.5.2.5.2对各部位模板安装编制方案,并绘制模板设计图,经主任工程师及公司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6.5.2.6.5.2梁模板、柱、墙上口模板拉通线找直,以确保整体结构棱线顺直,阴阳角方正。

6.5.2.5.4染模板及柱、墙模板从立模至浇筑砼过程中,全长、全宽、全高三向均应拉通线校验,且砼浇筑过程中通线不撤。

6.5.2.5.5模板拼接缝处、梁和柱接头处、门窗塞口处、砼墙和板接触部位均垫海绵条。

6.5.2.5.6梁板支撑、模后用空压机及人工清吹干净。

6.5.3钢筋工程

6.5.3.1施工工艺

6.5.3.1.1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