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3843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煤厂管理制度.docx

选煤厂管理制度

兴无选煤厂简介

兴无90万吨选煤厂位于山西省柳林县境内,距县城南6Km,与柳(林)----石(楼)公路毗邻,交通方便。

该厂于2002年10月建成投产,总投资7000余万元,现为香港福山国际下属企业之一。

投产以来,该厂依托集团化大规模经营优势,凭借完善的产业结构链群,兼得工艺先进、设备精良、管理科学、产品质量过硬,市场延伸辐射国内外,客户囊括包钢、太钢、鞍钢、首钢、唐钢数家大型企业。

该厂不仅拥有兴无煤矿等三座矿井得天独厚的优质主焦煤资源作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兼备上市公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设计的主要特点

1)本厂厂型设计引进澳大利亚朗艾道公司设计标准,厂房制造采用门式新型轻钢结构,设备布置组合模板化、积木化,具有强度高、抗震能力强的特点,可根据入选煤质、生产能力的变化滚动发展,超越了地狱和空间的限制。

2)本厂工艺设计采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煤泥直接浮选、尾煤浓缩压滤联合工艺流程。

工艺系统采用煤泥混合入选,旋流器有压给料、分选密度在线控制,不仅简化流畅,而且分选精度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选出合格的冶炼精煤,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焦化冶金行业的需要。

3)煤泥水系统设施完善,完全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煤泥厂内回收。

吨煤清水消耗在0.2m3/T以下,达国家一级标准。

生产除尘系统、矸石排放系统、厂区绿化全部达到环保要求。

4)全厂机电设备217台,关键工艺环节的主要设备从多个国家进口,性能良好。

生产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系统排污自动化、煤泥压滤自动化、液位监控自动化、密度控制制度化、生产管理集中化,改传统“一机一岗制”为“巡检制”,节约了大批劳动力。

二、主要设备的性能

1)主洗设备三产品重介旋流器(3NZXФ1000/700型)一台,单机处理能力250T/h----300T/h。

2)大型脱泥脱介香蕉筛(引进SLO3061W型F=18.3㎡)三台,最大处理能力达450T/h,一般处理能力350T/h。

3)介质回收设备磁选机(引进ERIEZФ914×3048)一台,双段磁处理能力316m³/h,磁选效率达99.5%以上。

4)精煤离心机一台(引进HSX1400型卧振),处理能力240T/h----300T/h,产品水份≤8%。

5)精煤压滤机4台(XMCTZ150/1250),单机处理能力达8T/h。

6)尾煤压滤机2台(XMZ500型),单机处理能力达18T/h。

7)高效耙式浓缩机二台(MZF----20Q型,Ф20m)单机处理干煤泥量40T/h。

8)浮选床二台(FCSMS----3000×6000型),处理干煤泥能力25----35T/h,处理矿浆量400----500m³/h。

9)大功率变频调速器二台(引进西门子公司),其中132KW一台,315KW一台。

全厂设备装机容量2943KW、工作容量2019KW,负荷率在77%以上。

三、生产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按设计能力90万吨/年,精煤产率60%计算,年可实现产值59400万元,实现利税11880万元。

通过挖潜,实际选煤能力可达到120万吨/年,每年可实现产值79200万元,实现利税15840万元。

全场编制人数175人,生产编制按三班配备,二班生产,一班检修。

在公司上级领导的指引下,选煤厂全体员工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追求卓越、永不懈怠的精神,坚持管理、装备、技术不断革新,为打造一流的标准化选煤厂,实现新的跨越,将继续做出更大的努力。

 

二O一三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基本情况

1.1概述……...…...…...………...………………………………...…………….

(1)

1.2化验室机构图……...…...…...………...………………………………….

(2)

1.31检测项目一览表……...…...…...………...………………………………(3)

1.32有关标准收集……...…...…...………...…………………………………..(4)

第二章质量管理

2.1质量管理细则……...…...…...………...………………………………......(4)

2.2质量保证措施……...…...…...………...………………………………......(5)

2.3煤质化验室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声明…...…...…...……………..(5)

2.4检验流程框图……...…...…...………...………………………………......(6)

2.5质量保证体系框图……...…...…...………...…………………………….(7)

2.6检验任务的管理制度……...…...…...………...………………………..(8)

第三章岗位责任制

3.1室主任岗位责任制……...…...…...………...…………………………….(11)

3.2技术负责人岗位责任制……...…...…...………...…………………….(11)

3.3质量负责人岗位责任制……...…...…...………...…………………….(12)

3.4分析人员岗位责任制……...…...…...………...…………………………(12)

3.5资料人员岗位责任制……...…...…...………...…………………………(13)

3.6保管人员岗位责任制……...…...…...………...…………………………(14)

3.7制样人员岗位责任制……...…...…...………...…………………………(14)

3.8采样人员岗位责任制……...…...…...………...…………………………(15)

3.9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15)

第四章标准计量管理

4.1计量管理……...…...…...………...………………………………...………….(15)

4.2计量器具检定图……...…...…...………...…………………………………(16)

4.3标准物质一览表……...…...…...………...…………………………………(17)

4.4计量器具的管理……...…...…...………...…………………………………(18)

第五章检验仪器设备管理

5.1仪器设备管理机构图……...…...…...………...………………………..(19)

5.2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0)

5.3主要检验仪器设备一览表……...…...…...………...………………..(22)

第六章日常工作制度

6.1工作计划、检查、总结制度……...…...…...………...…………….(23)

6.2化验室管理制度……...…...…...………...………………………………..(23)

6.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4)

6.4化学药品管理制度……...…...…...………...…………………………….(25)

6.5检验人员纪律……...…...…...………...………………………………......(26)

6.6检验保密制度……...…...…...………...………………………………......(26)

6.7事故分析报告制度……...…...…...………...…………………………….(26)

6.8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文件的制定、修改、检查制度….(27)

6.9蒸馏水的制备与检查制度………………………………………(27)

6.10关于测试质量申诉的处理制度……………………………..(28)

6.11关于几个技术文件制定颁发修改制度….......................(29)

第七章化验室环境条件

7.1化验室环境及控制措施……...………………………………………….(30)

附录: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一)……...……………………………….(31)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表二)……...……………………………….(31)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表三)……...……(32)

国际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表四)……........................(33)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表五).................(34)

煤质分析结果报告单……...…………………………………………………..(36)

商品煤质样记录……................................................................(37)

资料销毁登记表……...……………………………………………………………(38)

仪器设备降级报废申请表……………………………………………………(39)

事故报告……………………………………………………………………………….(40)

商品煤采样记录……...…...…...………...………………………………...….(41)

硫份测定记录……...…...…...………...………………………………...……..(42)

灰分、水分、挥发分记录……...…...…...………...…………………….(43)

胶质层指数试验记录……...…...…...………...…………………………….(44)

兴无选煤厂2013年指标考核制度……...…...…...………...………(45)

 

1.0概述

兴无选煤厂中心化验室于2002年10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

该室主要负责本选煤厂生产中间环节各种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测与控制;同时负责总公司各煤矿生产原煤的质量检测。

目前,该中心化验室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和采制化技术人员共有20人,其中,管理人员2名,带班长三名,操作人员15名。

该中心化验室共有斗提联合缩分制样机、燥箱、马弗炉、定硫仪、量热仪、胶质层指数仪、粘结指数仪、分析天平等采制化设备、仪器21台(套),其中,制样设备7台,分析设备仪器14台,能够完成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胶质层、粘结指数等32个项目的检测任务。

该中心化验室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指挥下,本着“信誉至上、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及其他管理制度,并且大力开展技术培训,积极提高本室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充分保证各项监测工作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靠性,出色地指导了生产,从而使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100%,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1.22

室主任:

全面负责化验室的工作。

副主任:

全面负责化验室的技术质检工作。

带班长:

负责化验室质检工作的监督管理。

采制样组:

负责库,堆,皮带,筛子等各类煤样的采集及所采煤样的制备加工工作,负责所用设备的维护保养。

浮沉组:

负责各类煤样的浮沉工作及配制氯化锌溶液。

生产分析组:

负责各类生产过程控制煤样的相关项目的检验工作和组内设备的维护保养。

综合分析组:

负责各类入厂原煤,销售样、商品煤的有关指标的检验和组内设备的维护保养。

1.31检测项目一览表

序号

采用标准

检测项目

状态

实施日期

1

GB/T6949-2010

煤的视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现行

2011/6/1

2

GB/T4632-2008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

现行

2009/4/1

3

GB474-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

现行

2009/5/1

4

GB475-2008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

现行

2009/5/1

5

MT/T561-2007

煤的固定碳分级

现行

2008/11/19

6

MT/T596-2007

烟煤黏结指数分级

现行

2008/11/19

7

GB/T476-2008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

现行

2009/5/1

8

GB/T482-2008

煤层煤样采取方法

现行

2009/5/1

9

GB/T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现行

2009/4/1

10

GB/T213-2008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现行

2009/5/1

11

GB/T217-2008

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现行

2009/5/1

12

MT/T619-2007

煤炭实验室评定导则

现行

2008/1/1

13

MT/T737-2007

量热仪氧弹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现行

2008/1/1

14

MT/T1-2007

商品煤含矸率和限下率的测定方法

现行

2008/1/1

15

GB/T211-2007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现行

2008/6/1

16

GB/T214-2007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现行

2008/6/1

序号

采用标准

检测项目

状态

实施日期

17

GB/T483-2007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现行

2008/6/1

18

MT/T109-1996

煤和矸石泥化试验方法

现行

1997/11/1

19

GB/T5447-1997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

现行

1997/10/1

20

GB/T479-2000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

现行

2000/12/1

21

GB/T215-2003

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

现行

2003/11/1

22

GB/T18510-2001

煤和焦炭试验可替代方法确认准则

现行

2002/8/1

23

GB/T18511-2001

煤的着火温度测定方法

现行

2002/8/1

24

GB/T18666-2002

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

现行

2001/12/31

25

MT/T1034-2006

生产煤样采取方法

现行

2006/10/11

26

 GB/T16417-2011

 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

现行

2012/3/1

27

 GB/T16660-2008

 选煤厂用图形符号

现行

2009/3/1

28

 GB/T18702-2002

 煤炭安息角测定方法

现行

2002/10/1

29

 GB/T18711-2002

 选煤用磁铁矿粉试验方法

现行

2002/11/1

30

 GB/T18712-2002

 选煤用絮凝剂性能试验方法

现行

2002/11/1

31

 GB/T19094-2003

 选煤厂流程图原则和规定

现行

2003/10/1

32

 GB/T19833-2005

 选煤厂煤伴生矿物泥化程度测定

现行

2006/1/1

33

 GB/T26917-2011

真空过滤系统中絮凝剂助滤效果测定方法

现行

2012/3/1

34

 GB/T26918-2011

 选煤厂煤的转筒泥化试验方法

现行

2012/3/1

35

 GB/T26919-2011

 选煤厂煤泥水自然沉降试验方法

现行

2012/3/1

36

 GB/T4757-2001

煤粉(泥)实验室单元浮选试验方法

现行

2002/8/1

37

 GB/T477-2008

 煤炭筛分试验方法

现行

2009/3/1

38

 GB/T478-2008

 煤炭浮沉试验方法

现行

2009/3/1

39

 GB/T7186-2008

 选煤术语

现行

2009/3/1

40

 MT/T1017-2007

 选煤用磁铁矿粉

现行

2007/7/1

41

 MT/T144-1997

 选煤实验室分步释放浮选试验方法

现行

1998/7/1

42

 MT259-1991

 煤炭可浮性评定方法

现行

1992/7/1

43

 MT260-1991

 送煤厂煤泥过滤性测定方法

现行

1992/7/1

44

 MT261-1991

 送煤厂真空过滤机用助滤剂使用性能测定方法

现行

1992/7/1

45

 MT264-1991

 煤的显微硬度测定方法

现行

1992/7/1

46

 MT/T623-1996

 煤炭脱硫工艺效果评定方法

现行

1997/11/1

47

 MT/T738-1997

选煤厂水力分级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

现行

1998/7/1

48

 MT/T798-1999

 煤泥压滤性试验方法

现行

1999/8/1

49

 MT/T808-1999

 选煤厂技术检查

现行

1999/8/1

50

 MT/T809-1999

 选煤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现行

1999/8/1

51

 MT/T810-1999

 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

现行

1999/8/1

52

 MT/T811-1999

煤用重选设备分选下限评定方法

(1)

现行

1999/8/1

53

 MT/T995-2006

选煤厂—脱水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

现行

2006/12/1

化验室主任

1人

化验室副主任

1人

1

 

1

 

1

 

2

 

2

 

2

 

2

 

2

 

2

生产甲班

带班长1人

生产乙班

带班长1人

综合检验班

带班长1人

 

1.32有关标准收集

本化验室收集有:

我国制定的全部五十六项煤炭试验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和三项行业标准。

第二章

质量管理细则

1、质量方针

产品质量检验是控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它有效地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使用领域,从而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

就商品煤的质检而言,它可以防止不合格的煤上站或发往用户。

它还可以有效地监督地方煤矿改进生产技术,作为检验部门、检测结果的依据是检测数据,因此,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将为送检单位、产品用户和国家带来利益。

本化验室是兴无选煤厂的商品煤质检机构。

本室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针,所有检测项目均受省级行政技术监督部门和总公司质检部门检查和监督。

本室一切检测项目按照国家最新标准,利用经省或地方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

并以各级煤炭标准物质,作定期检查。

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验质量。

向矿方和用户提供可靠的、完整的检测技术数据是化验室领导和全体职工的责任。

本室由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全室的技术质检工作。

带班长负责化验室质检工作的监督管理。

副主任和带班长在技术质量方面向室主任负责。

对于重大质量问题,本室任何人有权直接向化验室主任提出报告,并可越级上报。

2、质量保证措施

1)本室的检测项目是依据煤质分析国家标准进行分析。

2)用于检验的全部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均按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关于在计量认证工作中对计量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校验的规定(修定本)的要求检定或校验合格,并能溯源泉到国家基准。

3)各项检验配备通过国家正规培训并取得上岗操作合格证的人员承担。

4)对于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

均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办法严格管理,以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

3、质量公证性声明

4、检验流程框图

5、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3煤质化验室检测工作的公证性声明

1、化验室具有独立开展业务的权力,测试工作不受任何行政干预,化验室指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级领导应积极支持。

2、本室全体人员本着对国家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对所有的检测样品能保证同样的测试质量,分析人员有权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对检测数据进行修改。

3、所有报出数据(结果)唯一的依据是检测数据,报出结果不受单位经济利益与其它利益的影响。

4、所有测试人员不得从事所检测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

5、为了对用户保守技术秘密,不得随意泄漏外传。

2.4检验流程框图图2-1

检验报告

打印、校对

交公司(站)质检科作为上站发运煤价估算依据

公司(站)管辖的煤矿上站的煤堆,待运车辆上各类煤

技术负责人

复核签发

检验报告副本和各类原始记录、装订归档备查

采样填写采样记录

经管理组验收编号

原始记录

检验人员签字

 

组长审查

签字

管理组核对

整理采样制样

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人员

按项目检验

备查煤样

保管员验收

造册上架

分析组

经组长核对样品、

通知化验员

 

分析样

经管理组验收

开检验通知单

制样填写

原始记录

 

2.5质量保证体系框图(附图一张,)

 

6、检验任务的管理制度

1)任务的接受和下达

a、公司各种煤样根据各站发运量大小,开站时间按计划组织到矿坑口、各发煤站进行采样、制样检验,各工种间对于样品的交接应按交接单位进行核对、签字。

b、外单位委托检验任务,必须详细填写委托任务单(包括检验项目,要求提交检验报告的时间)并签字。

c、样品检验结束后,由分析组交制样组保存,备查煤样应造册编号保管,保存期依据用户付款时间确定。

2)检验

a、检验人员接受任务后,根据任务要严格执行国家规范操作检验。

b、检验仪器仪表必须根据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操作使用。

并在确认技术状态正常后,方可进行,已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仪表应重新送检或校验后方可使用。

c、报告的检验数据,必须是符合国际规定的有效数字或与仪器正确精度相应的有效位数,不得任意增减数据位数。

3)复验

a、质检人员(组长、技术负责人)或用户依据有关质量要求审核检验结果有疑点时经调查分析,确属检验有误应于复验。

b、复验一般不应由原检人员担负,应得新编号下达检验。

c、检验结果补发后,如用户有异议拒付时应复验,这时把分析

煤样和备查煤样同时复验,从检验开始逐步检查,如果化验、制样采样确属无误,复验的一切经费由用户负担,如化验室那一工种确属有误,

4)质量审查

a、检验人员完成检验任务后,经自检后将检验报告交组长。

b、组长按有关标准审查校核,质量合格签字交资料保管员,经复核后交技术负责人终审签发。

c、建立质量登记本,凡样品检验制样、采样质量不合格、差错(有效数字计算错误等),由组长或资料保管员登记后,并通知操作人员本人。

5)记录填写与数字处理

a、所有原始记录要求按统一的格式书写作出规范化。

b、原始记录一录用钢笔填写,要求清晰工整,不允许随意涂改,有关更改事项按统一格式。

c、原始记录中所有项目应填写清楚,有检验人员签名后组长审核,不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者应予退回,重新填写,如当时漏添数据不应补填,应予返工、重测。

d、审核、复核人员按规定要求审核,检查无误后签名,并交技术负责人签字。

e、所有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检测仪器正确度相,按GB/T18666-2002标准执行。

f、对两个以上数据通常采用算术平均值确定结果,特殊样品结

果应有不确定度。

6)检验报告

a、检验报告按统一规格抄写或打印,要求字迹清晰,数据准确,报告尚未分析项目要划横线表示,各级签字齐全。

b、检验报告一律由专人抄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