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032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单元 生物的生长.docx

第一单元生物的生长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学期总第课时

教学课题

种番茄

主备教师

1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知识

技能

知道种植最基本的方法

过程

方法

以番茄为例,进行种植方面简单的讲解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对植物的种植和生长感兴趣

教学重点

简单理解种植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种植之后的管理

教学准备及手段

图片及板书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教学导入:

1.情境导入:

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

(展示图片,花、草、番茄)我们经常吃的番茄也不例外,同学们,如果你们有番茄的种子,该怎么让它发芽长大并结出果实呢?

板书:

1.种番茄

2、探究新知:

要种植番茄,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番茄;板书:

番茄:

又叫西红柿。

果实一般为红色、粉红色的扁圆球形,营养丰富,具有酸甜可口的特殊风味。

可以生食,也可加工制作成为番茄酱、汁等,是全世界栽培和食用最为普遍的果蔬之一。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在播种番茄时,首先要挑选颗粒饱满的种植,在土壤肥厚的地方进行栽种。

播种方法:

1.松土:

用铲子铲松土壤;2.播种:

在土壤中间按压一个小穴,将种子放在小穴中;3.铺土:

在种子上覆盖一层薄薄的土壤;4.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3、巩固新知:

番茄的种植对环境也有要求:

1.温度;2.光照;3.水分;土壤

4、课堂小结:

种植好番茄后,要细心照顾,适时浇水施肥。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学期总第课时

教学课题

种子发芽了

主备教师

1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知识

技能

知道种子的萌发顺序是先萌发根,再萌发芽

过程

方法

利用图表、简单表格等方法,记录不同种子的发芽过程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种子的萌芽顺序

教学难点

记录种子的发芽过程

教学准备及手段

图片及板书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教学导入:

1、情境导入: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种子播下去后,过一段时间就会萌发,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种子是先生根还是先发芽?

板书:

2.种子发芽了

2、探究新知:

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种子的萌发过程进行猜想。

根据学生的猜想,用四种常见的种子(绿豆、花生、黑豆、黄豆)提出实验方法:

1.先将这4种种子浸入水中半天左右,使其膨大(促进种子的发育);2.准备4个透明的玻璃被或者塑料杯,在杯子里填满纸巾或者棉花;3.将种子分别放入玻璃杯中的纸巾中间;4.用水淋湿杯子中的纸巾,当纸巾干燥时要及时淋水,保证种子能吸收到水但也能与空气接触。

以一周作为观察期限,观察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

3、巩固新知:

种子萌发的顺序:

种子→胚根→子叶出土→子叶分开→茎、叶

根据实验观察,可以得出结论:

种子萌发的规律是:

根先萌发,芽后萌发。

4、课堂小结:

不同的种子,萌发的速度有什么不同呢?

答:

不同的种子,生长的速度不一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学期总第课时

教学课题

长度的测量

主备教师

1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知识

技能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

过程

方法

能学会使用测量仪器测量植物生长的高度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体会测量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测量仪器

教学难点

能用测量仪器测量出植物的生长高度

教学准备及手段

图片及板书,几株校园盆栽植物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教学导入:

1.情境导入:

从我们进入校园开始,校园里就栽种了很多植物。

现在我们已经三年级了,我们的个子长高了,那这些植物它们怎样了呢?

也长高了吗?

我们种下去的番茄,有多高了呢?

板书:

长度的测量

2、探究新知:

1.认识测量仪器:

常见的测量工具有直尺和三角尺,它们是以厘米为测量单位的,用字母cm表示,最小单位是毫米。

要测量植株的高度,就要借助小绳子或者软尺。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科学课本,得出结论:

科学课本:

长:

26cm;宽:

18.5cm

但是每一个小组测量的数据都不是完全一样,提示学生,在测量时,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就叫误差。

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多,如测量仪器不够准确、方法不够完善、观察不够仔细等。

为了减小误差,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巩固新知:

植株的测量:

测量植株的高度时,可直接用直尺与植株平齐,认真观察,得出数据。

在测量植株茎的周长时,要借助小绳子,缠绕茎一圈,然后在棉线上做好标记,再用直尺测量棉线的长度,就得出了茎的周长。

四、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学期总第课时

教学课题

开花结果

主备教师

1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知识

技能

初步认识植株的生长过程

过程

方法

观察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及变化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对植物开花结果的观察比较,发现植物的生长规律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植株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发现植株的生长规律

教学准备及手段

图片及板书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教学导入:

1、情境导入:

图片展示,番茄植株的变化,分组讨论:

番茄叶片中间,黄色的是番茄的花蕾吗?

它会结出果实吗?

板书:

开花结果

2、探究新知:

通过图片展示,提示学生:

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开花结果。

番茄花的变化:

青绿色花苞→淡黄色花朵→深黄色花朵→枯萎

番茄果实的变化:

幼小的青绿色果实,底部为白色→浅绿色(果实坚硬)→粉红色(果实较硬)→红色(成熟期,果实松软)

番茄果实不同时期,味道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不成熟的番茄,不能食用。

3、巩固新知:

番茄从播种到结果,大概需要70-80天。

因为场地和环境的变化,果实成熟的时间也会有不同影响。

4、课堂小结:

课后探索:

是不是所有植物开花后都会结果呢?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第一单元

第5课时

学期总第课时

教学课题

5.养蚕

主备教师

1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知识

技能

知道蚕的饲养方法,了解蚕卵孵化成蚁蚕的过程

过程

方法

能通过简单的图片及文字对蚕的形态变化进行描述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养成珍爱动物的意识及责任心

教学重点

了解蚕的孵化过程和饲养方法

教学难点

能对蚕的形态变化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及手段

图片及板书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教学导入:

一、情境导入:

生活情境:

教室里,两个小朋友在观察纸板上的蚕卵,琪琪手拿一纸板给波波看,波波仔细观察蚕卵的外形:

这圆圆的蚕卵,真的会变成蚕宝宝吗?

板书课题:

5.养蚕

二、探究新知:

1.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的,形状是略扁的球形,很细小,直径约1毫米;

2.蚕卵快孵化时,颜色逐渐变成紫黑色,体小而黑,全身长满细小的黑毛,长约3毫米,被称为“蚁蚕”;

3.饲养时要注意:

选用新鲜、干净的桑叶。

洗净后晾干;每日清洁养蚕的纸盒,发现病蚕要及时隔离;防止老鼠、蚂蚁。

蟑螂等伤害蚕;

蚕的形体会慢慢发生变化。

当它抬着头,不吃也不动,就叫“蚕眠”,蚕脱皮从头开始慢向后脱,每隔六七天“眠”一次,每蜕皮一次,食量就会发生变化,身体也会跟着变大,变成二龄蚕,直到五龄蚕。

三、巩固新知:

蚕的体长在蜕皮前后变化最为明显,每次蜕皮都有相同的热征,而且每蜕皮一次,食量就会增加,身体也会跟着变大。

四、课堂小结:

蚕幼虫生长过程中,蚕眠和蜕皮变化最为明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第一单元

第6课时

教学课题

6.蚕宝宝变样了

主备教师

1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知识

技能

了解蚕一生要经历的四个不同的变化

过程

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蚕不同阶段的特点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能坚持观察,养成善于记录和描述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蚕一生中的四个形态变化

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的话描述出蚕的四个不同阶段的特征

教学准备及手段

图片及板书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教学导入:

一、情境导入:

生活情境:

四个小朋友在科学实验室观察纸盒中的蚕宝宝,发现蚕宝宝再次不吃桑叶了,它们是不是又要蜕皮长大了?

板书课题:

6.蚕宝宝变样了

二、探究新知:

蚕宝宝每次蜕皮之前都会不吃也不动,所以学生们看见蚕宝宝又不吃桑叶,就会想法它是不是又要蜕皮长大了。

当蚕宝宝变成五龄蚕之后,会吐丝将自己包裹起来。

再吐丝之前,不再吃东西,身体也会变短。

它们吐丝将自己包裹在椭圆形的小空间里,这个小空间就叫“茧”。

蚕吐完丝后在茧里会做最后一次蜕皮,变成蛹。

蛹是浅棕色,而且颜色会逐渐加深。

身体呈椭圆形,一节一节的,一端较粗,是头部;外皮是褐色,很硬。

蛹在茧里会排放出碱性液体溶解茧丝,然后再钻出来,变成蛾。

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和一对翅膀,腹部比较大。

三、巩固新知:

蚕一生中的四个形态变化分别是:

卵(孵化10天左右)→幼虫(25天左右)→蛹(14—18天)→蛾(4-5天)

4、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第一单元

第7课时

学期总第课时

教学课题

7.小动物在长大

主备教师

1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知识

技能

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

过程

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小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了解各种动物的一生是复杂多样的,认识到生命活动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比较小动物不同阶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

教学准备及手段

图片及板书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教学导入:

一、情境导入:

生活情境:

两个小朋友在客厅里和家中的猫玩耍,这是一只快要生宝宝的母猫,主人妍妍抱着它坐在沙发上在想:

刚出生的猫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呢?

板书课题:

7.小动物在长大

二、探究新知:

小猫是生活中常见的伴随人类的小动物,每个阶段发展的时间不一样,以家猫的生长发育周期为例:

1.睁眼:

8-20天;

2.运动能力:

爬:

16-20天;走:

21-25天;跑:

4-5天

3.断奶,开始吃固体食物:

3-4周;

4.长牙:

8周;

5.学本领:

洗脸理毛4-5周;

6.开始嬉戏:

4-5周;

7.开始练习捕食:

6-8周;

8.离开母猫开始独立生活:

6-8周(一般6个月之后就能离开母猫独立生活了)

三、巩固新知:

以青蛙的变化为例,描述它各个阶段的形态:

1.受精卵:

生活在水里,通常为白色;

2.蝌蚪:

受精卵孵化之后就会变成蝌蚪,黑色,有一条扁长的尾巴,用头部两侧的鳃呼吸;

3.幼蛙:

蝌蚪发育到一定阶段会长出四肢,颜色慢慢变成绿色,用肺部呼吸;

4.成蛙:

幼蛙上岸后尾巴会慢慢消失,并逐渐变大至发育成熟。

四、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第一单元

第8课时

学期总第课时

教学课题

8.我们在成长

主备教师

1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知识

技能

了解人一生的大致成长过程及外貌上的变化

过程

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能说出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特点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能以健康的心理对待自己的身体及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

知道人一生的大致成长过程及外貌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

能说出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特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图片及板书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教学导入:

一、情境导入:

四个小朋友在参加学校的体检活动,妍妍和琪琪在测量身高,彬彬和波波在查看已经测量好的身高、体重记录。

“我们的身高发生了变化,是我们长大了吗?

板书课题:

8.我们在成长

二、探究新知:

通过体检活动,学生很关注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化,也知道自己每次在体检之后都会感觉身高和体重有了明显变化,其他方面还有变化吗?

以人的生长发育特点为例,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

1.婴幼儿期:

0-3岁;

2.儿童期:

3-10岁;

3.少年期:

10-19岁;

4.青年期:

19-45岁;

5.中年期:

45-60岁;

6.老年期:

60岁以上

三、巩固新知:

不同时期除了外貌上的变化,还有以下特征:

新陈代谢由缓慢变为旺盛,并逐渐呈下降趋势,年纪越大,消化吸收越缓慢,新陈代谢也越慢;身体发育在少年期和青年期开始快速增长,然后在青年阶段不会再发生变化,但是到了老年之后,骨骼会慢慢萎缩。

青年期人体会在智力、心理、生理上慢慢成熟,

也是人从儿童期发展到中年期最为重要阶段。

四、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