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117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docx

第五章讲稿外营力及其地貌

第五章外营力及其地貌

地球外营力按其发生的序列则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风化作用是地貌外力的起始环节,岩石只有在风化作用下崩解破碎,才能在重力和各种流体作用力——流水、风、冰川、波浪和洋流等的作用下发生运动,塑造各种外营力地貌。

外营力地貌主要有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等。

外营力在内营力作用的基础上对陆地地表进行精细、相比于内营力作用通常快得多的雕刻和塑造,形成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第一节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并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叫风化作用。

一、风化作用

(一)风化作用类型

风化作用可以分为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1.机械风化

机械风化是指岩石崩解、破碎而使其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是可以磨损岩石和矿物的两个过程。

这两种类型的风化在地球地貌的塑造中同时发生作用。

岩石和矿物分解成更小的碎片的过程称为机械风化,也叫做物理风化。

在机械风化中,岩石的化学成分没有发生变化,仅仅是岩石的大小以及某些情况下形状方面发生变化。

影响机械风化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温度和压力。

(1)温度温度在机械风化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当水结冰时,它的体积会增加大约9%。

因此,冰比液态水多占大约9%的空间。

在地球表面的许多地方,岩石缝隙和岩层之间总会聚集一定量的水。

如果温度下降到水的冰点,这些水就会结冰、膨胀,并对周围岩石施压,这可能会造成岩石的开裂。

随后,当温度升高时,岩石缝隙和岩层之间的冰会融化。

水在岩石的缝隙间发生的这种反复融化和冻结的现象称为冻融作用。

早春时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公路上出现的坑洞,也是冻融作用的结果。

(2)压力压力是机械风化的另一个因素。

在地壳深处的基岩承受着来自上方覆盖岩层的压力。

一旦覆盖岩层被剥离,下方基岩所承受的压力就减小了,以前埋在地下的基岩表面于是就扩展、增长,形成弯曲的裂缝。

这些裂缝,亦称联结点,在平行于岩石的表面产生。

压力的减少也使得已有的基岩裂缝加宽。

岩石的外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剥落,就像洋葱的外皮被一层层剥去那样。

这种岩石外层剥落的过程称为剥落。

剥落经常导致圆顶形状的形成。

岩层的减压作用有时是惊人的。

例如,在一个深井中,当上覆岩层中的几层被移开时,突然的减压作用可能会造成大片岩石从矿井隧道的岩壁上爆裂脱落。

2.化学风化

化学风化是岩石和矿物由于化学反应而发生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

重要的化学风化动力包括水、氧气、二氧化碳和酸。

岩石和水之间的化学反应导致新矿物的形成以及可溶性物质的析出。

新的矿物和原岩有不同的性质。

例如,铁链上的锈和铸造铁链的铁有着不同的化学成分。

从某种程度上说,岩石的构成决定了它们将要发生化学风化的效果。

一些矿物,比如方解石,可能会完全被溶解。

含有方解石的岩石,例如石灰岩和大理石,同样会受到化学风化作用的严重影响。

建筑物和由这些岩石做成的纪念碑,很容易表现出由于风化作用造成的磨蚀痕迹。

温度是化学风化的另一种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通常,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其化学风化的速率就会加倍。

(1)水水因为能溶解很多种矿物和岩石,而成为化学风化作用中一个重要的动力。

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水担任一个活跃的角色,而在另一些化学反应中,水只是作为介质出现。

水和其他物质间发生的反应称为水解反应。

硅酸盐矿物分解时会有水解反应发生,例如钾长石分解后成为高岭石,以及土壤中常见的细颗粒黏土矿物。

(2)氧气同水一样,氧气能与其他物质结合。

氧气和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

地球大气层中约有2l%的氧气。

岩石和矿物中的铁随时能与大气中的氧结合,形成含氧化铁的矿物。

含有单质铁的常见矿物包括磁铁矿、角闪石、黑云母和黄铁矿。

(3)二氧化碳大气中对化学风化过程起作用的另一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生物体在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

当二氧化碳与大气中的水结合时,就会形成弱酸性的碳酸,并随着降水降落到地表上。

碳酸与诸如石灰岩和大理石中的方解石这样的矿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岩石溶解。

例如,在石灰岩溶洞,就是由于碳酸溶解石灰岩中的方解石而形成的。

碳酸也会影响硅酸盐矿物,例如云母和长石,这种影响是通过与矿物中的一些元素,如镁和钙,发生反应而产生的。

这种化学风化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黏土矿物。

在有腐烂的有机物质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高含量二氧化碳的地方,土壤中有高浓度的碳酸积累。

当落到地面的降水渗入地下,并与二氧化碳结合时,就会产生大量碳酸而参与化学风化过程。

(4)酸雨另一种化学风化的动力是酸雨,酸雨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而被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氧化作用造成的。

二氧化硫来自工业上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

这两种气体与氧气及大气中的水结合形成硫酸和硝酸。

我们通常使用pH来描述溶液的酸碱性。

正常降雨的pH大约为5.6,而酸雨的pH低于5.6。

由于酸性物质会危害许多生命体,并对非生命体造成破坏,因此酸雨给自然界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它对湖中的鱼类和水生植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影响。

多数淡水湖的自然酸碱度在6~8之间。

这些湖中可以生长许多两栖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和鱼。

然而,当湖水变得太酸时,物种的多样性就会减少。

与其他种类相比,林蛙能生存在酸性的环境里。

3.生物风化

生物风化是指岩石在生物作用下,其物理性质和或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实际上,生物风化包括生物物理风化和生物化学风化。

生物对岩石的机械破碎作用,叫做生物物理风化。

比如,随着植物的生长,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物加速了岩石破碎的过程。

生物生长过程中,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使岩石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叫生物化学风化。

比如,生物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生成碳酸,生物残体分解生成腐质酸,它们对岩石的溶蚀、溶解作用,即为生物化学风化。

腐烂的有机物和植物的根会产生二氧化碳,与水结合产生酸,提高风化速度。

(二)影响风化速度的因素

地球物质的自然风化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比如,1cm厚的石灰岩的风化也许需要2000年的时间,而大多数岩石的风化速度更加缓慢。

某些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能够加速或减慢风化过程。

1.气候

一个地区的气候是影响地球物质化学风化速度的主要因素。

气候的变量包括降水量、温度和蒸发量。

温度和降水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对一个地区的风化作用产生最大的影响。

在气候温暖、降水量丰沛、植被茂盛的地区,化学风化更容易发生。

这种气候条件下可产生厚实且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当丰富的降水与有机物中的二氧化碳结合产生高水平的碳酸时,化学风化的过程就变得更快了。

2.岩石的表面积

物理风化使岩石破裂成较小的碎块。

当石块变小后,它们的表面积就会增加。

这意味着参加化学风化的总表面积变得更多。

3.地形和其他的因素

地球物质覆盖着地表的坡面和平面。

位于平面的物质在它们经历变化时可能会保持在原来的位置,而在坡面的物质由于重力的原因,更有可能产生移动。

当地表物质向坡底移动,其下部的岩石表面会暴露在外,从而提高了风化的可能性。

花岗岩有三组相互正交的原生节理。

它们把岩体分割成许多长方形或近似正方形的岩块。

由于化学风化,特别集中在三组节理相交会的棱角部位,当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棱角即逐渐圆化,方形岩块逐渐变为球形岩块,这种现象称为球状风化。

在球状风化进行迅速情况下,球状岩块变小、变少,而被大量风化砂泥碎屑所包围,这样如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则风化泥沙被冲刷搬走,只残留或大或小的球形石块,它们或散铺在地面或互相堆迭在一起。

个别大石球栖息在岩坡上,似乎摇摇欲坠,称为摇摆石(图5.1)。

 

从地质循环角度看,风化作用为沉积岩的形成准备了沉积物质,它们经过搬运堆积和成岩作用后形成沉积岩。

有的岩石在一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经过风化作用形成风化矿场,例如高岭土、铝土矿、次生铜和镍、稀土及砂矿等。

风化壳形成后,可能被新的堆积物覆盖,或在平缓的地形条件下保存下来成为古风化壳,这可以反映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的特征。

二、风化壳

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即是风化壳或称残积物。

也有人把被搬运后再堆积的风化产物称为堆积风化壳。

风化壳尤其是厚层风化壳的形成必须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一是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如高温多雨,温度较差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等。

二是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如地势起伏和缓,地貌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等。

(一)风化壳的基本特征

1.分布不连续

各地风化作用强度与风化产物就地残留的条件不同,风化壳空间分布上呈不连续性,厚度差异也很大,厚者可达100~200m,薄者不足1m。

2.以粘土和碎屑为主

组成物质以粘土和碎屑为主,也可包括少量残存液体。

3.无层理

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分解程度高,粒径细,中下层相反,但不具有类似沉积岩的层理。

4.可划分三个层带

发育和保存均较好的风化壳,可以划分强度风化、中度风化和微风化三个层带。

以红色风化壳为例,强度风化带氧化作用强,代表性稳定矿物为铁铝氧化物,粘土矿物主要是高岭土,颜色棕红、有新生块体和铁质化现象。

中度风化带位于强度风化带之下,水呈垂直运动,氧化及淋滤作用较弱,但水解作用强,为高岭土及过渡性粘土矿物组成的夹碎屑粘土层。

微风化带接近母岩并为潜水层,水化和淋滤作用强,粘土矿物以水云母、绿泥石为主,本质上仍属疏松岩石。

(二)风化壳基本类型及其分布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风化作用可全年进行,矿物分解最彻底,风化壳厚度最大,代表性风化产物为铁锰氢氧化物、铝的氢氧化物和高岭土类新生粘土矿物,K、Na、Ca、Mg和SiO2淋失强烈。

富铝型酸性风化壳和硅铝铁型酸性风化壳为典型的风化壳类型。

前者主要分布于热带,铝铁高度富集,并可形成铁、镍风化矿床。

后者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铝铁分离不及前者显著,硅与铝形成高岭土类粘土矿物。

以花岗岩为母岩的风化壳常形成优质高岭土及稀土元素风化矿床,以石灰岩为母岩的风化壳则质粘、少硅、多铝,下层含钙质。

温带森林带的水热状况均不如热带亚热带,水分循环、生物循环、淋滤作用相对减弱,仅碱金属与碱土金属淋失较强,其他阳离子很少淋失,总体上属中度化学风化、代表性产物为高岭土类粘土矿物。

风化壳较薄,含褐铁矿、颜色棕或黄,多属硅铝粘土型弱酸性风化壳类型。

半湿润半干旱森林草原与草原带淋溶作用较弱,水的垂直运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交替进行,广泛发育碳酸盐型中性至微碱性风化壳,色浅、层薄,含钙质、硅铝铁氧化物、蒙脱石类粘土矿物、黄土和少量岩屑,化学风化轻至中度。

在干旱荒漠地区,化学风化更加微弱,发育的为含碎屑的碱性风化壳,颜色更浅,厚度更薄。

高寒区与极旱荒漠区物理风化占统治地位而化学风化极微弱,典型风化壳为残积粗岩屑型风化壳(图5.2)。

三、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

松散的沉积物和被风化的岩石由于重力作用向下坡方向的运动称为块体运动。

在大多数地貌形态的变化中,侵蚀是紧随风化作用的。

岩石被风化后变得脆弱并破裂成小的块,这时就有可能发生块体运动。

并将风化后的岩屑带到下坡。

由于气候对某个特定区域里所发生的风化活动以及其中的植被有重大影响,因此气候情况决定什么物质、多少物质可能会发生块体运动。

所有的块体运动都发生在斜坡上。

由于地球上很少有地方是绝对水平的,所以几乎所有的地球表面都有可能发生块体运动。

块体运动可能非常缓慢,也可能非常迅速。

从细小的泥浆到大石块,地球上的物质都在发生移动。

(一)影响块体运动的因素

影响块体运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体的重量

重力作用可以将物体拉到斜坡下方。

2.物体对滑动或流动的阻力

物质抵抗向下坡方向运动的重要力量是物质和斜坡之间的摩擦力。

山坡坡度陡,物体对滑动的阻力相对小,则易发生滑坡。

3.诱发作用

地震可以将物体从斜坡上震松。

当使物体沿斜坡下滑的作用力大于抵抗物体滑动、流动和落体的阻力时,就会发生块体运动。

4.水

在斜坡上,水分少不易使沉积物之间相互粘连,从而增加物体运动的可能性。

这是因为土壤和沉积物中水分过多时,其重量大大增加。

另外,水会填充在颗粒之间的细小缝隙间,它就像润滑剂一样减少了颗粒之间的摩擦力。

因此,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分饱和的物体更容易沿斜坡下滑。

虽然水对块体运动起着重要作用,但水不是块体运动的搬运介质,而是随块体一起运动。

这与河流搬运物体不同,在河流搬运过程中,沉积物是随着水一起移动的。

(二)重力地貌

块体运动可以形成与发育蠕动、滑坡、崩塌等重力地貌。

1.蠕动

松散的风化物质,特别是土壤,缓慢地、平稳地向下坡方向的运动叫蠕动。

15°~30°的坡度最适宜发生蠕动。

由于这种运动的速率每年只有几厘米,因此蠕动作用通常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被观察到。

判断是否发生了蠕动的方法是观察建筑物和物体位置的变化。

如图5.3所示,蠕动可能会使竖直的电杆、栅栏、墓碑倾斜,也可能会造成树木扭曲、墙壁裂缝,并且破坏地下管道。

在几乎所有的斜坡上,即使坡度非常平缓,松散物质都会发生蠕动。

土壤的蠕动每年搬运大量的地表物质。

 

2.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作整体缓慢下滑的现象。

滑坡经常发生,危害很大。

我国西部山地是著名的滑坡频发区,一次暴雨常诱发成千上万次滑坡。

20世纪90年代长江三峡地区曾发生滑坡体阻塞河道、影响航行的事例。

甘肃舟曲境内也曾发生滑坡阻断白龙江致使水位上升淹没部分县城。

1998年我国汛期,全国发生滑坡达8万~9万次。

(1)滑坡形成的主要条件和地貌

一是地面具有一定的斜坡。

坡度不需太大,在岩石地面上的坡度约30°~40°,在松散堆积层上的只需20°以上即可。

二是岩(土)体内存在滑动面。

这些滑动面有岩层层面、片理面、节理面、断层面、堆积层的分界面及地下水含水层的顶、底面等。

当滑动面与斜坡倾向一致时,最易发生滑坡。

三是地下含水量大。

地下水可使岩(土)体重量增加,加大滑动力,减小抗滑力,导致滑坡的产生。

所以滑坡最多出现在雨后和冰雪融化季节。

滑坡后,地形上主要出现滑坡体和滑坡壁。

滑坡体是下滑的岩(土)体(图5.4);滑坡体有时分成几块,其地面(台阶)向后倾斜,树木成醉林,它的前缘鼓起(滑坡舌),并向前推,可将房屋、田地挤压掩埋。

滑坡壁是滑坡体下滑后,在后缘露出的滑动面,其坡度很大,一般60°~80°以上。

它的高度代表了下滑的滑距。

新鲜的滑坡壁上会留下擦痕。

(2)滑坡的防治

对滑坡进行综合治理时,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排、减、固、挡等工程措施。

一是排水工程:

在滑坡体外围开挖截水沟,使流水不进入滑坡区内。

在滑坡区内修建与滑坡方向平行或斜交的排水沟,以减少滑坡体的含水量。

二是减重与反压工程:

在滑坡体上部挖方,减轻重量;在下部或前缘填方,以增加滑坡体的抗滑力。

三是抗滑拦挡工程:

在滑坡体前方建立挡土墙,以固定滑坡体,但只能适用于中、小型滑坡。

挡土墙根部要切入基岩0.5m以下或至稳定的土层2m之下,而且墙背后和墙上也应分别修渗水沟和泄水孔,使地下水排出墙外。

 

3.崩塌

崩塌是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坠落的现象。

它广泛出现于山坡、河湖岸及海岸上,是一种突发性的灾害。

发生速度极快,一般以5~200m/s的自由落体速度进行。

发生时可摧毁森林,破坏交通,堵塞河道,掩埋村庄和建筑,造成人畜伤亡与经济损失。

如1994年7月3日乌江左岸鸡冠岭山崩,落入乌江的岩块530万m3,形成长110m的乱石坝,使乌江断流半小时,江水猛涨10m,造成煤矿被毁、码头被掀、船被击沉。

(1)崩塌形成的条件和地貌

崩塌一般发生在急陡山坡或河、湖、海岸上,坡度在30°~60°以上。

而且这里的岩(土)裂隙发达,结构被碎,特别是岩层层面及裂隙面与山坡倾向一致时,则更容易发生崩塌。

崩塌主要发生在暴雨、冰雪融化季节,因为此时岩土体大量吸收水分,负荷急增,同时又减少了岩土体内部的摩擦力,因而最易崩塌。

此外在地震和人工大爆破时,都会破坏岩土体结构,引起崩塌。

崩塌后,在山麓或陡崖下,常常形成倒石堆,呈半锥形,由大小石块及泥沙混杂堆积而成,结构松散(图5.5)。

塌陷多发生在石灰岩分布地区,塌陷地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洼地,直径一般为数十米,深<10m。

因为在石灰岩区,常有地下溶洞的崩塌而引起地面塌陷。

或石灰岩上覆的土层,被潜蚀,或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使下部土层含水量减小,承压力降低,从而引起上部土层向下压缩,造成地面下沉。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除了气候干旱外,大多数是人为过量抽取地下水所致。

塌陷会破坏土地及建筑物。

 

(2)崩塌的防治

在崩塌可能发生的地区,对不稳定的岩(土)体,可采用清挖、锚固、网包及拦挡等加固工程。

特别是在开采地下水时要合理建井,严格控制抽水量。

对已出现的喀斯特塌陷洼地,应按不同情况和要求,采用填、堵、跨越、灌浆、围封和加盖等工程。

小结

风化作用是地貌外力的起始环节。

风化作用包括机械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风化壳类型多样,主要取决于:

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以及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块体运动可以形成与发育蠕动、滑坡、崩塌等重力地貌。

这些地貌类型亦称为灾害地貌,对灾害地貌应了解它的形成条件,进行积极的防治。

复习思考题

1.风化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风化壳有哪些基本类型?

3.滑坡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4.崩塌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第二节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地表流水是最主要的地貌外力之一,它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而三者均受流速、流量与含沙量等因素制约。

流速、流量增加或含沙量减少,将导致侵蚀作用加强;反之则堆积作用旺盛。

由地表流水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统称流水地貌。

一、沟谷流水地貌

(一)坡面流水

坡面流水是雨水或者冰雪融水直接在地表形成的薄层片流和细流,出现的时间很短。

细流在流动过程中时分时合,没有固定流路,因面能比较均匀地冲刷地表松散物质。

坡度、坡长、坡面组成物质、降水强度与降水持续时间、植被覆盖度等,对坡面侵蚀强度都有很大影响。

坡度增加,流速与动能相应增加,侵蚀力亦随之加强。

但坡度超过40°后,坡面积与径流量显著减少,侵蚀力随之减弱。

坡面长度增加有种于增加水量及其动能,进而增加侵蚀力,但泥沙量增加将反过来抑制侵蚀作用。

可见坡度、坡长与侵蚀力之间关系十分复杂。

降水强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长有利于产流,不同植被类型及覆盖度将不同程度减少径流从而影响侵蚀过程。

坡面侵蚀物质堆积于缓坡、洼地与坡麓,形成由亚粘土、沙粒和细岩屑组成的、分选差和磨圆度极低,仅粗具倾斜层理的坡积物。

坡积物连片分布于坡麓形成类似展开的裙裾的地貌,称之为坡积裙或坡积裾。

(二)沟谷地貌

坡面细流顺坡而下,流速流量加大,并转变成线状集流,形成冲刷能力增强的沟谷水流,称沟流。

沟流比较集中,有比较固定的流路,其侵蚀能力比坡面流水显著增强,是形成沟谷地貌的主要营力。

岩性软弱、植被稀少与降水强度大,对沟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谷坡形态也有很大影响。

沟谷通常较短小,纵剖面上游陡下游缓,横剖面呈V形,水平产状且垂直节理发育的岩层上的沟坡常呈直立状或阶状。

较大的沟谷沟头有集水盆地、沟口常发育冲出锥。

冲出锥由间歇性洪流堆积物组成,呈半圆锥型,锥顶坡度略大,向下逐渐变缓,分选差、磨圆度低,面积通常不足1000m2(图5.6)。

(三)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灾害。

它是由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混合组成的固液两相流。

其中固体物质大多超过15%,最高可达80%。

容重一般大于1.5t/m3,高者超过2.3t/m3。

泥石流发生时,山摇地动,来势凶猛,短时内可将千万吨沙石从山上搬往山外,把沿途的交通道路及桥梁摧毁,掩埋农田和村镇,破坏性极大。

1.泥石流类型

按泥石流的流体性质可分为黏性泥石流和稀性泥石流两种。

(1)黏性泥石流这是典型的泥石流,固体物质含量很高,一般占40%~60%,最高达80%,容重在2t/m3以上。

由于泥沙石块含量多,故泥浆黏度也高,达10泊(1泊=0.1Pa·s)以上。

泥石流运动时水和固体稠成一个整体,大石块在泥浆中呈悬浮状态,作等速运动,液、固两相无垂直交换,属层流性质,故又称层流性泥石流。

在运动过程中,前锋突起,形成高数米至十多米的“龙头”,沿山谷咆哮而下,泥浆飞溅,地面震动,有着强大的冲击、冲刷、爬高和掩埋能力,破坏性极大。

(2)稀性泥石流固体物质含量较少,一般为15%~40%,容重1.5~1.8t/m3。

泥浆黏度小于5泊。

稀性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水和固体分离,两相有垂直交换现象,具有紊流性质,又称为紊流型泥石流。

如黄土地区的泥石流。

这类泥石流与含沙量大的洪流相似,也具有较大的破坏能力。

2.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地貌

(1)丰富的物源固体物质的多寡是决定泥石流是否产生以及影响泥石流规模的物质条件。

一般在岩石软弱、物理风化强烈的山区,或者洪积、坡积物、黄土堆积和冰碛物来源丰富的山区,固体物质都相当丰富,因此多成为泥石流经常发生的地点。

此外,人类不合理的毁林开荒,陡坡垦殖,废弃矿渣等都成为泥石流的物质来源之一。

(2)集水盆和急陡的沟谷地形泥石流大多数发生在有储存固体物质的集水盆及排泄固体物质的沟谷地形(图5.7)。

集水盆是积累固体物质的场所,平时固体物通过崩塌、滑坡、洪积及坡积等方式,从周围的山坡搬至盆内,成为泥石流发生时的物质供应地。

沟谷是泥石流发生时排泄固体物质的通道,一般沟床坡度越大,所造成的动能也大,最有利于泥石流的发育。

(3)充足的水分水是泥石流发生的必须条件之一,它不仅增加固体物质的重量和下滑力,以及诱发泥石流的发生,而且还是加强泥石流发展的主要动力。

因此暴雨和冰雪融化季节,是泥石流发生频率最多的时期。

泥石流发生后,地貌上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来上、中游的沟谷迅速深切、扩宽和伸长,成为峡谷状。

一次溯源侵蚀可达数百米,下切深度百余米,拓宽沟谷数十米以上。

峡谷的出口,沙石大量堆积,形成巨厚的砾石扇形地,其上分布着长条形的砾石垄岗,与泥石流流向平行排列。

前缘呈舌状伸出。

堆积物无分选、无层理,大小混杂。

如果泥石流进入河谷时,则可阻塞河道,以至改变河床的形态。

3.泥石流的防治

防治泥石流可从生物和工程二方面着手,从长期和根本上看,应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

生物措施主要在可能发生泥石流的范围内外做好护林造林工作,这样既可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保持水土,减少固体物质的积累。

对已经发生的泥石流区,也能把地表堆积物稳定下来。

工程措施,当生物措施尚未生效时,局部和短期内仍需使用工程措施。

(1)修筑蓄水工程在泥石流形成区的上游,选择适宜的地点,修建水库,以拦截及储蓄洪水,削弱泥石流区内的流量及其所产生的动力。

(2)建立拦沙坝工程在主沟或小流域内筑大型的拦沙坝,在支沟内筑谷坊,以便层层拦截沙石,提高局部侵蚀基准面,削弱下切作用,避免泥石流出现。

(3)建立排导沟工程为了保护某些建筑和工程设施,如城镇、乡村、农田、铁路、公路、灌溉站、电站及矿山等地,选择适宜地点开挖导流沟,把泥石流引向保护区外下泄。

(4)修建停淤场利用天然的有利地形,加上导流沟、导流堤、溢流坝、停淤场等工程,引导泥石流排向所设计的地区堆积,制止其任意性的破坏。

二、河流地貌

(一)河谷的发育

河谷是以河流作用为主,并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参与下形成的狭长形凹地,是一种常见地貌形态。

河谷通常由谷坡与谷底组成(图5.8)。

谷坡位于谷底两侧,其发育过程除受河流作用外,坡面岩性、风化作用、重力作用、坡面流水及沟谷流水作用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