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203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8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摘要说明

1、项目名称

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项目

2、实施单位

新疆天兆畜牧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

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洪土拜牧业村

4、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为三年,建设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

5、主要建设目标

本项目按照现代农业生态园标准建设,形成猪-沼-果(鱼、菜)生态养(种)殖模式。

通过繁育良种猪带动当地养殖业发展,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和沼气发电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和清洁能源,保障生猪生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蔬菜瓜果的品质。

项目建成后,原种核心场常年可存栏原种猪3000头,全面投产后年可提供优质种猪2.4万头,断奶仔猪4.8万头。

根据不同的猪场规模,配备粪污均浆池、沼气发酵罐、沼液池、沼液存贮池米、灌溉系统等等,原种核心场建设1000立方米沼气处理中心,对粪污处理实行猪-沼气-发电-菜(果)循环利用模式;沼气全部用于发电,每天有1600度电能保证公司生产生活用能。

利用有机肥生产技术,全年产生沼渣肥60000吨,生产生物有机肥10000吨。

项目区除自有200亩林地外,附近农民还有近万亩田地,可以充分消纳本项目产生的沼液、沼渣肥。

建设饲料加工辅助配套工程,形成年加工60000吨饲料的规模。

6、主要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筑内容

3000头种猪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项目

单位

圈栏

数量

规格

圈舍

面积

说明

前高

/后高

面积

一、猪场圈舍栏位及面积测算

限位栏

套、M、㎡

200.00

2.4

0.7

1.2/0.7

2.52

504

公猪站(含后备),面积含过道

采精栏

套、M、㎡

4.00

2.8

3.6

10.08

40.32

实验室

套、M、㎡

1.00

60

60

小计

604.32

配种妊娠母猪限位栏数(含后备)

套、M、㎡

3150.00

2.4

0.65

1.1/0.6

2.34

7371

月生产节律,面积含过道

产床数

套、M、㎡

720.00

2.4

1.8

1.1/0.6

6.48

4665.6

月生产节律,面积含过道

保育栏数

个、M、㎡

556.00

2.5

3.1

0.6

9.3

5170.8

月生产节律,面积含过道

生长育肥栏位数

个、M、㎡

1000.00

5

3.1

1

18

18000

月生产节律,面积含过道

合计

36416

说明:

1、所有圈舍宽度为7.2米,长度以具体场地条件而定;2、双列式;3、生产节律以月为单位;4、保育舍修建时将应修建面积分成两个单元;5、生长培育舍修建时将应修建面积分成三个单元;6、育肥舍修建时将应修建面积分成三个单元。

二、猪场员工建筑需求面积

项目

单位

人员

占用面积

面积

 

说明

员工宿舍厕所

㎡/人、㎡

114.00

15.00

1710.00

 

猪舍全水泡粪、全自动送料系统

员工厨房餐厅

㎡/人、㎡

114.00

2.50

285.00

 

 

员工办公会议室

㎡/人、㎡

114.00

3.00

342.00

 

 

合计

 

 

 

2337.00

 

 

三、饲料库面积

1285.23

 

 

四、猪场其它配套建筑面积

项目

单位

1000

头标准面积

3000

头计算面积

 

 

 

 

 

 

外勤区薰蒸消毒间

20.00

60.00

 

 

 

 

 

 

外勤区配发电室

20.00

60.00

 

 

 

 

 

 

外勤区加压泵房

15.00

45.00

 

 

 

 

 

 

外勤区销售展示舍

216.00

648.00

 

 

 

 

 

 

外勤区物质仓库

20.00

60.00

 

 

 

 

 

 

外勤区衣物贮藏室

15.00

45.00

 

 

 

 

 

 

人员隔离区

70.00

210.00

 

 

 

 

 

 

内勤区物质仓库

20.00

60.00

 

 

 

 

 

 

生产区产仔舍工作房

60.00

180.00

 

 

 

 

 

 

生产区保育工作房

60.00

180.00

 

 

 

 

 

 

生产区生长培育(育肥)工作房

60.00

180.00

 

 

 

 

 

 

合计

576.00

1728.00

 

 

 

 

 

 

猪场建筑面积汇总:

41766.23平方米

(2)核心种猪场及配套场建筑模式

 

3、配套建设

供水系统(含车间等等)、供电系统(变电、发电、照明等等)、自动供料系统、通风系统、供暖系统、水泡粪系统、粪污处理系统及院坝、道路等等。

7、投资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为12230.32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5453.12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1035.6万元,工程建设配套设施费用1404万元、种猪及流动资金4338万元。

项目

单位

数量

单价

资金预算

一、基础设施

(一)猪舍

36416

1300

4734.08万元

(二)员工住宿

2337

1200

280.44万元

(三)饲料库

1285.23

1000

128.52万元

(四)配套建筑

1728

1100

190.08万元

小计

5333.12万元

二、道路

车道

500

1200

60万元

场内人行道

2000

300

60万元

小计

120万元

三、设备:

产床

720

4200元

302.4万元

限位栏

3150

480元

151.2万元

风机

60

3000元

18万元

锅炉

3

100000元

30万元

冲洗设备

3

200000元

60万元

自动饲喂系统

15

200000元

300万元

种猪性能测定站

栏位

15

80000元

120万元

办公设备

3

100000元

30万元

生活设备

3

80000元

24万元

小计

1035.6万元

四、配套设施

电力系统

3

800000元

240万元

水力系统

3

300000元

90万元

粪污处理系统

3

2800000元

840万元

地暖系统(保育)

3600

400元

144万元

网管

3

300000元

90万元

小计

1404万元

五、种猪

3000

8000元

2400万元

六、经营投资

饲料消耗

3000

4400元

1320万元

育种、动保

3000

320元

96万元

水电费用

3000

80元

24万元

工资

3000

800元

240万元

低值易耗品

3000

60元

18万元

固资折旧(利息)

3000

800元

240万元

小计

1938万元

合计

12230.32万元

8、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2230.32万元,其中7230.32万元由新疆天兆畜牧有限公司自筹解决,申请中央财政及地方项目扶持资金5000万元。

9、效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常年饲养原种猪达3000头,年可提供纯种、原种、二杂种猪2.4万元,优质断奶商品仔猪4.8万头,可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利润0.35亿元,利税达0.05亿元。

通过对本项目的认真分析论证,认为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和有关要求,将有利于新疆及周边省份种猪改良和养殖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周边农民增收,并能带动其它有关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为协助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1.2编制依据

1、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3、《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

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突出,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整体生产科技水平落后。

这些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良种繁育体系和机制不健全,畜牧业发展基础不牢,无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因此,必须抓住关键环节,把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化解现代畜牧业发展瓶颈的切入点和主要抓手,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是稳定畜产品供给的重要保障。

解决好13亿多人口的肉、蛋、奶消费问题,保障稳定供应,是畜牧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大都投入大、抗市场风险能力强,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是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畜产品稳定供应的重要基础。

同时,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完善良种繁育机制,减少对国外优良品种进口的依赖,确保优良种源的稳定供给,能够有效促进畜产品的稳定供应。

根据《农业部关于做好2010年中央预算内农业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09〕11号)要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提升生猪规模养殖水平,大力推广使用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达到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产品优质安全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目标,有力推进全省生态畜牧业发展。

新疆是我国生猪主产省之一,养猪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畜牧业开始由偏重产量增长向质量和产量并重的方向转变,本省的养猪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着新疆养猪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发展新疆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必需要有相应的原种猪场相配套,新疆天兆畜牧有限公司正是顺应了这种需要,投资建设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改扩建项目,将极大促进本省农村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步伐,对安排社会劳动就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振兴新疆乃至东部地区的地方经济,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项目引进种猪为世界优质瘦肉型良种猪:

杜洛克、长白、大白原种猪,使本项目养殖场在建成后与其它养殖场相比,将具有品种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和价格优势。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种猪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商机

2012年底新疆存栏能繁母猪60.78万头,出栏商品肉猪858.74万头,平均每头母猪年出栏商品肉猪仅为14.13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于大部分规模养殖户对母猪的使用年限约为3.5年,母猪种源价格高且使用中更新不规范,周期较长,严重的制约了生猪品种改良工作,直接影响了养猪业效率。

2、目前我国种猪行业面临的问题

养猪业发展到今天,我国种猪行业虽然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资源、技术等分散,繁育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加上选择方法落后,真正进行种猪选育的场家很少,难以建立一体化的团队,发展后劲不足。

优良种猪产业化没有形成,部分杂乱种猪充滞市场,合格优良种猪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也是导致生猪生产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而且由于我国的外来良种群体相对较小,优良种猪的选育和原种生产主要控制在一些大的跨国公司手中,垄断了全世界养猪业的种猪和资源技术。

仅我国每年从国外引进种猪5000-10000头,引种费用高达1000多万美元,既浪费了大量资源,造成我国种猪育种工作长期处于“引进—退化—再引进—再退化”的落后被动局面,阻碍了我国种猪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种猪必须实行、也只有实行产业化生产,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系、新品种和配套系,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3、是促进养殖业增收的有效途径

生猪是畜牧业主导产业,也是黑龙江畜牧业的优势所在,养猪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带动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制革及医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农村脱贫致富等方面成绩显著。

集育种、饲养、繁殖、环控、防疫及信息于一体的规模化养殖综合技术,是解决我国目前养猪个体生产性能低,总体生产水平不高的关键技术。

因此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畜禽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可提升畜禽养殖效益。

良种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是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实现规模养殖场户稳定增收。

综上所述,本项目以“十二五”畜牧业规划为指导,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可以增加优质种猪的供应能力,通过杂交改良,一方面可以提高肉猪的内在品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效益,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3.1种猪养殖发展趋势预测

1、以健康为标志的种猪受到格外关注

种猪的健康程度是客户引种的第一位制约因素,一些疾病,如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等的净化,对种猪企业的发展迫在眉捷。

此外,随着猪种知识的普及,人们对品种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种猪不仅需要好的体质外貌,而且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繁殖能力、肉质等性能的选择更是客户选择的重点。

2、品牌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王牌

我国种猪业品牌战略刚刚开始,不同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不尽相同,但种猪品牌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猪企业都在规划自己的品牌战略。

3、我国种猪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横,猪肉消费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导致各地区养猪生产对猪种的要求也不尽一致,今后我国的种猪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发展。

3.2种猪养殖市场前景分析

1、优良种猪低价供给,市场看好。

2012年底全省有规模养殖场3380个,存栏能繁母猪60.78万头,出栏商品肉猪858.74万头,由于大部分规模养殖户母猪的使用年限约为3.5年,同时,大多数散养农户饲养的母猪更新不规范,周期较长。

综合考虑,按每头能繁母猪提供出栏商品肉猪18头计算,以2012年出栏数为标准计算实际的年种猪需要量仅为47.71万头,因此可减少饲养13.04万头能能繁母猪,年可节约饲料65.2万吨饲料,减少污物排放量为142.79万吨。

表面上我国每年生产的种猪数量已接近需求量,但生产的种猪数量不等于能进入生产群种猪的数量,目前国内出售种猪的体重一般在50kg左右,从出售阶段到进入种群生产,有近20%甚至以上的后备种猪被淘汰。

我国优良种猪市场仍有缺口,尤其是父母代种猪,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依然会供不应求。

由于我国种猪整体良种普及率的提高、基础母猪群良种化程度不断推进,除了优良种猪年更新需求量增加外,在良种化的大趋势下,原有种猪品种的更替需求量也将递增,因此价格低廉且品质优良的种猪市场市场竟争力强,前景好。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改善拉动优质猪肉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其中突出发展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对原料猪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必将极大刺激良种猪市场。

目前我国种猪市场处于初级阶段,种猪场规模参差不齐,种猪质量差别较大,由于经济发展的带动,种猪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存在很大的空间。

2、种猪企业处于高利润期

近10年来,我国种猪企业一直处于高利润期。

目前市场上50kg左右的各品种纯种猪,每头母猪在3000元以上,公猪高的每头超过5000元;二元种猪每头在1600元以上,高的每头超过2000元。

一个基础母猪存栏600头的纯种猪场,按30%的出种率计算,售种猪可创利300万元;同样规模的父母代种猪场,按40%的出种率计算,售种猪可创利120万元。

如果企业体制清晰,管理有序,技术力量强,市场营销流畅,总体利润还有上升空间。

现阶段我国良种猪繁育基础设施薄弱,品种改良工作相对落后,而品种改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所以我国各级政府对种猪场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出台了许多鼓励繁育良种的优惠政策。

有的地区为了推动本地区良种改良进程,对优良种猪的引进还从地方财政给予补贴。

由于政府对良种猪的生产、引进、利用的大力支持,对于提高种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利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多数种猪企业市场信息网络不健全

我国种猪场从原有的少数国有种猪企业发展到如今的遍地开花,在种猪销售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同其他行业相比,种猪企业的销售理念和方法仍属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以广告为招揽客源的主要手段和大部分成交客户是随机客户这两个方面,因此,种猪销售多是以本企业生产的种猪引导客户购买,很少或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客户所面对的市场,另方面就是存栏多滞销时,就打价格战或变相降价短期促销,畅销时蹲在家里谈生意,很少了解各地养猪发展的信息,国内除了一些少数种猪企业正在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外,大多的种猪企业对此缺乏基本运作。

4、优良种猪的推广依赖于养猪业的发展

种猪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对销售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种猪企业建立强有力的营销、服务队伍十分必要,有技术、有能力的营销服务队伍的建立是非常紧迫的任务,依靠这个队伍将生产的优良种猪推广到养猪业产业化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促进当地养猪产业化发展,只有养猪业得到产业化发展,种猪企业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种猪不是终端产品,种猪的顺畅销售、种猪产业的发达依赖于养猪业的发展。

为了实现种猪网络营销,企业必须紧紧盯住目标市场的需要进行选育,使种猪产品适销对路。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只有一种猪种,不论其如何优秀,也是无法覆盖多样化市场的需求,种猪企业应当理顺自己产品的市场定位,逐步实现根据市场的需求以销定产,及时调整品种结构及育种方向。

5、种猪市场无序竞争依然存在

非正规企业浑水摸鱼。

由于近几年来种猪市场发展态势良好,一些人看好这个行业,没有经过审核批准就生产、出售种猪,滥竽充数,政府要依法加大监管力度。

非正规种猪经纪人钻市场空子。

他们低价格收购劣质猪只,打着国内知名种猪品牌的旗号欺骗农户,从中牟取暴利。

这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依法保护合法生产场家的利益。

综上所述,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种猪产业是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种猪产业的顺利发展依赖于健全的种猪市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优良种猪仍将保持旺盛需求,我国种猪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市场不断规范,其养殖前景非常乐观。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4.1公司概况

新疆天兆畜牧有限公司是由四川省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兆猪业)、新源县兴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筹资成立的一家从事优良种猪选育、扩繁、销售及商品肉猪生产、销售的专业化种猪产业有限公司。

天兆猪业成立于2004年11月10日,注册资金3512.4万元,公司注册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长宁街32号。

目前,公司在四川、江苏、海南、贵州、重庆、湖南、湖南8个省、市共建有15个区域性公司,建有31个猪场(其中核心育种场的16个),饲养核心群种猪1.85万头。

公司现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典型示范场、全国养猪百强优秀企业、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单位、全国生猪联合育种成员单位。

新源县兴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位于新源县别斯托别乡江尔森村,占地面积60亩,2012年1月成立,注册资金500万元,经营范围:

生猪养殖、销售,饲料销售。

现有猪舍6栋,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设施和设备基本配套,经营管理和运行正常,已建成年饲养种猪500头,出栏优质猪1万头规模场。

由于该场多年来注重健康养殖,所销售的商品肉猪受到各界的好评,已取得了市级农业产业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等殊荣,在本县养猪界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川省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有外籍专家4人,现有员工562人,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16人,中级畜牧兽医师35人,大中专毕业生34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部员工总数的62%以上;公司现有人员中管理人员168人占员工总数30%,猪场工作人员394人占员工总数70%。

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技术上得到了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

同时,该场具有健全、完善的生物安全控制和日常饲养管理等操作规程、现代化的育种性能测定、精液质量检测设备设施,为核心场的育种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2008年1月22日,四川省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从加拿大Hylife(FASTGENETICS)公司引进的866头杜洛克、长白、大白原种猪的养殖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

作为当时我国单次最大规模数量的原种猪引进,在我国引种史上具有历史里程碑的意义。

同时,天兆公司出资1400万元永久性买断加拿大种猪提供方在中国地区的种猪基因技术许可权,并先后于2009-2012年分七批共从加拿大引进优质种公猪冻精81250头份,进一步扩大和丰富了核心场基础母猪群的血缘,从而彻底改变我国传统的引种模式即“引种—繁育—基因退化—淘汰—再引进”的不良循环。

目前四川省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原种猪基础群存栏18520头,年生产量约为41.15万头(含商品猪)。

2008年8月开始产仔到目前,通过近4年的饲养,种猪生产指标已达到和部分超过加拿大公司的生产水平,2012年底公司能繁母猪生产提供断奶成活仔猪数平均达到23.6头(其中嘉陵区龙池场25.77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54头)9.06头;断奶保育猪在30-100公斤期间料肉比为2.5,日增重达900克以上,达到100公斤时日龄为150天,比常规养猪缩短30天;提供的商品猪100公斤屠宰瘦肉率达63%。

通过几年的运作,天兆猪业种猪生产性能各类指标已排列全国前列,公司养殖效益居国内首位。

天兆公司对核心群母系种猪的选育要求是每年母猪的更换率达到100%,以确保最佳的遗传进展;每头公猪与25头母猪交配后就不再使用,以防止群体的亲缘系数上升过快,造成群体生产性能迅速退化;核心群每年使用进口冻精进行配种的比例达到30%。

四川天兆严格进行育种测定,2009年-2011年6月共对10061头体重75kg-140kg的后备母猪进行超声波测定,并将测定数据和繁殖性能结果输入OneFarm软件(BLUP法评估软件)以进行EBV值的计算,天兆公司的育种师先根据综合指数值取相对高者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再结合后备猪的体型外貌选取最佳者进入核心场的后备猪群。

核心场只选择拥有14个有效乳头、腿部肢体强壮、体型符合标准的后备母猪留作种用。

从2009年起,核心群的选种目标主要围绕母猪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果等几个主要方面。

例如天兆公司对长白母猪的选育目标确定如下(按权重比例排序):

窝产仔数(21%)、饲料转化率(21%)、生长速度(17%)、母猪繁殖寿命(13%)、瘦肉率(10%)、断奶体重(8%)、出生第1天死亡率(5%)、窝产断奶仔猪数(4%)和母猪分娩间隔期(1%)。

从事超声波背膘和眼肌测定的员工均接受过加拿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