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266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docx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实施方案第稿

 

石桥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工作

实施方案

 

任城区石桥中心小学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兰香小学“新教育”实验工作

实施方案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为了使新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大力提升我镇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区教体局《任城区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以区教体局“新教育实验”项目指导思想为具体指导,以追求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具体目标,丰富教师阅读文化,构建教师自身生活方式,支撑教师在智慧的启迪中积极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以教师经典阅读为主要载体,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生命灵动、幸福成长。

二、实验目标

1、我们将全面学习新教育实验提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行动哲学”支撑性基础理论,同时融入“和谐发展理论”和“校园文化理论”,强化实验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注重实验的“基础性”和“普及性”,打好底色,积蓄强劲的理论导航力量。

2.我们将按照区教体局提出的“四个改变”的实验要素和目标,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得到和谐和深度发展。

在学生方面,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立足基础,奠定习惯,有宽厚的生长带和密集的生长点,为学生的将来学习、终生学习和良好学习的素质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条件。

在教师方面,改变教师的教育行走方式,建立灵活的职业生存和专业成长的模式,在理想中践行教育,在教育中追求理想,体现职业的荣誉和幸福,增加和拉长教师的幸福指数,体现成长的快乐,在前行中攀登,在登攀中前行,做教学的幸福改造者,逐步成为研究型、专家型和新书生型的教师。

在学校方面,改变学校历史的和常态的发展模式,建立书香校园和文化校园,投身文化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新型学校的创生中,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面貌。

在教育方面,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倡导行动科研、行动研究和校本研究,关注教室里发生的事情,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三、实验主要内容

1、营造书香校园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开展《与黎明共舞》诵背活动和童书阅读。

强化书香意识,营造书香环境,提升书香品位。

2、实施儿童课程

倡导师生、家校、亲子之间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和“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

3、师生共写随笔

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师生超越自我。

4、构筑理想课堂

提倡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与发展学校、教师、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尤其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5、培养卓越口才

通过学校、班级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形成终身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6、聆听窗外声音

通过开展学校报告会、请家长进课堂、参加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价值观。

7、建设数码社区

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借助数字校园,建设学习型的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8、确立“每月一事”主题活动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在小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中学会求知,通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9、缔造完美教室

以文化为自己的教室立魂,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将愿景、文化、课程等融合在一间教室里,编织诗意的生活,最终让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走向卓越。

四、实验思路和方法

(一)营造书香校园

“书香韵雅趣,乐学成良习”。

这是我们学校的读书口号,针对学校的现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造书香氛围。

①布置校园、教室等环境,设计班级、学校读书标语,通过宣传板报、走廊等张贴名人格言、读书明星、好书推荐等,让校园、教室散发出书香气息。

②加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定期添置图书,使之成为师生借书、读书的温馨港湾。

建立班级图书角。

每个班级都要摆放一个书橱,充分发动学生捐赠图书,班主任老师在布置学生捐赠图书前,要列好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书名,要求学生每次捐赠同种书籍,分阶段进行,可以每月每人一本。

捐赠来后统一放到书橱内交流观看。

③班级间进行“图书漂流”。

每学期班内赶一次“图书大集”。

每学年学校举行一次“图书大集”活动。

让图书真正利用起来。

(“图书大集”就是把自己已经看过的图书分一元区、两元区、五元区出售)

④班级、学校成立“读书俱乐部”,经常搞读书活动来推动师生的阅读。

如:

好书推介会、读书演讲、朗诵会,课本剧表演,故事会、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评比等。

⑤发挥好“班级共同体”的作用。

不管哪门任课教师让学生在每节课都能尝到阅读的乐趣。

⑥完善评价机制。

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

班级可每月评选一次“读书之星”(每月能完成教师推荐书目得1星,多读一本加1星,最多得4星。

学校评选的“读书之星”得5星。

2、保证学生在校阅读时间。

①每天早晨8点至8点15分为晨诵时间,教师指导诵读。

②每天中午1点40分至2点为午读时间,学生自由阅读

③利用每节课前预备铃时间,开展课前一首诗活动。

④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做好学生阅读的指导工作。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整本书的阅读,教给学生常用的阅读方法:

速读、略读、精读等,使学生的自由阅读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指导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教会他们记读书摘要,做读书卡片和写读后感的方法,使读书活动能够由表及里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性格形成以及思想发展。

3、家校联手,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①利用家长会宣传读书的重要性,对学生人生的影响,端正家长的读书观,赢得家长的支持。

给家长写公开信,倡导家校携手,引导学生与经典为伍。

②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书香家庭”,成为“书香校园”的延续和补充。

③家长配合进行阅读反馈,填写阅读反馈表,了解学生阅读兴趣,时间以及遇到的障碍,便及时进行指导。

4、各年段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

低段(1—2年级)

①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能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

②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③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古诗,背诵优秀诗文30篇(段),

④能做简单的读书卡、书签等。

中段(3年级):

①努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些摘抄工作,以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②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与同学父母间进行交流。

③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背诵优秀诗文45篇(段)

高段(4—5年级)

①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如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等。

②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③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④能写一些简单的评论和读后感,能自主选择课外读物。

(二)实施儿童课程

“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完整体现。

新教育儿童课程也将从这三个方面实施。

1、晨诵

①根据晨诵要求在班级中开展晨诵活动,晨诵时,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让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

教师在晨诵时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要和学生、诗歌融为一体。

②每个学生要有专门的晨诵本,将每次晨诵的诗收集、整理在这个本子上。

教师要定期翻看并将优秀晨诵作业通过文字或照片展示给大家。

③积极参与同年级实验老师开出的晨诵课,并主动参与交流讨论。

④及时记录精彩的晨诵故事,并尽可能发在晨诵专贴上。

当然也可以将相关的问题或困惑写出来。

⑤在年级或全校或开放周期间开出一节晨诵的公开课,可自主报名,也可由主持人或年段负责人规定。

⑥班上有孩子过生日时,精心选择生日诗,并把它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送给孩子。

⑦一个学期,每个实验教师必须上交两份精彩的晨诵案例。

2、午读

①每天语文老师为本班学生讲一个故事,时间在10分钟左右。

②每班每周两节阅读课,连排连上。

具体要求每周精选一本绘本利用阅读课进行。

③培养训练学生走进教室,立即进入读书状态,教室要保持安静,还学生一个安静的读书场。

开放班级读书角,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图书定期更换,如果孩子喜欢也可以借回家中,第二天归还。

④开展“让书香飘满校园”读书节等相关读书活动。

⑤开展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

两个月一次竞赛活动,定内容、定时间。

如经典诵读展示、故事会、走进童话世界、动物知识探秘、《三字经》的背诵等。

⑥每天给学生大声朗读课文10分钟的机会,以自由读的方式进行,读物以语文书和晨诵内容为主。

3、暮省

用日记记录成长,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成了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在实验开始,学生的随笔肯定带有明显的作文倾向,因为我们教师往往是以作文的要求来评价学生的随笔,而没有将之视为共同生活的一种方式。

随着实验的渐进,我们会自觉地引导学生把随笔与日记视为“三省吾身”的生活方式,并提笔参与学生的成长,即:

批阅学生的随笔日记。

利用师生共写随笔引领儿童走向自主与成熟。

而学生随笔,也会逐渐地丰富为心灵独白(保密日记)、相互倾诉(共写日记)、观察日记、班级共议日记、童话文学创造等多种形式。

而在低段儿童,这种写作则是与父母联合,并与绘画、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

(三)师生共写随笔

1、教师写随笔活动:

提倡教师养成反思、记录的好习惯,勤于思考、勤于练笔。

每位教师每学期写读书笔记不少于20篇,中青年教师每学期写随笔不少于10篇,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博客,经常登陆教育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在教育论坛里发贴和跟贴。

2、学生写生活化日记:

学生写日记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每位学生都要积极写日记。

三到五年级的学生周一至周四坚持写日记,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写日记进行悉心指导,做到当天批改,讲评。

三年级以调动写作兴趣为主,四五年级以自由日记为主,力争做到格式正确,内容丰富,文句通顺,书写规范。

对于好的文章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发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聆听窗外声音

1、学校挖掘社会资源,请进各类成功人士给学生做报告。

2、班级挖掘家长资源,有计划安排不同职业的家长给学生、家长作报告。

3、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去(春游、秋游、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聆听窗外声音。

(五)培养卓越口才

1、各科任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在班上经常创设情景让学生辩论、演讲、表演课本剧等。

2、学校根据“每月一事”的主题确定每月的活动主题。

(六)构筑理想课堂。

所谓理想课堂即指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1、同课同构,同课异构

所谓“同课同构”就是针对共同的教学课题,进行集体备课,让不同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到整合,确定统一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统一的教学设计,使用共同的教案、多媒体课件等,由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和个人素养进行教学。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

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

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不同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

“同课同构,同课异构”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教研组成员进行同课同构,同课异构活动,同备一节课,同上一堂课,共研一节课,通过比较找出差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效率。

2、先学后教,培养自主

提倡学案式教学。

教师在上课前一天,将精心设计好的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提前预习好新课内容,提前自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根据学案设计自己说出新知识点,教师只起点拨、指导作用。

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达到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的理想效果。

教师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学案式教学,学案保留到教导处备查。

3、当堂训练

每节课至少拿出10分钟的时间进行当堂检测,以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也为下节课找出教学重点。

4、兵教兵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注重培养“小老师”,让学生教学生,培养“兵教兵”的良好学习习惯。

今后听课,评价课堂教学,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5、课后反思

教师要养成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通过深入的反思,查缺补漏,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益。

(七)建设数码社区

1、教师要有“教师博客”,班级要有“班级博客”或其他形式的网络家园,如:

“三人行网络班级”“班级QQ群”等。

经常和家长、学生交流沟通。

2、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优秀“班级博客”。

并请做得好的班级作经验介绍。

(八)确立“每月一事”主题活动

1、构建主题性校本诵读课程。

每月围绕一个重点习惯,开发并丰富诵读内容,使先行的阅读为孩子的习惯养成奠定扎实的知识背景。

具体内容可以围绕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每月主题,例如:

勤俭节约、遵守规则、公益活动、回归自然、学会感恩、陶冶艺术、强身健体、交往礼仪、阅读求知、热爱劳动、自信自强和反思自省等寻找阅读材料,真正让阅读成为孩子日常的生活方式。

  

2、创设多元的实践情景。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可以结合日常的学科文化、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文化、班级文化、社区文化等内容,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平台,以推进活动课程的实施。

  

3、注重反思性的评价。

面对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在研究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并优化操作流程,及时记录典型个案,组织有效的反思讨论,不断提高习惯养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探索理想德育的模式。

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光靠12件事情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整合“六大行动版块”,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的生活细节。

即在德育目标引领下定位学生的追求;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在读书和日记中升华学生的人格;在兴趣特长中树立学生的志向;在榜样激励中磨练学生的修养;在对话场景中沟通学生的心灵;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能力;在社会家庭背景下形成教育的合力。

(九)缔造完美教室

以班级文化构建为总体目标

1、确立班级愿景、使命、价值观

2、确立班训、班歌、班徽、班名

3、全体学生参与确定班级标识

4、开展有计划的班级活动、节日活动

5、制订科学有效、富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制度

6、实现班级环境整洁化、美化、绿化、知识化

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基本愿景

1、师生每月共读一本书活动

2、亲子共读

3、读写绘

4、建立班级博客作为教师、学生和家长交流的平台

5、共同实践

6、共同运动

7、共同旅游

8、共同表演

9、主题统整,以共同的班级建设目标整合班级活动

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生活方式

1、晨诵课程

2、整本书阅读,每学期阅读不少于5本

3、日日反思,设定心灵交流本记录反思内容

以实施全人课程为基本途径

1、人格课程(公民与生命)

2、书香课程(文学与主题)

3、学科课程(语数英理想课堂),学科成绩分三档考核

4、社团课程(艺术、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

5、实施新教育六大行动

  

(1)营造书香校园:

建设班级图书角

  

(2)师生共写随笔:

每月至少各一篇

  (3)聆听窗外声音:

有活动记录

  (4)双语口才训练:

有活动记录

  (5)建设数码社区:

班级博客和班级邮箱

  (6)构筑理想课堂:

每学期校级公开课至少一节

 6、每月一事活动

 以师生成为叙事的主角为基本使命

 1、师生成长叙事(每学期最少各一篇)

2、创造生命奇迹(每学期至少有一个真实感人的转化案例)

五、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发动阶段(2012年7月——2012年9月)

1、赴诸城市、绛县、淄博临淄区实地考察学习;

2、听取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卢志文教授讲座;

3、组织学习新教育实验的相关理论,了解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情况。

第二阶段:

实验启动阶段(2012年9月)

1、结合区教体局《任城区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及新教育实验工作室;

2、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安排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

3、召开骨干教师座谈会,明确实验的目的、意义,强调参与实验的自觉性,并制定好相应的实验制度;

4、参加新教育实验通识培训。

第三阶段:

实验启动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月)

1、开展新教育宣传月活动;

2、组建新教育实验研究核心人员,打造新教育实验骨干教师队伍;

3、组织参加新教育研讨、交流活动;

4、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课题有关专题活动。

第四阶段:

全面实验阶段(2013年2月——2014年8月)

1、分学期制订好实验计划,全面开展实验活动,让新教育实验落实在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每学年举办好读书节、读书沙龙活动;

2、组织网络读书论坛、集体备课、新教师评优课、观摩小学骨干教师课堂实录等各类校本研修活动;

3、建好教师博客和班级博客,增进师生交流;

4、建立实验共同体,具体层面地进行各项研讨、交流、展评活动。

按县局安排和自己安排,组织参与的各种联谊活动,定期评比、集结出版教师随笔专集、学生美文集和优秀实验论文集,有条件的情况下为教师个人出版个人实验专著;

5、不断组织新教育实验研讨、交流活动;

6、按照六大行动或者重点确定的子课题,不断积累一些新材料;

7、不断进行阶段总结。

第五阶段:

总结推进阶段(2014年8月——2015年8月)

1、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数据、音像、画册、著作等实验成果。

邀请专家和领导进行成果鉴定;

2、进行成果转化和辐射工作,进行更高层面的实验准备;

3、全面总结新教育实验实施情况,形成学校特色,建成新教育示范校。

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六、实验保障

1、成立学校新教育实验组织机构,组建强有力的行政推进和业务指导团队,保障新教育实验的顺利开展。

2、健全管理制度。

(1)实验过程和结果纳入学校和教师个人考核。

(2)定期举办新教育实验专题活动。

3、开展交流活动。

我们将以友好学校为桥梁,以“新教育实验在线”为网络平台,进行学校、网络和培训学习一体化的形式,深入开展新教育实验的各项工作。

4、经费保证。

学校辟出专门的读书活动资金和新教育实验资金,进行教师的外出学习参观等多形式的培训,进行实验活动的专项评比,每学期不低于1万元。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附件:

1.石桥中心小学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2.石桥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研究中心成员名单

3.石桥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研究项目小组

 

附件1:

石桥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陈庆礼校长

副组长:

张庆伟副校长

顾峰副校长

李兴坤希望小学校长

成员:

刘冰教务处主任

邵明城教科室主任德育处主任美术教研员

宗伟总务主任

李红喜教务处副主任

褚士菊教务处副主任思品教研员

吴志坚总务处副主任

刘淑真少队辅导员音乐教研员

张芬德育处副主任语文教研员

祁德兵办公室副主任

崔云贵中心小学东学区负责人

孟现鑫中心小学西学区负责人科学教研员

 

附件2:

石桥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研究中心成员

主任:

顾峰副校长

副主任:

刘冰教务处主任

邵明城教科室主任德育处主任

成员:

李红喜教务处副主任

褚士菊教务处副主任

刘淑真少队辅导员音乐教研员

张芬德育处副主任语文教研员

卞松东电教实验主任

杨玉珍数学教研员

李双梅英语教研员

郑磊磊体育教研员

孟现鑫中心小学西学区负责人科学教研员

 

附件3:

石桥中心小学新教育实验研究项目小组

实验项目

项目负责人

职务

营造书香校园

褚士菊

教务处副主任

实施儿童课程

刘冰

教务处主任

师生共写随笔

李红喜

教务处副主任

构筑理想课堂

刘冰

教务处主任

张芬

语文教研员

杨玉珍

数学教研员

李双梅

英语教研员

孟现鑫

科学教研员

褚士菊

品生品社教研员

刘淑真

音乐教研员

邵明城

美术教研员

郑磊磊

体育教研员

陈庆琦

信息教研员

培养卓越口才

陈亚军

宣传办主任

聆听窗外声音

张芬

德育处副主任语文教研员

建设数码社区

卞松东

电教主任

李然

信息技术教师

“每月一事”主题

刘淑真

少队辅导员音乐教研员

缔造完美教室

邵明城

教科室主任德育处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