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279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7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docx

重点专业建设方案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建设方案

1项目简要说明

本项目以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建设为重点,同时带动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火电厂集控运行、电厂化学等专业发展;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内涵建设、社会化评估体系构建、保障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

本项目建设期为两年,建设总资金88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43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150万元,学院配套资金300万元。

通过本项目建设,把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榆林及周边地区火力发电行业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型人才面向一线生产和服务的培育与培训基地。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支持《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发展优势支柱产业,主要解决目前电力行业人才紧缺的问题,为榆林地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2专业建设基础

2.1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

榆林市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现已成为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并步入了工业跨越式发展阶段,县域特色工业体系已经形成,大力发展“煤炭、兰炭、电力、化工、载能、建材”六大支柱产业。

2010年神木县年发电量为350万千瓦时,是西电东送的枢纽。

《神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了电力产业的发展方向:

“建成一批大型电力企业,支持一批综合利用电厂项目,促成一批电力企业与载能企业联合。

加快推进锦界国华三期4×100万千瓦电厂、神东2×66万千瓦电厂、陕西国华神木热电2×30万千瓦电厂建设。

支持赵家梁、红柳林、石窑店工业区2×30万千瓦以及瓷窑湾2×60万千瓦综合利用电厂建设。

“十二五”末,全县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

”要求大力推进电力行业的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由于电厂设备的更新,产能的提升,以及规模的扩大,急需大量懂技术、会操作、能维修、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据榆林市未来二十年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显示:

未来二十年榆林地区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约60万人,平均每年3万余人,其中电力行业约15万人,年均需求量7千多人;电厂现有人才结构主体是中专生和本科生。

而真正具有熟练的电力设备操作能力的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熟悉电厂设备操作与维修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严重短缺。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以此为契机,乘势而起,按照市场需求,办学初就设置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并且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人才培养方案渐趋完善,这无疑会对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和持续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2.2现有基础与特色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坚持立足榆林、面向陕北、辐射全省及毗邻省区的服务定位,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经济服务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地政府和企业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

第一、2010年5月神木县委、县政府组织成立了神木能源化工职业教育集团。

第二2011年神木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神木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出台了《神木县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要求树立大职教教育理念,确立中高职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实行一体化办学新模式。

第三、校内外实训基地都已初具规模,可以开展实训教学和生产实习以及培训企业员工。

依据实施意见精神和神木能源化工职业教育集团功能,已经形成了以学院为龙头,神东、国华等电力企业参与办学的热力发电职业教育体系。

同时,职业教育集团内的企业均与学院达成校企合作意向,探索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充分地提高学院的整体办学水平。

目前,学院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已经与神东电力公司、国华神木电厂、神东神木电厂、神木锦界电厂、神木恒源煤电厂等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其中,神东电力公司作为神华集团旗下专属电力运营全日制子公司已经与学院签署了正式的校企合作协议书,为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搭建起广阔的平台。

同时神东电力公司(集团公司)培训中心已正式迁至学院办公,借助其高起点、高标准、高资质的技能培训及专业工种鉴定平台,对建设职业化、标准化、规范化职业生涯发展大有裨益。

2.3教学条件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实训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

实训楼的设计标准高于国内同等高职院校,本专业已经建成实训室8个:

计算机绘图室、电工电子综合实训室、锅炉模型实训室、供暖锅炉实训室、流体传热实训室、管路拆装实训室、楼宇自动化、工厂供电实训室。

生产实习和定岗实习具有他专业不可比拟的优势。

已建成2个校外实训基地:

神木亚华热电厂和神华神东电力有限公司。

专业师资力量也非常雄厚,任课教师均是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国内“985”院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中选聘,形成本科生、研究生、在读博士生的合理教师梯队,形成了业务精、技能强、素质高的教学团队。

2.4招生与就业

依据服务定位,学院坚持以榆林地区生源为基础,陕北及陕西省内生源为保障,晋蒙宁甘等周边省区生源为必要有效补充。

从近四年招生情况来看,学院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生源充足。

2010年学院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所招学生学生平均成绩419分,报到率97%;2011年,学生平均成绩354分,报到率达100%。

所招学生平均成绩和报到率均高于省内同类高职院校。

学院招生渠道广泛,学院还在积极探索五年一贯制招生模式和成人教育模式,以形成多种渠道招生的合理格局,保证学院有充足的生源。

加之,规模达万人的神木职教中心学生是学院生源的坚强后盾。

学院地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腹地神木县,随着神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大型企业纷纷入驻神木发展,高级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制约经发展的瓶颈。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劳动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同时也是职业技术交流研发平台,学生毕业后可直接面向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企事业单位及其毗邻省区企事业单位和相关行业就业,就业前景广阔。

加之,学院依托神木能源化工职业教育集团的优势和地方政府的有利政策,已经与神东电力有限公司和国华电厂等单位达成协议,为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场所,并进行“订单”式培养。

学院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待遇优厚,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的人才需求。

3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3.1人才培养目标

学院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热能学、传热学、动力学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够从事电厂热能动力及其控制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管理以及一般热力与控制工程设计,具备基本的经济与管理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神东电力公司和周边各大电厂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主线、强化职业精神与团队训练、企业全程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结合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制定职业素质教育标准、课程教学标准,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完善校内实训和生产性实习条件,营造职场环境,依托区域各大型国有发电企业建立“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全面提升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健全和完善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体系,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科学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针对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健全一支“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

3.2专业建设目标

1.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依托行业、企业,实行工学交替,在与神东电力公司、陕煤集团等行业重点企业成功举办校企联合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订单式培养”。

2.推进课程体系与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通过对电力行业调研、专家研讨会,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召开专业教师、实践专家研讨会,按照从学徒、岗位胜任者、班组长、车间技术员、企业专家等不同职业阶段设计工作情景;使课程内容和各个岗位要求标准相统一,确立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核心课程,完善了专业体系建设,使本专业学生基本达到对口就业。

3.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推广理实一体化、行为导向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

4.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电厂仿真实训室、泵与风机检修实训室、热工仪表实训室等为重点,建成了集教学实训、技术培训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建设和完善热工仪表实训室、动平衡与轴检测实训室、煤质分析实训室等。

在原有的基础上,以校企深度合作为途径,不断发展和巩固校外实训基地,建立4家长期合作伙伴:

神木神东电力有限公司、神木亚华热电、玉林阳光热电、鄂尔多斯上湾电厂。

5.教学团队建设为了学院的发展和培养一流的毕业生,学院必须建设一支“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业务精、技能强、素质高的教学团队。

经过3年的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8名。

聘请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稳定的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设计,承担实践课的教学工作。

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达到50%以上。

6.社会服务能力发挥专业优势,大力开展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开展维修电工、电厂操作工的培训与鉴定,每年300-600人次。

每年承接市级及以上技术研发课题或企业横向课题2项。

利用优质师资、设备资源,为高职、中职院校培训师资,特别要主动为中西部地区中职、高职学校服务。

7.构建社会评价体系建立就业单位、学校、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3.3专业建设思路

本项目将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立社会化评价体系、建立保障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提高社会服务功能建设等方面分别入手,打造本区域最强大、最专业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

1.工学结合在政府大力支持,形成明确制度,实行工学交替、定岗实习,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2.课程体系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更新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

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企业调研,组织专家及教授企业考察,并征集当地煤矿、电厂、玻璃厂、化工等典型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专家意见,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有步骤地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4.教学团队建设第一、引进企业能工巧匠;第二、引进工程师教师;第三、大力引进其他院校教授。

5.社会服务能力整合本专业群的资源,确定5-10个重点技术方向,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其他院校培训师资,为企业及学校开展技能培训及鉴定。

6.专业群建设第一、以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技术专业为龙头,找出3-5个相关专业建设专业群。

第二、为其他专业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实现教学团队、专业平台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资源共享。

第三、充分利用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技术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带动并促进整个专业群的发展。

4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总经费为880万元。

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投入经费44万元,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投入经费53万元,教学内容改革投入经费88万元,教学模式改革投入经费79万元,师资队伍建设投入经费106万元,实验实训内涵建设投入经费431万元,社会化评价体系建设投入经费9万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投入经费35万元,社会服务建设投入经费35万元。

4.1人才培养模式

4.1.1建设思路

以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推行企业冠名、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

利用校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技术专业全新的课程体系;强调“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并重”,按照“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要求,制订全新的课程标准;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的界限,按照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与企业专家合作,根据国家精品课程的标准和要求,开发一批以行动导向教学法组织内容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一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特色教材。

4.1.2建设内容

紧紧围绕“紧缺人才”的要求,制定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企业的参与下对电厂与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各岗位进行分析,归纳出各岗位和企业的紧缺岗位,并把人才培养定格在紧缺岗位上,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企业调研和职教集团等措施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校企信息的双向沟通;通过为企业输送毕业生、职工培训、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等措施,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实现校企人才的双向流通;通过科研合作,开发新的工艺和产品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实现技术双向互通;通过企业资助金和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以及企业在学校建立实训车间搭建物资交流平台,实现校企物资双向互通。

4.1.3资金预算

表4.1.3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

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

2011——2012年度

2012——2013年度

1.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9

14

2.“订单”培养人才模式建设

4

5

3.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

5

7

小计

18

26

合计

44

4.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4.2.1建设思路

大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力促地方政府出台鼓励企业投资学校的政策,力争建立对学校投入逐年增长的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调研和职教集团的作用,形成校企联合制定计划、联合组织教学、联合开发课程、联合聘任教师、联合评价质量的“五联合”育人机制。

建立校企“人才交流”机制,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

建立校企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4.2.2建设内容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全程参与下,依据中、高级电工种职业资格能力标准,按照“高素质学徒→高素质工人→高素质技术工人→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成长过程,优化课程体系,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工学结合、四步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同时,实行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学分制管理,学生修完学分、通过相应工种的鉴定和考核后,取得毕业证书及对应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双证制”人才培养。

 

表4.2.2人才培养优化过程

第一

学年

岗位

认识

第二

学年

单向项

目实践

第五

学期

混合项

目实践

第六

学期

顶岗

实习

学习

平台

一体化教学+

校外实训基地

一体化教学+      校内实训基地

一体化教学+   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能力

递进

形成通用职业能力

形成专业职业技能

(中级工)

提升专业职业技能

(高级工)

强化岗位能力

(准技师)

素质

拓展

人文素质

专业基础素质

专业技能素质

职业素质

角色

转变

高素质学徒

高素质工人

高素质技术工人

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4.2.3资金预算

表4.2.3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

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

2011——2012年度

2012——2013年度

1.课程体系的建设与优化

5

8

2.“双证书”制度建设

5

7

3.学分制建设

6

8

4.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

6

8

小计

22

31

合计

53

4.3革新教学内容

4.3.1建设思路

结合周边电力企业火电厂热能岗位群和我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根据热动类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联合制定课程标准;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批以工作过程、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教材和课件;紧紧围绕专业技能培养和辐射带动作用建设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资源,着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4.3.2建设内容

1.课程标准制定依托企业,针对电厂热能动力岗位工作内容、职业职责等内容,参照现有国家电力行业岗位标准,由企业与学校共同确定电力行业岗位能力要求,针对本专业所面向的电厂运行、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等层面所应掌握的职业技能,制定本专业职业岗位能力标准,以此来制定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课程标准。

 

表4-3-2热动专业所涵盖的工种等级与岗位

工种编号

工种名称

工种等级

职业岗位

11-034

集控值班员

中级

高级

技师

高级技师

单元长、值班员

11-017

锅炉本体检修工

初级

中级

高级

技师

高级技师

班长、技术专责、高中级工

11-026

汽机本体检修工

初级

中级

高级

技师

高级技师

班长、技术专责、高中级工

11-067

锅炉受热面安装工

初级

中级

高级

技师

高级技师

班长、技术专责、高中级工

11-070

汽机本体安装工

初级

中级

高级

技师

高级技师

班长、技术专责、高中级工

2.课程体系构建以够用为原则,建立跨越“学科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新型课程体系。

在课程计划方案中体现专业定向结构,积极贯彻“素质为本、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够用为度”的原则,在尊重职业教育自身规律的前提下,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和体系。

 

图4-3-1工作任务分析示意图

3.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发与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建设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带领自己的教学团队认真学习、调研,根据课程性质精心设计、完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践环节以满足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

具体完成核心课程《电厂锅炉设备与运行》、《热力发电厂》、《泵与风机》、《单元机组运行》、《电厂汽轮机设备与运行》、《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课程标准、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录象、学习指导,流程如图4-3-2所示。

图4-3-2职业核心课程体系示意图

按照院级优质课程标准,完成《锅炉构造与原理》、《电厂汽轮机设备与运行》、《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泵与风机》4门优质课程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开发流程如图4-3-3所示。

图4-3-3优质核心课程开发流程图

4.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专业教师资源、专业标准、核心课程网络资源、试题试卷、专业媒体素材库、教学评价体系等资源子库,面向社会开放,成为社会人员终身学习、可持续性学习的公共服务平台。

在区域内实现资源共享,起到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和社会效益。

在专业教师资源领域给予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充分利用地方优势精品课程选用的优秀教材均由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主编或参编,在实践教学上以项目驱动形式诠释课程内容编写校本教材,确定教学标准并与相应的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改革考核方式强化过程考核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4.3.3资金预算

表4-3-3革新教学内容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

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

2011——2012年度

2012——2013年度

1.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9

14

2.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4

22

3.精品课程建设

6

9

4.校本教材编写

6

8

小计

35

53

合计

88

4.4创新教学模式

4.4.1建设思路

在校企联合培养体系的指导下,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按“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现代高职教学模式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为目标,每个任务步骤又细分为若干项目,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

从必备理论知识课堂讲授、基本技能训练任务驱动、电厂实地实训工学交替、电站仿真模拟系统岗位模拟、实践技能测试综合评价、校企联合培养这六方面进行教学模式创新。

4.4.2建设内容

1.采用现代课堂讲授的模式进行必备理论知识的讲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

根据岗位必备理论知识进行课堂讲授,教学手段改由“黑板+粉笔”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转换,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功能专业教室,即描述性、报告性的理论课堂,向多功能一体化的“仿真”职场转变。

2.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或几个具体任务为目标,任务又细分为若干项目,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3.以工学交替的模式进行电厂实地实训学生在学校进行必备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实训,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这样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用结合,强化学生技能,增强动手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企业去实习、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4.以岗位模拟的模式进行电站仿真模拟系统的学习任务学校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引进电站仿真系统,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传入课堂,进行和将来职业相匹配的岗位模拟训练。

5.对实践技能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实践技能测试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综合评价系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实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6.采用校企联合培养、顶岗实习的模式来培养具有职业标准的高技能人才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制定校企联合培养方案,根据校企共同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邀请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行业专家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传授最新业务知识,开展技能培训,介绍企业文化,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训资源进行学习,利用学校的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增强员工的职业素质。

4.4.3资金预算

表4-4-3创新教学模式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

单位:

万元

建设内容

资金预算

2011——2012年度

2012——2013年度

1.媒体教学

15

23

2.项目教学法的推广

4

7

3.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推广

7

11

4.3P一体化现场教学

5

8

小计

31

48

合计

79

4.5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4.5.1建设思路

畅通校企管理干部、专业教师、工程技术人员交流的渠道,建立与校董企业“干部交流、双师共建”的机制。

制定相应制度,激励系部主任、专业带头人到发供电企业挂职实践,企业车间主任、工程技术人员来学校挂职任教,确保三年内系部主任和专业带头人到企业挂职时间不少于半年。

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4.5.2建设内容

1.强化师资培训学院多次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积极与开设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院校加强联系,大力引进新教师。

鼓励青年教师业务进修,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提供到企业第一线的实习机会。

鼓励青年教师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科学研究。

加强对现任教师的进修与培训。

学校专门制定了关于教师进修、培训的管理制度,设立了教师培训专项经费,通过采取岗前培训、在职进修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政治思想素质。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和考核,不断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手段,取得与所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职务或资格,鼓励专业教师在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