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439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docx

安徽城镇体系规划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2011-2030)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编制目的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10)》于2010年底已实施到期。

为适应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的目标要求,确立安徽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构筑具有安徽特色的城镇体系,引导全省城乡空间高效、集约、和谐发展,安徽省人民政府编制《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编制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2010]第3号)

(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4)《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送审稿)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

(6)《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发展纲要》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3条指导思想

(1)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崛起的新路子。

(2)坚持“双轮驱动”。

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3)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增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联系,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新路子。

(4)立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全省空间统筹规划,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全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5)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第4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安徽省行政辖区,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宣城市、六安市、黄山市、蚌埠市、淮南市、滁州市、阜阳市、淮北市、宿州市和亳州市,共16个地市。

总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

近期2011~2015年,

中期2016-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规划基期年为2011年。

第6条规划法律效力

(1)本规划经安徽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批准后,具有法定效力。

(2)本规划是统筹协调全省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省人民政府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合理配置省域空间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编制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区域性专项规划、城市(县)的城乡规划以及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相邻地区协调的重要依据。

(3)在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审批城乡规划和进行重点区域空间管制、区域重大项目选址,应当遵守本规划。

第二章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

第一节发展方针战略

第7条城镇化方针

以多种类型的城市群发展为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提速提质发展;实施分区差别化发展政策,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异地城镇化,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迁移;努力走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民生优先、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8条城镇化原则

(1)产城融合。

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实现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布局相融合、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相协调。

(2)协调发展。

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布局,发挥我省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推动开放发展,形成与长三角全面对接、辐射中西部的空间开发新格局。

坚持城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新局面。

(3)分类指导。

尊重南北地域在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性,坚持皖北、皖中、沿江、皖南和皖西的分区发展,实施分类指导,形成不同区域城镇化各具特色、多元统筹、竞相发展的局面。

(4)生态宜居。

大力实施生态强省战略,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做好做足山水文章,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乡土地配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

(5)彰显文化。

传承优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注重文化创新,塑造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城镇风貌,打造城镇徽风皖韵魅力,促进文化强省建设。

第9条城镇化发展战略

全省实施集聚发展、统筹发展、分区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1)集聚发展

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引导经济、人口的相对集中布局,交通、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的集约化发展。

1)坚持全省城镇空间的集聚。

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引导全省生活、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别向相应的经济圈、城市群、城镇发展轴带、都市区与城市组群、增长极等空间集聚,促进产城融合,保障区域生态空间,形成省域范围内有疏有密的“集聚型城镇空间,开敞型生态空间”的空间利用格局。

2)保证城乡建设用地的集聚。

科学合理利用现有城乡建设用地,促进城镇用地的集中布局,提高用地利用效率,推动乡村用地的统筹安排,在保证城乡用地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探索独立工矿用地的集中布局与机制,促进城乡用地资源的统筹集聚。

3)促进全省城镇人口的集聚。

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提高公共服务等级,提升就业岗位,有序的吸引城镇化人口向中心城、县城集中,适度吸引省内异地城镇化人口在皖中、皖江片区的集聚。

4)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集约建设。

以省域交通、基础设施廊道为依托,促进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廊道的集中布局,避免对城镇空间的过度切割和浪费。

5)引导资源、能源的集约发展。

促进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效率,推进全省低碳发展。

6)实现生态环境的集约发展。

在维护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以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促进生态保护地区的城镇集中、适度有序开发和特色发展。

(2)统筹发展

安徽省新一轮的“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下的城镇发展要实现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全省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1)统筹区域发展。

对外发挥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推动开放发展,形成与长三角全面对接、辐射中西部的空间开放格局。

内部加快皖江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促进皖北的实力提升,推进皖西、皖南的生态化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在各分区特色充分彰显、互利互补的基础实现全省的区域协调。

2)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乡村地区的辐射,以城带乡、整合资源,促进社会公平。

3)统筹人口与经济布局。

减少全省南北地区之间人口与经济错位,通过加速产业转移和省内异地城镇化方针,加快皖中、沿江地区等经济发展地区的人口集聚,促进皖南、皖北的分级适度集中,鼓励皖西地区等经济落后山区人口的适度外迁。

4)统筹城镇空间布局。

加快合肥、芜马两大经济圈建设,优化提升沿江、淮合芜宣城市带,培育阜阳、蚌埠、黄山、安庆四大增长极,鼓励铜池、宿淮城市组群共建,推进滁州、亳州两大都市区建设,形成内部网络化,对外开放,全力对接长三角的的城镇空间格局。

(3)分区发展

充分尊重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充分遵循各片区特点和发展规律,实现全省分区差别化城镇化路径。

1)空间集聚形态的分区差别化。

皖中片区以经济圈为带动,实现全区空间的中心集聚发展;沿江片区以经济圈带动为主导,城市组群和都市区共同带动空间集聚形态;皖北片区以增长极带动为主导,城市组群、都市区和县城共同带动空间集聚发展;皖南片区以增长极带动为主导,实现全区的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集聚发展;皖西地区则以点状发展为主,据点适度集聚。

2)产业发展类型的分区差别引导。

皖中、沿江片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扩展生产性服务业、休闲消费等现代服务业;皖北片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产业为主导,并强化农业的基础依托;皖南片区以国际化旅游和休闲产业为主导;皖西片区以红色和生态旅游为主导。

3)文化的分区特色发展。

皖北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强化淮河流域各城市在中原地区的地位和启西功能;皖中、沿江地区以长江文化为主导,强化其与长江下游各城市如南京等地的交流与对接,促进沿江发展的一体化进程;皖西以红色文化为主导,突出革命老区山区生态旅游等发展;皖南以新安江文化为主导,突出徽文化特色,强化其在民居、城镇肌理、乡村等方面的特有徽派要素,加强与浙西等地的联系,增强其文化影响和辐射力。

第10条总体目标

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转型发展的两大重要驱动力,将安徽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旅游休闲目的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作为东部地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区域,兼有出口和内需两大作用的产业基地,中部崛起和率先发展的重要示范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先行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

第11条城乡发展目标

全省城乡发展实行动态发展目标:

(1)近期:

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1%。

城镇空间发展依托现状,实施重点培育,初步形成以经济圈和城市群带动的城乡发展格局。

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增强,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不断突显。

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就业岗位和就业质量逐步加强。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皖江皖中地区率先实现吸引人口回流。

(2)中期:

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8%。

形成以经济圈、城镇组群和发展轴带动的城乡发展格局。

全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镇发展质量与发展效益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显著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外流人口稳步回流,全面建设成为高水平小康社会。

皖江、皖中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加速增长。

(3)远期:

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70%。

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发展轴圈联动和带动作用突显,中心突出。

全省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服务经济在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突显。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城镇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实质性增长。

资源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

为了促进全省城镇化、工业化健康发展,规划建立全省城乡发展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共五大类32项,包括:

经济发展(6项)、人口与城镇化(4项)、社会文化(5项)、人民生活(8项)、生态建设(9项)等。

见表2-1:

表2二1:

全省城乡发展目标体系

类别指标现状值目标值备注

2010201520202030

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2359.3236003630071500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2.083.745.419.79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1849.4237343600071000预期性

财政收入(亿元)2063.83800580011400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151.596001640035000预期性

R&D经费占GDP比重(%)1.4322.53预期性

人口与城镇化常住人口规模(万人)5950.1630067007300预期性

流出人口规模(万人)912800700500预期性

城镇化水平(%)43%51%58%70%预期性

城镇人口规模(万人)2559.1320039005100预期性

社会文化城镇调查失业率(%)<6<5<3预期性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255.6300400600预期性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数(万人)65080010001500约束性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350040005000约束性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0879095预期性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788.173120060000180000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5285.1799602000068000预期性

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38363430预期性

农村居民40.7383632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居住面积(平方米)31.3353638预期性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65859095约束性

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8085100约束性

乡村生活垃圾处理率(%)808595约束性

生态建设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0.970.70.50.4约束性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吨/百万美元)200180160约束性

万元GDP水耗(立方米/万元)755030约束性

非化石能源占比(%)51520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27.53303338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千克/万元GDP)643约束性

二氧化硫(千克/万元GDP)0.80.650.5约束性

氨氮减排(%)(累计下降)101530约束性

氮氧化物减排(%)(累计下降)101530约束性

第12条分区目标

 

(1)皖北片区

空间范围:

皖北片区包括亳州、淮北、宿州、蚌埠、阜阳五市。

近期目标:

建立以能源产业、现代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本动力的发展模式,人口与产业向中心城和县城集聚,县城建设和基础设施服务发展速度加快。

到2020年,常住人口达到2474万人,城镇人口1290万人,城镇化水平52%。

远期目标:

实现能源产业与非能源产业协调发展,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县城集聚,两大增长极实力与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组群逐步形成,都市区发展加速。

城乡差距缩小,人民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2536万人,城镇人口1577万人,城镇化水平62%。

(2)皖中片区

空间范围:

皖中片区包括合肥市(含巢湖市、庐江县)、六安市(不包括霍山县、金寨县)、淮南市、桐城市。

近期目标:

推动合肥建设成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口向中心城集聚加速。

到2020年,常住人口达1605万人,城镇人口1003万人,城镇化水平62%。

远期目标:

合肥经济圈整体实力不断强化,建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先进制造业研发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业得到大力发展,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人口集聚作用向合肥经济圈和淮合芜宣城市带集中。

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1870万人,城镇人口1407万人,城镇化水平75%。

(3)沿江片区

空间范围:

沿江片区包括芜湖市、马鞍山市、江南、江北产业集中区、铜陵市、池州市(不包括石台县、青阳县)、滁州市、宣城市(不包括旌德县、绩溪县)、安庆市(不包括岳西县、潜山县、太湖县、桐城市)。

近期目标:

推进以芜湖为核心的滨江城市组群建设,建成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导区与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促进人口向城市组群集聚,强化沿江先进制造业和创新产业的发展。

到2020年,常住人口达2154万人,城镇人口1377万人,城镇化水平64%。

远期目标:

加速技术实力提升,建成全省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和自主创新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人口向芜马经济圈、城市组群和都市圈集聚,沿江带动作用进一步突显。

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2375万人,城镇人口1787万人,城镇化水平75%。

(4)皖西片区

空间范围:

皖西片区主要指位于大别山区的城市,包括六安的金寨县、霍山县,安庆的岳西县、潜山县、太湖县。

近期目标:

以现代农业、红色旅游和生态保育为特色发展道路,人口适度外迁,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到2020年,常住人口达242万人,城镇人口99万人,城镇化水平41%。

远期目标:

作为全省生态功能区效益显著,现代农业、休闲服务业以及特色产业繁荣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243万人,城镇人口135万人,城镇化水平56%。

(5)皖南片区

空间范围:

皖南片区包括黄山市、旌德县、绩溪县、石台县、青阳县。

近期目标:

以特色旅游、休闲文化为特色发展,中心城和特色小城镇发展加快,人口适度集聚,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到2020年,常住人口达226万人,城镇人口132万人,城镇化水平58%。

远期目标:

大皖南国际旅游区建设作用显著,休闲服务产业效益大幅提升,增长极作用进一步突显。

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277万人,城镇人口194万人,城镇化水平70%。

第二节城镇化水平与人口规模预测

第13条总人口规模

规划2020年全省户籍人口7400万人,常住人口6700万人;2030年全省户籍人口7800万人,常住人口7300万人。

第14条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规模

规划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58%,城镇人口3900万人;规划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70%,城镇人口5100万人。

第三章城镇空间布局

第一节城镇空间结构

第15条空间发展策略

(1)保育生态,因地制宜开发空间资源

空间结构支持低碳与生态安徽战略,以不同地区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条件为基础,制定差异化的空间发展策略。

皖北地区水资源成为其发展的最大生态瓶颈,需在城镇空间布局中进行引导性开发。

皖江地区在开发中应注意对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避让,并保护皖西与巢湖两个重要生态节点,进行有序开发。

皖南地区处于多山、地貌敏感性差,同时又为新安江流域源头,宜进行保护性开发。

(2)东向发展,培育大都市连绵区

空间结构支持区域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东部长三角城市,尤其关注与南京的对接,充分利用南京、合肥、芜湖在科研院校和技术自主创新中的雄厚基础,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安庆、铜陵等地区与该区的互动,促进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培育形成区域影响力的合芜宁大都市连绵区。

(3)双核带动,提升皖江城市带

空间结构支持工业化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强调合肥和芜湖双核带动,打造皖江城市带。

进一步提升合肥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

将芜湖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定位,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经济文化旅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创新型城市和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大城市。

(4)分区指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结构支持城镇化战略,依据地区的资源差异特征和发展路径的差异性,划分安徽省为皖北、皖中、沿江、皖西和皖南五大片区,针对各自特色,制定不同的城镇组织模式和相应政策,体现差异化的指导要求。

皖北片区以增长极战略推动协调发展,皖中片区以极化发展战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沿江片区以经济圈战略推动创新发展,皖西片区以生态战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皖南片区以国际旅游区战略推动特色发展。

(5)动态演变,推动全省空间结构优化

空间结构支持动态发展战略,依据全省城镇空间布局结构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提出适应不同阶段发展需要的省域空间结构。

近期空间结构依托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于现状,重点培育。

远期空间结构强调圈轴联动、中心突出,并向远景阶段安徽省进一步融入长三角地区,构建合芜宁大都市连绵区的方向逐步演进。

第16条城镇空间结构

全省形成近期“一圈一带一群五区”,远期“两圈一群两带五区”的城镇空间结构。

表现为以经济圈地区为主的重点城镇集聚空间,以城市带地区为主的连绵式城镇集聚空间,以城市群地区为主的点状城镇集聚空间。

近期城镇空间结构中,“一圈”为合肥经济圈,“一带”为沿江城市带,“一群”为沿淮城市群。

“五区”为皖北片区、皖中片区、沿江片区、皖西片区和皖南片区。

远期城镇空间结构中,“两圈”为合肥经济圈和芜马经济圈,实现合肥、芜湖两个中心城市率先发展,并带动其它地区发展。

“一群”为沿淮城市群,培育县城快速发展,实现以点带面、多极并举的城镇空间格局,带动皖北崛起。

“两带”为沿江城市带和淮合芜宣城市带,以加快中心城市发展为主,是全省城镇化拓展的重要空间。

“五区”为皖北片区、皖中片区、沿江片区、皖西片区和皖南片区。

第二节合肥经济圈

第17条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合肥省会中心城市的作用,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实施一体化战略,深化区域合作,加快推进合淮、合六同城化,优化资源配置,聚合发展能量,形成整体优势,促进皖中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第18条布局结构

围绕合肥为中心,依托合宁、合巢、合淮、合六、合安等城镇发展轴,形成“中心放射”状空间结构。

第19条规划要求

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

围绕家电、汽车、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以核心企业为龙头,加强区域分工协作,完善产业链,推进合淮、合六、合巢产业走廊建设,加强新桥国际产业园合作共建。

开发环巢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大别山红色旅游,桐城、寿县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

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

推动市场体系一体化。

加强统一市场体系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建设大型专业市场,推进合肥要素大市场建设。

加快推进工商登记、食品药品检验、消防安全等领域互通互认。

建立一体化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实现同城结算、商业票据集中交易。

统筹区域人才资源和社保体系,形成统一的、有较强竞争力的要素市场体系。

第三节芜马经济圈

第20条发展目标

将芜湖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努力建设现代化滨江大城市,着力推动芜湖城市实力壮大,实现安徽省双核城市带动目标。

深化区域合作,加快推进芜马、芜宣一体化,实现芜湖、马鞍山与无为、和县和江北集中区的跨江联动发展。

第21条布局结构

依托沿江、芜宣、芜巢城镇轴,以芜马为核心城市群,宣城、江北集中区为两翼,形成“一体两翼”的城镇空间结构。

第22条规划要求

推动产业一体化。

整合芜湖、马鞍山、省直管江北集中区的比较优势,建设全国自主品牌汽车基地和精品钢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重工业和制造业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以科技含量、环境影响、投资强度、产业效益作为选择标准,完善项目进入机制与退出机制。

强调品牌创新,培育和鼓励企业自主品牌的形成和壮大。

第四节沿淮城市群

第23条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能源、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打造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农产品产业基地。

支持蚌埠、阜阳两个皖北地区增长极的加速崛起,力争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第24条布局结构

依托京沪、京九发展轴,以蚌埠、阜阳两大增长极为核心,淮宿城市组群、亳州都市区为重要节点,培育县城快速发展,实现以点带面、多极并举的城镇空间格局。

第25条规划要求

加快工业化进程。

充分发挥能源、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优先支持皖北建设坑口电厂等能源重大项目。

加快建设煤电化、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现代中药,做大做强硅产业、钢铁、汽车、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