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4443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docx

安全管理人员试题库电力

一、判断题

1、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我国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

2、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4、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5、《安全生产法》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

6、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7、《刑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8、渎职罪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

9、“三同时”就是。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题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10、生产经营单位的涵义是不仅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企业类型,也包括个体商户这个最小单元,这就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共同原则。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长期而不懈的努力出台的。

从着手起草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开始,到《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前后经历了20年的时间。

(×)

12、《安全生产法》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

13、在《安全生产法》里强调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主要负责人,关键是生产单位。

(×)

14、《安全生产法》里规定单位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不需要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委托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

15、法律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

(√)

16、《安全生产法》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

17、《安全生产法》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18、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19、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0、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21、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22、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2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工作人员,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较大损失的,对负有直接责任者,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

24、《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

25、《劳动法》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

26、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

27、《民法通则》于1998年9月起施行。

(×)

28、《乡镇企业法》是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

2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个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

(√)

30、中小学校严禁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

(√)

31、由省级质检部门对申请锅炉安装的单位进行审查,按能达到的级别发给其相应的安装许可证,有效期四年。

(√)

32、锅炉长期停用后启用前,可不向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报告,办理手续,但必须自己进行相应的检验。

(×)

33、自动式机床保险装置通常运用薄弱环节的原理制成。

(×)

34、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长期允许负荷的1.5~2.5倍。

(√)

35、辅助安全用具的绝缘强度可以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

(×)

36、熬沥青时温度一般在1800度以上,会产生大量浓黄烟,遇到明火会立即燃烧或自燃。

(×)

37、叉车是前轮驱动后轮转向。

(√)

38、液化石油气瓶使用未超过20年的,每2年检验一次,超过20年的一年检验一次。

(×)

39、冲压拨手器是一种强制性安全保护装置。

(√)

40、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决不容许采用保护接零。

(√)

41、一般避雷线的保护角取20°~30°。

(√)

42、避雷线一般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0mm2的镀锌钢铰线。

(×)

43、“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在建筑施工中被称为职工的“三宝”。

(√)

44、叉车是前轮驱动后轮转向。

(√)

45、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化学品均属危险化学品。

(√)

46、由省级质检部门对申请锅炉安装的单位进行审查,按能达到的级别发给其相应的安装许可证,有效期四年。

(√)

47、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

48、有的化学物质相互间不能接触,否则将产生爆炸,如硝酸与苯,高锰酸钾与甘油。

(√)

49、当发生危化品事故紧急疏散时,应向上风方向转移,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

50、当危化品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

51、险情严重时,职工无权停止作业,必须请示主管领导。

(×)

52、安全监察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监督。

(√)

53、企业中对人身有害或污染劳动环境的设备无法改造时,交罚款后可以允许继续使用。

(×)

54、为了防止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受到职业危害,按工作特点配套的劳动防护用品、用具可适当的向职工收取一定的费用。

(×)

55、总工程师对企业生产中的安全技术问题全面负责。

(√)

56、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

57、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

(×)

58、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

59、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60、“五同时”是指企业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

61、企业的人—机—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整个体系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

62、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经过企业行政领导或企业安全部门研究后,即可颁布实施。

(⨯)

63、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制度。

(√)

64、企业发生事故后,工会不能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

(⨯)

6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经过安全生产培训,培训合格取得证书,才有资格任职。

(√)

66、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不需进行考核,即可上岗。

(⨯)

67、国家安监部门具有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权利。

(√)

68、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各级生产领导在安全生产方面要对上级负责,对职工负责,对自己负责。

(√)

69、企业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应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

(√)

70、对调换工种人员不需进行安全培训,即可上岗。

(⨯)

71、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能够保证企业人—机—环境体系的正常运转。

(√)

72、企业的安全生产应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其他部门只要做好生产就行了。

(⨯)

73、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

74、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应该由培训部门组织实施。

(⨯)

75、工会有权监督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对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有权批评和纠正。

(√)

76、生产操作人员必须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责。

(√)

77、企业劳动纪律的好坏与安全生产没有关系。

(⨯)

78、安全意识教育是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

(√)

79、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即可上岗。

(⨯)

80、企业落实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可以有效地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

81、任何现代企业都存在着事故风险。

(√)

82、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

83、安全文化建设只要关注人的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态度、道德、伦理、情感等内在素质,不必重视人的行为、安全装置、技术工艺、生产设施和设备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

(×)

84、企业安全价值是一种或明确或隐含的观念。

(√)

85、保护职工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与健康是安全专职人员的重要责任和基本素质要求(√)

86、企业的各级领导是安全生产的直接操作者和实现者,因此企业的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

(×)

87、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永远不会停息,要永远发展和升华的动态过程,在企业各领域,各项工作中都有企业安全文化所担负的作用和享有的特殊地位。

(√)

88、保障安全生产,不仅保护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和健康,也不仅是减少意外伤亡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还表现在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能动作用产生的经济正增长能力。

(√)

89、所有企业都有着相同的安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和安全管理水平差异不大。

(×)

90、倡导和弘扬企业安全文化,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是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

91.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

92.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

93.《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提及的特大安全事故共包括七类。

(√)

9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

95.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边作业边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96、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

97、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

98、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时,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

99、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时,为了确保安全,可以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或器材。

(×)(不允许)

100、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

10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

102、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服从管理,所以对违章指挥仍要服从。

(×)(从业人员应当服从的是正当、合理的管理,对违章指挥,从业人员有权拒绝。

103、生产经营单位按规定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就由受委托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

(×)(仍由本单位负责)

10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105、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对调查组提出的调查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自调查之日起30日内,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

106、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要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

107、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验收时,为了确保安全,可以要求接受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生产、销售单位的安全设备或器材。

(×)(不允许)

108、.禁止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

10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他人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承担或者其负责人逃匿的,由公安部门依法强制执行。

(×)(应由人民法院)

110、生产经营单位为了保护本单位的技术秘密,因此从业人员在作业场所作业只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就可以了,其他没必要了解。

(×)(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111、HSE管理体系是一种先进的、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它是企业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

112、HSE管理体系是突出预防为主、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

(√)

113、ISO9000系列标准以提供符合要求、顾客满意的产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114、任何活动和设施的风险都应进行评价,采取削减风险的行动和措施,并定期评审相关的管理和控制程序。

(√)

115、防止事故发生,将危害及影响降低到可接受的最低程度是HSE管理体系运行的最直接的目的。

(√)

116、HSE审核是对HSE管理体系及运行状态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

(√)

117、设施的完整性是指设计合理、结构完整、救生防护系统有效。

(√)

118、每年必须至少进行一次覆盖全要素、全部门的内部审核。

(√)

119、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

110、任何单位或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举报。

(√)

111、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可以通过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宣传教育等形式具体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个职工。

(√)

112、生产经营单位为了逃避应当承担的事故赔偿责任,在劳动合同中与从业人员订立“生死合同”是非法的,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

113、向水体排放污染物应要交排污费。

(√)

114、限期治理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

115、适用于居住、文教为主的区域噪声标准是:

昼间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45分贝。

(√)

116、加强应急管理的目的是减少事故频度、防止事故事态扩大,从而降低事故造成的各类损失;(√)

117、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118、两书中都要对基层组织执行的HSE方针目标进行必要的描述。

(√)

119、由于作业相对固定,指导书针对常见危害制定削减措施,而不用考虑应急。

(×)

120、检查表和记录比较简单,不用以文件的形式明确。

(×)

121、虽然描述形式不同,但组织机构及岗位情况在“两书”中都应体现。

(√)

122、在计划书中应急计划、监测整改作为两大项内容说明对作业条件有较大变化的项目、涉外项目的充分重视。

(√)

123特种作业人员经过培训,如考核不合格,可在两个月内进行补考,补考仍不及格,可在一个月内再进行补考。

(×,应重新进行培训,培训后重新考核)

124、《HSE作业指导书》应由三级单位审批发布。

(×)

125、HSE体系管理的精髓是风险管理。

(√)

126、火场上扑救原则是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

(√)

127、火灾烟气因为温度比较高,通常会集中在室内空间的上部分。

(√)

128、火场逃生时,应该弯腰行走或爬行,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129、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

130、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全面负责)

二、单项选择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施行的时间(C)。

A2002年6月1日,B2005年6月1日,C2007年6月1日

2、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里,对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最高可处一年年收入(B)。

A50%至100%的罚款,B60%至100%的罚款,C70%至100%的罚款

3、重大事故,是指造成(B)。

A30人以上死亡,B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C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4、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A)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三年以下,B五年以下,C七年以下

5、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B)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A三年一下,B五年一下,C七年以下

6、《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工作人员,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对负有直接责任者(B)。

A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B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C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7、《经济合同法》施行的时间从(C)起。

A1981年12月13日,B1981年12月25日,C1982年7月1日

8、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予以批准的,对部门或者机构的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A)。

A降级、撤职直至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B应当开除公职;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给予(B)。

A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B行政处分,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事故调查工作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B)内完成,并由调查组提出调查报告。

A50日、B60日、C70日

11、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依照本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或者其他法律责任的意见。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自调查报告提交之日起(A)内,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

A30日、B40日、C60日

12、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阻挠、干涉对特大安全事故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的,对该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或者政府部门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A)。

A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B行政处分,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实施(C)。

A监督、B监察、C查处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B)起施行。

A2002年6月29日、B2002年11月1日

15、《安全生产法》用了整整(B)条款重点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保障做出了基本规定。

A25、B28、C30

16、《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C)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A总经理、B党委书记、C主要负责人

17、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里,对事故发生单位最高可处(B)。

A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B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C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18、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A)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小时,B12小时,C24小时

19、《刑法》中131条规定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B)。

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刑法》中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B)。

A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C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从着手起草到出台,前后经历了(A)年是时间。

A、21年;B、22年;C、23年

22、第一次正式提出制定〈〈安全生产法〉〉是在(B)年,由当时的劳动部提出并负责组织起草。

A、1993年;B、1994年;C、1995年

2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单位从业人员超过(B)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200人;B、300人;C、400人

2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因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B)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四年;B、五年;C、六年

25、“三大规程”是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制定的我国(A)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法规,于1956年5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A、第一套;B、第二套;C、第三套

26、《刑法》第(A)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A、一百三十六条;B、一百三十七条;C、一百三十八条

27、《劳动法》第(B)条规定: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A、51条;B、52条;C、53条

28、《劳动法》第(A)条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A、56条;B、57条;C、58条

29、《工会法》第(A)条规定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企业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时,工会有权向企业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A、二十四;B、二十五;C、二十六

30、在(B)法中规定,企业必须贯彻安全生产制度,改善劳动条件,做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A、《工会法》;B、《工业企业法》;A、《消防法》

31、下列事故不属于建筑施工中常见事故的是(C)。

A、物体打击事故B、坍塌事故

C、中毒事故D、触电事故

32、下列(D)不属于建筑施工中的“四口”防护措施。

A、楼梯口B、电梯口C、预留口D、出入口

33、当发生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应及时向(C)报警。

A、110 B、122C、119D、120

34、对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处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围堤堵截;②稀释与覆盖;③收容;④废弃;⑤点火;⑥排放。

以下正确的是(A)。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