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47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docx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

本文为word版资料,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2018年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鲁迅的作品,学生做了下列课堂笔记,其中有误的是().

A、鲁迅的主要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B、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

C、散文诗集《野草》收录了《风筝》《雪》等重要篇目.

D、《呐喊》是其重要的小说集,其中包括《故乡》《社戏》《祝福》等.

2、教学胡适的《我的母亲》时,教师想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学者儿时成长的历程,启迪学生的心灵,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A、《我的第一本书》

B、《谈生命》

C、《端午的鸭蛋》

D、《城南旧事》

3、教师带领学生品味《天净沙·秋思》时,打算向学生推荐其他羁旅诗,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A、《枫桥夜泊》

B、《商山早行》

C、《春望》

D、《春夜洛城闻笛》

4、戏剧是生活的镜子,是浓缩的人生.教学《威尼斯商人》时,教师引领学生品读更多的喜剧剧本,下列作品不适合推荐的是().

A、《仲夏夜之梦》

B、《皆大欢喜》

C、《第十二夜》

D、《麦克白》

5、为了让学生理解“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中“斗折蛇行”的意思,教师引入用法相同的例子进行比较,下列不适合的是().

A、云集

B、霜降

C、葱绿

D、冰凉

6、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和意义,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蟹六跪而二螯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D、吾尝终日而思矣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7、学生对顿号和逗号的用法容易混淆,教师讲解后安排学生练习,下列句子划线处应该使用顿号的是().

A、时间就是生命____时间就是速度____时间就是力量.

B、我们看得见的星星____绝大多数是恒星.

C、应该看到____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D、鸟叫声____流水声充满树林.

8、某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孟子》的注释对孟子相关信息进行介绍,这部分内容属于教科书的哪个系统?

()

A、范文系统

B、知识系统

C、助读系统

D、助读系统

9、以下关于《故都的秋》板书设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北国的秋:

清、静、悲凉味味南国的秋:

慢、润、淡

A、简明扼要

B、目的明确

C、形式多样

D、思路清晰

10、议论文写作指导课上,教师讲解关于议论文的写作要求,下列不适合的是().

A、论点明确,论据真实,论证合理

B、结构上有头尾,前后呼应

C、要有激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以情说服人

D、语言缜密,论据要充分

11、阅读《藤野先生》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我们在七年级已经学过他的作品,对鲁迅及他的作品都不陌生同学们还记不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于他的哪部作品集?

生:

《朝花夕拾》师:

“朝花夕拾”的本义是“早上的花傍晚拾取”,用来比喻成年后回忆青少年时的往事你还记得小学毕业时是怎么表达对老师的惜别之情的吗?

生:

送给教师卡片师:

表达你对老师什么之情?

生:

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生:

送给老师一些自己做的小礼物师:

鲁迅在回忆中说:

“在我所认为的我师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是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藤野先生(板书课题)对该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温故知新的导入,是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同时又带出新课.

B、导语激发了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有利于理解本文师生的情感.

C、认识藤野先生的过渡语没有很好的和前面师生离别的情境相衔接.

D、导入语体现了精炼性与启发性,启迪学生智慧并探索新知.

12、阅读《岳阳楼记》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师:

“文正”这个谥号在宋代是对一个文官极高的褒奖,范仲淹之所以被授予“文正”这个谥号,除了他的政绩之外,还因为他的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就写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你知道是哪一句道出了他的思想吗?

生(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

这个句子你在课文哪里看到的?

生(纷纷):

最后一段.师:

最后一段是吧?

那咱们来一起读读这最后一段吧.生齐读文章最后段落.师:

嗯,读得不错,如果声音能更响亮一些,更自信些就更好了,待会儿我们再来试试看.老师先问问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谁来说说看.(学生纷纷举手)好,你来.对该教学实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朗读指导不具体,教师应该通过重音、停顿、节奏等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B、此片段体现出教师的启发式教学,通过逐步引导,让学生找出主旨句.

C、跳跃式教学,没有逐段分析文本,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D、学生主体性充分展现,符合最新教学理念.

13、阅读教研笔记“课程理念的理解”,按要求答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点中,要求大家重点把握“全面”和“语文素养”两个词语.对于“全面”,要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语文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二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表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对该教研笔记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体现了工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人文性.

B、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C、语文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听、说、读、写”.

D、三维目标的设定,体现了语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14、阅读某中学教师关于“阅读教学体会与反思”的文章,按要求答题.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心理历程.阅读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从语言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习惯和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初中语文教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对教学反思的文章,不正确的是().

A、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中学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赏析,提出自己的声音.

B、阅读教学三者之间的对话体现了教学理念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对话的不是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

C、阅读注重在文本中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体会作者的情感,提升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15、阅读某中学教师关于“献给母亲的歌”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按要求答题.活动实施阶段:

①活动由四个板块(听故事、谈感觉、谢母亲、送祝福).②请几位母亲代表到校参加活动.③学生说、唱、演,展示学生的才能.④展示家长的“青春贺信”与“青春贺礼”.⑤反馈调查结果,推出孝敬父母模范,树立行为榜样.⑥通过文艺表演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艺.对设计方案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设计中注重倾听、表达与交流,符合课标中总目标的要求.

B、活动中缺少合作,探究的过程,应阐明活动的组织者及组织注意事项.

C、才艺的表演不应该出现在主题班会的活动中,不符合主题的情境.

D、活动设计偏离综合性学习的宗旨,过于关注学生的才艺表演.

二、案例分析题

16、现在我们开始上新课——《醉翁亭记》,大家想听老师朗读课文还是背诵课文呢?

生(齐):

背诵!

师(微笑):

那老师开始背诵了,同学们认真看课文,看老师有没有背错的地方好吗?

(背诵略)(掌声)师:

同学们发现老师背错的地方了吗?

生:

老师,您漏掉了“觥筹交错”这个词.师:

发现的好,可能老师喝酒的时候没有“觥筹交错”,所以漏掉了,大家要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今天老师上课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朗读与背诵,能解意与领情,能比较与运用.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怎样.(生读课文略)师: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文中有两个虚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知道吗?

生:

“也”和“而”.师:

是的,“也”字出现了21次,“而”字出现了25次,“也”字是一个语气词,具有表示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在课文中大致可以读出三种语气,用于描述景物时应读出陈述的语气,用于介绍人名时应读出肯定的语气,用于直抒胸臆时应读出感叹语气,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分类试着揣摩一下.生:

“环滁皆山也”应读出陈述语气.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应读出肯定语气.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应该读出感叹语气.师:

不错的,聪明的你们!

“而”字在句中作连词用,一般表示并列、修饰、承接和转折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留心,文章用了“而”字主要是将诗一样的句子断开,使之带有散文的韵味,真正是“骈散相间”.下面我们一起再来读课文,要读出味道来.(生朗读略)请评析该教学实录的主要优点(说出两点即可).(20分)

 

17、请指出该习作的两个优点,并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2分)

18、同桌的你①一日同窗便是缘.而同窗三载,又一直与我同桌从未改变,这可是多深的缘呵.②都说光阴似水,似水般匆匆的光阴里有他笑意盎然也便足够阳光.③他——我的同桌,在这三年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使我得以拥有如今的自信和笑脸.相识④九月,从来都是混杂着初秋的愁怅和夏末的余温.既有卷恋与忐忑不安,又有欢乐与不己的兴奋.⑤一开始,没有一拍即合或者热火朝天,我们只是按班主任的安排坐到一起.我沉浸在与旧友重逢的欣喜中,对他只有显得拘谨又简单的自我介绍.⑥而他也只是安静地坐着,礼礼貌貌,低调得很.⑦我尚不知道他的“传奇”,只是那工整认真、一丝不苟的作业着实让我既惊诧又敬佩.相知⑧他的光芒在随后的日子里一点点的绽放.⑨我以前从来都不会想到,其貌不扬的同桌竟如此的优秀——敏捷的思维,优美的文笔.既有在演讲台前的慷慨激昂,又有在运动会上的奋力拼杀.⑩我被震撼到了,除了心服口服别无他法,内心也生出了一点点斗志:

他可以,为什么我就不可以?

?

于是我不再每日晃晃悠悠无所事事,也学他在语文课上大声朗读,或者在历史课上奋笔疾书.?

除此之外,影响我的还有他的笑.熟悉之后,我发现他竟然也是如此悠闲风趣的家伙.他懂得从哪里找快乐,或者自己制造快乐,处得久了,这快乐自然也就传染给了我.?

原来我也能学会认真和自信.相敬?

和我同桌的他一天天变得更加厉害,与他同桌的我也一日日地成长蜕变.我们早已熟悉彼此的一举一动.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都与他相似起来.?

他说:

“我觉得你真是最好的同桌.”我回应说觉得他也是.?

或许因为我们影响了彼此吧.至少,因有他做同桌,我才不致于沉迷其他甚至荒废学业.?

他有些时候总会让我知道,怎样做正确的事,应该做什么来改变.?

他--无疑是在这满是繁花的青春岁月里,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请从第④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

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8分)

三、教学设计题

1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后练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两首诗的异同.

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回答课后练习题,不多于200字.(20分)

 

2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后练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两首诗的异同.

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切的依据.(不能照抄材料)(20分)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注重积累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后练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两首诗的异同.

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人数45人.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方案,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25分)

参考答案

1、D《祝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

2、B《谈生命》是冰心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不是回忆性作品;A《我的第一本书》是牛汉的作品,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C是汪曾祺的名篇,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D都是鲁迅的散文集的作品,回忆儿时的作品.

3、C《春望》是杜甫的作品,表现的是爱国情.

4、D《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悲剧.

5、B本题考查文言文词类活用.题干是名词作状语,ACD均是名词作状语,B项,“霜降”就是一个主谓式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故答案选B.

6、D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D并列主语较短时用顿号;A几个连续说的并列短句,关系密切,中间要用逗号;B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C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8、C本题考查的是语文教材系统.助读系统包括注释类、提示类、图像类等.

9、C板书不仅能简明扼要反映本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展示教师讲授的流程,还能体现教师上课的重点,题目中的板书梳理了《故都的秋》一文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授课的思路及目的,主要采用比较式教学,ABD表述均为此板书的优点之处,而C选项形式多样,往往指板书的设计者发挥自己的创造,展示出千姿百态的板书,板书的形式往往借助某形象展示.

10、C考查议论文写作知识,议论文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主张,议论文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故答案选C.

11、B导入让学生谈论与老师的惜别之情是从情感角度设置情境与本文师生离别之情想契合,但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所以简单的导入并不能让学生理解本文的师生情感.

12、C新课程理念倡导整体感知文章,明确反对肢解文章、分段教学.此片段从学生的回答中锁定研读段落符合教学理念,教师感知思想主旨句,然后逐步深入理解是好的教学方式.

13、A三个维度综合的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三维目标不是割裂的,是同一方面不同维度.知识与能力也可以体现人文性.

14、B平等对话也是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生活经验,所掌握的知识程度都决定了学生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15、C过于绝对,班会可以有才艺表演,但要切合班会主题,不能流于形式.

二、案例分析题

16、教学一般从一下两个方面进行评析①从宏观方面说教学整体有没有体现以人为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教学有没有体现出课程基本理念,把握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②从微观方面说教学的导入是否符合原则,整体感知、深入研讨部分有没有完成主要的教学目标,关注拓展延伸,作业小结等部分的设计内容.教学中体现的教学方法;活动设计是否有效;教学效果、教学氛围如何,教学有没有体现教师评价等等.优点1:

教师注重引导性,故意设错,引起学生注意,进而指出背诵的方法.不仅注重知识性的掌握还引领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符合新课程理念.通过两个频率出现高的虚词,教会学生区分的方法,通过自己找例子进行揣摩,体会.不仅让学生记住虚词而且学会其他虚词的区分方法.同样是引导式的教学,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教学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优点2:

注重朗读,从虚词学习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朗诵的重视,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更好的体会作者的心情与情感.学完虚词后教师让学生再读课文,读出味道.朗读适合文言文教学,总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能深入体会作品的情感和主题.有助于对文言文语感的积累.

17、①选材.文章素材来源于最熟悉的学习生活,把自己与同桌的交往情谊当作写作的对象,贴近学生的生活.②结构.本文结构齐整,用三个小标题来作为文章脉络的分界线,同时串联成一幅完整的“同学情谊图”.③语言.本文语言可谓优美、隽永,富于哲理.比比皆是的精炼词语,彰显小作者语言功底的扎实.淡淡的叙事,造就了文章别样的情致.“相识、相知、相敬”三个精练的小标题的运用,恰到好处的点明了“我”和同桌相处的过程,也是文章结构变得明细,这对于考场作文来说,是一个亮点.诗意的语言,精准的用词,把开学初自己的心情刻画得既真实又细腻.“绽放”一词很精准,表达出“我”对同桌的钦佩之情.表面看来,没有什么细节的刻画,但娓娓道来的交往情节却别有一番情致.文末照应开头,是让文章变得结构明晰的一种好手法,还能起到点题和突出文旨的作用.

18、错别字:

愁-惆怅、卷-眷恋病句:

“和我同桌的他一天天变得更加厉害,他同桌的我也一日日地成长蜕变.”改成“和我同桌的他一天天变得更加厉害,与他同桌的我也一日日地成长蜕变.”缺少介词.

三、教学设计题

19、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

都不拘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景物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不同之处在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点到为止;事情含蓄而典雅.

20、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反复朗读并理解背诵课文.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3、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积累诗词名句.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中体会诗人情感2、合作探究中品味诗词名句(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味诗歌中流露出来的情怀,喜欢中国古典文学.确立依据:

①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出发,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在具体的目标中有诗歌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有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本课精选了二篇诗歌.要注意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体会诗歌的内涵.③本单元的标题是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因此教学目标设计要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八年级学生具备思考,探究能力,本目标设置采取合作方式,不仅符合学情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涉及考点: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总目标教学目标的概念教学目标的内容确立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语文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