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474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docx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考试大纲山东交通学院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20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5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5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2

五、案例分析(20分)1

名词解释:

1、物流系统化:

就是为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与效益,把物流的各个环节(子系统)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大系统,并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

2、物流战略:

是企业在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和物流环境及分析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物流发展目标、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所进行的总体谋划。

3、SWOT分析法:

是将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内部条件的优势(S)与劣势(W)同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加以对照,可一目了然,又可以从内外环境条件的相互联系中作出更深入的分析评价。

是一种最常用的企业内外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

4、搬运系统分析(SystemHandlingAnalysis,简称SHA):

就是为了解搬运系统的合理化程度,减少搬运作业工作强度,为消除不必要的搬运作业活动、提高搬运活动的活性指数,对构成物料搬运系统的物料、人员、移动设备与容器(搬运单元)、移动的路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各种移动图表化,为系统布置设计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以促进设施内部物流活动合理化的方法。

5、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

也称技术经济论证,是一项在具体实施某一项目前,对项目方案是否可行以及潜在的效果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的工作。

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多种学科的决策技术,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核心内容。

EIQ图表分析:

是订单资料分析过程最重要的步骤,通常需对各个分析图表进行认真分析,并配合交叉分析及其他相关资料做出综合判断的结论。

一.订单数量(EQ)分析

EQ分析主要是了解单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情形,决定订单处理的原则,以对拣货系统进行规划。

二.品项数量(IQ)分析

主要了解各类产品出货量的分布状况,分析产品的重要程度与运量规模。

可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储位空间的估算,并将影响拣货方式及拣货区的规划。

三.订单品项数(EN)分析

主要了解订单别订购品项数的分布,该分析对于订单处理的原则及拣货系统的规划有很大的影响,并将影响出货方式及出货区的规划。

通常对单一订单出货品项数、总出货品项数、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次数三项指标进行分析。

四.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

主要分析产品别出货次数的分布,对于了解产品别的出货频率有很大的帮助,主要功能可配合IQ分析决定仓储与拣货系统的选择。

另外,当储存、拣货方式已决定后,有关储区的划分及储位配置,均可利用IK分析的结果作为规划参考的依据,基本上仍以ABC分析为主,并从而决定储位配置的原则。

五.IQ及IK交叉分析

将IQ及IK以ABC分析分类后,可为拣货策略的决定提供参考的依据,依其品项分布的特性,可将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为以订单别拣取或批量拣取的作业形态,或者以分区混合处理方式运作。

实际上拣货策略的决定,仍需视品项数与出货量的相对量来作判断的依据。

单选:

一、系统资源要素

物流系统资源要素一般有人、财、物、设备、信息、任务目标等。

人,指的是劳动者;财,是物流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资金。

物,它是物流系统传递对象,信息,物流过程中的数据、资料、指令等,任务目标,则是指物流活动预期安排和设计的物资储存计划、运输计划以及与其他单位签订的各项物流合同等。

二、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的关系

所谓“效益背反”是指,一个环节的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会因另一个环节的高成本而抵消,这种相关活动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例如,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要以增加物流成本为代价;仓库里货物的高层堆码才能够提高保管效率,但却降低了货物拣选等作业的效率;要提高供货率即降低缺货率,必须增加库存。

其相互制约关系如图1—1所示。

掌握效益背反的原理,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物流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三、工商企业推进物流系统化具体途径有:

①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化:

通过将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活动与物流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的物流系统化,是企业物流系统化的最基本部分。

②交易双方企业间物流系统化:

通过与供应方和产品销售客户的合作,实现运输和保管活动合理化的物流系统化。

③同行业企业间的物流系统化:

通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合作,在共同开展物流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物流系统化,如共同配送系统、共同集货系统等。

四、企业推进物流系统化基本策略

1.成立企业物流管理组织

2.以物流作业效率的改善为切入点

3.建立起以库存控制为核心的物流系统

五、物流战略态势

物流战略态势,是指物流系统的服务能力、营销能力、在当前市场上的有效方位及战略逻辑过程的不断演变过程和推进趋势。

研究公司的物流战略态势,就应该对整个行业和竞争对手的策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不断修改自身定位,从而作到知己知彼,以期在行业中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

战略态势主要从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及企业自身三个方面分析。

分析方法比较典型的有SWOT分析和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

物流战略态势分析是物流战略设计的基础。

六、基础性战略

基础性战略主要是为保证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性保障,其内容包括组织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政策与策略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等。

七、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最常用的企业内外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

表2-1示例为企业内外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情况

八、多频率小批量集中出库型

这种模式是将大批量货物的物流业务与多品种小批量货物的物流业务分离开来,以提高多品种小批量货物分拣和出库等作业效率,便于实现机械化作业。

其运作原理是:

在区域物流中心(RDC)进行多品种小批量货物分拣,然后运送批量出货中心(FDC),批量出货中心(FDC)将送来的分拣好的小批量货物与大批量货物放在一起向顾客配送。

这种批量出货中心称之为FDC,即前方配送中心,承担着批量货物分拣和小批量多品种货物向顾客配送的任务。

如图3-8所示。

 

九、工厂系统布置设计基本要素

在缪瑟提出的工厂系统布置设计(SLP)中,是把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及生产时间安排T作为布置设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来看待的。

因此,我们根据缪瑟的工厂系统布置设计(SLP)理论,将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作业单位部门划分S及生产时间安排T称为系统布置的基本要素(原始资料),

十、物流中心的规划与系统布置要素

在物流中心的规划除了必须先了解是属于哪一种物流中心类型外,还要注意物流中心的规划与系统布置要素要素分析,也就是:

订单(Entry)、商品的种类(Item)、商品的数量或库存量(Quantity),物流路径(Route),服务(Service)水平或内部服务单位划分,交货时间(Time)、物流配送成本(Cost)等,简称为E、I、Q、R、S、T、C。

十一、商品种类(I)

在物流中心所处理的商品品项数往往差异性非常大,多的上万种以上。

由于品项数的不同,则其复杂性与困难性也有所不同,例如所处理的商品品项数为上万种的物流中心与处理商品品项数只有1-2种的物流配送中心是完全不同的,其商品的储位区域布置安排也完全不同。

另外处理的商品种类不同,其物流特性也完全不同。

配送中心的厂房硬件及物流设备的选择也完全不同。

例如食品及日用品可采用托盘货架,而家电产品的尺寸较大只能采用托盘平地存放。

商品品项这一要素影响着物流中心的组成及其各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储存搬运设备的类型、搬运方式等方面。

 

十二、搬运系统分析

搬运系统分析(SystemHandlingAnalysis,简称SHA)就是为了解搬运系统的合理化程度,减少搬运作业工作强度,为消除不必要的搬运作业活动、提高搬运活动的活性指数,对构成物料搬运系统的物料、人员、移动设备与容器(搬运单元)、移动的路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各种移动图表化,为系统布置设计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以促进设施内部物流活动合理化。

因此物料搬运分析的基本内容有三项:

一是搬运的对象物料,二是移动的路径方向,三是移动所采用的搬运器具(搬运单元)。

这三项内容是进行任何搬运分析的基础。

十三、各项移动分析

在分析各项移动时,需要掌握的资料包括:

物料(产品物料类别)、路线(起点和终点,或搬运路径)和物流(搬运活动)。

十四、物流模式

货物在立体仓库的流动形式有三种,即同端出入式,贯通式和旁流式,如图7-13所示。

(1)同端出入式

是货物的入库和出库在巷道同一端的布置形式,包括同层同端出入式和多层同端出入式两种。

这种布置的最大优点是能缩短出入库周期。

特别在仓库存货不满,而且采用自由货位储存时,优点更为明显。

此时,可以挑选距离出入库口较近的货位存放货物,缩短搬运路程,提高出入库效率。

此外,入库作业区和出库作业区还可以合在一起,便于集中管理。

十五、EIQ规划分析的基础(铃木震)

一.EIQ规划分析所需的基础资料

1.现行作业资料

(1)基本营运资料

包括业务形态、营业范围、营业额、人员数、车辆数等。

(2)商品资料

包括商品形态、分类、品项数、供应来源、保管形态(自有/他人)等。

(3)订单资料

包括订购商品种类、数量、单位、订货日期、交货日期、订货厂商等资料,最好能包含一个完整年度的订单资料,以及历年订单以月别或年别分类的统计资料。

(4)物品特性资料

包括物态、气味、温湿度需求、腐蚀变质特性、装填性质等包装特性资料,物品重量、体积、尺寸等包装规格资料,商品储存特性、有效期限等资料。

包装规格部分另需区分单品、内包装、外包装单位等可能的包装规格。

(5)销售资料

可依地区类别、商品类别、渠道通路类别、客户类别及时间类别分别统计的销售额资料,并可依相关产品单位换算为同一计算单位的销货量资料(体积、重量等)。

(6)物流作业流程

包括一般物流作业(进货、储存、拣货、补货、流通加工、出货、运输、配送等)、退货作业、盘点作业、仓储配合作业(移仓调拨、容器回收流通、废弃物回收处理)等作业流程现况。

(7)业务流程与使用单据

包括接单、订单处理、采购、拣货、出货、配派车等作业及相关单据流程,以及其他进销存库存管理、应收与应付账款系统等作业。

(8)厂房设施资料

包括厂房仓库使用来源、厂房大小与布置形式、地理环境与交通状况、使用设备主要规格、产能与数量等资料。

(9)人力与作业工时资料

人力组织架构、各作业区使用人数、工作时数、作业时间与时间顺序分布。

(10)物料搬运资料

包括进、出货及在库的搬运单位,车辆进、出货频率与数量,进、出货车辆类型与时段等。

(11)供货厂商资料

包括供货厂商类型、供货厂商规模及特性、供货家数及分布、送货时段、接货地需求等。

(12)配送据点与分布

包括配送通路类型,配送据点的规模、特性及分布,卸货地状况,交通状况,收货时段,特殊配送需求等。

2.未来需求资料

(1)企业战略与中长期发展规划

即考虑所服务企业的历史背景、文化、未来发展战略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外部环境变化及政府政策调整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2)商品未来需求预测

依目前所服务企业的商品市场成长率及所服务企业的未来商品发展战略,预估未来物流配送市场发展趋势。

(3)品项数量的变动趋势

分析所服务企业在商品种类可能发生的变化及未来的变化趋势。

(4)可使用的场址与面积

分析是否可利用现有场地或有无发展的空间。

(5)业务范围的发展

分析物流配送中心服务范围,是否需包含服务企业的经营项目范围,有无新的经营项目或新的企业单位的加入。

(6)物流作业功能的发展

分析物流配送中心是否需考虑未来物流功能的增加,如流通加工、包装、储位出租等,以及是否需配合商流与物流通路拓展等目标。

(7)预算的可行性与物流模式的变化

预先估计可行的资金预算额度范围及可能的资金来源,必要时必须考虑独资、合资、部分出租或与其他经营者合作的可能性,另也可考虑建立物流联盟或开展共同配送等物流营运模式。

(8)时程限制

预计物流配送中心营运年度,并考虑是否以分年、分阶段方式落实计划的可行性。

(9)估计未来的工作时数与人力需求

估计未来的工作时数、作业班次及人力组成,包括正式、临时及外包等不同性质的人力编制。

(10)未来扩充的需求

十六、物流管理思想

物流管理思想是构建物流信息系统的灵魂和精髓,也是物流信息系统价值之所在。

十七、项目建议书

是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

它由部门、地区或现有企业,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企业的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踏勘建设地点、初步分析投资效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

(l)项目建议书是国家选择建设项目的依据,项目批准后即为立项。

(2)批准立项的项目,可以列入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开展可行性研究。

(3)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在批准立项后,可以对外开展工作。

简答:

一、物流战略根据其战略目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总成本领先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的核心是采用一系列针对本战略的具体政策在产业中赢得总成本优势。

其贯穿于整个战略过程的基本指导思想,即战略方针是物流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成本领先要求积极地建立起有效规模物流设施体系与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即要求有一个覆盖面较宽、效率较高、弹性较大的公共物流服务平台,有众多的服务客户群,另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及其最大限度地降低减少研究开发、服务、推销等方面的费用。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有必要在物流管理方面对成本控制给予高度重视,并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方面也不容忽视。

2.标新立异战略

标新立异战略就是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标新立异,形成行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

在标新立异战略中成本不是首要目标。

标新立异可以从设计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外观特色、经销网络等方面入手,构筑特色。

其战略重点是特色构筑、品牌树立。

其战略指导思想是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对价格的敏感下降使公司避开竞争。

但标新立异战略实施的服务成本高昂,如研究、开发设计、高质量的材料、周密的服务安排等。

3.目标聚集战略

目标聚集战略是企业市场定位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一个地区市场。

其战略思想是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越在更广阔范围内的竞争对手。

目标聚集战略可以通过较好的满足特定对象的需要实现标新立异,同时或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可以实现低成本,并在狭窄的目标市场中获得一种或两种优势。

 

二、物流战略计划的内容:

物流战略计划主要使要解决三个方面的决策问题,即围绕顾客服务水平核心目标对物流设施分布、库存和运输进行决策。

因此设施选址决策、库存决策、运输决策是物流系统战略计划的主要内容。

因为这些决策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赢利能力、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率。

并且每个决策都与其他决策互相联系;制定物流战略计划方案时必须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进行有效规划,同时对各决策问题相互之间存在的效益悖反关系也应予以考虑。

 

(1)设施选址决策

物流设施分布决定产品从工厂、分销商或中间库存到客户整个商品供应活动的效率和相应的费用。

并且生产厂、储存点及供货点的地理分布构成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框架。

其内容主要包括:

确定设施的数量、地理位置、规模,并分配各物流设施所服务的市场范围,这样就确定了产品到市场之间的线路。

好的设施选址应考虑所有的产品移动过程及相关成本,包括从工厂、供货商或港口经中途储存点然后到达客户所在地的产品移动过程及成本。

通过不同的渠道来满足客户需求,如直接由工厂供货,供货商或港口供货,或经选定的储存点供货等,则会影响总的分拨成本。

寻求成本最低的需求分配方案或利润最高的需求分配方案是选址战略方案的核心所在。

(2)库存决策

库存决策指的是货物的库存采取何种管理方式。

将库存分配(推动)到储存点与通过补货自发拉动库存,是两种不同的存货管理方式,同时也代表着两种不通的库存战略。

采取不同的库存战略决定了物流设施的分布决策。

由于企业具体库存政策将影响设施选址决策,所以必须在物流战略规划中予以考虑。

其他库存方面的决策内容还涉及到产品系列中的不同品种是选在工厂、地区性仓库,还是基层仓库存放的问题,以及运用各种方法来管理永久性存货的库存水平问题。

(3)运输决策

运输决策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批量和运输时间以及路线的选择。

这些决策受仓库与客户、仓库与工厂之间距离的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仓库选址决策。

库存水平的大小也与运输批量与批次有关。

三、物流结点的功能及作用:

(1)衔接功能

物流结点将各个物流线路联结成一个系统,使各个线路通过结点变得更为贯通而不是互不相干,这种作用称的为衔接作用。

物流结点的衔接作用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主要有:

第一,通过转换运输方式衔接不同运输手段;

第二,通过加工,衔接干线物流及配送物流;

第三,通过储存衔接不同时间的供应物流和需求物流;

第四,通过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处理衔接整个“门到门”运输,使其成为一体。

(2)信息功能

物流结点是整个物流系统的物流信息传递、收集、处理、发送的集中地。

在现代物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复杂物流单元能联结成有机整体的重要保证。

在现代物流系统中,每一个结点都是物流信息的一个点,若干个这种类型的信息点和物流系统的信息中心结合起来,便成了指挥、管理、调度整个物流系统的信息网络,这是一个物流系统建立的前提条件。

(3)管理功能

物流系统的管理设施和指挥机构往往集中设置于物流结点中,使其成为集管理、指挥、调度、信息、衔接及货物处理为一体的物流综合设施。

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转有序化和正常化,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水平都取决于物流结点的管理职能的实现的情况。

物流结点对优化整个物流网络起着重要作用,从发展来看,它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等神经中枢的职能,是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因而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所以,在有的场合也称之为物流据点,对于特别执行中枢功能的又称之为物流中枢或物流枢纽。

四、系统布置设计SLP(流程)模式:

依照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思想,系统布置设计程序一般经过下列步骤,如图:

 

1.准备原始资料

在系统布置设计开始时,首先必须明确给出原始资料,同时也需要对作业单位的划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解与合并,得到最佳的作业单位划分状况。

所有这些均作为系统布置设计的原始资料。

2.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对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以物料移动为工艺过程的主要部分的生产企业来说物流分析是布置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

对物流量小的工厂来说,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非物流联系)是布置设计中最重要的方面;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情况,则需要综合考虑作业单位之间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

作业单位间的物流分析的结果,可以用物流强度等级及物流相关表来表示,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可以用量化的关系密级及相互关系来表示,在需要综合考虑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时,可以采用简单加权的方法将物流相关表及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表综合成综合相互关系表。

3.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根据物流相关表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考虑每对作业单位间相互关系等级的高或低,决定两作业单位相对位置的远或近,得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有些资料上也称之为拓朴关系。

这时并未考虑各作业单位具体的占地面积。

从而得到的仅是作业单位相对位置,称为位置相关图。

4.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

各作业单位所需占地面积与设备、人员、通道及辅助装置等有关,计算出的面积应与可用面积相适应。

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把各作业单位占地面积附加到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上,就形成了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6.修正

根据其他因素进行调整与修正。

此时需要考虑的修正因素包括物品搬运方式、操作方式、储存周期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实际限制条件如成本、安全和职工倾向等方面是否允许。

考虑了各种修正因素与实际限制条件以后,对面积图进行调整,得出数个有价值的可行设施布置方案。

7.方案评价与择优

针对前面得到的数个方案,需要进行技术、费用及其他因素评价,通过对各方案比较评价,选出或修正设计方案,得到布置方案图。

五、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

(1)基本功能:

停车、中转、配载、仓储保管、城市内货物配送(含超市、企业、个人等多种对象的仓储、配送)、各种交通方式的多式联运(可包含铁路、公路、水路。

航空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 信息中心。

(2)延伸服务功能:

货物调剂中心(库存物资处理)、咨询服务、包装、加工、培训服务。

(3)配套服务功能:

金融配套服务(金融、保险等)、生活配套服务(住宿、餐饮。

娱乐。

购物。

旅游等)、货车辅助服务(加油、检修、培训、硬件供应等)。

 

论述:

一.物料搬运路线与设备决策

物料搬运方法是物料、搬运路线、设备和容器(搬运单元)的总和。

一个物流设施的搬运活动可以采用同一种搬运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几种不同搬运方案的组合就形成了搬运方案。

因此,搬运方案的分析设计,不仅需要了解物料搬运路线类型,而且要根据物料特征对物料搬运路线及其设备和容器(搬运单元)做出合理的选择。

1.搬运路线的类型

物料搬运路线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直接型

各种物料能各自从起点移动到终点的称为直接型路线系统,如图1)所示。

对于直接型物料搬运路线系统来说,各种物料从起点到终点经过的路线最短。

当物流量大,距离短或距离中等时,一般采用这种形式是最经济的。

尤其当物料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时间又较紧迫时更为有利。

(2)渠道型

物料在预定的路线上移动,来自不同地点的物料沿着同一路线一起运到同一个终点。

当物流量为中等或少量,而距离为中等或较长时,采用这种形式是经济的。

尤其当布置是不规则的分散布置时更为有利。

如图2)所示。

(3)中心型

各种物料从不同的起点先移动到一个中心,然后在中心处分拣或分发,再运往终点。

当物流量小而距离中等或较远时,这种形式是非常经济的。

尤其当厂区外形基本上是方整的且管理水平较高时更为有利。

如图3)所示。

(4)环型

环型类似渠道型和中心型,只是搬运路线是个环线。

例如,在渠道型路线中,物料可以从B直接回到A。

不需经过D、C返回A。

如图4)所示。

 

2.搬运路线的选择

一般可根据距离与物流量指示图来选择其路线形式,如下图所示。

 

(1)直接型用于距离短而物流量大的情况;

(2)渠道型和中心型(间接型)用于距离长而物流量小的情况。

根据物料搬运的观点,若物流量大而距离又长,则说明这样的布置不合理。

如果有许多点标在这样的区域里,那么主要问题是改善布置而不是搬运问题。

当然,工序和搬动是有联系的。

如物料需要接近空气(铸件冷却)时,那么,冷却作业和搬动是结合在一起的,这时若出现一个长距离移动的大流量物料也是合理的。

3.物料搬运设备的选择

距离短,物流量小:

简单的搬运设备;

距离长,物流量小:

简单的运输设备;

距离短,物流量大:

复杂的物流设备;

距离长,物流量大:

复杂的运输设备。

 

(1)物料搬运设备的选择原则

SHA对物料搬运设备的分类采用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法,就是根据费用进行分类。

具体来说,就是把物料搬运设备分成四类。

①简单的搬运设备:

设备价格便宜,但可变费用(直接运转费)高。

设备是按能迅速方便地取放物料而设计的,不适宜长距离运输。

适用于距离短和物流量小的情况。

②复杂的搬运设备:

设备价格高但可变费用(直接运转费)低。

设备是按能迅速方便地取放物料而设计的,不适宜长距离运输。

适用于距离短和物流量大的情况。

③简单的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