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5034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docx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

公司内部编号:

(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

 

砂石进厂验收检验规范

一、砂

标准摘抄:

颗粒级配

6.3.1仪器设备

a)鼓风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天平:

称量1000g,感量1g

c)方孔筛:

孔径为150μm、300μm、600μm、、、及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

d)摇筛机;

e)搪瓷盘,毛刷等。

6.3.2实验步骤

6.3.2.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的颗粒(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

恒量系指试样在烘干1h~3h的情况下,其前后质量之差不大于该项实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6.3.2.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部分筛分。

6.3.2.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式样总量%为止。

通过的式样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寻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6.3.2.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试样再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式

(1)计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下列方法之一处理。

G=

A*d1/2

200

式中:

G——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

A——筛面面积,mm2;

d——筛孔尺寸,mm。

a)将该粒级试样分成少于按式

(1)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b)将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筛余混合均匀,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再用四分法缩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取其中一份,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继续筛分。

计算该粒级及以下各粒级的分计筛余量时应根据缩分比例进行修正。

6.3.3结果计算与评定

6.3.3.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该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精确至%。

6.3.3.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

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实验。

6.3.3.3砂的细度数按式

(2)计算,精确至:

Mx=

(A2+A3+A4+A5+A6)-5A1

100-A1

式中:

Mx——细度模数:

A1、A2、A3、A4、A5、A6——分别为、、、600μm、300μm、150μ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6.3.3.4累计筛余百分比率取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细度模数取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如果两次实验的细度模数只差超过时,须重新实验。

含泥量

6.4.1仪表设备

a)鼓风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天平:

称量1000g,感量;

c)方孔筛:

孔径为750μm及的筛各一只;

d)容器:

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

e)搪瓷盘、毛刷等。

6.4.2实验步骤

6.4.2.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6.4.2.2称取试样500g,精确至。

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睡眠高于试样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沙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及75μm的套筛上(筛放在75μm上面),滤去小于75μm的颗粒。

实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小心防止沙粒流失。

6.4.2.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6.4.2.4再用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75μm筛放在水中(使睡眠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μ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

6.4.3结果计算与评定

6.4.3.1含泥量按式(3)计算,精确至%:

Qa=

G0-G1

*100

G0

式中:

Qa——含泥量,%;

G0——实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6.4.3.2含泥量取两个试样的实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泥块含量

6.6.1仪器设备

a)鼓风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天平:

称量1000g,感量;

c)方孔筛:

孔径为600μm及的筛各一只;

d)容器:

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

e)搪瓷盘、毛刷等。

6.6.2实验步骤

6.6.2.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50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6.6.2.2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

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600μ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6.6.2.3保留下俩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浅盘后,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到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到。

6.6.3结果计算与评定

6.6.3.1含泥量按式(5)计算,精确至%:

Qb=

G1-G2

*100

G1

式中:

Qb——泥块含量

G1——筛筛余试样的质量,;

G2——实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6.6.3.2泥块含量取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二、石

颗粒级配

6.3.1仪器设备

a)鼓风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台秤:

称量10kg,感量1g;

c)方孔筛:

孔径为2.36mm、4.75mm、9.50mm、16.0mm、19.0mm、26.5mm、31.5mm、37.5mm、53.0mm、63.0mm、75.0mm及90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300mm);

d)摇筛机;

e)搪瓷盘、毛刷等。

6.3.2试验步骤

6.3.2.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8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表8颗粒级配试验所需试样数量

最大粒径,mm

最少试样质量,kg

6.3.2.2称取按表8规定适量的试样一份,精确到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行筛分。

6.3.2.3将套筛置于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

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0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

6.3.2.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1g。

6.3.3结果计算与评定

6.3.3.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质量之比,计算精确到%。

6.3.3.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1%。

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6.3.3.3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含泥量

6.4.1仪器设备

a)鼓风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天平:

称量10kg,感量1g;

c)方孔筛:

孔径为75μm及1.18mm的筛各一只;

d)容器:

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

e)搪瓷盘、毛刷等。

6.4.2试验步骤

6.4.2.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9规定的数量,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注:

恒量系指试样在烘干1h~3h的情况下,其前后质量之差不大于该项实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下同)。

表9含泥量试验所需试样数量

最大粒径,mm

最少试样量,kg

6.4.2.2称取按表9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到1g。

将试样放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上表面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石子颗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及75μm的套筛上(1.18mm筛放在75μm筛上面),滤去小于75μm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小心防止大于75μm颗粒流失。

6.4.2.3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6.4.2.4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颗粒,并将75μ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石子颗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虚洗掉小于75μ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筛余的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中,置于烘箱中(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

6.4.3结果计算与评定

6.4.3.1含泥量按式

(1)计算,精确至%:

G1-G2

Qa=————×100%………………………

(1)

G1

式中:

Qa——含泥量,%;

G1——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6.4.3.2含泥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泥块含量

6.5.1仪器设备

a)鼓风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b)天平:

称量10kg,感量1g;

c)方孔筛:

孔径为2.36mm及4.75mm的筛各一只;

d)容器:

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

e)搪瓷盘、毛刷等。

6.5.2试验步骤

6.5.2.1按规定取量,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9规定的数量,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6.5.2.2称取按表9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到1g。

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上表面。

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4h。

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2.36m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6.5.2.3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搪瓷盘后,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到1g。

6.5.3结果计算与评定

6.5.3.1泥块含量按式

(2)计算,精确至%:

G1-G2

Qb=————×100%………………………

(2)

G1

式中:

Qb——含泥量,%;

G1——4.75mm筛筛余试样的质量,g;

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6.5.3.2泥块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针片状颗粒含量

6.6.1仪器设备

a)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见图1和图2);

b)台秤:

称量10kg,感量1g;

c)方孔筛:

孔径为4.75mm、9.50mm、16.0mm、19.0mm、26.5mm、31.5mm及37.5mm的筛各一个;

(图1、图2略)

6.6.2试验步骤

6.6.2.1按条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10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表10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所需试样数量

最大粒径,mm

最少试样量,kg

6.2.2.2称取按表10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到1g。

然后按表11规定的粒级按条规定进行筛分。

表11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的粒级划分以及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mm

石子粒级

片状规准仪相对应孔宽

针状规准仪相对应间距

6.6.2.3按表11规定的粒级分别用规准仪逐粒检验,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

称出其总质量,精确至1g。

6.6.2.4石子粒径大于37.5mm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检验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37.5mm颗粒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的粒级划分及其相应的卡尺卡口设定宽度mm

石子粒级

检验片状颗粒的卡尺卡口设定宽度

检验针状颗粒的卡尺卡口设定宽度

6.6.3结果计算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式(3)计算,精确至1%:

G2

Qc=——×100………………………(3)

G1

式中:

Qc——针、片状颗粒含量,%;

G1——试样的质量,g;

G2——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的质量,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