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体要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5193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总体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1总体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总体要求.docx

《1总体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总体要求.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总体要求.docx

1总体要求

1、总体要求

除《采购需求一览表》中各标包对应的需求外,《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试行)》《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指引(试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安徽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资金使用方案、绩效评价工作要点及《界首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界首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中涉及本项目的相关工作均在招标范围内。

投标人应与采购人充分沟通,明确招标项目的范围内容及详细标准、要求,确保满足项目及采购人需求,确保验收通过,避免投标报价的遗漏。

国家、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必须达到良好及以上。

2、服务时间要求

(一)项目实施阶段(合同签订之日至2021年2月)

中标单位全面启动项目建设。

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对示范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项目验收阶段(2021年2-3月)

项目基本完工后,由中标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第三方机构,根据工作方案、资金方案及项目招投标文件,共同对综合示范项目及时进行验收。

(三)绩效评价阶段(2021年3-4月)

在总结示范县项目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查漏补缺,限期整改,做好验收前准备工作,迎接省商务厅、财政厅、扶贫办及国家商务部、财政部、扶贫办对我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第三方绩效评价。

(四)整改提升阶段(2021年5月-2021年12月)

根据绩效评价反馈结果,全面开展“回头看”,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3、采购需求一览表

序号

服务项目名称

服务内容及指标要求

1

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推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

一、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共配效率

(一)建设县级电商物流配送中心(含冷链)

针对县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统筹邮政、供销、商贸、物流快递等物流资源,整合订单、数据、场地、车辆、人员、包裹、线路等,以共同配送为主要形式,推进物流快递同商贸物流结合,实现向消费品和服务的整合延伸,科学规划物流、快递、商贸线路,统仓共配,拓展营收途径,降低配送运输成本,逐步实现提速降费和市场化可持续性运营。

1.建设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

购置必要的办公桌椅、电脑、空调、打包台、货架、扫码枪、小推车、叉车、冷藏柜、仓储托盘等设备,建设冷藏区域,具备网销网购商品的品控分拣、打包配送功能。

2.配备恒温库、冷冻库及所需信息化管理平台和正常运行所需设备,建设适应农村产品网络销售上行的冷链设施,发展产地预冷、冷冻运输、冷库仓储、定制配送等全冷链物流,解决从田间到商超、电商企业的物流问题。

3.具备完善的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功能,配套分拣、包装、仓储、预冷等设施设备;配置必要的办公桌椅、电脑、打包台、货架、扫码枪、推车、厢式货车、仓储托盘、叉车等,建设冷冻冷藏区域,具备网购、网销商品的品控分拣、打包配送功能。

4.项目运营团队至少10人以上,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运营。

5.物流配送中心服务制度明确,要有固定配送地点、时间、明确线路、明确价格、服务承诺、联系方式、监督及投诉渠道等内容。

(二)建设“县级中心-乡镇-村级点”的共同配送体系

合理规划物流线路,确保物流服务站点和电商服务站点保持基本一致,开通3条物流快递专线,逐步实现包裹快件从县级物流仓储中心到村级服务点48小时内完成,村级服务点到农户24小时内完成。

1.配备配送车辆不少于5辆,做好合理规划物流线路,确保物流服务站点和电商服务站点保持基本一致,开通3条物流快递专线。

2.整合利用乡镇商贸中心、配送中心、电商企业、快递企业等资源,逐步实现包裹快件从县级物流仓储中心到村级服务点48小时内完成,村级服务点到农户24小时内完成,整合的物流快递单量达到全市40%以上;物流快递站点乡镇覆盖率达到60%以上,行政村配送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

3.根据示范创建要求,统一门牌和编号管理、制度牌、功能区域分化、台账、物流收发货架、数据报送等内容。

(三)建立现代物流所需的信息化平台

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的农村物流信息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信息汇总分类、数据统计、线路规划、库存管理,进而提高物流服务效率。

1.建设1个面向农村的综合物流电子信息服务平台,能完整、真实地反应县、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记录。

2.整合界首商贸、供销等资源,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的农村物流信息服务体系。

3.配备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统,具备物流信息汇总分类、数据统计、线路规划、库存管理等功能。

二、推动农产品上行和农村特色产业升级

(一)完善农村电商供应链服务体系

立足界首市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统筹县域电商公共服务、农村电商物流共配、农产品溯源、品质品控、区域公共品牌等对农产品上行的激发作用。

帮助本地生产流通企业、种养殖合作社等研发网销产品,提供农产品资源供销信息对接、营销策划、品牌培育、许可认证、信息技术咨询、电子商务应用、仓储、分拣、物流快递托管等一系列配套服务。

拓宽农副、旅游、文化等各类农村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逐步建立与县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电商供应链服务体系,实现农村特色产业向电商产业转型升级。

1.以界首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农产品上行”为核心,打造“人、货、物”三位一体的农村电商生态系统,力促本地电商产业集聚发展。

梳理构建本地农产品种植养殖、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农村电商公共物流配送体系、农产品销售等数据库,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撑。

2.建设1个界首市农产品供应链运营中心,配备分拣、分级、初加工、包装、传送带等相应的设备设施,建立共享机制,向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检测、分拣、分级、包装、设计、分销等电商供应链服务,服务产品不低于40款。

3.建设1个界首市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

即汇聚界首市及上级部门的农产品产业和零售、物流及网点、扶贫利益联结、培训、公共服务、质量追溯平台、农产品供应链服务体系运行等数据信息,便于本地企业获取信息,便于政府部门参考。

按综合示范要求与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对接,并及时、准确、完整报送信息。

4.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配备品控检测的专业仪器和设备等必要的软硬件设备。

对县域初级农产品在药物残留、糖度等常规和特殊项目开展检验分析、质量评价服务,入驻供应链运营中心的农产品均开展中心自检,免费为县域农产品提供免费自检服务;每年对全市主要农产品进行抽检不少于12次,并出具检测报告。

5.配备农产品开发人员、品控人员、仓储配送人员等岗位配置,建立品控、售后、供应商入驻、产品检测、发货流程、仓储管理等管理制度;服务产品不少于30款,服务次数不少于100次。

6.对我市农产品种养殖和生产情况进行摸排,形成详细摸排报告,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企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名称、所属乡镇、主要产品名称、产品主要属性、生产周期、产量、是否是扶贫产品、销路、包装情况等。

7.开发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部署至少5个溯源试点应用基地;建立溯源体系可视化中心,可实时监控各接入企业相关信息;实现追溯产品品类5个以上、服务企业20家以上,物联网服务企业3家以上,溯源案例25个以上。

8.在知名电商平台上打造2家线上“界首特色产品馆”,对上行农产品进行一系列标准化运营,推动“三品一标”“一村一品”“一户一码”农副产品上网营销。

9.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生产标准化、流通标准化等农产品标准化体系,规范农村产品生产、加工各环节,最大限度控制农村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将农村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实现农村产品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

10.全市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农产品网销额同比增长40%以上。

(二)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升级

实施整体营销策划战略,统筹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提高农产品品质控制水平,推动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进程,立足本地,研发具有界首市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重点选择优势农村产品(渔具、花茶、三粉、马铃薯等),对产品形态、深加工、产品包装等进行升级,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

1.针对我市现有农特产业,精选优势农产品,做好市场定位和品牌定位,由专业策划团队,依据定位方向开展品牌周边设计,对外包装统一。

统筹制定界首市公共品牌战略规划,在界首农特产品建设方面分别从:

名称、文化内涵、产品故事、宣传语、标志logo、VI、包装、广告、地理标识、标准字体、标准色、辅助图形、标准印刷字体、标牌旗帜、溯源等信息,线上线下全面开展宣传和推广工作。

进行统一标准设计建设。

通过一系列专业的、针对性的品牌策划方法和步骤,将品质好的产品,包装推广成为有较高附加值的知名商品,促进产品的影响力提升。

2.基于我市本地产品特点,针对重点农业企业进行体系化认证及产品认证。

辅助具备能力的企业完成“三品一标”的认证,通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带动当地产品质量提升,逐步树立品牌。

3.重点围绕界首渔具、花茶、三粉、马铃薯等特色农村产品全力打造和培育界首市区域公共品牌,推进电商品牌“2+N”布局,合同期内,带动公共品牌子品牌示范企业10家以上、示范产品品牌20个以上、建设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官方旗舰店2个以上、开展直播15次以上、示范基地10个以上,带动公共品牌下的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不低于5000万元。

4.通过微信、抖音、天猫等电商平台开展农产品营销,做好界首市区域公共品牌宣传和推广。

5.通过微信、微博、视频平台等开展自媒体营销活动,每年发布界首市各类农村产品信息不少于300条,其中省级以上网络媒体发布界首市农特产品、旅游产品或企业宣传稿件两年不少于100篇,中央媒体不少于20篇。

6.举办界首市农村产品电商消费扶贫活动,通过电商平台宣传界首特色产品,提升界首市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

(三)建立“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完善农村产品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提高农村产品商品化率。

打造信息化、本地化、连锁化的营销服务网络,通过开展线上节庆、时令农产品展销等活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依托界首文化特色旅游资源,推进“互联网+休闲农业”和“互联网+乡村旅游”,推广特色农产品网销和线下采摘、旅游消费新模式。

1.通过消费扶贫、产销对接、包销包产、直播贫困村农产品、区域共用品牌营销等方式开展电商扶贫专项活动不少于10次。

2.依托接受文化旅游资源,策划“互联网+休闲农业”和“互联网+乡村旅游”路线,组织线下采摘、直播带货、旅游消费等活动,促进互联网+旅游融合发展。

 

2

 

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县域电商服务功能提升

一、界首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坚持实用原则,完善公共服务相关配套,完善企业孵化、农产品展示、直播、电商培训、品牌培育、运营服务等功能分区。

统筹推进县域实体经济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融合,发挥“指挥中枢”作用,推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物流快递、电商扶贫、运营指导、电商培训等服务板块功能提升;统筹推进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乡村电商服务站点与商贸、便民信息服务等各类资源进行市场经济化结合,丰富经营内容,通过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相结合,实现公共服务中心“自我造血”可持续运营能力。

1.建设界首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进行布局规划,功能上包括运营中心、品牌推广与展示区、培训区等。

根据物流、培训及交流需要,整合资源配备办公设备、创业孵化中心、会议室、培训教室、摄影摄像器材、直播间等为界首市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创业集聚场所,打造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县级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印制醒目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界首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广告牌和铭牌。

2.配备需具有较高的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水平,具备一定的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运营经验,配备专职运营人员及办公设备,团队人员不少于10人,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接待讲解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

要具备常规的业务对接、咨询等服务功能,提供产品图片拍摄、产品初步诊断、包装设计、产品文案编写、县域电商数据采集、整理、报送等基础电商服务内容,提供产品商标注册、电商代运营等增值电商服务内容,以及其他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的特色增值服务内容。

3.设立一个独立的服务前台和线上体验区,结合界首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现场专业服务人员,负责为界首企业、网商、服务商提供业务咨询和技术服务。

配备专门的线上服务平台系统,提供电子商务资讯,统计分析、服务内容展示、电子商务(远程)培训、本地电子商务企业展示功能板块,并通过线上系统及时采集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数据,及时建立电商发展台账及贫困村、贫困户电商扶贫的精准档案和台账,台账数据符合上级有关要求,能够与上级相关系统实现对接,并按月协助有关部门完成相关数据填报工作。

4.制定完善的服务管理制度,包括公共服务中心服务项目公示、服务时间、设备管理、网站平台信息维护、投诉反馈、公共服务中心岗位职责和考核指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每项制度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保证落实到位。

5.完成开发公共服务中心官方网站、微信公众账号等线上平台,确保界首市电商政策和信息及时发布,每年总体发布信息不少于300条;内容至少包括最新电商咨询、政策公告、人才培训、服务项目、企业目录等,无违法内容、符合一般编辑规范;在市、乡、村营造发展电商浓厚氛围。

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

结合人口分布、交通、地理位置以及乡村群众需求,注重乡村服务站点可持续性运营等要素,充分利用乡村原有商贸店、供销、邮政、物流、电商创业带头人等网点资源,对乡村服务站点进行科学布局,优化和调整,逐步实现网点资源融合,一站多用。

运用智慧乡村服务管理系统对站点“五有”服务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针对问题和业务需求,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实现站点负责人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择优选择具备农产品上行服务潜质的站点负责人,进行“一对一”指导,逐步实现乡村服务站点农产品上行服务实效。

加强乡村服务站点与商贸、信息服务、小额金融、职业介绍等资源的市场化结合,增加便民服务范围,拓展营收途径,逐步实现乡村服务站点自持运营。

1.对乡村服务站点科学布局,优化或调整,推进与物流服务站点、供销、商贸、金融等网点资源融合共建,丰富便民服务和公益服务,逐步实现一站多用,一站多能。

2.全市乡村电商服务站点服务覆盖率不低于80%,重点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覆盖率不低于90%,具备年均网销额不低于1万元农村产品上行能力的站点不少于30个,便民服务金额月均达到1000元的站点数不少于50个。

3.丰富拓展服务站点功能,提供电商政策知识宣讲、网络代购代销、邮件快递代收代发等便民服务,提升电商服务站服务运营水平。

4.运用智慧乡村服务管理系统对站点功能服务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实现站点负责人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5.根据示范创建要求,统一门牌和编号管理、制度牌、功能区域划分、台账、产品展示架、数据报送等内容。

6.及时搜集整理农产品上行、消费品下行、快递物流收发、便民服务信息、电商扶贫等数据,上报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三、设立农村网销产品培育中心

具备网销产品研发、品牌市场定位、美工文案设计、营销策划、直播带货、农特产品展示、短视频宣传制作传播、线上销售等功能,结合界首市产品和企业需求,培育优质农村电商品牌,促进传统企业电商化发展;同时,统筹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品质化发展,着力打造运营区域公共品牌,提高县域农特产品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1.配备专业运营团队,为市内有产品的企业、基地、合作社提供专业运营服务,包含但限于产品网货化策划、包装、设计、短视频宣传制作传播等服务内。

2.建立农产品标准化应用,完善检验检测认证体系。

基于界首农产品的产业特性,首先对优质、特色产品制定至少3个以上标准化管理体系,设立产品规格标准、产品分割标准、包装标准、储藏标准、产品检测标准等一些列标准。

四、设立界首市电商直播孵化中心

挖掘培育电商“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电子商务新模式,提供“直播培训、县域农特产品货源直供、直播达人对接、运营交流、托管等服务,带动有产品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等开展网络销售,实现“直播经济”。

1.在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设立面积不低于50平米的县电商直播中心,购置直播相关专业设备,组建专业团队,为公众提供直播带货营销策划、达人对接、运营交流、托管等公共服务和有偿服务。

2.县级电商直播中心专业团队,开展常态化电商直播带货活动,通过定期开展培训、主题活动、比赛等方式,培育本地直播带货经营主体,形成界首电商直播矩阵,为本地创业者、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等提供公共服务。

 

3

 

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强化创业就业转化

1.完善农村电商标准化教材,丰富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课程,组织编写农村电商标准化教材,内容可操作,通过公共服务中心网站、公众号、宣传材料等途径向社会免费公开,定期在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等开设网络公开培训课程。

2.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

主要面向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乡村电商服务站长、基层干部、贫困户等,根据人员结构,区分类别,合理制定培训目标,开展普及性培训与基础性、专业性培训,累计培训不少于3000人次,技能型培训占比不低于50%,如实做好培训记录。

3.健全培训转化机制。

通过组织“电商企业、电商人才就业创业对接会”和“公共服务中心网站、公众号、新媒体等发布电商企业用工和培训学员就业信息”等形式,加强电商培训与电商企业就业用工对接;协助有能力的人才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加强创业孵化;培训转化率不低于5%。

定期跟踪培训对象电商就业或创业信息,进一步指导帮助,建立培训跟踪反馈提升机制,推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改进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巩固培训效果。

 

4

 

建立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电商精准扶贫

通过产业带动、政策支持等方式,采取“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你种我销、你养我卖”等经营模式,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1.累计开发特色电商扶贫产品不少于10个,培育电商扶贫实体60个以上。

2.每年开展1场以上电商精准扶贫就业创业对接会及电子商务大赛,树立至少2个电商脱贫典型。

同时在县级电商服务中心设立线上线下扶贫窗口,开展政策宣传和业务服务,实现电商扶贫业务一站式办理。

3.筛选贫困村适销农产品,选择2—5个具有相对优势的农副、手工、旅游等产品重点打造,做好产品标准化、品控、品牌和质量保障,对接各大电商平台,扩大对农村产品上行和“上线进城”的推广渠道。

4.开展不少于6次电商直播、消费扶贫、产销对接等活动,促进贫困群众农村产品销售和宣传。

5.对愿参与、能参与电商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梳理,上述贫困户培训率不低于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