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371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docx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学习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93-96内容,仔细分析图5-6---5-9。

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能量金字塔?

10分钟后进行检测。

三:

检测:

1.能量流动概念:

包括生态系统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的源头:

_______________

(2)能量输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量传递渠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量的散失途径(或输出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一级别的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本级别的消费者_______的能量—_______量

(7)能量的转化和散失:

 

3.能量流动的特点

(1):

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也不可。

(2):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传递效率大约为。

能量传递效率:

原因:

①定量不定时分析中,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原因有二:

①自身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向分解者。

②定量定时分析(以赛达伯格湖每年的能量流动为例)中,能量逐级递减的

原因有三:

①自身呼吸作用散失;②流向分解者;③未利用。

注意:

“未利用”是指在研究的时间内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未被利用的能量最终也是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

(3)能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

注意:

能量金字塔没有倒置的情况,而数量金字塔有可能,如一棵树以及树上的麻雀和害虫,数量金字塔如图:

4.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的部分。

课堂训练: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通常以哪个水平为前提

A.生物个体水平B.种群水平C.营养级水平D.食物链水平

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

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

动具单向性

D.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kg,消耗生产者至少增加100kg

3.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越多

B.最多约有20%的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次级消费者

C.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一般没有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多

D.位于金字塔顶部的消费者获能最多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5.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A.10千克B.28千克C.100千克D.280千克

6.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四、当堂训练

1.一只狼吃了一只兔子,获得了这只兔子体内能量的

A.10—20%B.小于10—20%C.几乎全部D.无法比较

2.“一山不能存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学观点可以理解为

A.虎所需要的生活空间很大

B.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C.虎性情孤独,不群居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就减少。

3.某池塘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为: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水鸟。

假如水鸟只依靠吃鱼来增加体重,那么每增加体重1千克,至少需要该生态系统内的浮游植物的量为

 A.50千克B.125千克C.625千克D.1000千克

4.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5.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的理解,正确的是A.上一营养级约有10%的个体被下一营养级吃掉

B.上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

C.最顶部的消费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D.分解者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7.右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示意图,请

据图回答:

欲使C增加60千克,需要

A多少千克?

A.1500

B.2000

C.2500

D.6000

8.表示一个生态系统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的是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由于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只以一种食物为食

C.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D.能量在各级营养级中逐渐递减

9.人们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要设法使能量储存在

A.森林的木材中B.森林的草被中C.森林的蘑菇等真菌中D.森林的各动物中

10.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A.能量与营养级B.能量与个体大小

C.能量与个体数量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

11.右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利用图中各箭头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哪个箭头不应存在。

(2)初级消费者自身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

(3)食草动物排出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被分

解者利用的过程属于图中哪个箭头。

(4)④中的能量大约只有③中能量的。

12.“树→吃树叶的昆虫→吃虫的鸟”的食物链可以有两种“金字塔”如下图。

请回答:

(1)A图代表__________金字塔,B图代表__________金字塔。

  

(2)A图和B图中金字塔形状不同的原因各是什么?

13.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____________。

(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_。

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05KJ/m2•年,初级消费者同化总量为104KJ/m2•年,则这一过程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3)D的同化总量小于F的同化总量的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这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某学校生命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农田生态系统的

各种生态因素进行了认真考察。

下面是他们考察的有关内容和相关建议。

①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

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收获季节,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作物秸秆,导致空气污染。

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其在土壤中1~2个月就会被分解掉,分解该“地膜”的生物属于上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

 

分数

成绩

 

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

课堂训练:

1—6CCADDC

当堂训练1-5CDBCB6-10CBBAA

11.

(1)

(2)⑤(3)

(4)10%~20%

12.

(1)数量;能量 

(2)A图表示食物链中三者的数量关系,即:

一棵树上有许多昆虫吃树叶,有几只鸟捕食昆虫。

B图表示食物链中三者的能量关系:

生产者(树)占有最多能量,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13.

(1)E→F→D→B

(2)能量流动10%

(3)F自身消耗;F未被D全部捕食;提供给分解者

(4)①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②C(分解者)

 

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

课堂训练:

1—6CCADDC

当堂训练1-5CDBCB6-10CBBAA

11.

(1)

(2)⑤(3)

(4)10%~20%

12.

(1)数量;能量 

(2)A图表示食物链中三者的数量关系,即:

一棵树上有许多昆虫吃树叶,有几只鸟捕食昆虫。

B图表示食物链中三者的能量关系:

生产者(树)占有最多能量,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13.

(1)E→F→D→B

(2)能量流动10%

(3)F自身消耗;F未被D全部捕食;提供给分解者

(4)①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②C(分解者)

 

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答案

课堂训练:

1—6CCADDC

当堂训练1-5CDBCB6-10CBBAA

11.

(1)

(2)⑤(3)

(4)10%~20%

12.

(1)数量;能量 

(2)A图表示食物链中三者的数量关系,即:

一棵树上有许多昆虫吃树叶,有几只鸟捕食昆虫。

B图表示食物链中三者的能量关系:

生产者(树)占有最多能量,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13.

(1)E→F→D→B

(2)能量流动10%

(3)F自身消耗;F未被D全部捕食;提供给分解者

(4)①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②C(分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