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089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docx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

(1)

发布时间:

2009-5-10  信息来源:

1 概述

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1.1.1 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的界定

目前,国内外中小企业的界定存在一定差异,如美国在2001年将中小企业界定为“雇工人数不超过500人的企业”,欧盟规定为“雇员人数250人以下且年生产值不超过4000万欧元,或者资产负债表总值不超过2700万欧元且不被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持有25%以上的股权。

其中,雇员人数少于50人、年产值不超过700万欧元,或者资产负债表总值不超过500万欧元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为小企业”。

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等其他国家或地区也有不同的规定。

近年来,我国也一直在探讨中小企业的界定问题。

2003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出台了中小企业标准的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确定了新的标准,规定“工业类的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

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1.1.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科技进步作用的日益加大,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工作。

尽管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从未做出过统一的界定,但各界普遍采用科技部的基本概念,即:

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是由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活动的企业。

同时,从操作层面上,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根据从业人员数量、知识含量、业务内容等条件作为认定该基金资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标准:

“企业的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

”对该类型企业的人员构成比例也有明确规定,即:

“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本次调查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参考科技部对科技型企业的基本界定和“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文”在规模上的标准,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界定为:

由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制造、技术研发、转让、服务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活动,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销售额不足3亿元或资产总额低于4亿元的企业。

1.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猛发展,2003年总数已达360万家,个体工商户2390万家,不仅在数量上占到我国全部企业总数量的99.6%,而且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6%,提供了出口总额的62.3%,上缴税收的46.2%,并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由一批科技人员率先创办。

近年来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逐步活跃,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

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为99,073家,约占全部中小企业的3%左右,企业数量比2000年增加15%,1997-2001年五年间平均年净增9%。

其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与个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分别占企业总数的6.30%、12.46%、24.21%、5.18%、1.19%、43.12%、5.35%和2.23%。

到2003年末,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约12万家。

据国家发改委2004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约65%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载体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将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弘扬创业精神文化,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为代表的政府支持体系已初见雏形。

从地区分布上看,尽管科技型中小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十分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沿海地区又以华东地区的优势最为明显,“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无不得益于活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贡献。

上海、山东、江苏三个居全国前列的省市决定了这一地区在出口创汇、资产总额、从业人员数量三项指标上的明显优势。

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民营科技企业的总体实力虽不如华东地区,但各地区也都有一些科技和经济实力较强的省市,在某些指标上与华东地区差别不大。

总体经济实力较弱的是西南和西北地区,西南除了四川、重庆,西北除了陕西外,其它省区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有待提高。

特别是在西北、西南等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相关产业状况、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得到比较大的发展,还需要付出较多的努力。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优化和提升我国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这首先表现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

200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收入排在前十位的行业大部分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涵盖了信息时代的主要关键性产业。

在资产总额、利润总额、人均利润、科技投入等方面,以上高技术产业也大多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收入不断增加,使第三产业的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依靠其机制和技术上的优势,成功地实现了创业初期的发展,正在进行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实现规模化和国际化为目标的“二次创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全面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带动企业运行机制、带动国家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创新,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还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3 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科技体制改革以来,伴随着星火、火炬等计划的实施,以及科贸街和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兴起,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处于较快的发展阶段。

2004年,我市中小企业约有近1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3%左右,广泛地分布在我市的各个行业之中,并已开始在我市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中担当起重要的角色。

以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理工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金世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鼎盛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高速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已成为本市和国内新兴产业的典范,成为科技推动企业进步的标志。

但是,我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普遍较为弱小,各个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

特别是在资金、政策、资源配置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环境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使得我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所蕴藏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同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究工作虽然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大体上是在局部范围内展开的,缺乏数据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且缺乏后续的政策跟进,研究工作的效果不很突出。

1.4 关于本次调研

1.4.1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大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指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市委、市政府“三步走战略”和“五大举措”中明确提出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更加全面地掌握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对政府的需求,并筛选出能够形成新的产业或成长为龙头企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代表和群体,探讨有利于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及成长环境建设的内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4.2 数据收集

本次调研采取大规模抽样的方法,共有1044家入选,其中有效样本964家,约占全市中小企业的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1/3。

本次调研工作主要通过各区县科委和新三区科技局以及市经委中小企业处进行,辅之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密集的创业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并对近年承担本市科技发展计划和承担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项目、市属和驻津转制院所等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专人查询。

调查对象为在我市注册经营、内资控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即,除去外商独资企业和外资控股以外的各种所有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海外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不论注册形式,也均纳入了本次调查范围。

根据中小企业成长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结合科技型企业的特点,调研组设计了本次调研的问卷。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德尔菲法进行校正,达到比较可信和有效的程度,问卷设计遵循了简单和方便的原则,同时要求企业家填报,以提高问卷的质量。

由于调查目的具有层次性,所以本次调查在2个多月的时间,连续发放了三次问卷。

第一次问卷主要考察企业的基本信息、成长性、创新能力等客观状况,共发放4600份,涵盖了我市所有地区,回收1044份,经筛选剔除了80家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有效样本964家;第二次问卷主要考察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状况的主观状况,共发放了300份,回收124份;第三次问卷主要考察重点企业的整体状况,共发放了400份,回收159份。

1.4.3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呼应,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具体问题。

首先,根据第一次问卷,建立了一套考察企业成长性、创新能力、市场及战略的测量体系;其次,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测评体系的评级数据库系统;再次,结合第二次和第三次问卷,通过专家打分法,对打分系统的结果进行补充和修正;最后,得到企业成长性排名并进行频数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而得到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状况和重点问题的分析结果。

此外,本次调研为了便于计算企业的各项指标,参照中国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创业企业认证条件,即成立期在18个月以下的企业为创业型企业,规定成立期在2年以下的企业为创业型企业。

成立超过2年的企业为成长型企业。

1.4.4 调研局限

虽然本研究已顺利完成了预设的目的,但研究过程仍遇到一些局限,包括:

1.由于时间紧迫,本次中小型企业调查事先没有来得及对填表人员集中培训,调查表填写人员对部分内容的理解有差异,也有选项无回答和错答出现;

2.调查表本身存在部分缺陷,典型的情况是在对企业行业的划分中,我们没有给出填写规范,同时由于中小型企业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给我们的划分造成一定难度,也产生了部分误差。

3.由于数据信息量巨大,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必然产生系统偏差,尽管我们反复核对,但存在一定偏差在所难免。

2 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调研整体情况

本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回收的964份有效样本中,近两年内成立的企业占24.4%,近三年半内成立的企业占40.8%;雇员少于300人的小型企业有792家,占93.7%;雇员在300-1999人之间的中型企业有53家,占6.3%。

同时,本次调研涉及的企业经济类型范围广泛,包括除外商独资、外资控股企业和已上市企业以外,所有具有一定科技实力的不同所有制企业。

其中113家企业属于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占11.72%;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共计740家,占76.76%。

这些企业共拥有从业人员84164人,平均每个企业88人。

其中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达20259人,专门负责研发的技术人员17897人,具有职称和各类从业资格的人员21011人。

这些企业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297家,占30.81%;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共31家。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的企业有266家,专利总计1236项;共有211家企业承担国家部委或我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计划项目总计1110项;有598家企业分别与国内外大专院校或企业有合作关系,占全部企业的62.03%。

2.1 区域分布和行业分布情况

2.1.1 区域分布

样本企业在市内六区有353家,占36%;在包括东丽、津南、西青和北辰的近市区有296家,占31%;在包括塘沽、汉沽、大港的滨海区有104家,占11%;在包括宝坻、武清、宁河、静海、蓟县的远市区有76家,占8%;在包括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和保税区的新三区有135家,占14%。

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市内六区、近市区、园区及开发区,约占样本的81.3%。

其中园区和开发区是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密集度最高的政策区。

市内六区中,南开区作为园区的政策区,有科技型中小企业207家,成为本市自然区域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占市内六区的58.6%,约占本次调查企业数量的21.4%;红桥区和和平区企业数量也较多,分别为48家和28家,河西区和河北区分别是35家和19家,最少的是河东区,只有15家。

除此之外,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和大港区也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比较密集的区域,这四个区的企业数量达到了315家,占有效调研样本的36.4%。

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的企业数量基本差不多,分别为84家、83家、83家,分布相对比较均衡,东丽区较少些,有46家。

滨海区的企业数量分布不太均衡,大港最多,有65家,其次是塘沽区有32家,而汉沽只有7家。

从整体上看,远市区的中小企业数量不多,总计只有76家。

宝坻区、静海县、武清区、蓟县、宁河县的企业数量分别为27、19、13、9、8家。

新三区中的园区有75家,开发区有59家,保税区只有1家(保税区主要是外企和贸易型企业)。

 

2.1.2 行业与技术领域分布

2.1.2.1 行业分布

我们采用天津统计年鉴行业划分方法,对样本企业做行业划分,发现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所调查的企业涵盖大部分的第二产业门类,有些涉及到第一产业的育种和畜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咨询业和技术服务业;第二,大多数企业多元化经营,所以划分企业所属行业时,只根据主营业务判断所属行业。

这些企业主要分布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化工、冶金、汽车、环保与新能源、机械设备与仪器仪表、技术咨询服务、农业及其他行业。

其中电子信息行业有175家,主要集中在南开区(71家)、园区(26家)、开发区(19家),约占该行业的66%;生物医药行业有104家,主要集中在西青区(18家)、南开区(16家)、开发区(15家)、园区(12家),占该行业的58%;化工行业有166家,主要集中在西青区(34家)、津南区(22家)、北辰区(16家),这三个区约占166家的的43%,其它的化工企业分布在大港区、河西区、东丽区和宝坻区等区域中;冶金行业有41家,主要集中在北辰区(11家)和津南区(11家);汽车配件行业有32家,主要集中于西青区(12家);环保与新能源有52家,主要集中于南开区(8家)和津南区(8家);机械设备与仪器仪表行业有257家,主要集中于南开区(58家)、北辰区(38家)、红桥区(29家)和津南区(24家);技术咨询服务行业有87家,主要集中于大港区(29家)和南开区(26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多数门类,其中90%从事制造业,78.3%的企业又集中在机电设备与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环保与新能源等五个行业。

其中,机电设备行业中企业数量最多,占样本量的26.6%;电子信息产业已超过传统的石油化工行业居第二位,占样本量的18.2%;重化工产业(包括石油化工和医药化工)占了总数的17.2%;冶金行业占4.3%家。

此外,技术咨询业(其中一些企业也从事相关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占样本的9%。

2.1.2.2 主营产品技术领域分布

技术领域是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域分类进行划分,鉴于同一企业可能涉及多领域产业,本报告以企业主营产品所属的技术领域进行划分。

本次调研样本企业主营产品开发的领域覆盖面较广,除涉及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指南中的全部六大技术领域和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领域外,还包括科技资讯服务和其它技术领域。

从上述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在我市新产品开发领域中依旧处于领跑地位,电子信息领域近年来虽然迅猛发展但仍然屈居新材料领域之后,新材料领域比例保持第二。

对于以资源高消耗为代价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地方经济模式,天津的新能源和节能领域的发展缓慢尤其应引起高度重视。

2.2 技术创新能力情况

2.2.1 创新资源投入能力

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是指企业投入创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按照国际通行的方法,企业投入的创新资源分为研究开发投入(R&D)和非研究开发投入。

初创型企业(成立2年内)的R&D投入强度值往往很高,但是由于该类型企业有可能未完成从研发到产品销售回报的一个完整过程,强度值的高低通常不能说明问题。

因此,在进行R&D投入强度分析时只对本次样本中的成长型企业(成立时间2年以上,通常该类型企业已有销售收入,简单地认为其完成了从研发投入到销售回报的过程)进行数据处理,成长型样本企业(共724家)2003年度R&D投入强度分布情况。

研究开发投入能力集中体现在经费、人员和设备上。

非研究开发投入分两种情况:

一是指技术创新活动中除研究开发经费之外的其他部分,包括市场研究、设计、工艺和材料准备、试制、试销和广告活动的经费;二是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的投资。

成长型企业的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可由以下指标进行核算:

在技术创新活动中,R&D活动处于最基本的核心位置,R&D经费是衡量科技资源投入的主要指标。

过去,我国实行以国家为主的科技开发投资体制,R&D经费主要投向国有的科研机构,除了少数大型企业的重点项目能得到国家部分投资外,绝大多数企业的R&D经费主要靠自筹和银行贷款。

但银行从降低信贷风险、节约贷款成本的方面考虑,不愿过多向其提供贷款,这就形成了中小企业既得不到银行的支持,又无法直接融资的局面,造成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严重不足。

数据显示,样本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R&D投入是全市全部大中型企业平均R&D投入强度(0.52%)的8.4倍,一方面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R&D投入非常重视,创新意识强,大多数科技型企业更多为了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追求长期效应,整体研发投入力度较大;另一方面过高的R&D值也表明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水平整体偏低,收入增长幅度低于研发投入的增长。

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带动并保持销售的持续快速增长也是如此之高的R&D投入平均强度应引起我们重视和深思的问题。

2.2.2 创新战略形式

创新战略形式表现为企业发展和评价创新机会、组织管理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

一个善于管理创新的企业应具有明确可行的创新战略和有效的创新机制。

因此有效的创新机制是指:

技术创新人员得到合理安排,企业内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与综合管理部门存在良好的沟通方式和渠道,部门间能够开展旨在实现创新的大协作,人员流动和奖励的效果明显,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有一套科学方法,企业与外部的技术力量(大学、研究机构)能有效合作等。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起点,是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在正确分析自身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企业技术创新总体目标部署,以及实现创新目标而做出的谋划和根本对策。

创新战略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创新的成败与得失。

调查显示,样本企业与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的合作比较密切,普遍采取产学研合作开发的创新战略。

62.03%的企业和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有合作关系,且常常采取不止一种方式与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合作。

合作形式主要为“合作开发科技成果”、“聘请科技人员方式”和“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共同承担国家计划或地方项目”。

调查显示,764家企业(约79.25%)选择了自主创新的战略,包括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科技成果或与之共同承担国家计划或地方项目的开发方式,共211家企业承担国家部委或我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计划项目总计1110项;有589家企业分别与国内外企业或大专院校有合作关系,占样本总数的62.03%。

另外,受调查样本量的限制,对创新战略形式的个案分析研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入完成。

2.2.3 创新倾向

创新倾向是指企业家具有的创新主动性和前瞻性。

在市场经济中,创新倾向是企业家在发展企业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行为特征。

创新倾向可以从创新率、创新视野等方面得到体现。

经过综合计算,得出了样本企业创新倾向的要素指标如下:

样本企业中2003年度共有469家企业有创新产品,对不同资产规模的企业分析和计算。

小规模企业在人均创新数量上占有优势,在“千人创新数量”指标上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创新效率逐步下降,表明其在创新活动的前期效率优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规模较大企业在创新效果上也同样明显低于小规模企业和中等规模企业,表明其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在创新活动中后期效率进一步降低并导致创新效果同步下降。

2.2.4 研究开发能力

研究开发能力直接反映企业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能力,可由创新资源投入与配置的结果表示。

专利作为研究开发的重要成果,已被广泛用为衡量研究开发能力的首选指标。

根据统计,本次调查中拥有授权专利的企业共有266家,专利总计1236项。

(注:

调查表中明确要求填报发明专利数,但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做填报培训,而部分企业理解有误,一些企业填报的专利数显然不全为发明专利,在此以填报数据作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总和处理)。

从专利与企业销售收入的关系看,小型企业每获得一项专利占销售收入80.37万元,中等规模企业每获得一项专利占销售收入263.2万元,中等规模以上企业每获得一项专利所需的费用则为1598.58万元。

从专利与企业总资产的关系看,小型企业每获得一项专利占总资产84.03万元,中等规模企业每获得一项专利占总资产385.24万元,中等规模以上企业每获得一项专利占总资产则为3125.49万元。

当然,这其中肯定存在专利的技术含量与复杂程度各异、所依托的技术开发平台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在开发过程中无关的实物资产沉淀等问题,上述的分析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但必须承认资产规模小的企业其资产的利用效率高于资产规模大的企业。

从以上三个资产规模档次看,小型规模企业的专利拥有量最大,表明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企业为了摆脱创始阶段的生存危机,肯于将比例更高的流动资产投入到相关技术成果的延伸开发和工程化开发上,而规模较大企业在资金的分配上主要用于较成熟产品的生产上,但从数据表明经历一定时期的发展壮大后,资金最终流回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上来的比例还是有所反弹。

2.3 就业与人力资源状况

2.3.1 就业状况

本次调研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003年员工总数为75677人,新增就业12810人,比上年增长20.4%;2004年新增就业10879人。

比2003年增长12%。

2003年每家企业平均89人,人数最多的企业员工总数为1800人。

2.3.2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状况

2.3.2.1 整体状况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拥有较强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2003年被调研企业拥有技术人员17965人,其中全职技术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17.1%;管理人员10356人,其中全职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1%。

平均每个企业拥有技术人员19人,管理人员11人。

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比例约为3:

5,即每个企业3个管理人员就会有将近5个技术人员。

2.3.2.2 年龄结构

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员工队伍是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队伍。

调研样本企业中约五成的员工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

企业管理人员数量共计10356人,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39岁,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为43岁。

2.3.2.3 学历结构

调研样本企业中拥有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33.16%,大专本科以上学历者占37.58%,显示我市中小型科技企业员工的学历水平提高,并有利于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