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434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docx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

高考化学明确规范答题的9种要求

1.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甚至白字)要参照标准扣分

纠正下列错误并自评得分,每小题2分。

    评分

(1)工业上合成氨3H2+N2

2NH3(  )

(2)把乙烯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此反应类型为加层反应(  )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要用玻利棒搅拌、引流(  )

(4)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是金钢石(  )

(5)配制240mL0.1mol·L-1的NaOH溶液用到的主要仪器是250_mL溶量瓶、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  )

(6)乙醇和乙酸之间的脂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苯和浓HNO3之间的消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  )

(7)乙酸分子的管能团为酸基(  )

(8)动物酯肪和植物油均属于酯类(  )

(9)酚醛树酯俗称电木(  )

(10)灼烧硫酸铜晶体用到的硅酸盐产品仪器是坩锅、酒精灯、瓷三角(  )

(11)为了使硫酸铜晶体失水充分,在加热前,应把晶体研碎,用到的仪器是研锅和研杆(  )

(12)电解溶融或溶化MgCl2可制得Mg和Cl2(  )

(13)饱合溶液不一定浓,而不饱合溶液也不一定稀(  )

(14)液态水气化需要吸收热量(  )

(15)向CuSO4溶液中滴NaOH溶液,有兰色沉淀生成(  )

(16)NaHCO3溶液与Al2(SO4)3溶液混合,现象是有气体溢出并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

(17)丙烷、丁烷、戍烷、己烷互为同系物(  )

(18)除去NaCl中CaCO3的方法是熔解、过虑(  )

(19)臭水中加CCl4,振荡静置后下层为澄红色(  )

(20)汽油能卒取溴水中的Br2(  )

老师评分 

(1)1分 

(2)0分 (3)0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11)0分 (12)0分 (13)0分 (14)0分 (15)0分 (16)1分 (17)0分 (18)0分 (19)0分 (20)0分

纠错 

(1)催化剂 

(2)加成反应 (3)玻璃棒 (4)金刚石 (5)250mL容量瓶 (6)酯化 硝化 (7)官能团 羧基 (8)脂肪 (9)酚醛树脂 (10)坩埚 泥三角 (11)研钵 研杵 (12)熔融 熔化MgCl2 (13)饱和 不饱和 (14)汽化 (15)蓝色 (16)有气体逸出并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17)戊烷 (18)溶解 过滤 (19)溴水 橙红色 (20)萃取

2.元素符号、化学式、电子式、物理量符号书写不规范要扣分(画*为选考内容)

请订正下面错误写法:

(1)mgCl________,KmnO4________,铁元素Te________,钛元素TI________,氦元素HE________。

(2)C+CO2

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铁化学式Fe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铝化学式ALCl3______________,氯化钾化学式Kcl________,氯仿化学式CCl3H__________。

(4)硫化氢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氨分子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氯酸电子式

____________,Na2O2电子式

______________。

(5)钢铁吸氧腐蚀中负极电极反应:

Fe-2e===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Fe(s)+4H2O(g)Fe3O4(s)+4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____。

*(7)苯(

)中碳原子为sp2杂化________,表示水分子间氧氢之间的氢键:

O…H____________________。

*(8)δ键________,密度p________,质量分数W____________,摩尔Mol____________,毫升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率单位mol·L-1·s________。

答案 

(1)MgCl2 KMnO4 Fe Ti He

(2)C+CO2

2CO

(3)Fe2(SO4)3 AlCl3 KCl CHCl3

(4)

(5)Fe-2e-===Fe2+

(6)K=

(7)sp2 O—H…O

(8)σ ρ w mol mL mol·L-1·s-1或mol/(L·s)

3.方程式的书写一定要符合要求,“答非所问”不给分

如: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电解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

(1)不配平不给分。

(2)非最小公倍数不给分(电极反应式、热化学方程式除外)。

(3)“△”“↑”“↓”“→”“”“电解”“催化剂”“高温”“高压”等均应正确使用,否则扣分。

请订正下面的错误:

①在硝化细菌作用下,O2将NH

氧化为NO

2NH

+5O2===2NO

+4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Fe(OH)3胶体:

Fe3++3H2OFe(OH)3+3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e(NO3)2溶液中加入盐酸,使Fe2+的水解受到抑制:

Fe2++2H2OFe(OH)2+2H+,溶液的颜色变得更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CO

+H2O===HCO

+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SO2在接触室里被氧化成SO3:

2SO2+O2

2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碳酸氢钠在水中电离:

NaHCO3Na++H++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HCO

的水解方程式:

HCO

+H2OH3O++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NaHSO4熔化时电离方程式:

NaHSO4===Na++H++S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NH4Cl固体和消石灰加热制NH3:

2NH4Cl+Ca(OH)2

CaCl2+2NH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铁片放入浓硫酸中:

Fe+2H2SO4(浓)===FeSO4+SO2↑+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CO(g)+

O2(g)===CO2(g) ΔH=-283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碱性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

O2+2H2O===4OH--4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⑬铅蓄电池充电时,阳极上的电极反应:

PbO2+4H++SO

+2e-===PbSO4+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⑭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3HCO

+Al3+Al(OH)3+3CO2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NH

+2O2

NO

+H2O+2H+

②Fe3++3H2O

Fe(OH)3(胶体)+3H+

③主要发生反应3Fe2++4H++NO

===3Fe3++NO↑+2H2O,溶液变为黄色

④CO

+H2OHCO

+OH-

⑤2SO2+O2

2SO3

⑥NaHCO3===Na++HCO

、HCO

H++CO

⑦HCO

+H2OH2CO3+OH-

⑧NaHSO4

Na++HSO

⑨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⑩常温下铁片在浓硫酸中钝化,不能继续反应

⑪CO(g)+

O2(g)===CO2(g) ΔH=-283kJ·mol-1

⑫O2+2H2O+4e-===4OH-

⑬PbSO4+2H2O-2e-===PbO2+SO

+4H+

⑭3HCO

+Al3+===Al(OH)3↓+3CO2↑

4.有机化学问题的答题规范

(1)结构式:

苯环、双键、羧基、醛基等均应按教材要求规范写出;若不规范,则一律扣分,有时甚至定为0分。

(2)H(氢)、O(氧)或其他元素的原子与C(碳)或其他元素原子成键时连接位置要准确。

(3)聚合物:

其结构简式一定要按照教材要求规范书写。

(4)反应条件、等号、箭头、可逆号、向上箭头、向下箭头等错一处或多处扣一半分数。

(5)有些答案要求书写中文名称,则一定用中文写出,但有些要求写化学式,则一定要用化学式写出。

两者不可混淆,否则会作0分处理。

(6)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定要规范,经常出现“H”与“N”连写不分的情况。

(7)有机化学式中含有C、H、O、N等多种元素时,要求C和H连写,其他元素可不按顺序。

如C2H4ClBr、C2H4BrCl均可。

[自我订正]

(1)化学式、实验式、键线式、结构式、结构简式不能混用,氢勿多勿少。

①已知A是

的单体,则A的化学式为CH2===CH—C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3丁二烯的键线式CH2==CH—CH==C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酸的实验式C2H4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6H12O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丙三醇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官能团、取代基及原子间的连接方式要正确,官能团写在左边时应特别注意。

①乙二醛CHOCH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硝基甲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苯二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苯磺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甘氨酸NH2CH2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聚丙烯CH2—CH—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用“―→”连接,注明反应条件,有机物要用结构简式,不要漏写无机小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2H4+Br2―→C2H4Br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H3CH2OH

CH2===C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nCH2===CH—CH===CH2

CH2—CH===CH—CH2________________。

⑥nHO—CH2—CH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C3H4O2 ②

 ③CH2O ④HOCH2(CHOH)4CHO ⑤

(2)①OHC—CHO ②

 ④

⑤H2NCH2COOH ⑥

(3)①

②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③CH2===CH2+Br2―→

④CH3CH2OH

CH2===CH2↑+H2O

⑤nCH2===CH—CH===CH2

CH2—CH===CH—CH2

⑥nHOCH2CH2OH+

(2n-1)H2O

5.实验设计类规范语言表述

[答题策略] 一般从实验原理出发(包括物质的性质),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顺序来表述答案。

[答题模板]

操作  ⇒  现象 ⇒  结论

取样,加入……⇒有……生成⇒……的是……

[应用举例]

(1)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气体分别是SO2和CO2。

(2)检验某溶液中含Fe2+而不含Fe3+。

(3)检验某Fe2(SO4)3溶液中含有FeSO4。

(4)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

(5)[2014·山东理综,31(4)改编]某实验小组制得的Na2S2O3·5H2O晶体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

S2O

+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

(6)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用氮气与镁粉加热可制备氮化镁(Mg3N2),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答案 

(1)答案一:

取适量品红溶液分别于两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两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气体,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O2。

答案二:

取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于两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两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的是SO2气体,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CO2。

(2)取适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滴加几滴H2O2(或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Fe2+而不含Fe3+。

(3)方案一:

取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待测溶液,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含有FeSO4。

方案二: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证明含有Fe2+。

(4)方案一:

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用酸度计(或者pH试纸)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二:

将SO2依次通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5)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溶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

(6)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氨味(或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

6.实验现象描述类规范语言表述

[答题策略] 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完全,有时还需要指明是何处产生了什么现象,先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其答题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式再结合特殊要求进行分析处理:

(1)“海”(溶液)

①颜色由……色变成……色;②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③溶液产生倒吸;④生成(产生)……色沉淀;⑤溶液变浑浊;⑥产生大量气泡(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⑦有液体溢出。

(2)“陆”(固体)

①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②固体逐渐溶解;③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④颜色由……变成……。

(3)“空”(气体)

①生成……色……味气体;②气体由……色变成……色;③先变……后……(“加深”“变浅”“褪色”)。

(4)其他

①器壁上有水珠出现;②器壁上有某色固体生成等。

[应用举例]

(1)描述出稀HNO3与Cu片在烧瓶中反应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Al单质与盐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气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黑色的Fe2S3固体加入足量盐酸中,溶液中有浅黄色固体生成,产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微热滤液,然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如图装置,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片逐渐溶解(固体),表面有无色气泡产生(气体),溶液变为蓝色(液体),烧瓶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2)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变成无色溶液

(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颜色由红变蓝

(4)FeCl2 H2S 先有白色絮状沉淀产生,然后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终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5)通入SO2,品红溶液褪色;停止通SO2,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溶液又恢复红色

7.仪器、装置作用规范语言表述

[答题策略] 一个装置的作用,一般从两个方面回答:

有利于……(这样装配的好处),以防止……(不这样装配的坏处)等。

如:

尾气吸收装置的作用:

“吸收……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应用举例]

(1)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

试回答:

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2)经查阅资料得知:

无水FeCl3在空气中易潮解,加热易升华。

他们设计了制备无水FeCl3的实验方案,装置示意图(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如下:

装置B中冷水浴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可以把C与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下图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CO,装置中a和b的作用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

(2)冷却,使FeCl3沉积,便于收集产品 (球形)干燥管

(3)除去氧气(及氮氧化物) 除去水蒸气 不能,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

(4)B装置为安全瓶,可以防止倒吸

(5)平衡压强,便于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加入反应器中

起安全瓶的作用,防止c中的液体倒吸进入反应器中

8.原因、理由类规范语言表述

[答题模板]

“有理”——化学原理,“有据”——事实依据

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正说”——“直接原因+根本目的”

(2)“反说”——“如果……就……”

[应用举例]

(1)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________,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

NaClO3溶液

KClO3晶体

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