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697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docx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综合研究

XX地税局

【摘要】精管理必先强基础,兴税业必先强基层。

本文分析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的重要意义,找准当前基层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出了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打造“大教育”培训模式,着力提升基层队伍素质;推进“大基层”资源整合,着力归并精简机构设置;树立“大服务”工作理念,着力加大基层建设投入;推行“大考核”绩效体系,着力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打造“大文化”和谐团队,着力创建模范样板机关。

【关键字】地税;基层建设;措施

基层是税收工作的落脚点,是事业发展的活力源泉。

XX地税“十二五”规划作出了建设基层、发展基层的战略决策:

“坚持把建设基层、发展基层、服务基层作为地税工作的立足点,着力解决基层地税部门在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制度建设、基础管理、队伍素质、干部职级待遇、工作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笔者结合“学习调研年”活动,切实找准当前基层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了解基层群众的所需所盼,精心谋划基层建设的长远规划,通过夯基层、强基层,努力推进地税事业的全面、科学发展。

一、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地税基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落实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地税工作新的任务,也为基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从服务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需要全系统围绕当地党委、政府“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决策部署,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广大基层地税部门处在经济建设的前沿,直接面对纳税人,更要自觉地融入到经济发展大局之中,依法落实税收政策,积极扶持企业发展,努力推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同时,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改变之后,税收收入已经成为主要核算依据,各级党委、政府对税收收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就更加需要各级地税部门统筹兼顾、科学把握。

另一方面,实践以人为本,就是要发扬我们党一贯尊重、爱护、体谅、依靠基层干部职工的优良传统。

目前,全系统有80%的干部职工在基层,有近90%的地税收入来源于基层,有98%的纳税人由基层负责管理和服务,地税工作的基础在基层、重心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

因此,各级要充分认识基层干部职工在地税系统的主体地位,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基层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基层干部职工的全面发展推动地税工作的科学发展,用基层建设的丰硕成果促进地税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加强地税基层建设,是地税事业适应新时代、新形势要求,实现更好发展的可靠保证。

基层建设是地税工作的永恒主题,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和要求。

地税机构自组建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基层建设工作,还开展了“基层建设年”活动,各级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税收管理模式的变革等,既对各级领导机关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基层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一定意义上说,地税事业能否实现更好发展,关键看能否按照“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的基本要求,提升基层的税收业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廉政建设、和谐建设、信息化建设水平,关键看基层的工作能否做好、做实、做到位。

只有基层把握好时代变革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地税工作才能更上层楼。

因此,我们本着对地税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在近二十年来打下的良好基础之上,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把基层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

(三)加强地税基层建设,是解决基层问题、激发基层活力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地税部门肩负的工作任务、社会责任越来越大,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基层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基层干部队伍年龄、学历、专业结构不合理。

基层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经济税收专业人才以及懂计算机、适应“大集中”等现代征管手段的业务骨干奇缺;二是基层机构设置点多面广,过于分散,既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也不利于内部管理和纳税服务,更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三是基层执法风险加大。

随着各职能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涉税信息公开透明程度的增强,随着纳税人维权意识的提高,基层税收执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四是社会各界对地税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广大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需求也在上升,这些都对基层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五是有些地方基层基础建设还比较落后,基层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个别地方现实条件满足不了基本工作、生活需求。

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历史形成的,有些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有些则是领导层的漠视造成的,但都是基层自身难以解决的。

从基层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基层难,基层苦,基层不安全,基层不稳定,基层感到不公平。

这些问题不解决,难建和谐,更谈不上活力和积极性。

加强地税基层建设,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应该成为系统上下共同的认识、共同的愿望。

二、当前基层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地税基层建设取得了有效加强,取得了明显成效,呈现出发展提速、服务提质、素质提升、地位提高的良好态势。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基层建设仍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基层建设,关键是要立足于转变观念、改进作风。

基层是地税的根基,基层不稳,系统就不稳。

我们要怀着对基层的深厚感情,以对基层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公正公平的要求,了解基层的需求,倾听基层的呼声,体察基层的冷暖。

坚决克服一切华而不实的空口号、空目标,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各自的职权框架下,积极为基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加强基层建设,关键是要立足于解决突出问题。

基层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包括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建设以及规范执法、优化服务、强化管理与保障等各个方面,需要落实的工作很多。

因此,在基层建设工作中要切忌平均用力,善于抓住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

特别是要抓好基层普遍关心、急需解决的一些重点工作。

笔者认为,着力研究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问题:

一是要解决好基层人才缺乏问题。

目前,人才断档、人员老化、干部结构不合理是基层反映最突出的问题。

客观地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近些年新进人员比较少。

另一方面,近年来素质能力建设力度不够。

二是要解决好基层基础建设问题。

基础建设是基层干部工作、生活的基本保障。

近二十年来,有些地方的基层分局办公、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既不利于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纳税服务和地税形象。

解决基层基础建设问题,加大资金投入是必要的,但更在于思路和观念的转变。

三是要解决好基层经费保障问题。

目前,基层地税部门的经费来源实行上级局和当地政府两个渠道供应,有些地方解决得比较好,个别地方还比较困难,影响正常税收工作开展。

尤其是一些地方将经费供给与税收收入完成情况挂钩,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带来税收执法风险。

四是要解决好基层干部的培养使用问题。

基层缺乏活力,除上述原因外,一定程度上是干部管理缺乏活力。

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干部到基层培养,是我们党的一贯用人方针。

就我们地税系统来说,目前各级机关干部来源结构不合理,从学校门直接进机关门的干部不在少数,机关中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比例不高,而且机关层次越高来自基层一线的越少,这既不利于机关指导服务基层,也影响了基层工作积极性。

五是要解决好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在基层的推行问题。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不仅是税收管理方式的转变,也是税收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从当前工作推进情况看,还处于试点起步阶段,特别是在基层还面临着一些客观困难和主观阻力。

三、加强地税基层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精管理必先强基础,兴税业必先强基层。

提高基层工作水平,必须按照现代服务观念、现代管理理念、现代技术手段、现代人才结构的要求,围绕“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管理机制好、执法质量好、社会形象好、党风廉政好”的目标,大力推进基层建设,努力提升基层工作水平,把基层建设成为政治过硬、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管理科学、业务精湛的坚强集体。

(一)打造“大教育”培训模式,着力提升基层队伍素质。

干部素质特别是基层干部综合业务素质,事关地税事业的兴衰成败。

基于地税部门现行体制和客观条件,不可能大批引进高素质人才的现状,我们应着眼现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大力挖掘现有人员的存量和潜能。

具体来讲,就是要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科技应用、业务技术、基础法律、道德修养、社交礼仪、心理健康知识等各方面的素质。

改变以往重专业知识培训轻职业道德教育、重业务应用培训轻治税理念教育、重时需性培训轻前瞻性培训、重在岗学习培训轻集中脱产培训、重培训机制建立轻效果考核评估的“五重五轻”传统观念,建立“分层次、多渠道”的“大教育”培训模式。

着力构建具有地税特色、激发干部潜能的学习教育培训机制,把培训的着眼点转到多能兼顾、综合提高、全员参与上。

整合教育培训的师资力量,建立区、市两级试题库,采取多种形式,利用不同载体,构建内部培训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税务院校专训、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教育培训网络。

将教育培训的内容从业务知识,延伸到政治理论、经济财物、信息化应用、法律和行政管理等方面。

强化对基层班子特别是分局长的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领导才干,使之从专一型的“将才”转为复合型的“将才”;建设好地税各级人才库,分层次、分步骤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专家型人才,分级分类抓好基层一线人员和骨干人才的培训,夯实理论功底,增加知识储备,实现厚积薄发,努力促成“教育培训——知识集成--能力转化”的再教育、再提高良性循环。

同时,要妥善处理工学矛盾,保证真正需要培训的人员及时得到培训。

有计划组织全员培训,坚持“按需施教,分级分类实施”的原则,根据干部个人培训需求,制定分期培训计划,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力争每年对全系统干部职工全部轮训一遍。

鼓励干部职工在职学习,引导非财税、会计类专业的干部参加财税、会计类专业的学习,引导干部参加“三师”考试,引导干部参加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激励机制。

将培训结果和干部使用相挂钩,把干部的重要培训情况记入干部培训档案,作为干部上岗、试用转正、能级管理、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广泛开展全员读书活动,各基层单位阅览室图书要涵盖法律法规、政治理论、经济理论、税收征管实务、信息技术、健康保健、文学艺术等各主要方面,并要逐年更新。

落实教育培训专项经费,按年度确定与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相适应的专项经费,从经费上保证培训目标的落实。

(二)推进“大基层”资源整合,着力归并精简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财、物等方方面面。

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现代税收发展的要求,坚持法定、效率、渐进的原则,强化对基层机构、人员的合理调适,做到既不超前于现行税制,又不脱离于工作实际。

结合实际,可试点打破机关部门与基层分局的界限,简化管理层次,建立以服务类、税源管理类、协调保障类机构为主体的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解决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不够、工作相互推诿、公共事项无人管理的问题;归并、精简机关科室人员,将人力、物力、精力集中到基层分局,减轻、降低基层工作压力,充实、壮大基层征收力量。

同时对基层分局的现有征管业务进行整合,按照“咨询、受理、调查、核批、评估、检查、执行”等节点,归并征管流程,重组征管机构,实行行业专管。

逐步撤并征管效率不高的农村税务分局,收缩农村征管力量,充实城区征管一线人员,建立以行业类别为主的征收分局。

通过机构、人员、流程、管理等诸多环节的优化再造,将城市经济的“洼地”转化为税收的“富地”,下活税收一盘棋。

(三)树立“大服务”工作理念,着力加大基层建设投入。

深入开展机关为基层服务、领导为群众服务、管理为征收服务“三服务”活动。

进一步拓宽视野,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分局税源总量不大、人员需量减少的实际,把服务重点由农村征收分局转为城市征收分局,参照农村征收分局享受的各项优待,对城市征收分局根据经费、待遇、税源等实际,实行差异式、层级式、渐进式的人员、经费、待遇、荣誉的“四倾斜”。

在坚持向困难县局和农村分局实行定额补助政策的同时,加大力度改善城区征收分局的办公场地和工作生活条件,保证税收工作的正常运转、信息技术设备的购置和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

继续执行落实工龄较长、业绩突出的税务干部享受副科或正科待遇等有关政策。

继续推行领导联片、机关联点制度,归并精简会议,统筹精简考核,控源精简文件。

对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一线干部在进城调动时优先照顾,对表现突出、勤廉守责的基层先进在选拔使用时优先提拔,对业绩一流、奋发有为的基层单位在评先评优时优先考虑,真正做到钱向基层投、物向基层拔、人向基层流、难向基层帮。

(四)推行“大考核”绩效体系,着力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在对岗位、职责、互动流程等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税收发展趋势、税收征管模式、税制改革方向和当地经济现状,围绕“岗位责任明确,流程运转顺畅,纵横评价结合,绩效考核科学”的岗责体系建设目标,综合考虑干部的年龄、知识结构、职务层次和业务适应能力等因素,明确各环节、各岗位、各项工作的细化、量化指标,不断改革考核办法,不断创新检查形式,不断优化考核内容,通过完善制度,严格考核,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质量。

在实行绩效考核中,可参照《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方案》,结合税收执法责任制和行政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度,将纳税评价的方式引入地税机关内部,把干部执法和管理纳入系统化考核,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开发应用自动考核综合软件,对基层税务机构的素质结构、智力结构、能力结构、绩效结构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实现对各基层征管部门、基层征收人员的征管质量和执法行为的规范化管理。

同时,以提高干部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全面推行能绩管理制度,科学搭建干部成长平台,对各方面表现突出、政治上成熟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在物质待遇和政治待遇上提高“含金量”。

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竞争上岗机制和干部定期交流机制,对后进干部实行“基层锻炼、末位提高、组织诫勉”的办法,鞭策督促干部自觉提高能力素质。

同时,健全完善管理激励机制,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

一是规范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并不断规范、完善基层各项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制度落实。

结合能级管理和各种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各项制度加强工作督查、纪律检查、工作讲评和绩效考评,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等问题。

二是大力推行民主管理。

凡重要决策和工作部署涉及到干部人事调整、装备配置、福利分配等干部切实利益的重要事项,均要通过科学适当的程序征求、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对群众反映的比较集中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及时协调解决,激发基层干部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三是积极拓展基层干部发展空间。

在非领导职务配置、干部交流、挂职锻炼、后备干部培养、骨干人才选拔以及荣誉推荐评选等方面多向基层倾斜,为更多优秀基层干部创造成长进步的空间。

(五)打造“大文化”和谐团队,着力创建模范样板机关。

加强和改进基层作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推进基层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通过开展创建模范样板机关活动,致力于培养一流税务干部、打造卓越团队,把地税部门建设成为开放的、创新的、人文的、和谐的机关。

全力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及学风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节约型、廉政型、发展型、友爱型地税机关,努力实现“任务完成好、团队建设好、服务质量好,社会形象好、家庭和睦好”的总体目标,弘扬创新精神,倡导务实作风,狠抓廉政建设,营造埋头苦干、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树立高效廉洁、为民奉献的机关形象。

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一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层层抓落实的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税收工作一起部署落实,一起检查考核。

二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将其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一并组织实施。

各基层单位负责人要亲自抓廉政教育,带头参加廉政学习,坚持利用每周“集中学习日”,组织经常性的廉政教育,务求教育实效。

三是严格执行廉政纪律。

基层人员不准接受纳税人的请吃,不得收受纳税人的钱物,不得到纳税人处报销费用,不做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事,外出执法必须按照规定两人以上,要相互尽到监督廉政纪律执行的责任。

四是自觉接受纳税人监督。

各基层单位负责人要带头执行廉政纪律,各单位纪检监察员要对落实廉政制度尽到监督检查责任,落实基层税务人员向纳税人述职述廉制度,主动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和评议,促进基层税收征管人员的勤政廉政。

五是完善投诉举报制度。

畅通方便纳税人对问题的投诉举报和对执法人员的监督渠道。

六是加强内部监控。

充分运用“税务监察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对日常税收执法工作实施在线监察,有效规范一线税收执法行为,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保证干部队伍不出或少出问题。

七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和问责。

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基层单位创先争优和主要负责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

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发生大案要案、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单位的负责人,坚决实施责任追究。

大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之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风;亲民爱民、勤政务实之风。

探索建立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状态、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长效机制,建立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督办制度,以及干部作风经常性检查制度。

进一步健全文化阵地,培养文化骨干,创新文化载体,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色,把组织收入工作与地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努力推动地税“一局一品、一地一特色”,让每位基层干部都自觉做到常修从税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

使地税基层成为风清气正、团结务实、廉洁高效、人才辈出的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