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820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2 大小:21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2页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docx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电自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控制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点动控制、两地控制系统设计

 

系别自控系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艳职称讲师

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实训F202,图书馆

任务下达时间:

2011年12月9日

起止日期:

2011年12月12日起——至2011年12月16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1.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启动时,电源电压全部加在定子绕组,这种启动方法,成为全压启动、也叫直接启动。

全压启动时,电动机的启动电流达到额定电流的4~7倍、容量较大的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对电网具有大的冲击。

因此,这种启动方式主要用于小容量电动机的启动。

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1、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单向直接启动控制电路。

主电路由电源隔离开关QS、熔断器FU、接触器KM的主触电,热继电器FR的热元件与电动机M构成。

控制回路由启动按钮SB2、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的线圈及其常开辅助触头,热继电器FR的常闭触头和熔断器FU2构成。

1)线路的工作原理

启动时,合上QS,引入三相电源。

按下SB2,交流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接触器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接通电源直接启动运转。

同时与SB2并联的常开辅助触点KM闭合,使接触器线圈经两条路径通电。

这样,当SB2复位时,接触器KM的线圈仍可通过KM的辅助触头继续通电,从而保持电动机的连续运行。

这种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触头、而使其线圈保持通电的现象称为自锁。

这一对起自锁作用的辅助触头称为自锁触头。

要使电动机M停止运转,只要按下停止按钮SB1,将控制电路断开即可。

这时接触器KM断释放,KM的常开主触点将三相电源切断,电动机M停止运转。

当手松开按钮后,SB1的常闭触头在复位弹簧到原来的常闭状态,但接触器线圈已不能再靠自锁触头通电了,因为原来闭合的自锁触头已随着接触器线圈的断电而断开了。

(2)电路的保护环节

1、熔断器FU作为电路短路保护环节

2、热继电器FR作为电路短路保护环节

3、欠电压保护与电压保护是依靠接触器本身的电磁机构来实现的。

当电源电压严重欠电压或失电压时,接触器的衔铁自行释放,电动机停止旋转。

而当电源电压恢复正常时,接触器线圈也不能自动通电,只有操作人员在次按下启动按钮SB2后,电动机才会启动。

2、点动控制

在生产实际中,有的生产机械需要点动控制,还有生产机械在进行调整工作时采用点动控制,也有些生产机械既需要常规工作,又需要点动控制。

图1—2所示为能实现点动控制的几种电气控制线路。

图1—2a是最基本的点动控制线路。

控制启动按钮SB的闭合与断开,即可以控制接触器KM的吸合与断开,来实现电动机M的运转与停止。

图1—2b是带手动开关SA的点动控制线路,当需要点动时,将开关SA打开,操作SB2即可实现点动控制。

当需要连续工作时,合上开关SA,将自锁触头接入,即可实现连续控制。

图1—2C中增加了一个复合控制按钮SB3。

点动控制时,按下点动按钮SB3其常闭触头先断开自锁电路,常开触头后闭合,接通启动控制电路,KM线圈通电,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启动旋转。

当松开SB3时,KM线圈断电,主触头断开,电动机停止转动。

若需要电动机连续运转,则按启动按钮SB2即可,停机时需按停止按钮SB1。

2、两地控制

有些生产设备需要在两地或两个以上的地点进行操作。

例如:

重型龙门刨床,有时在固定的操作台上控制,有时需要站在机床四周用悬挂按钮控制;有些场合,为了便于集中管理,由中央控制台进行控制,但每台设备调整检修时,又需要就地进行机旁控制等。

要实现两地控制,就要有两组按钮,而且这两组按钮的连接原则必须是:

常开按钮需并联;常闭停止按钮应串联。

图1—3所示就是实现两地控制的控制电路。

图中虚线框内的元件安放在另外一处,如电动机旁边,通过导线连接。

这一原则也适用于三地或更多地点的控制。

图1—1

注:

QS:

主电路刀闸开关FU1:

熔断器KM:

接触器的主触点FR:

热继电器SB1:

停止按钮SB2:

启动按钮

图1—2

注:

QS:

主电路刀闸开关FU1:

熔断器KM:

接触器的主触点FR:

热继电器SB:

启动按钮

图1—3

注:

QS:

主电路刀闸开关FU1:

熔断器KM:

接触器的主触点FR:

热继电器SB1:

停止按钮SB2:

启动按钮SB3:

复合按钮

3.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题目、目录、原始数据及技术要求等;

(2)具体设计说明,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步骤说明及相关图形;

(3)系统总原理图;

(4)元件明细;

(5)参考文献。

4.课题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

(2)硬件设计原理图;

(3)软件流程图。

5.时间进度安排;

顺序

阶段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备注

1

11.29

明确设计任务,搜集相关资料

2

11.30

硬件电路设计及元件选择

3

12.1

软件设计

4

12.2

组态设计

5

12.3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6.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MCGS嵌入版用户手册,2004年2月

(2)HMI实验教材,2010年10月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控制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正反转

 

系别自控系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艳职称讲师

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实训F202,图书馆

任务下达时间:

2011年12月9日

起止日期:

2011年12月12日起——至2011年12月16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1.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要求电动机能够实现可逆运行。

如机床工作台的前进与后退,主轴的正转与反转,起重机吊钩的上升与下降等等。

这就要求电动机可以正反转,有电动机原理可知,若将接至电动机的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即可使电动机反转。

所以可以运行控制线路实质上是两个方向相反的单向运行线路,为避免误动作引起电源相间短路,要在这两个相反方向的单向运行线路中加设必要互锁。

按照电动机可逆运行操作顺序的不同,有“正—停—反”和“正—反—停”两种控制线路。

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1、电动机“正—停—反”控制线路

图2—1为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该图为利用两个接触器的常用触头KM1,KM2起相互控制作用,即一个接触器通电时,利用其常闭辅助触头的断开来锁住对方线圈的电路,这种利用两个接触器的常用辅助触头相互控制的方法叫做互锁,而两对起互锁作用的触头叫做互锁头。

图2—1a控制线路正反向操作控制时,必须先按下停止按钮SB1,然后再反向启动,因此它是“正—停—反”控制线路。

2、电动机“正—反—停”控制线路

在生产实际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辅助工时,要求直接实现正反转的变换控制,如图2—1b所示,在这个线路中,正转启动按钮SB2的常开触头用来使正转接触器KM1的线圈瞬时通电,其常闭触头则串联在反转接触器KM2线圈电路中,用来使之释放。

反转启动按钮SB3也按SB2同样安排,当按下SB2或SB3时,首先是常闭触头断开,然后才是常开触头闭合。

这样在需要改变电动机运转方向时,就不必按SB1停止按钮了,可直接操作正反转按钮即能实现电动机运行情况的改变。

图2—1b中,既有接触器的互锁,又有按钮的互锁,保证了电路可靠地工作。

图2—1

3.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题目、目录、原始数据及技术要求等;

(2)具体设计说明,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步骤说明及相关图形;

(3)系统总原理图;

(4)元件明细;

(5)参考文献。

4.课题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

(2)硬件设计原理图;

(3)软件流程图。

5.时间进度安排;

顺序

阶段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备注

1

11.29

明确设计任务,搜集相关资料

2

11.30

硬件电路设计及元件选择

3

12.1

软件设计

4

12.2

组态设计

5

12.3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6.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赖寿宏,机械工业出版社

(2)《计算机控制系统》李正军,机械工业出版社

(3)《计算机控制系统》张德江,机械工业出版社

(4)MCGS嵌入版用户手册,2004年2月

(5)HMI实验教材,2010年10月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控制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

 

系别自控系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艳职称讲师

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实训F202,图书馆

任务下达时间:

2011年12月9日

起止日期:

2011年12月12日起——至2011年12月16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1.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生产实践中常要求各运动部件之间能够按顺序工作。

例如车床主轴时要求油泵先给齿轮箱提供润滑油,即要求保证润滑,启电动机后主拖动电动机才可以启动,也就是控制对象对控制线路提出了按顺序工作的联锁要求。

如图3—1所示。

M1为油泵电动机,M2为主拖动电动机。

将控制油泵电动机的接触器KM1的常开辅助触点串入控制主拖动电动机的接触器KM2的线圈电路中,可以实现按顺序工作的联锁要求。

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图3—2所示,是采用时间继电器,按时间顺序启动的控制线路。

线路要求电动机M1启动t秒后,电动机M2自动启动。

可利用时间继电器的延时闭合常开触点来实现。

按启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并自锁,电动机M1启动,同时时间继电器KT线圈也通电。

定时x秒后,时间继电器延时闭合的常开触点KT闭合,接触器KM2线圈通电并自锁,电动机M2启动。

同时接触器KM2的常闭点切断了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电源。

图3—1

图3—2

3.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题目、目录、原始数据及技术要求等;

(2)具体设计说明,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步骤说明及相关图形;

(3)系统总原理图;

(4)元件明细;

(5)参考文献。

4.课题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

(2)硬件设计原理图;

(3)软件流程图。

5.时间进度安排;

顺序

阶段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备注

1

11.29

明确设计任务,搜集相关资料

2

11.30

硬件电路设计及元件选择

3

12.1

软件设计

4

12.2

组态设计

5

12.3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6.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MCGS嵌入版用户手册,2004年2月

(2)HMI实验教材,2010年10月

(3)《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赖寿宏,机械工业出版社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控制自动循环控制线路

 

系别自控系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艳职称讲师

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实训F202,图书馆

任务下达时间:

2011年12月9日

起止日期:

2011年12月12日起——至2011年12月16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1.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在生产实践中,有些生产机械的工作台需要自动往复运动,如龙门刨床,导轨磨床等。

下图为最基本的自动往复循环控制电路,它是利用行程开关实现往复运动控制的,这通常称为行程控制。

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限位开关SQ1放在左端需要反向的位置,而SQ2放在右端需要反向的位置,机械挡铁要装在运动部件上。

启动时间利用正向或反向启动按钮,如按正转按钮SB2,KM1通电吸合并自锁,电动机正转并带动工作台左移。

当工作台移至左端并碰到SQ1时,将SQ1压下,其常闭触点断开,切断KM1接触器线圈电路,同时其常开点闭合,接通反转接触电器KM2线圈电路。

此时电动机由正转变为反转,带动工作台向右移动,直到压下SQ2限位开关,电动机由反转变为正转,工作台向左移动。

因此工作台实现自动的往复循环运动。

在上述线路中,SQ3和SQ4分别为左、右超限位保护用的行程开关。

3.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题目、目录、原始数据及技术要求等;

(2)具体设计说明,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步骤说明及相关图形;

(3)系统总原理图;

(4)元件明细;

(5)参考文献。

4.课题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

(2)硬件设计原理图;

(3)软件流程图。

5.时间进度安排;

顺序

阶段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备注

1

11.29

明确设计任务,搜集相关资料

2

11.30

硬件电路设计及元件选择

3

12.1

软件设计

4

12.2

组态设计

5

12.3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6.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赖寿宏,机械工业出版社

(2)MCGS嵌入版用户手册,2004年2月

(3)HMI实验教材,2010年10月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控制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串电阻降压起动

 

系别自控系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艳职称讲师

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实训F202,图书馆

任务下达时间:

2011年12月9日

起止日期:

2011年12月12日起——至2011年12月16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1.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图5—1是定子串电阻减压起动控制线路。

电动机起动时,为了限制起动电流,在三相定子电路中串接电阻,使电动机定子绕阻电压降低,起动结束后,再将电阻短接,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正常运行。

这种起动方式由于不受电动机接线形式的限制,设备简单,因而在中小型生产机械中应用较广。

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图5—1a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如下:

合上电源开关QS,按启动按钮SB2,KM1得电吸合并自锁,电动机串电阻R启动,接触器KM1得电同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吸合,其延时闭合常开触点的延时闭合使接触器KM2不能得电,经一段延时后,KM2得电动作,将主回路电阻R短接,电动机在全压下进入稳定正常运转。

图5

—1b为图5—1a的改进方案。

图5—1a图5—1b

3.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题目、目录、原始数据及技术要求等;

(2)具体设计说明,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步骤说明及相关图形;

(3)系统总原理图;

(4)元件明细;

(5)参考文献。

4.课题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

(2)硬件设计原理图;

(3)软件流程图。

5.时间进度安排;

顺序

阶段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备注

1

11.29

明确设计任务,搜集相关资料

2

11.30

硬件电路设计及元件选择

3

12.1

软件设计

4

12.2

组态设计

5

12.3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6.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赖寿宏,机械工业出版社

(2)MCGS嵌入版用户手册,2004年2月

(3)HMI实验教材,2010年10月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控制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星形—三角形降压起动

 

系别自控系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艳职称讲师

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实训F202,图书馆

任务下达时间:

2011年12月9日

起止日期:

2011年12月12日起——至2011年12月16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1.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接成三角形的笼型异步电动机,可采用星形—三角形降压起动方式来限制起动电流。

起动时将电动机定子绕组接成星形,加到电动机的每相绕组上的电压为额定值的

,从而减少起动电流。

当转速接近额定转速时,定子绕组改接成三角形,使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正常运转。

图6—1a所示为星形—三角形转换绕组连接图。

起动控制线路如图6—1b所示。

这一线路的设计思想是按时间原则控制起动过程。

待起动结束后,按预先整定的时间切换成三角形接法。

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当电动机起动时,合上刀开关QS,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KMY与其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同时得电,接触器KMY的主触点将电动机接成星形,并经过KM的主触点接至电源,电动机降压起动。

当KT的延时时间到,KMY线圈断电,KM

△线圈通电,电动机主回路换接成三角形接法,电动机投入正常运转。

该线路的优点是,星形起动电流只是原来三角形接法起动电流的1/3。

约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2倍左右,起动电流特性好,结构简单,价格低。

缺点是启动转矩也相应下降为原来三角形的直接起动时的1/3,转矩特性差,适合电动机空载或轻载起动的场合。

图6—1a星形—三角形转换绕组连接图

图6—1b星形—三角形启动控制线路

3.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题目、目录、原始数据及技术要求等;

(2)具体设计说明,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步骤说明及相关图形;

(3)系统总原理图;

(4)元件明细;

(5)参考文献。

4.课题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

(2)硬件设计原理图;

(3)软件流程图。

5.时间进度安排;

顺序

阶段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备注

1

11.29

明确设计任务,搜集相关资料

2

11.30

硬件电路设计及元件选择

3

12.1

软件设计

4

12.2

组态设计

5

12.3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6.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赖寿宏,机械工业出版社

(2)《计算机控制系统》李正军,机械工业出版社

(3)《计算机控制系统》张德江,机械工业出版社

(4)MCGS嵌入版用户手册,2004年2月

(5)HMI实验教材,2010年10月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控制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

 

系别自控系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艳职称讲师

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实训F202,图书馆

任务下达时间:

2011年12月9日

起止日期:

2011年12月12日起——至2011年12月16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1.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能耗制动就是在电动机脱离三相交流电源之后,定子绕组上加一个直流电压通入直流电流。

利用转子感应电流与静止磁场的作用以达到制动的目的。

能耗制动可以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和由速度继电器控制两种控制线路。

能耗制动比反接制动的能耗的能量小,其制动电流也比反接制动电流小得多,能耗制动的制动效果不及反接制动明显。

一般适用于电动机容量大和起动制动频繁的场合。

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图8—1为用时间继电器控制和单向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当电动机需要停止时,按下停止按钮SB1,电动机由于KM1断电而脱离三相交流电源。

同时接触器KM2吸合,将直流电引入电动机定子绕组,时间继电器KT线圈与接触器KM2线圈同时接通时通电并自锁,电动机进入能耗制动状态。

当转子的速度接近于零时,时间继电器延时打开的常闭触点断开接触器KM2的线圈电路。

由于KM2常开辅助触点复位,时间继电器KT线圈断电,电动机能耗制动结束。

图8—1以时间为原则控制的单向能耗制动线路

3.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题目、目录、原始数据及技术要求等;

(2)具体设计说明,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步骤说明及相关图形;

(3)系统总原理图;

(4)元件明细;

(5)参考文献。

4.课题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

(2)硬件设计原理图;

(3)软件流程图。

5.时间进度安排;

顺序

阶段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备注

1

11.29

明确设计任务,搜集相关资料

2

11.30

硬件电路设计及元件选择

3

12.1

软件设计

4

12.2

组态设计

5

12.3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6.主要参考资料(文献)。

(1)《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赖寿宏,机械工业出版社

(2)《计算机控制系统》李正军,机械工业出版社

(3)《计算机控制系统》张德江,机械工业出版社

(4)MCGS嵌入版用户手册,2004年2月

(5)HMI实验教材,2010年10月

 

 

沈阳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机控制交通灯系统设计

 

系别自控系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王艳职称讲师

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实训F202,图书馆

任务下达时间:

2011年12月9日

起止日期:

2011年12月12日起——至2011年12月16日止

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

1.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

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在地上,交通和娱乐等场所广泛应用。

交通灯控制是PLC控制在交通信号控制中的一种应用,它是用顺序控制方式,对十字路口各条道路上的红绿灯,由PLC按要求,顺序控制其亮与灭,以保证路口的交通畅通。

2.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

1、按图8—1要求,设计交通灯控制程序。

3.对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

(1)题目、目录、原始数据及技术要求等;

(2)具体设计说明,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步骤说明及相关图形;

(3)系统总原理图;

(4)元件明细;

(5)参考文献。

4.课题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

(2)硬件设计原理图;

(3)软件流程图。

5.时间进度安排;

顺序

阶段日期

计划完成内容

备注

1

11.29

明确设计任务,搜集相关资料

2

11.30

硬件电路设计及元件选择

3

12.1

软件设计

4

12.2

组态设计

5

12.3

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