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331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docx

大连化学中考真题

2013大连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B.瓷碗破碎C.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

2.下列食物中,主要为人体提供糖类的是(  )

A.大米B.豆油C.白菜D.鸡蛋

3.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2SO4B.NH4H2PO4C.Ca3(PO4)2D.KCl

4.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大理石B.沙子C.塑料D.铝合金

5.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甲醛溶液浸泡鲜虾仁

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C.用清洗过的霉变大豆榨豆浆

D.用葡萄糖溶液为病人补充血糖

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氢氧化钾B.石墨C.水D.硫酸铜

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H2SO4B.O2C.Na2CO3D.Al2O3

8.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氯化钠B.盐酸C.氧化镁D.氢氧化铝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物B.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

C.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10.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的是(  )

A.汽油B.氢氧化钠溶液C.加洗涤剂的水D.热水

11.下列关于甲烷(CH4)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甲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3:

1

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

12.硝酸钾(K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4D.+5

13.如图是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符号是Ar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是39.95

14.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

A.鸡蛋清(pH:

7~8)B.牙膏(pH:

8~9)

C.肥皂(pH:

10~11)D.炉具清洁刘(pH:

12~13)

15.下列关于金属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铝制高压电线B.用钨制灯丝

C.用纯铁制机床底座D.用铝粉制防锈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6.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  、②  .

17.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铁制品在一定条件下能生锈,疏松的铁锈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  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进一步锈蚀.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的合理措施是  .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的目的之一是  .

18.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1)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  ;有时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  燃烧.

(2)汽车用柴油是由  加工的产品,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是  .

1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  .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

(3)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  .

(4)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  的方法.

(5)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三、简答题(题型注释)

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2)工业上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

  、  

(3)用熟石灰中和工厂废液中的硫酸:

  、  .

2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

22.如图所示,取三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绑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火柴,点燃火柴,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观察到:

I、II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III中铁丝没有燃烧.

(1)为什么III中铁丝不能燃烧?

(2)分析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的原因.

23.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抽取和性质实验.

(1)选择装置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

(2)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  .

(3)将二氧化碳通入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4.某面包膨松剂由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两种物质组成.化学小组为验证该膨松剂的成分,查阅资料,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开始前弹簧夹都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

①膨松剂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2NaHCO3

Na2CO3+H2O+CO2↑;NH4HCO3

NH3↑+H2O+CO2↑;

②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为氨水.

(1)是否需要将装置B中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说明理由.

(2)如果没有装置C,可能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3)利用上述装置验证膨松剂的成分,简述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

25.取47.4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气.计算:

(1)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A、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A

【解析】

试题分析:

A、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B、豆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C、白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考点: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B

【解析】

试题分析:

A、(NH4)2SO4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C、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D、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4.C

【解析】

试题分析:

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沙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铝合金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5.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用甲醛溶液浸泡鲜虾仁时,甲醛会残留在虾仁中,食用虾仁后,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会危害人体健康.

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作调味品时,亚硝酸钠会随食物进入人体中,危害人体健康.

C、用清洗的方法不能除去霉变大豆中的霉菌毒素,喝用霉变大豆榨的豆浆会危害人体健康.

D、葡萄糖无毒,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用葡萄糖溶液为病人补充血糖的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故选:

D.

考点: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点评: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要不吃过期的食物,不吃变质的食物.

6.B

【解析】

试题分析:

A、氢氧化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B、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D、硫酸铜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故选B.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

此题是对单质概念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单质概念的理解及掌握.

7.D

【解析】

试题分析:

A、硫酸中含有氢、硫、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

B、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错;

C、碳酸钠中含有钠、碳、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

D、氧化铝是由铝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对;

故选D.

考点: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

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8.A

【解析】

试题分析: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正确;

B、盐酸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错误;

C、氧化镁是由镁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氢氧化铝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错误;

故选A.

考点: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点评:

物质的分类知识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透彻理解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

试题分析:

A、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操作方法,所以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物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A正确;

B、肥皂水与硬水作用时泡沫较少,而且会有浮渣,肥皂水与软水作用时会出现较多的泡沫,所以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故B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所以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C错误;

D、蒸馏几乎可以把水中的杂质全部除去,蒸馏后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净化程度较高,所以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故D正确.

故答案为:

C

考点:

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

此题考查了水的净化方法以及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方法,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目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A、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清洗油污属于溶解过程,故B错误;

C、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时,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做乳化作用,故C正确;

D、油污不溶于水,故D错误.

故答案为:

C

考点: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点评:

乳化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正确区分溶解和乳化是学习溶液这一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此题不难,但是易错.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A、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甲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

(1×4)=3:

1,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6,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硝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设硝酸钾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3=0

x=+5.

故选C.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

解答本题要理解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但是代数和为零.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r,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氩,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氩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A、鸡蛋清的pH为7~8,显中性或碱性.

B、牙膏的pH为8~9,大于7,显碱性.

C、肥皂的pH为10~11,大于7,显碱性.

D、炉具清洁剂的pH为12~13,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小,碱性越弱,鸡蛋清的pH最小,碱性最弱.

故选A.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故A正确;

B、钨的熔点高,用来制灯丝,故B正确;

C、生铁是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大得多,所以机床底座一般是用生铁制成的,故C错误;

D、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所以用铝粉可以制防锈漆,故D正确;

故答案为:

C

考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初中阶段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还要加强应用.本考点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6.

(1)供给呼吸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3)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

试题分析:

(1)人类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医疗上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故答案为:

供给呼吸;

(2)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答案为: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3)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可知,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还可以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达到灭火的目的,故答案为: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考点:

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

此题联系生活实际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7.

(1)水和氧气涂油Fe2O3+6HCl═2FeCl3+3H2O

(2)Fe2O3+3CO

2Fe+3CO2节约有限的金属资源

【解析】

试题分析:

(1)疏松的铁锈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水和氧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进一步锈蚀.

故填:

水和氧气.

涂油可以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

故填:

涂油.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故填:

Fe2O3+6HCl═2FeCl3+3H2O.

(2)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故填:

Fe2O3+3CO

2Fe+3CO2.

金属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回收再利用金属具有重要意义,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的目的之一是节约有限的金属资源.

故填:

节约有限的金属资源.

考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铁的冶炼;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或“↓”.

18.

(1)热量;充分;

(2)石油;酸雨;太阳能.

【解析】

试题分析:

(1)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热量,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

(2)汽车用柴油是由石油加工的产品,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氢能、太阳能等.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加工的产物;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点评:

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相关问题也成为中考的重点之一.

19.

(1)乙;

(2)相等;(3)降温;(4)降温;(5)37,5%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与一点,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由于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

(4)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甲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降温的方法;

(5)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的溶解度是6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37.5%.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0.

(1)4P+5O2

2P2O5;化合反应;

(2)2H2O

2H2↑+O2↑;分解反应;

(3)H2SO4+Ca(OH)2═CaSO4+2H2O;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3)熟石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Ca(OH)2═Ca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1.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小.

【解析】

试题分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是一种混合物;

(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小.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

22.

(1)实验III中火柴在铁丝上方,用其火焰内焰对铁丝加热,内焰温度低,没有对铁丝充分预热,因此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2)实验II中铁丝绕成螺旋状,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充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实验III中火柴在铁丝上方,用其火焰内焰对铁丝加热,内焰温度低,没有对铁丝充分预热,因此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铁丝不能燃烧;

(2)实验II中铁丝绕成螺旋状,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充分,因此铁丝燃烧更剧烈.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点评:

掌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3.

(1)2KClO3

2KCl+3O2↑;氧气不易溶于水

(2)CaCO3+2HCl═CaCl2+H2O+CO2↑;带火星的木条方在瓶口,若熄灭证明已满;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3)H2CO3═H2O+CO2↑.

【解析】

试题分析: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产生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物催化剂,反应的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检验CO2气体是否已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置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

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

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而收集不到气体;

(3)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碳酸,显酸性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反应原理的书写及收集、验满、性质等的考查,属于基础性的考查,这也是中考的一个考点,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

24.

(1)不需要,水的作用是判断反应是否进行完全(没有气泡说明反应完了);

(2)D装置中可能看不到变红现象,不能判断有氨气生成;

(3)关闭K2,打开K1,充分加热,D中酚酞变红,说明有氨气生成,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改变.可以判断膨松剂中有碳酸氢铵存在.然后关闭K1,打开K2,当B中水里没有气泡时,试管中有剩余固体存在,因为碳酸氢铵分解后无固体,所以可以说明有碳酸氢钠存在.

【解析】

试题分析:

(1)膨松剂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这样通过B中水即可产生气泡,当不再产生气泡时则说明反应完全,所以无需将装置B中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

(2)D装置的作用是用来检验是否产生氨气的,而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可以和氨水发生反应,从而可能看不到D装置中的现象,而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从而避免了二氧化碳干扰实验现象;

(3)根据上述分析结合实验目的可以知道,若验证膨松剂的成分,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为:

关闭K2,打开K1,充分加热,D中酚酞变红,说明有氨气生成,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改变.可以判断膨松剂中有碳酸氢铵存在.然后关闭K1,打开K2,当B中水里没有气泡时,试管中有剩余固体存在,因为碳酸氢铵分解后无固体,所以可以说明有碳酸氢钠存在.

考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气体的净化(除杂).

点评:

根据实验的装置图及所提供资料的分析,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及出现现象的原因,对于解答此新知识的探究型问题是尤其重要的.

25.

(1)31.6g

(2)36.2%

【解析】

试题分析:

(1)设参加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