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44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安达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吉祥瑞兽

张勃

 龙是国家祥瑞。

古人认为,大凡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就会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此时便会有祥瑞出现,以彰显上天的满意和鼓励。

这种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5个等级。

其中“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龙和麒麟、凤凰、龟、白虎同为五灵之一,是最高等级的祥瑞。

在这里,龙又一次与国家政治有了关联。

不过,龙的吉祥意义并非仅与国家政治相关,它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

许多人喜欢用“龙”作为孩子的名字,更有些人将生儿育女的时间选择在龙年,以为龙年出生的孩子活泼可爱,生命力格外旺盛。

此外,民众们还在陶瓷、竹木、建筑、玉石、剪纸、刺绣等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而龙风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都鲜明地表达出人们对吉祥如意、美满健康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每当春节、元宵节临,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期问则又开展龙舟竞渡的盛大活动。

至于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人们更愿意从事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以取得好兆头。

比如人们会选择在这天理发,俗称“剃龙头”,预示着新的一年里能够像龙一样精神饱满,生机无限。

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

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头、尾、鳞、鬣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龙舟竞渡规模亦宏大壮观,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

唐代诗人张建封有《竟渡歌》描绘其精彩场面: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棹影翰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节的真正起因应是辟邪消灾。

“五”(午)是天干中中间的数字,因而被古人认为具有极盛的含义,盛极而衰,因而它又包含着不祥的因素,因此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汉代的很多古籍都有“不举五月子”的记载。

五月初五更是不祥,旧俗在这一天要将未满周岁的幼儿带到外婆家躲藏,称“躲午”,这显然具有躲避灾难的含义。

端午节的一系列活动,如洒香汤(以艾叶、菖蒲煮水沭浴)、悬艾老虎素(用彩绸缝扎成粽子、辣椒、扫帚、布老虎等串以彩线挂于胸前)、饮雄黄酒、挂钟馗像等等,都以辟邪除祟为主旨。

至于龙舟竞渡,当是祭神娱神、祈获保佑的一种形式。

  吉祥瑞兽是龙的主要属性,却并非龙性的全部。

也许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动物比龙更难以言说,没有一种动物的文化属性比龙的文化属性更复杂,也没有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多样。

在我国,对龙的认知、崇拜是多民族共同的事情。

龙,这个主要由想象力堆塑创造起的复合动物,千百年已深深地扎根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日常生活之中,它出现在皇宫朝廷,也出现在民宅陋巷;它现身于婚嫁场合,也现身于丧葬礼中;它舞动于街头,也张挂于家门;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演。

龙有容九似于一体的包容大度,亦有兴云布雨、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它刚健有为,昂扬奋进,它仪表威武,不容侵犯……

龙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和文化标志。

今天,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更盼望中华民族能够像龙一样迅速地腾飞起,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百科知识》2012.1)

1.下列关于“吉祥瑞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认为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B.龙是国家祥瑞,属于最高等级的祥瑞。

龙的吉祥意义和国家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皇宫朝廷。

C.龙的吉祥意义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虽然其表现形式各异,但表达的大多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

D.在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中,像春节、元宵节的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都和龙的祥瑞意义有关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众在各种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这说明龙在民众心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B.因为龙是吉洋瑞兽,所以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关于龙的活动,这些节日都起于龙的祥瑞意义,节日延续的是龙的祥瑞意义。

C.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龙舟竟渡规模亦宏大壮观,人们都临水观看这种盛况,说明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D.吉祥瑞兽是龙的属性之一,龙还有更为复杂的文化属性,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具多样性。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龙风呈样、龙腾虎跃、龙飞风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形式虽各异,但其意义都取自龙是吉祥瑞兽。

B.龙出现在许多场台,形象各异;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滇。

其实龙是人们凭空想像出的,本没有原型。

C.龙的文化属性复杂,包容大度、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刚健有为、昂扬奋进、仪表威武、不容侵犯等都是它的文化属性。

D.几千年,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传承和延续了中国许多传统节日中龙的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奂字然明,敦煌渊泉人也。

父惇,为汉阳太守。

奂少游三辅,师事大尉朱宠,后辟大将军梁冀府,以疾去官。

复举贤良,对策第一,權拜议郎。

永寿元年,迁安定属国都尉。

初到职,南匈奴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寇美稷①,东羌复应之,而奂壁唯有二百许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

奂不听,遂进屯长城,收集兵士,遣将王卫招诱东羌,因据龟兹,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

诸豪遂相率与奂和亲,共击南匈奴,连战破之。

伯德惶恐,将其众降,郡界以宁。

羌豪‘帅'感奐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②酋长又遗金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

“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

”悉以金马还之。

羌性贪而贵吏清,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

迁使匈奴中郎将。

休屠各③及乌桓并同反叛,兵众大恐,各欲亡去:

奂安坐帷中,与弟子讲诵自若,军士稍安。

乃潜诱乌桓阴与和通,遂使斩屠各渠帅,袭破其众。

延熹二年,梁冀被诛,奂以故吏免官禁锢。

在家四岁,复拜武威太守。

平均徭賦,率厉散败,常为诸郡最,河西由是而全。

其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

奂示以义方,严加赏罚,风俗遂改,百姓生为立祠。

九年春,征拜大司农。

鲜卑闻奂去,其夏,寇掠缘边九郡,杀略百姓。

秋,鲜卑复率八九千骑入塞,缘边大被其毒。

朝廷以为忧,复拜奂为护匈奴中郎将,赏赐甚厚。

匈奴、乌桓闻奂至,因相率还降,凡二十+口。

奂但诛其首恶,余皆慰纳之。

唯鲜卑出塞去。

奂少立志节,尝与。

士友言曰:

“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

”及为将帅,果有勋名。

董卓慕之,使其兄遗缣百匹。

奂恶卓为人,绝而不受。

光和四年卒,年七十八。

                         (节选自《后汉书•张奂传》)

[注]①美稷:

南匈奴单于的居所。

②先零:

羌族的一支。

③休屠各:

部落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辟大将军梁冀府        辟:

被征召。

B.匈奴不得交通东羌        交通勾结。

C.羌性贪而贵吏清          贵高贵。

D.缘边大被其毒            被遭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奂作战有勇有谋,虽然与南匈奴的兵力悬殊,但仍然坚持出兵抗击,最终通过占据有利地势、招募士兵等手段击败敌人。

B.羌族各部的首领感激张奂的恩德,送了金、马作为礼物,张奂廉洁自律,把这些东西都还给了羌人,他的威名逐渐传播开。

C.张奂曾在大将军梁冀府中任职,受牵连而被免官,鲜卑侵犯边境时,朝廷这才起用张奂,授予官职,这反映出他超群的才干。

D.张奂年少时胸有大志,后做将帅期间建立了不少功劳,董卓仰慕他,派人给他送礼,张奂因为不喜欢董卓而拒绝他的馈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奂壁唯有二百许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

(2)乃潜诱乌桓阴与和通,遂使斩屠各渠帅,袭破其众。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选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长相思•山驿【北宋】万俟咏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暮云平,暮山横。

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8.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5分)

9.作者描写了哪些秋景?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2)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3),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自成比例

刘心武

小区里有一位女士,身高不足1米55,大学毕业后求职,先后碰了几次壁,人家也不明说,但她很快悟出,是嫌她个子矮。

于是,再一次到公司应聘,面试时没等人家提问,她先主动说:

“我知道你们会嫌我个子矮,而且你们也不是没有你们的道理——既然别的个子高的应聘者跟我别的条件差不多,那何必非录用我呢?

但是,”说到这里她站起,还转了转身,接着说,“你们看出了吗?

我是自成比例的,而我的自成比例,还不仅仅体现在保持身材上。

”面试她的副总经理被她的自信打动,也没再提什么问题,就定下了她。

试用期里,几件事过手,公司几层领导都发现,此女为人处事确实自成比例——既可看脑袋做帽子、守着多大碗吃多大饭,却又能润物细无声地使芳草越铺越远——于是,转正留用,一年过去,擢升为部门负责人,矮个子领导了一片高挑俊男倩女。

在小区,此女购得的那套单元,是顶层朝向最差的一套;她开的车,是那种外行看了以为高档的中档货;她到小区花园里健身,静止时会觉得她未免“自小人国”,一动起,却令人忘却她的体量,大有黄莺展翅之美。

小区里像她那样的白领不少,一二去,在花园里从相对微笑到有了攀谈交往,其中一位高挑身材的女郎跟她最相契,高女郎当然也跟别的业主攀谈,于是高女郎给她取的绰号渐渐不胫而走——兹彼丽女士,其实就是“自成比例”女士的紧缩音。

高女郎有一次对遛狗的大妈说:

“哎呀,原我嘲笑兹彼丽,说她不会买房也不会买车,现在我才体会到,她是自成比例啊!

我呢,每天早上一睁眼,本亮晃晃的太阳照进,该开心不是?

却马上想到,我今天又欠银行二百五啊!

如果公司倒闭,如果我被炒了鱿鱼,可怎么得了呀!

”原,高女郎虚荣心重,非一步到位买大房还得朝向最好的,买车也绝不愿“让内行看了齿冷”,于是贷款额度都不小,成为很大负担,为保证还贷,常常在装修堂皇的大房子里泡方便面、在高档靓车里吃煎饼,而兹彼丽女士呢,房贷、车贷还账,跟现收入比,根本不成其为“潜在危机”。

高女郎也曾应邀去过兹彼丽的那个单元,高女郎自己买下的窗户只朝南和东的“黄金角”单元,虽说方位极好,但每天早出晚归,其实享受“黄金角”优越性的时间并不多。

她进入兹彼丽那窗户多数朝西的单元,问:

“你怎么忍受得了夏天的西晒啊?

”兹彼丽说:

“其实夏天也多是很晚才到家……不是说东房冬寒夏热吗?

你看我的灯光设计——”于是拉上窗帘演示:

她那单元的贴壁灯,夏天能给满墙铺上冷色,冬天则是暖色,“加上有空调、有暖气,那么从实质上和心理上,我四季都很舒服的呀!

最重要的是,我的选择自成比例,我在这小区居住,享受到高档的环境和物业服务,却又只付出对我而言是没有多大后顾之忧的还贷数额。

”高女郎大佩服,她们成为闺中密友,私房话里,自然会涉及如何寻找“那一半”的议题。

高女郎也曾有几位相貌伟岸的男友,有的还她那里同居,世道开通,无人侧目訾议,但高女郎如今基本上仍是一人独居,从她嘴角不自觉地有些个微微下弯看,她的幸福指数,可能偏低。

但兹彼丽女士却结婚了!

她的夫君跟她一起出发去蜜月旅行,两个人的背影,令小区里一些人发出疑惑之声:

“这难道也是自成比例吗?

”那伉俪的背影,确实男的显得太高女的实在太低啊!

及至转过身,人们更是惊讶,兹彼丽面容娇俏,而她先生呢,不能说丑陋,却实在属于难看的一类!

蜜月旅行回,有一天高女郎单独与兹彼丽相处,问:

“请解释——?

”兹彼丽笑:

“请看我们拍的照片。

”从电脑上看那些数码相机拍的旅游照片,居然多是些风景照或花草鸟石的特写照,人像很少,互拍的人像,新娘多是侧影,新郎全是背影,唯一一张请别人拍的双人照,却是黄昏中的剪影。

高女郎看完不语。

兹彼丽约高女郎留下,待先生回家后一起晚餐。

晚餐菜肴全由那先生烹制,色香味俱全,席间夫妻二人与高女郎交谈,唱和幽默分寸恰到好处。

高女郎回到自己住处,一边听音乐一边沉思:

把人生剪裁得自成比例,真的就意味着幸福吗?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以喜剧的形式,描写了绰号为兹彼丽女士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

B.小说善于运用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高女郎能和兹彼丽女士成为闺中密友,就是通过两人的对话而结成的。

C.兹彼丽女士结婚了,她和她的夫君蜜月旅行拍的结婚照都是风景照或花草鸟石的特写照,因为他们夫妻真的不成比例。

D.“把人生剪裁得自成比例,真的就意味着幸福吗?

”这句话既写出了高女郎对生活的追问,也为小说的结局留下余地,给人以思考。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的最突出的特色,兹彼丽女士“自成比例”的看法就是通过高女郎的言行反衬出的。

(2)兹彼丽女士说:

“我的自成比例,还不仅仅体现在保持身材上。

”结合全文,兹彼丽女士的自成比例,还体现在那些方面?

(6分)

 

(3)文章的结尾用了高女郎的疑问收束全文,请问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6分)

 

(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兹彼丽女士,也有人说是高女郎,你赞同哪种说法?

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夏丏尊的教学改革

夏丏尊尤其重视教学的改革。

夏先生教国文,就对国文教学作了全面改革,使春晖中学的国文教学独树一帜。

从教材看,夏丏尊和他的同事们将当时春晖的国文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

必修科的教材有两种:

一是商务版的《国文课本》;一是教师自编的《选授讲义》,包括范文选读、语法、作文法等。

对范文的选择教师特别重视,既要内容新,又要形式美,以利于学生从中吸收营养,在思想、道德、情操上得到熏陶,在语言文字、写作方法上得到借鉴。

这些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

对于初中要不要教文言文的问题,当时社会上有两种意见:

一种主张兼教,一种主张绝对不教。

夏丏尊等主张兼教,他们认为“自小学以至大学的学生,文言文尽可以不写,而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却希望其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

如果中学毕业生没有阅读中国普通书的能力,那就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不特是本人的不幸,恐也不是国家社会之幸,不特在中国文化上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也是可悲观的”。

夏先生等还认为,当时文言文事实上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的势力,如果不授与学生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生将不能看日报、官厅公告以及现代社会上种种文件。

但分量要控制,以占全部课文的十分之三四为宜,且教材要精选。

选修科按年段分设。

第一学年注重补习,第二学年注重个性,第三学年注重调剂。

选修教材的内容从实用文、修辞大意到文学史、近代文艺思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对学生的爱好培养和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考试是夏丏尊在春晖早期国文教学中的又一举措。

在1923、1924年保留下的资料中我们发现一份国文考查试卷,从考查内容看,语文基础知识所涉及的范围,诸如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几乎都已涉及到了,可见,当时的基础教育是比较全面的。

在作文教学方面,夏丏尊和春晖早期国文教师花了很多心血和很大气力。

他们经常研究学生的写作实际,发现问题,想出办法,加以指导。

首先,夏丏尊十分重视作文的态度。

他认为,文章“技巧的研究,原是必要,态度的注意,却比技巧更加要紧”。

第二,重文风,提倡“实、新、小”。

他要学生注意周围的“实生活”,用“实生活”做作文的材料。

为培养学生对实生活的观察能力,他们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周围新鲜的人和事,经常以一二百字写生活的一个片断,然后逐渐扩大。

这样的文章篇幅小了,内容却充实了,感情也更真切了。

第三,夏先生等十分重视文章的批改,讲究当面指点。

校友王文川在一篇《怀念母校》的文章里提到:

“夏丏尊往往叫我们去他那里,当面批改作文,启发我们明白错误的地方,加以详细说明;遇到好文章就张贴出叫我们大家去看。

”夏丏尊、朱自清等先生几乎都用了相同的方法,给每个学生一张成绩升降表,“我们的每篇作文,都标出升降记号,让我们自己看到进步或退步”。

夏丏尊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尤其是博学的好处。

因此在春晖中学任教期间,夏丐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他为学生们开出了一份书单。

书单设有两条标准:

一条是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的书,一条是做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的书。

一份书单共85部书,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用中文写的也有用英文写的;有社会科学方面的也有自然科学方面的。

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和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成果。

陈望道于l920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也是当时必读书目之一。

书目中还列入《新旧约》等,夏先生认为这类书对后的思想、文学影响不小,也应该了解。

                    (摘编自严禄标《“春晖”的一大功臣夏丏尊》)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春晖教师从《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中选取内容新、形式美的文章,编成了《选授讲义》一书。

B.夏丏尊先生认为初中生需要学习文言文,但教师要控制分量,最好占全部课文的十分之三四,而且教材还要精选。

C.选修科三年各有侧重,分别注重补习、调剂和个性,内容广泛,有利于学生爱好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D.夏丏尊先生提倡“实、新、小”的文风,要求学生关注实际生活,发现新鲜的人和事, 

多写生活的片断,然后逐渐扩大。

E.本文通过详细记述夏丏尊先生进行教学改革的事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位有思想、有眼光、有作为的教育家形象。

(2)夏丏尊先生为什么主张“兼教”文言文?

请简要分析。

(6分)

(3)夏丏尊先生对国文教学的改革包括哪些方面?

请简要说明。

(6分)

(4)夏丏尊先生开出的书单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阅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说,实在是螳臂当车。

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C、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D、据报道,目前上汽已经派遣相关人员进驻烟台车身厂进行接收准备工作,国产蓝龙轿车很快就会全面推向市场,山东大宇项目即将‘咸鱼翻身’。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西安地铁二号线在沿途车站设置46面人文景观墙,力求充分展示古城的历史沿革和风貌,让乘客在感受现代交通快节奏时也能领略古老历史文化的魅力。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宇航服有了很大改进。

美国航天局投入使用的最新式宇航服造价之高达3000多万美元之巨。

C.从瘦肉精、苏丹红到孔雀石绿,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D.曾经陷入僵局的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以及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眼看见那幅大地的水墨画,我还真有些忘情:

           。

①黝黑的身影像一具活体雕塑②烟雨中一头灰黑的水牛孤零零地站在路边

③犁把翘翘直指云天④脚下是无际待耕的田野⑤身后的木犁是另一件静物⑥晶亮的犁铧斜插进泥土

A.④①②⑤③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④①⑤③⑥D.④②①③⑤⑥

17、“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请根据下面一段话,概括出其他三个阶段。

(6分)

飞船调整飞行姿态,点燃发动机制动,完成离轨操作任务,进入返回轨道,保持无动力的飞行状态,返回舱和推进舱成功分离,第二次进入大气层,当返回舱降至离地面约10公里时,回收着陆系统开始工作,实现软着陆。

①制动飞行阶段;②________阶段;③________阶段;④________阶段。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认定这是上帝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

后一位教师开导他说:

“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

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

”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向命运挑战。

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盲人按摩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迹也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A2、B3、B

4.C(贵:

意动用法,看重)

5.A(③为立志⑥是作者的评论)

6.C(鲜卑侵犯边境时,他已被启用)

7.

(1)张奂营垒中只有二百人左右,张奂听到消息就马上带领军队出击,军吏认为自己的力量敌不过对方,叩头争辩阻止他。

(“壁”“许”“勒”每个字1分,句意2分。

(2)于是张奂私下里诱降乌桓使它暗中和自己通好,然后让乌桓斩杀了休屠各部落的首领(大将),袭击并打败了他们的军队。

(“潜”“阴”“渠”各1分,句意2分。

11.

(1)D项3分,B项2分,A项1分。

[解析:

A项,“情节曲折、紧张”不对,这篇小说情节简单,不复杂。

C项,“都是风景照”不对,应是“多是风景照”。

E项,“通过高女郎的言行反衬出的”不对,应是“通过兹彼丽女士自己的言行表现出的”。

]

(2)小说从三方面写了兹彼丽女士“自成比例”。

从人物自身看,兹彼丽女士买的房和开的车的档次与她的收入相吻合;从人物与情节关系看,她花最少的钱享受到了小区高档的环境和物业服务;她找男友条件与她很相仿,很是般配。

[每方面2分,共6分。

答下面内容每点一分①看脑袋做帽子、守着多大碗吃多大饭②她到小区花园里健身,大有黄莺展翅之美,却令人忘却她的体量③购房是顶层朝向最差的一套;既享受到高档的环境和物业服务,却又只付出没有多大后顾之忧的还贷数额。

④买车是外行看了以为高档的中档货,房贷、车贷还账,跟现收入比,没有“潜在危机”。

⑤夫妻关系和谐,唱和幽默,待人分寸恰到好处。

⑥照片尽量避免外观的不成比例。

]

(3)①结构上,与开头照应;②从描写人物看,表现了高女郎对幸福的深层思考与困惑;③为读者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样安排结尾可以给读者留下足够多的回味空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一:

主人公是兹彼丽女士。

理由:

①从作品的主题和作家的创作意图看,兹彼丽女士对表现主题起决定作用。

②从故事情节和对人物着墨的多少看,兹彼丽女士在情节中占重要地位。

③从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小说的各种要素都是围绕兹彼丽设计的。

④小说刻画高女郎这样一个爱慕虚荣、不切合实际,只起一种衬托作用[每点2分,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

示例二:

主人公是高女郎。

理由:

①从人物自身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