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46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教导主任在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班主任老师们:

作家魏巍曾写过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荡气回肠的激情华章,激励了整整一代热血儿女,感动了整个中华民族。

在那个时代,人们亲切的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最可爱的人”。

作为分管局长,如果有人问我时下“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会毫不思索地回答:

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

本来是要让我们忙了一年的班主任老师们,利用暑期这段时间好好休整一下,但教育的紧迫性又将我们聚集在一起。

今天,在这里举办我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训会,充分体现了教育局对班主任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在此我谨代表区教育局党组,向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老师们表示最衷心的祝愿和最美好的祝福。

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丰富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技巧,努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下面,就班主任工作谈四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对班主任工作角色的定位认识

自古以来对人的认识不乏经典之语、绝妙之论,但对社会生活中某个具体角色的认识,我们常常仅停留于一知半解或缺乏深度和广度的层面上。

正是因为对某个角色、职务本身的认识不到位,常常使我们在工作中走弯路、出差错。

那么,班主任的角色又是什么?

对于这样一个看似平淡无味的问题,我们常常懒于思考,一笑了之。

在此,有必要对班主任工作的角色定位作一审视,只有清楚认识了这个角色本身,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感情,产生亲情,焕发热情,迸出激情。

而这“四情”,正是班主任工作最不可缺少的。

班主任,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教学最基层组织——班集体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我认为更重要的还体现在以下三个角色上:

第一,班主任是学校决策决定的忠实执行者。

现代社会是一个大众化、合作型的社会,要干一项工作,没有谁不需要与他人发生关联而能单独完成。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用来表述这层含义是再恰当不过。

在学校,一名再优秀的校长,如果没有一支好的执行队伍来实施和落实其治校方略,他就会陷入“单干”加“蛮干”的无奈和被动。

这个执行队伍就是我们的班主任群体,如果说一所学校出了成绩,上了档次,升了品位,首要功绩应该归于我们的以班主任为首的教师队伍。

因为是班主任队伍不折不扣的执行力,才撑起了学校的“半壁山河”。

第二,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贴心陪伴者。

作为班主任,比普通教师更多一份责任,更多一份付出,更多一份酸甜。

这份责任、付出与酸甜,就是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和关爱。

对全班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从个人到家庭,从思想进步到身体的健康成长,无不关心、无不负责,而这一切都在学生身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俗话说:

鸡多不下蛋,人多瞎捣乱。

面对几十个人,甚至超级大班里的一百余人,班主任——这个难当的“孩子王”,要面对多少琐事的烦扰,要承受多少学生的误解,要调和多少对立的矛盾,要疏导多少迷茫的心灵,说直白点,在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关心与指导上,班主任扮演的实际就是“学生的心理垃圾桶”。

第三,班主任是家庭社会关系的出色调节者。

在面对了上(校长)下(学生)两端后,班主任还要平衡好左右关系,这个“左右”就是家庭和社会。

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式的教育,是一个合作型的教育,单靠学校“一条腿”走路,而摒弃家庭和社会教育,我们的教育将会失去群众基础,将会走向自我封闭。

所以,立足学校教育,面向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大格局,班主任充当了“先行官”和“调节者”的角色。

然而,在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今天,要站在为学生的成长负责的高度,处理好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班主任实属不易。

二、对班主任工作形势现状的思考

“教师工作是辛苦的,班主任的工作更是辛苦。

”有人如是说,自从担任班主任工作以后才真正理解到什么叫“责任”,并由此而带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当前班主任工作形势主要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压力,如果不对这三个方面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班主任就会在盲目中遇到更多困难和阻力。

第一,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挑剔度增加。

这种挑剔,实际就是对班主任管理的一种“叛逆”,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种“破坏”。

“90后”的学生,不再“唯师是听”。

他们敢于说“这是我的权利”,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独立的世界观和判断能力,班主任与学生的“代沟”更明显。

此外,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又为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性格,按照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待人接物,是他们最大的特点。

可是,班级是由几十个人组建起来的一个大集体,在这个集体中,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是这个集体的生命和灵魂。

这实际上就与“我”字当头的学生个体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两种意识格格不入。

而此时的班主任,在引导、改造学生个体时,受到学生抵制、挑剔的程度,可见一斑!

第二,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期望值增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儿女最殷切的期望。

每一个父母在送子女入校时,都想为其选一个人品、能力俱佳的班主任,希望通过优秀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使子女成人成才。

这种对子女的未来寄予的远大希望,在不经意间转移到了班主任身上。

他们认识到,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带出一个好的班集体,一个良好班集体又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对于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和个性,促使他们身心和谐、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班主任背负的期望有多高,班主任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第三,环境对班主任工作的干扰力增大。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社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繁荣和文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消极的东西,而这些消极的东西又恰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比如,市场经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我国自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却在始终毒害着我们的青少年,不少学生还由此产生了拜金现象和攀比心理,事事以钱为主,不顾自身经济条件相互攀比,贪图享乐,心理脆弱,追求虚荣,厌学逃学,不堪挫折等等。

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大环境,班主任如何加大教育引导力度,让学生的心灵不受到消极因素的侵害,其工作责任和工作难度又是何其之大!

针对上述三个方面带来的压力,班主任只有正视现实,把握时代,抛弃对社会怜悯的期盼和怨天尤人的情绪,本着“开创新局面,寻求新途径,实现新突破”的班主任工作思路,从“班主任专业化”的新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能,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策略,才能赢得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应,才能找到班主任工作的乐趣和职业自豪感,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拥有良好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对班主任工作职责要求的建议

长期以来,班主任工作被看作是“人人能为”、不具有专门学问的工作,肤浅认为,只要守好了门、看好了人就完成了任务,在当前形势下,这种观念必须彻底打破。

班主任以完整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没有关于完整的人的发展及其相应的工作技能,那么,在这个岗位上就不能胜任。

因此,班主任老师除了要胜任这份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外,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保持平常心。

在常人的眼中,班主任工作是辛苦的、琐碎的、微小的,而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是甘甜的、奉献的、伟大的。

因为,教师生涯中有了班主任的经历,有了和学生亲密的接触,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师,才算得上不辱使命。

作为班主任老师,在选择了这份工作的同时,就要选择一份职责,就要选择一份付出,即保持一颗平常心。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班主任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关键在于自身的选择,是选择精神立身还是选择富贵立身。

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整个社会显得异常浮躁,相对来说,教育是一块难得的净土。

班主任唯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可永葆心灵的恬静与快乐。

如果没有一颗平常心,就压制不住浮躁,就镇守不住清贫,就克服不了困难,就改变不了局面。

佛家讲“静能生慧”,是说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能像针一样尖锐,无坚不摧,也就能不受外界的诱惑,心如止水,静下心来做事情,就容易产生智慧。

所以,班主任老师要以不带有任何世俗和功利色彩的心态,收起性子,沉下身子,专注于班级管理,致力于学生教育。

第二,要念好师德经。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良好师德是为人师者的根本素养和起码标准。

作为班主任,肩负着育人的重担,加强师德修养,意义重大:

一是模范守法的需要。

国家把师德建设写入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提升到了法律规定的高度,这既是对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教师职业的高要求。

二是职业本身的需要。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班主任职业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其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强、模仿性强的青少年儿童。

班主任的世界观、品行、生活态度等等,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三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班主任只有加强师德修养,才能不断创造自己内在的尊严和幸福。

否则,面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和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教师很难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信条。

班主任如何加强师德修养,我觉得应做到“三有”。

一要有责任感。

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有责任感的班主任,总是全身心投入到班级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真正关爱学生、呵护学生。

班主任一旦失去责任感,必将在麻木中失去教育良知,诸多教育怪象就随之产生。

二要亲和感。

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队伍。

班主任必须从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方面加强修养,努力塑造自己可亲可敬的良好形象。

三要有约束感。

约束感是衡量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存在于个人的内心。

一个有约束感的人,面对必须要做的事情,没有消极情绪。

因为是出自他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标准,他的内心是安定的、平和的。

班主任在面对这个“浮躁”群体的时候,尤其需要这种内心的安定与平和。

第三,要具备包容度。

包容即宽容。

宽容,是人生之美德。

宽容失误,可以鼓励他人修正错误;宽容失败,可以激发他人奋发努力;宽容冒失,可以引导他人注重礼节;宽容幼稚,可以帮助他人不断成熟;宽容呆板,可以促使他人灵巧;宽容误解,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

“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这是印度圣雄甘地的一句话。

作为班主任,我们面对的群体,就是一个正在成长、偶尔迷惑、经常犯错的群体,没有包容就决不会有仁爱,没有包容就决不会有教育。

可以说,现代教育最需要的就是宽容和仁爱。

这里举一个例子,某校在开学前将所有的教室粉刷一新,可开学后没几天,七

(2)班后面墙上就被谁蹬了两个黑脚印,班主任经过细致调查,确认是一个刚从外校转来的学生故意踩上的。

据说他在原校逆反心理很重,对挨批评已经习以为常了。

对这样的学生,为了能让他从思想上承认错误,这名班主任并没有急着处理,而是先来个“冷处理”,让他在宽容中深刻反省自己,直到周末班主任才找到他,只心平气和地说了一句:

“这几天你没时间,等明天咱俩一起来把墙上的污迹刷一下吧!

”听了班主任的话,这名同学先是吃惊地望着班主任,似乎不想念自己的耳朵,接着,便很痛快地说:

“老师,不用你来,我自己就可以了!

”等到周一,班主任发现,这位同学不仅将教室墙上的脚印,就连走廊壁上的手印也用涂料刷好了。

针对这件事,班主任及时利用晨会表扬了他的悔过表现。

后来,这位同学不但很少违纪,而且还主动为班级做好事。

这件事也使我们深受启发:

当我们以一种宽容乃至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时,才会发现每个学生的与众不同之处,才会发现每个学生生命的亮点。

严厉换来的往往是敬而远之,苛刻换来的可能是冷漠敌视。

宽容理解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之门向让他感到可亲可敬的人打开。

第四,要倾注真情感。

干任何工作,办任何事情,都需要我们的情感投入,不然我们就会失去动力和兴趣,到头来,既干不好工作,也办不好事情。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面对的是几十个有血有肉,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的人,如果不带着感情去工作,学生不会接受,家长不会认可。

“以制度规范言行,以情感凝聚众心”是班主任工作应追求的最高境界。

学生只有在感受到了师爱的温暖、师爱的无私、师爱的纯真后,才能将心交给老师。

总之,班主任在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甚至在改造学生时,不仅要关注他们的一般发展需要,而且要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特点,根据每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来给予他们以有效的帮助,满足每一个人发展的需要。

这实际上就是在对我们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职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亟待关注的几个问题

最近,我时常翻阅各类报刊杂志,看什么,主要是关注当前青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每次翻阅时都会有令人揪心的一幕幕片断出现在眼前。

抢劫、暴力、自杀、网瘾、早恋……问题多多,就说明我们的工作尚存在着不少失误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逐步加以解决。

应当承认,学生时代,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非常正常,但确实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一件件加以解决,对他们的成长要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引导。

具体问题具体研究分析,寻找科学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对我们教育能力的检验。

下面就一些常见的教育问题,同各位班主任作一交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关注“问题学生”,促进健康成长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由于某些环节的脱钩(缺失),学生适应育人环境不良,从而造成一些学生在接受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较为迟缓,最终导致学生心理、性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严重缺陷甚至偏激,出现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如:

爱打架、迷上网、逃学、对学习没兴趣、早恋和小偷小摸等恶习,令教育者甚感头痛的学生。

总体上说他们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处理不好,却对班风、校风的影响极大。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面向问题学生,使他们能够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转化“问题学生”。

1、“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

“问题学生”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他们在学校往往表现出厌学、逃学、迷恋打游戏、严重者伙同社会闲杂人员敲诈勒索同学钱财、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偷盗他人财物等。

究其原因,家庭、社会和学校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有的使学生对自己的“差”产生了合理感,有的给学生提供了产生或继续“差”下去的思想基础,有的则使学生身心受到严重的侵蚀。

(1)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社会的垃圾、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黄、赌、毒和封建迷信等社会丑陋现象屡禁不止,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使部分涉世不深和意志薄弱的青少年腐化堕落。

(2)学校教育的漏洞。

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够,加上法制教育未纳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而且缺乏课时落实,师资力量薄弱,导致许多青少年缺乏正确的法制信念教育,他们往往不知何为违法、何为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头脑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不懂法、不知法,也就谈不上遵纪守法。

而且有的班级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级,缺乏对后进生的关怀和帮助,批评多鼓励少,伤害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导致其自暴自弃、厌学、辍学,过早地流入社会。

(3)家庭教育的误区。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家庭结构的残缺,也导致家庭教育的残缺。

此外,即使家庭结构健全,教育方法的不当也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如:

溺爱、放任会养成青少年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性格,一旦遇上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

(4)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

如果他们交友不慎,分辨是非能力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个方面的影响,往往表现为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容易产生不良后果。

可以说,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身后都有着发人深省的故事。

其中,绝大多数“问题学生”的家庭为特殊家庭(离异、组合、单亲)或问题家庭教育,诸多因素使他们更容易成为“问题学生”。

如何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触动他们的灵魂,让他们迅速转化,必须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问题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2、“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

“人的一切不良行为归根到底是人的心理偏差造成的”。

“问题学生”尽管各种各样,他们的表现程度、形成的原因和问题的症结、各自的脾气个性和品德状况等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跟不上班集体的整体要求,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实践证明,他们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内在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概括起来,“问题学生”一般有以下几种障碍:

自卑心理。

“问题学生”往往因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落后的位置,或曾经犯过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他们在班中总感到抬不起头,总觉得不如别人,总爱把自己的弱点和其他同学的优点对比,心里就容易失去平衡,从而心态消极,在学习和处事方面不能放开,造成学习效率低,兴趣受到挫伤,产生恶性循环。

这样的学生为了寻找心理满足,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他们就设法在另一方面表现自己。

我们常常看到,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课上精神萎靡,神情僵硬,经常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入境,学习没有兴趣效率低。

他们往往将精力转移到关注和谈论歌星、球星,或与同学的交往上,或者发型、服饰等方面来体现自我的存在,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

戒备性心理。

“问题学生”由于多次的失败,屡遭挫折,有时做了好事,学习成绩有了进步,没有得以应有的肯定和表扬,他们就感到老师不想念自己,认为自己在班里是多余的人。

可是一旦出现误差,又极其容易受到批评、训斥。

他们感到表扬、奖励没有自己的份,只有挨批受罚才是自己唯一的专利。

不管自己怎样努力和上进也是枉然。

所以对老师经常处于猜疑、怨恨的紧张状态,久而久之,与老师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他们从心眼里听不进,也不想听老师正确的教育,整天是躲躲藏藏,有意回避躲闪老师。

逆反心理障碍。

教育者对“问题学生”靠权威压服、或靠体罚、变相体罚等,都会造成学生的畏惧、恐慌和防卫等不正常心态的形成,诱发导致学生反权威、反说教的逆反心理,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对班集体冷漠,与老师感情疏远,甚至产生对抗和敌意。

老师要求做的事,他们偏偏不做,即使强迫做了也做不好,而老师要求不做的,他们反而积极去做。

3、如何教育“问题学生”

科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的先天遗传条件是差不多的。

人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不决定于遗传,而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环境,特别是他所受到的教育,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作为师者,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

教育者要自觉克服从经验出发,缺乏科学性的“定型”心理,要更新观念,树立“转化一个问题学生与培养一个尖子生同样光荣”的价值观。

许多教育家在谈到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上都一致认为“问题学生”是能够教育好的。

昆体良说:

差生(问题学生)缺少的不是天赋的能力而是后天的培养。

夸美纽斯说:

智力低下到了不能教化的程度,世上是不能找到这样的人的。

布鲁姆说:

1-5%的儿童是天才,5%以下的儿童智力上有缺陷,90%以上的儿童能够而且应该达到应有的水平。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要求自己受到社会或集体尊重的情感,都有要求自己获得成功的愿望,这是激活“问题学生”积极的心理机制、努力克服“问题学生”缺点的内部动力。

调查和有关测试证明,“问题学生”和一般学生相比智力差异较小,而在动机、兴趣、性格、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及基础知识方面差异却较大,他们有很大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开发这种潜能。

因此,在对待问题学生的教育上,我们应该积极地树立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

(2)注重情感功能,热爱“问题学生”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只有诚心诚意地热爱“问题学生”,才能达到转化他们的目的。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会引起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态度。

一般青少年特别是“问题学生”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情感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因此,师生情感相亲或相悖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亲师才能重道,有爱才能使他们转化。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问题学生”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才能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要以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去医治他们的心灵的创伤,才能陶治他们的情操;要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精神的污染,才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弃旧回新。

学生余某,原来行为规范较差,上课不专心,自觉性差,作业经常不做,课余时间经常惹事,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令每个授课老师头痛,班主任通过长期观察,觉得余某也许更需要爱,于是在期中考试后,班主任便找机会和他谈心,谈心过程中尽可能谈他的优点,避开他的缺点,诸如说他是个朴实的孩子,能听从班主任的教育,班主任也蛮喜欢他等等,从余某的眼光里班主任看到了一种希望。

渐渐地,原来一向不爱和老师勾通的他竟然也主动与班主任聊起天来,班主任也经常问寒问暖,那怕头发长了叮嘱他去剪,脸色不好时督促其好好休息,时时鼓励他,以爱的源泉,逐渐赢得了余某的信任,余某的心门被班主任老师的情感叩响了。

后来,余某在一篇日记中写到“没有班主任的教诲,不知道今天的我还在不在学校;没有班主任的真爱,不知道今天的我还会不会走上违法之路;没有班主任的关心,班级第十六名不知道离我还有多遥远……”

(3)对“问题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和给予创造成功的机会

如果一味认为“问题学生”不可救药,或认为他们“差”就不会对他们产生积极的期望。

因此教师要相信他们身上有许多可以挖掘的潜能,有许多可以捕捉到的“闪光点”。

而且由于学生的可塑性极大,他们的潜能一旦开发并发展起来,是能够跟上队伍的。

同时,积极的期望必定能转化为对学生的积极要求,而积极的要求又依赖于对学生实际的了解。

过高、过低的要求都是消极的,只有通过他们的努力可以得到适当的要求才是积极的。

因为它既体现了老师对“问题学生”现实的希望,又易于被“问题学生”转化为自觉的要求,诱导他们为之奋斗。

“恨铁不成钢”往往只会增加他们的叛逆感。

成功的愿望和要求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当然也包括“问题学生”,但是只有当他们看到或感到自己可能会成功的时候,才可能为之而努力。

我们应该抓住这一心理特点,为其创造成功机会,让他们感到有奔头。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校八年级学生唐某,经常不交作业,老师找他,理由种种,没有时间做啦,试卷不见啦,作业本忘在家里啦,题目不会做啦……。

批评他吧,他在说完种种理由之后,会低头认错,但是下次照样;叫他课余到办公室里来做吧,午饭后连人影也找不着。

实在无奈,一次班主任心血来潮,就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担任班级“交作业监督会主席”,成员由各科代表组成。

出乎意料的是,从此以后,唐某不仅把自己的作业准时交到组长那里,而且班级的作业整体没有拖拉现象了。

可见机会对人来说,常常是一生中发展的转折点,一个人一旦获得某种机会或机遇就可能改变他的生活轨迹,甚至是生存状态。

俗话说得好“给他一个机会,相信他会还你十分惊喜”。

是呀,案例中的唐某,确实还给了老师十二分的惊喜。

仔细想想,给他的既是机会,更多的却是责任,他头顶上有了个“交作业监督会主席”的光环,自己知道肩上的责任:

不仅知道做作业是作为一位学生的责任,还知道收齐班级作业是作为监督会主席的责任。

这位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如果用批评不交作业的方法是绝对达不到的,而给他一个机会却能收到“还老师十分惊喜”的效果!

这就是给予“问题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所带来的教育功效。

(4)增加在校青少年儿童的两种意识和两项教育

“问题学生”往往表现出对一切危害行为和后果默然无视,他们不计厉害和后果,法律意识淡薄,往往犯罪不知罪,违法不懂法。

因此,在这一层面上说,我们首先要注重对他们的法律知识教育,要教育学生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以期远离犯罪,同时通过学法、懂法来达到守法、用法、护法的目的,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其次“问题学生”做事往往不考虑后果,缺乏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一旦违法,就可能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要在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上下功夫,要让他们懂得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的一分子,自己的所作所为要符合中小学生行为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