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68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docx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

高三

2010-11-2411:

37

                                                                 

济宁市第一中学

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角:

jiǎo    角落   头角   勾心斗角   群雄角逐

      B.臭:

chòu   臭氧   乳臭   臭名昭著   遗臭万年

      C.横:

héng   横行   横祸   横生枝节   横眉怒目

      D.累:

lěi     拖累   累计    连篇累牍   危如累卵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沉湎    舛误    报不平    中流砥柱

      B.赡养    嘻戏    莫须有    推心置腹

      C.抉择    风靡    照相机    估名钓誉

      D.端倪    孱弱    钓鱼竿    刎颈之交

3.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一个人,对伤害自己的人,报以宽容谅解时,就体现了他的      。

      ②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夫妻间越是应该履行互相     的义务。

      ③站在壶口瀑布前,看浊流滚滚,听涛声隆隆,仿佛同时听到了中华民族   的呐喊。

      A.修养   抚养    洪大                       B.修养   抚养    宏大

      C.涵养   扶养    宏大                       D.涵养   扶养    洪大

4.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上海世博会异彩纷呈,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热情的人们趋之若鹜,纷纷涌入世博园,入园人数屡创新高。

      B.某大学副教授认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行为有违交通法规,应将《背影》“请”出中学教材,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闪烁其词。

      C.林纾是一位“有创作精神”的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连原作中的幽默风味也能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比原作更胜一筹。

      D.近来,一些不法分子漠不关心孩子的生命,残忍地制造了一系列校园血案,引起了全社会的无比愤慨与理性反思。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A.在建设“和谐社区”活动中,小区居民们围绕以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中心,注重规划立意的整体性,尤其注重突出视觉艺术效果。

   B.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扫除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诸多法律空白。

      C.针对当前医疗卫生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清理整顿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

 D.“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优美而凄婉的传奇爱情故事,流传年代久远,流传地域很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创新要有世界眼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历经社会变迁,中国文化之所以能有气象万千的格局,之所以能维系绵延不绝的血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吐故纳新、完善自我。

在历史上,从军事征战到贸易往来,从官方的使节互派到民间的自发沟通,文化交流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彼此理解和接纳的重要内容。

就此而言,古老中国的文化更新,正是在一次次文化交流中实现的。

毫无疑问,只有在这样开放包容的交流中,我们的文化创新才有了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犹如它山之石,本身就充满了新的特质。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犹如不同色彩的搭配,在纵横交错、明暗强弱的各式组合之中,新的“颜色”就会出现。

不同“颜色”的文化,只有相互碰撞、融合,才能迸发新的魅力。

当前,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一样,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这种“多样性”的提倡,不只致力于文化的保护,更是在强调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启发和借鉴。

      在多样的世界文化中,我们的文化创新需要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切忌闭门造车。

我们历史上的几个文化大繁荣时期,无一不伴随着对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引进和吸收,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

从历史看,埃及古文明之于希腊,希腊文明之于罗马,印度文明之于中国等,其间的消化吸收,无不证明开放包容的重要意义。

就近而言,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曾兴起过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化热”。

其实质,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提下,中国社会通过引介国外经典作家和作品,大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如今,“文化热”已经散去,但文化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却一直在继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们的文化创新在吸收之中,当然还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不能邯郸学步。

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参照系和资源库,并以此激发我们文化创新的灵感和活力。

但不可忘记,世界眼光是要有立足点的,是应以“我”为主的。

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吸收什么样的成果,这些都应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种变异在文化创新中也同样存在。

如果不注重土壤,只是简单嫁接,那么所谓文化创新,结出的就只能是苦果了。

事实上,任何文化创新都是一种“扬弃”,既要力避无原则的照搬照抄,也要重视自己脚下泥土的芳香。

所以,我们的文化创新要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原则:

既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又顺应世界文化进步潮流,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名片。

当今世界,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展开,这为我们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我们应在开放包容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不断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和繁荣。

(选自2010年7月14《光明日报》)

6.下列关于“文化创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文化创新是中华文化历经社会变迁,至今能有气象万千的格局、维系绵延不绝的血脉的重要原因之一。

      B.在多样的世界文化中,文化创新需要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切忌闭门造车。

这一点已经为历史所证明。

      C.文化创新固然要注意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但要在坚持自己的特色基础之上,不能邯郸学步。

        D.在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的今天,如何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将面临新的要求。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让我们民族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参照系。

      B.以“我”为主,在借鉴经验、吸收成果的时候,都应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现需要出发。

      C.在文化创新时实行“扬弃”,既力避无原则的照搬照抄,也重视自己脚下泥土的芳香。

      D.文化创新要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原则,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8.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历史的角度看,人们要想彼此理解和接纳,就只有通过文化交流才能够实现。

      B.提倡文化“多样性”,不仅为了保护文化,更强调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启发和借鉴。

      C.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兴起的“文化热”,就是大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成果。

      D.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进行文化创新的优势更大。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金石录》三十卷者何?

赵侯德父①所著书也。

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②,钟、鼎、甗、鬲、盘、匜、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③,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

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馀。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④。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

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夏五月,侯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

遂驻家池阳,独赴召。

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

至行在,病痁。

七月末,书报卧病。

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

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朝廷已分遣六宫,又传江当禁渡。

时犹有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褥,可待百客,他长物称是。

冬十二月,金寇陷洪州,遂尽委弃。

所谓连舻渡江之书,又散为云烟矣。

独余少轻小卷轴书帖,写本李、杜、韩、柳集,《世说》、《盐铁论》,汉唐石刻副本数十轴,三代鼎鼐十数事,南唐写本书数箧,偶病中把玩,搬在卧内者,岿然独存。

   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

所有一二残零,不成部帙书册三数种。

平平书帖,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

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

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

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

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

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

(选自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有删节)

【注】①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又作德父),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

②三代:

夏商周。

五季:

指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后唐五代。

③綀(shū):

古代一种像苎布的稀疏的织物。

④铅椠:

指文章,典籍。

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质衣取半千钱           质:

典当

      B.夜尽一烛为率           率:

标准

      C.冠诸收书家            冠:

位居第一

      D.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归: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或者天意以余菲薄                  欲以客往赴秦军

      D.又散为云烟矣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有关夫妇二人酷爱金石字画事件的一组是(   )

      ①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

      ②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③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④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⑤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⑥所谓岿然独存者,乃十去其七八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                                      (   )

      A.《金石录》是李清照亡夫赵明诚的一部关于金石收藏的学术著述,本书整理了从夏、商、周三代至隋、唐、五代的所有见之于金石镂刻的文字,共二千卷。

      B.赵明诚在太学做学生时,每天出去典当衣服购买碑文,和李清照一起欣赏,反复玩味。

      C.赵明诚在赴召途中奔驰劳累,冒酷暑,感染成疾。

到达后患了疟疾,没有来得及交代后事就去世了。

      D.这篇《后序》,以其质朴和凝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悼念亡夫、追思故物的心情。

通过这篇《后序》,我们深深佩服她落难不落志、“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的人生品格。

 

第Ⅱ卷(共114分)

 

四、(2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3分)

 

 

 

(2)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4分)

 

 

(3)平平书帖,犹复爱惜如护头目,何愚也耶!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①汪元量:

南宋末,以善琴供奉内延。

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

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③碧玉:

“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

碧玉,宋汝南王妾名。

”(《乐苑》)④劲气:

寒气。

(1)“愁”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

(4分)

 

 

 

 

 

(2)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

 

 

 

 

15.(文科)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个小题)8分

①回眸一笑百媚生,                   。

出师未捷身先死,                   。

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小楼一夜听春雨,                   。

      ③忧劳可以兴国,                     。

      玉户帘中卷不去,                   。

      ④                   ,使我不得开心颜。

      戌卒叫,          ,         ,可怜焦土。

      ⑤                    ,但愿长醉不用醒。

《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

                                                  。

15.(理科)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个小题)8分

      ①                   ,达则兼善天下。

      不义而富且贵,                   。

      ②学而不思则罔,                   。

                     ,任重而道远。

      ③谨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高山仰止,                   。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

      袅袅兮秋风,                   。

      ⑤                 ,长河落日圆。

      天生我材必有用,                。

五、(共12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文意,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分句句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4分)

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志趣、爱好、修养不尽相同,对书的喜爱也就千差万别了。

有人偏爱小桥流水般的抒情小品,有人钟情跌宕起伏的悬疑剧本,情深意浓的言情小说有人迷恋,江河澎湃似的骁勇檄文有人喜欢……不同的读者,有人倾心静水深流,有人选择大开大合。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

“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会有收获。

        。

        ,        ,        ,        。

        ,如果你勤读书、好读书,你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①使人们不断完善,走向进步             ②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要善于选择

      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 ④书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歌德国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⑥读书能帮助人们看清世间的美与丑

      A.②⑥⑤④①③                            B.③⑥②⑤①④

      C.④③①⑥②⑤                            D.⑤③④⑥①②

 

 

18.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写出其寓意。

(4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6分)

 

楼上楼下

刘玉秋

   我在广州居住的商住楼坐落在郊区,上下七层,虽然有电梯,但是一直当成摆设,谁都没有去用它。

   我是一年前搬到这儿的,来这里买房子,全是看上房价比市区便宜。

楼上楼下都是平头百姓,各自为了养家糊口辛劳奔波,平常很少来往,自然而然,由于无人清扫,整个楼道变得杂乱冷清,满是灰尘。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半年前。

二楼小陈的太太被单位公派到加拿大进修三个月,小陈工作紧,孩子没照顾,他就把老家的父亲接到了广州。

陈老伯是典型的山东人,古道热肠,整天笑眯眯的,见人就主动打招呼,关切地问寒问暖,使以往静如止水的楼道骤然间起了波澜,有了笑声,有了生气。

   陈老伯勤快,整栋楼数他起床最早。

一大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

等大家上班时,整个楼道从上到下干干净净。

时间久了,大伙过意不去,对老人说,这么大年纪还让您受累,怎么好意思呢?

老伯笑了笑说,在乡下劳动惯了,也是借机活动一下筋骨。

   三楼的李辉坐不住了。

一天晚上,他把整个楼道的住户召集到一块说:

“现在是市场经济,咱不能让陈老伯当杨白劳,要不每月给老人一些补贴吧。

”大伙一拍即合,最后确定除小陈自家外,其余十三家每户拿出三十元钱,也算是对老人的一种补偿。

可是,等真把钱凑齐送到老人跟前时,老人居然很生气地说:

“这人和人能住在一起是缘分,如果啥都钻钱钱眼里,活得还有啥意思,你们硬给我钱,就是瞧不起大伯……”

   老人倔强,大伙无话可说。

从此,再没人提起给老人发补贴的事情,大家只是默默把所感激埋在心底。

日子在无声无息中流淌,三个月转眼过去了,小陈的太太如期从国外返回。

陈老伯返回山东老家那天,楼上楼下的邻居依依不舍地相送,直到老人搭上车,慢慢在视线中消失。

   陈老伯走了,楼道又恢复了沉寂,灰尘也逐渐多起来。

起初,还有人打扫一下,时间久了,也就懒得搭理,慢慢就回归了旧时模样。

   昨晚,四楼的郝大妈意外召集大伙开小会。

   郝大妈开门见山地说:

“老陈回山东老家了,现在整个楼道挺杂乱的,不如我把这活儿揽下来,你们象征性给我点辛苦费,要不就每月三百九,按原来打算给老陈的那个标准吧。

”郝大妈原来胸有成竹,没想到话音落地,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居然没人响应,结果不允而散。

   第二天,郝大妈就找我诉苦.。

她说:

“咱这楼上都是怪人,当初陈老头不要钱,硬是想塞给人家,现在我想揽下这差事,反倒没人舍得给钱啦。

兄弟,你是个文化人,昨晚开会也是一言不发,你说说这到底叫什么事儿啊……”

   望着一脸茫然的郝大妈,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

(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19.本文第2自然段写楼上楼下的居民“平常很少来往。

自然而然,由于无人清扫,整个楼道变得杂乱冷清,满是灰尘”,作者描写这样的情景,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20.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陈老伯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21.小说后半部分宕开笔触,描写郝大妈的故事,作者用意何在?

(4分)

 

 

 

 

22.小说结尾写道:

“望着一脸茫然的郝大妈,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那么,如果让你代为解释,你会怎样解释郝大妈遭遇尴尬的根本原因呢?

(4分)

七、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韩三平从四川大学毕业后进入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做了一名照明工,三十多摄氏度的高温让人热得汗水直流,他还要上上下下地调整灯光设备……他工作勤快,肯动脑筋,很快做了场记,之后,又由场记做到副导演、艺术中心主任、导演。

他说,人生要勇于追求,不断地创造价值,这样才能彰显意义。

韩三明是个矿工,18岁便开始了挖煤生涯,他皮肤黝黑,长相普通,因为在电影《三峡好人》里扮演四处找媳妇的挖煤工而出名。

有人说,这回老韩可放了光了,他说,我不是演员那块料,还是老老实实地挖我的煤,一样能养家糊口。

韩三平执著于梦想并为之奋斗,终于获得了成功。

韩三明抛弃意外而来的“功名”安于实际生活,一样过得怡然自得。

可以说,韩三平和三明的不同追求都是人生的智慧。

要求:

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