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成都市邛崃市《公共卫生基础》事业单位考试.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47734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年成都市邛崃市《公共卫生基础》事业单位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上半年成都市邛崃市《公共卫生基础》事业单位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上半年成都市邛崃市《公共卫生基础》事业单位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上半年成都市邛崃市《公共卫生基础》事业单位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上半年成都市邛崃市《公共卫生基础》事业单位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半年成都市邛崃市《公共卫生基础》事业单位考试.docx

《上半年成都市邛崃市《公共卫生基础》事业单位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年成都市邛崃市《公共卫生基础》事业单位考试.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半年成都市邛崃市《公共卫生基础》事业单位考试.docx

上半年成都市邛崃市《公共卫生基础》事业单位考试

  一、选择题

  1、男性,70岁,发热3天,咳砖红色痰,痰标本检查发现较多聚集在脓细胞周围的G-杆菌,X线示右肺上叶实变。

下列哪项治疗是不当的()。

  A、首选阿米卡星

  B、首选青霉素

  C、重症感染可联合使用阿米卡星和头孢噻肟钠

  D、应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答案】B

  【解析】根据病史陈述,考虑诊断为克雷伯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G-杆菌,治疗上及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是关键,抗菌药物首选氨基糖苷类抗素+2,3代头孢。

  2、心肌闰盘处有()。

  A、桥粒、半桥粒和缝隙连接

  B、中间连接、桥粒和紧密连接

  C、桥粒、半桥粒和紧密连接

  D、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

  【答案】D

  【解析】闰盘的横向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向部分有缝隙连接。

  3、能以不衰减的形式沿可兴奋细胞膜传导的电活动是()。

  A、静息膜电位

  B、锋电位

  C、终板电位

  D、感受器电位

  【答案】B

  【解析】静息电位是细胞在安静状态时膜内外的电位差,不能够传导。

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全或无”特性,可进行不衰减传导。

终板电位、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均为局部电位,局部电位以电紧张的方式向周围扩布,为衰减性传导。

故选B。

  4、下列能使心输出量增加的因素是()。

  A、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

  B、颈动脉窦内压力增高

  C、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增高

  D、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答案】C

  【解析】在影响心输出量的各个因素中,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肌拉伸程度不够,收缩力达不到最大限度,故心输出量减少;颈动脉窦内压力增加说明外周血压上升,心脏后负荷增加,输出量同样受到影响而减少;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如果减小的话,回心血量减少。

故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颈动脉窦内压力增高错误。

心脏受交感和迷走神经支配,前者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有正性作用。

  5、下列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A、脑神经

  B、小脑

  C、间脑

  D、脊髓

  【答案】BCD

  【解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由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组成。

故选BCD。

  6、脑神经共有多少对?

()

  A、11

  B、12

  C、13

  D、14

  【答案】B

  【解析】脑神经亦称“颅神经”。

从脑发出左右成对的神经。

共12对,其排列顺序通常用罗马顺序表示。

依次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其中三叉神经分别由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组成。

故选B。

  7、黄韧带连结于相邻椎骨的()。

  A、椎弓板之间

  B、棘突之间

  C、椎弓根之间

  D、横突之间

  【答案】A

  【解析】黄韧带又称弓间韧带,连接相邻椎弓板之间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蚊虫叮咬

  B、母婴

  C、性传播

  D、输血

  【答案】A

  【解析】艾滋病感染途径:

①性行为②静脉注射吸毒③母婴传播④血液及血制品。

  9、能使细菌黏附到上皮细胞上的结构是()。

  A、荚膜

  B、性菌毛

  C、普通菌毛

  D、鞭毛

  【答案】C

  【解析】普通菌毛遍布菌体表面,主要起黏附作用,可是细菌牢固地黏附在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黏膜细胞表面,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10、Koch现象说明了()。

  A、人体没有结核病变态反应

  B、结核病的免疫与变态反应

  C、人体不产生结核病免疫力

  D、人体内未能产生抗体

  【答案】B

  【解析】Koch现象说明机体在初次感染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但同时也产生了变态反应。

  11、下述哪类患者对治疗措施有自主选择权()。

  A、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

  B、意识清醒的成年人

  C、患者

  D、发作期的精神病患者

  【答案】B

  【解析】意识清醒的成年人对治疗措施有自主选择权。

  12、动脉血液突然升高时,将引起()。

  A、左室射血速度增快

  B、心排血量增加

  C、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

  D、左室射血时达到最高室压的时间缩短

  【答案】C

  【解析】当大动脉压突然升高而使搏出量暂停减少时,射血后心室内的剩余血量将增多,若舒张期静脉回心血量不变或无明显减少,则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将增大。

  故选C。

  13、皮肤癣菌感染为()。

  A、真菌性中毒

  B、致病性真菌感染

  C、条件性真菌感染

  D、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

  【答案】B

  【解析】皮肤癣菌感染为致病性真菌感染。

  14、脑中氨的主要去路是()。

  A、合成尿素

  B、扩散入血

  C、合成谷氨酰胺

  D、合成嘌呤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体内氨的来源与转运。

谷氨酰胺是另一种转运氨的形式,它主要从脑和骨骼肌等组织向肝或肾运氨。

在脑和骨骼肌等组织,氨与谷氨酸在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催化下生成谷氨酰胺,并由血液输送到肝或肾,并经谷氨酰胺酶水解成谷氨酸及氨。

谷氨酰胺的合成与分解是由不同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其合成需小号ATP。

故选C。

  15、()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最常发生脂肪变。

  A、心肌细胞

  B、肝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脾细胞

  【答案】B

  【解析】肝细胞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最常发生脂肪变。

但轻度肝脂肪变通常并不引起肝脏明显形态变化和功能障碍。

故选B。

  16、硝酸盐还原试验如果不显红色时,应加入的试剂是()。

  A、肌酸苷

  B、铜粉

  C、锌粉

  D、肌酸

  【答案】C

  【解析】硝酸盐还原试验如果不显红色时,应加入少许锌粉,如出现红色则表明试验确实为阴性。

若仍不产生红色,表示试验为假阴性。

  17、下列致病因素不引起人体感染的是()。

  A、病毒

  B、真菌

  C、原虫

  D、毒素

  【答案】D

  【解析】毒素是生物体所生产出来的毒物,这些物质通常是一些会干扰生物体中其他大分子作用的蛋白质,不引起人体感染。

故选D。

  18、下列关于胆囊说法正确的有()。

  A、位于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

  B、是腹膜内位器官

  C、能贮存并浓缩胆汁

  D、分为底、体、颈、管4部

  【答案】ACD

  【解析】A选项:

胆囊位于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其上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肝相连,易于分离。

故A选项正确。

B选项:

根据脏器被腹膜覆盖的情况,胆囊为腹膜间位器官。

故B选项错误。

C选项:

胆囊为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囊状器官,呈梨形,长8~12cm,宽3~5cm,容量40~60ml。

故C选项正确。

D选项:

胆囊分底、体、颈、管四部,颈部连胆囊管。

故D选项正确。

故选ACD。

  19、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A、呼吸

  B、肺换气

  C、肺通气

  D、新陈代谢

  【答案】B

  【解析】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故选B。

  20、符合液化性坏死的描述是()。

  A、坏死组织灰白、干燥

  B、局部蛋白质含量高

  C、脓肿坏死组织的液化

  D、局部蛋白酶少

  【答案】C

  【解析】液化性坏死主要发生在含蛋白少脂质多(如脑)或产生蛋白酶多(如胰腺)的组织。

化脓性炎症渗出的中性粒细胞能产生大量蛋白水解酶,将坏死组织溶解而发生液化性坏死。

  21、在折光系统中,最主要的折光发生在()。

  A、玻璃体

  B、角膜

  C、晶状体

  D、视网膜表层膜

  【答案】C

  【解析】人眼的调节亦即折光能力的改变,主要是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力来实现的。

  22、开口于上鼻道的鼻旁窦是()。

  A、上颌窦

  B、筛窦的前中群

  C、蝶窦

  D、筛窦后群

  【答案】D

  【解析】鼻旁窦的开口:

上颌窦、额窦、筛窦的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小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的后上方。

  23、可促进醛固酮的分泌增多的因素是()。

  A、血Ca2+浓度降低

  B、循环血量增多

  C、血Na+浓度增高

  D、血K+浓度增高

  【答案】D

  【解析】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所分泌的一种盐皮质激素,分泌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在大量出汗后,失钠过多、血钾摄取过量、给钾盐后或正常妊娠的后三个月等,可引起醛固酮分泌过多。

故选D。

  24、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向心性肥胖,原因是影响了一种物质代谢,这种代谢物质是()。

  A、糖代谢

  B、蛋白质代谢

  C、脂肪代谢

  D、水电解质代谢

  【答案】C

  【解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诱发和加重感染;诱发或加重溃疡;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对脂肪代谢无明显影响。

大剂量长期使用可促使皮下脂肪分解,还使脂肪重新分布,造成满月脸,水牛背和向心性肥胖。

故选C。

  25、登革热()。

  A、全血细胞减少

  B、红细胞减少

  C、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D、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答案】D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均有白细胞增加,有异型淋巴细胞。

黑热病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伤寒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登革热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要点掌握不同传染病血细胞检查的特点。

  26、预防肺结核流行的根本措施是()。

  A、异烟肼化学预防

  B、卡介苗接种

  C、对患者咳出的痰消毒焚烧

  D、合理化疗治愈排菌患者

  【答案】D

  【解析】合理化疗治愈排菌患者是预防肺结核流行的最根本措施。

  27、固有结缔组织包括()。

  A、疏松结缔组织

  B、致密结缔组织

  C、网状组织

  D、脂肪组织

  【答案】ABCD

  【解析】根据细胞和纤维的种类以及基质的状态不同,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血液。

固有结缔组织是构成器官的基本成分,它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和几种特殊的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和粘液性结缔组织)。

故选ABCD。

  28、与免疫原混合/结合后可提高免疫应答的物质是()。

  A、激活剂

  B、免疫佐剂

  C、载体分子

  D、抑制剂

  【答案】B

  【解析】免疫佐剂能非特异性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使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更强烈。

  29、下列哪项体征对肠梗阻诊断最有意义()。

  A、腹胀

  B、腹式呼吸减弱

  C、肠型及蠕动波

  D、腹部压痛

  【答案】C

  【解析】肠梗阻的四大症状为:

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即痛、吐、胀、闭)腹部可见肠形或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或减弱消失等。

其中最有意义的诊断为肠型及蠕动波。

故选C。

  30、骨骼肌细胞锋电位的超射顶端接近于()。

  A、Na+内流

  B、Na+平衡电位

  C、K+平衡电位

  D、K+外流

  【答案】B

  【解析】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由于Na+内流造成的,动作电位的峰值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

  31、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原因不包括()。

  A、常合并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B、机体抗HCV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对低下

  C、病毒逃逸机体免疫攻击

  D、病毒基因组中编码包膜糖蛋白E2最易发生变异

  【答案】A

  【解析】丙型肝炎慢性化的原因包括:

病毒基因易变异,病毒逃逸机体免疫攻击,病毒感染免疫细胞,机体抗HCV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对低下。

  32、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

  A、30分钟

  B、1小时

  C、2小时

  D、12小时

  【答案】C

  【解析】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部门报告。

故选C。

  33、萨斯和荷伦德等提出的医患关系基本模式是()。

  A、主动-被动型共同参与型父权主义型

  B、指导-合作型平等参与型母权主义型

  C、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技术型

  D、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答案】D

  【解析】萨斯、荷伦德模式:

根据医患双方在医疗措施制定和执行中的地位和主动性的大小,把医患关系分为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故选D。

  34、绝大多数能治愈的肾炎是()。

  A、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盂肾炎

  C、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D

  【解析】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大多数可以治愈。

尤其是儿童患者,约95%可以治愈。

  35、腋中线胸膜下界体表投影()。

  A、第6肋

  B、第8肋

  C、第11肋

  D、第10肋

  【答案】D

  【解析】腋中线胸膜下界体表投影第10肋。

  36、主动脉弓凸侧由右向左第二大分支为()。

  A、右锁骨下动脉

  B、右颈总动脉

  C、左锁骨下动脉

  D、左颈总动脉

  【答案】D

  【解析】主动脉弓接升主动脉,于胸骨柄的后方作弓状弯向左后方,移行于降主动脉。

自主动脉弓上发出3个大的分支,自右向左依次为头臂干(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37、心跳、呼吸骤停紧急处理原则中哪项是错误的()。

  A、迅速有效的人工呼吸

  B、及时行AED

  C、迅速有效的胸外按压

  D、立即心电图确诊,然后进一步处理

  【答案】D

  【解析】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做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

  38、患者女性,27岁,游园时突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

查体:

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双肺叩过清音,两肺哮鸣音伴呼气延长,应首先考虑()。

  A、支气管异物

  B、支气管哮喘发作

  C、支气管扩张

  D、气胸

  【答案】B

  【解析】支气管哮喘:

发作期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多数有广泛的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

严重哮喘发作时常有呼吸费力、大汗淋漓、发绀、胸腹反常运动、心率增快、奇脉等体征。

  根据题干中患者的表现,应首先考虑为支气管哮喘发作。

故选B。

  39、下列哪项肺功能检查结果不符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A、MMFR正常

  B、RV增加

  C、TLC正常或增加

  D、FEV1/FVC降低

  【答案】A

  【解析】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时肺功能检查可见VC(肺活量)正常或减低、RV(余气量)增加、TLC(肺总量)正常或增加、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降低、MMFR(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减少。

  40、病毒核心的化学成分是()。

  A、脂类

  B、糖蛋白

  C、蛋白质

  D、核酸

  【答案】D

  【解析】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核心为核酸,在核酸外围有蛋白质外壳,称衣壳。

衣壳与核酸在一起称为核衣壳。

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面有包膜包围着。

病毒体的脂质主要存在于包膜中。

有些病毒含少量糖类,也是构成包膜的表面成分之一。

因包膜存在脂质,故脂溶剂可除去包膜,使病毒失去感染性。

  41、妊娠时维持黄体功能的主要激素是()。

  A、雌激素

  B、孕激素

  C、促卵泡激素

  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答案】D

  【解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

①具有FSH和LH的功能,维持月经黄体的寿命,使月经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②促进雄激素芳香化转化为雌激素,同时刺激孕酮形成;③抑制植物凝集素对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吸附于滋养细胞表面,以免胚胎滋养层细胞被母体淋巴细胞攻击;④刺激胎儿睾丸分泌睾酮,促进男性性分化;⑤能与母体甲状腺细胞TSH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活性。

故选D。

  4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

  A、维持细菌的外形

  B、参与物质交换

  C、呼吸作用

  D、物质转运

  【答案】A

  【解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菌的外形。

  43、某患者男性,40岁,患精神分裂症3年,长期服用奋乃静,每次8mg,一天两次。

服药后幻觉,妄想症明显减轻,情绪安定。

近来出现动作困难,两手明显颤抖,流口水,应该加用()治疗。

  A、卡马西平

  B、苯海索

  C、氯丙嗪

  D、乙琥胺

  【答案】B

  【解析】奋乃静为吩噻嗪类抗精神失常药,药理作用与氯丙嗪相似,抗精神病作用主要与其阻断与情绪思维的中脑边缘系统及中脑-皮层通路的多巴胺受体有关。

主要不良反应有锥体外系反应,如:

震颤、僵直、流涎、运动迟缓、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等。

长期大量服药可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

苯海索为中

  44、某小学生餐后精神萎靡伴腹痛、腹泻及呕吐,3个小时后体温升高并伴有嗜睡和肌肉抽搐。

查见血清钠浓度为160mold/L。

对于该学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失水多于失钠

  B、失钠多于失水

  C、发生了高渗性脱水

  D、发生了低渗性脱水

  【答案】AC

  【解析】高渗性脱水的特点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

原因和机制:

  

(1)水摄入减少:

见于水源断绝、进食或饮水困难等情况。

  

(2)水丢失过多:

①经呼吸道失水:

任何原因引起的过度通气都会使呼吸道

  45、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的定量测定可采用()。

  A、以上四种方法均可

  B、散射免疫比浊法

  C、RIA法

  D、单向琼脂扩散法

  【答案】A

  【解析】单向琼脂扩散法、散射免疫比浊法、ELISA法、RIA法均可定量测定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46、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体液途径完成的调节是()。

  A、沙尘飞入眼球引起的闭眼动作

  B、大量出汗引起尿量减少

  C、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

  D、肢体发动随意运动

  【答案】B

  【解析】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可引起机体失水多于溶质丧失,使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血管升压素的分泌,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尿液浓度,这是通过体液调节途径完成的。

故选B。

  47、以下哪种情况在PET诊断肺癌中的假阴性率高()。

  A、结节小于10mm

  B、结节小于11mm

  C、结节小于8mm

  D、结节小于7mm

  【答案】D

  【解析】PET对于结节小于7mm或肺泡细胞癌的假阴性率较高。

  48、门脉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病变()。

  A、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B、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

  C、肝细胞再生和纤维化

  D、肝内胆管增生、淤胆和纤维组织增生

  【答案】A

  【解析】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

切面见小结节周围为纤维组织条索包绕。

结节呈黄褐色(脂肪变)或黄绿色(淤胆)弥漫分布于全肝。

假小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见肝细胞变性和点、灶状坏死的基础病变。

  49、下列关于呼吸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传递氢和电子过程中可偶联ADP磷酸化

  B、CO可使整个呼吸链的功能丧失

  C、递氢体同时也使递电子体

  D、递电子体也都是递氢体

  【答案】D

  【解析】氧化呼吸链中传递氢的酶蛋白或辅助因子称为递氢体,传递电子的则称为递电子体,由于递氢的过程也需传递电子,所以递氢体同时也是递电子体。

但递电子体不一定是递氢体,如铁硫蛋白无结合氢的位点,只能传递电子,为单电子传递体。

故选D。

  50、下列哪种感觉不属于皮肤感觉?

()

  A、触觉

  B、痛觉

  C、位置觉

  D、冷觉

  【答案】C

  【解析】皮肤感觉是指皮肤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痛觉、冷觉和温度觉。

  位置觉属于空间感觉。

故选C。

  51、水痘患儿,对其皮疹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避免患儿抓破皮疹

  B、可用

  0.25%冰片炉甘石洗剂涂擦止痒

  C、适当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止痒

  D、设法分散幼儿注意力,减少应瘙痒引起的烦躁不安

  【答案】D

  【解析】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可在2周内痊愈。

主要是对症处理,患者应隔离至全部疱疹干燥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2周。

皮肤瘙痒较显著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

疱疹破裂者,涂以1%甲紫,有继发感染者可局部应用消炎药。

  52、哪种情况应视为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需给予治疗()。

  A、60岁以上,结核菌素反应阳性

  B、三岁以下,结核菌素反应阳性

  C、以上都不是

  D、城市居民,成年,结核菌素反应阳性

  【答案】B

  【解析】对于非边远地区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曾感染过结核,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阳性反应,城市成年居民及60岁以上患者结核菌素反应阳性不能视为新近感染活动结核的证据;此外,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变态反应才能充分建立,所以青壮年患者发热2周,结核菌素反应阳性不一定是感染的结核病所致。

三岁以下儿童结核菌素反应阳性,应视为有新近感染活动

  53、行为疗法是通过一种新的学习过程,或通过改变或消除原有的学习过程来矫正异常行为的治疗方法。

行为疗法常用的技术有()。

  A、系统脱敏法

  B、厌恶疗法

  C、正强化法

  D、示范疗法

  【答案】ABCD

  【解析】行为疗法主要的技术有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正强化法和示范疗法。

故选ABCD。

  54、蛛网膜下腔位于()之间。

  A、硬脊膜与骨膜

  B、蛛网膜与硬脊膜

  C、软脊膜与蛛网膜

  D、硬脊膜与软脊膜

  【答案】C

  【解析】蛛网膜下腔是在脊髓的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有一宽大的间隙。

腰部最大,内含脑脊液,腰椎穿刺术一般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此处不可能伤至脊髓,长的马尾神经根游动于脑脊液内,也不易刺伤。

是腰穿的安全部位。

故选C。

  55、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

  A、复制方式

  B、二分裂方式

  C、出芽方式

  D、孢子生成

  【答案】B

  【解析】细菌可以以无性或者遗传重组两种方式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二分裂法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故选B。

  56、只在极少数患者中发生,与遗传变异相关的不良反应是()。

  A、毒性反应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特异质反应

  【答案】D

  【解析】特异质反应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类,是少数遗传缺陷者由于特定的生化物质而造成的药物异常反应,由于先天遗传导致的对某些药物异常的敏感,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不同于变态反应。

故选D。

  57、输尿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