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123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0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 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docx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第2课时文言实词文本批注潜心会文讲义

第2课时 文本批注,潜心会文(批注课)

宁国府作息时间

《红楼梦》第十四回,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对仆役的一番训话:

素日跟我的人,随身俱有钟表,不论大小事,都有一定的时刻,——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辰钟:

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只在午初二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

第二日还是卯正二刻过来。

这简直是一张作息时间表。

王熙凤执行得很严,一个仆役迟到,结果被“带出去打他二十板子”。

那么,这里的“卯正二刻”、“巳正”、“午初二刻”、“戌初”,究竟指什么时间呢?

答案 “卯正二刻”即六时半,这是“点卯”(上班报到)时间;“巳正”即十时到十一时,这是进早餐时间;“午初二刻”即十一时半,这是凤姐在“办公室”(三间一所抱厦)处理一应事务的时间;“戌初”即十九时到二十时(晚上七点到八点),这是凤姐到各处检查一天工作情况,并安排“交接班”的时间。

一、批注式阅读

批注就是阅读文本时在文中空白处进行批评和注解,帮助自己快速掌握文本内容的一种方法。

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些切中肯綮的短词短句,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批注式阅读是指我们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二、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法

文言文阅读一直以来是很多同学的软肋。

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们特地设计了“文言文批注式阅读法”这节课,通过批注式阅读,指导同学们快速读懂文言文,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批注式阅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突出人物的品行和才能,赞扬人物的精神品质,弘扬正气,贬斥邪恶。

这类文言文以叙述为主,篇幅短小。

阅读时需要抓住人物的主要事迹,分析事件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和道德品质。

这也是我们批注的重点。

批注一:

关注开头段,了解人物基本信息。

在文中用波浪线标记出人物的生平履历:

①姓名,字号;②人物特点;③任职情况。

批注二:

标注时间词,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用双横线标记出以“年号”呈现的时间词语,并用“//”划分层次,总体把握文章的思路。

第一层:

介绍马文升及第授官。

第二层:

简述成化年间马文升以功升职和显著的政绩。

第三层:

详细介绍马文升在孝宗时期的主要事迹。

第四层:

写马文升离职闲居在家,不问政事。

第五层:

总结马文升的才能、气节及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景泰二年进士,

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

临洮饥民,抚安流移,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

“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

”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批注三:

了解事件,梳理事件的内容要点。

①事件一

时间:

成化初;

人物官职:

南京大理卿、左副都御史、右都御史;

主要事件:

赈济、安抚灾民和击败袭扰民众的贼寇。

②事件二

时间:

孝宗即位;

人物官职:

左都御史;

主要事件:

直言劝谏,忠心耿耿。

③事件三

时间:

(孝宗即位)明年;

人物官职:

兵部尚书;

主要事件:

尽心军务,勇于进言,处事严明,罢免贪婪懦弱的将校三十余人。

④事件四

时间: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

人物官职:

代吏部尚书;

主要事件:

南京、凤阳遭受风雨灾害,劝谏皇上杜绝宴会游乐,停止不急事务,救助灾民,关心百姓疾苦。

批注四:

归纳概括,总结人物性格和文章中心。

答:

本文通过对马文升为官一生主要事迹的叙述,表现了他为人正直、关心百姓、直言敢谏的性格特征,赞扬了他文武兼备、崇尚气节、正道直行、忠心耿耿的精神品质。

[即学 即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

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

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

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

铭刻。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项,登:

考中。

答案 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解析 A项,介词,用,拿/连词,表并列;B项,疑问代词,什么;C项,代词,他的/副词,大概;D项,介词,到/介词,比。

答案 B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包括对词的理解和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

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

(1)“班列”:

位次。

“耆硕”:

“耆”,泛指年老;“硕”,大,引申为年高望重。

“推心”:

用真心待人。

(2)“非事”:

无事。

“语”:

在这里作动词,谈、说。

“辄”:

总是。

“颦蹙”:

皱眉头。

答案 

(1)(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

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4.根据文意概述马文升的主要功业。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著。

其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参考译文】

马文升,字负图,相貌奇异很有气力。

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之职。

历任山西、湖广巡按,依法裁处奸邪,名声很大。

成化初年,被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满四,蒙古人,援兵数万在陕西固原反叛),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安抚流民,业绩突出。

当时,在黑水口打败入侵的敌寇,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而还。

(后又)晋升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安、徐州、和州发生饥荒,文升从江南调去十万石粮食、盐价银五万两救济。

孝宗即位,召他入朝任命他为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他上奏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都付诸实行。

孝宗仿古天子亲耕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教坊进献杂戏。

文升严肃地说:

“新任天子应当知道农事的艰难,这些杂戏是什么意思?

”就斥退了他们。

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督率团营[明自土木之役后,京军三大营(五军、三千、神机)损失殆尽。

景泰中,于谦从三营中选精兵十万,分十营集中操练,称为团营。

嘉靖时罢团营,恢复旧制]。

当时天下持久太平,兵备荒废松弛,西北部落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

文升严格考核将校,贬退三十余个贪婪懦弱的军官。

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持弓等在他门旁,有的人写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对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他多次上书分条陈奏。

只要是应当说明的国家大事,即使并非他的本职,也言无不尽。

曾经因为太子年已四岁,应该及早进行教育,文升请求挑选淳朴严谨、老成又熟悉历史的人,教育扶持太子,对太子言语举止都要正确引导。

山东久旱无雨,浙江以及南畿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命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

皇帝都完全接纳。

(马文升)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人敢望其项背。

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倪岳去世,由马文升代替倪岳任吏部尚书。

南京、凤阳发生大风雨,房屋被毁坏,树木被拔起,马文升请求皇帝减少饮食撤去歌舞音乐,修养德行反省过失,开御前讲席,断绝游玩和宴饮,停办并不紧急的事务,停止额外织造,赈济灾民,捕捉盗贼。

事后,文升又奏陈吏部主管的十件事。

孝宗全都表示赞赏并接纳之。

正德年间,朝政已转移到宦官手里,文升年老,接连上疏请求离开,皇帝答应了。

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

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五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文升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擅长应变,朝廷中的大事往往要等他来做决定。

他在边疆建立功勋,外国都知道他的名声。

尤其看重气节,砥砺操守(厉,同“砺”;廉隅,棱角,比喻方正的操守),行事坚守正道。

他去世一年后,大盗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此地,即放弃那里离开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

译颇有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

周武帝时,译时丧妻,帝命译尚梁安固公主。

及帝亲总万机,以为御正下大夫,俄转太子宫尹。

时太子多失德,内史中大夫乌丸轨每劝帝废太子而立秦王,由是太子恒不自安。

其后诏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乃阴谓译曰:

“秦王,上爱子也。

乌丸轨,上信臣也。

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

”译曰:

“愿殿下勉著仁孝,无失子道而已。

勿为他虑。

”太子然之。

既破贼,译以功最,赐爵开国子,邑三百户。

后坐亵狎皇太子,帝大怒,除名为民。

太子复召之,译戏狎如初。

因言于太子曰:

“殿下何时可得据天下?

”太子悦而益昵之。

及帝崩,太子嗣位,是为宣帝。

译颇专权,时帝幸东京,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坐是复除名为民。

刘昉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

初,高祖①与译有同学之旧,译又素知高祖相表有奇,倾心相结。

及高祖为大冢宰,总百揆,以译兼领天官都府司会,总六府事。

出入卧内,言无不从,赏赐玉帛不可胜计。

每出入,以甲士从。

俄而进位上柱国,恕以十死。

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赃货狼籍。

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放。

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

译犹坐厅事,无所关预。

译惧,顿首求解职,高祖宽谕之,接以恩礼。

及上受禅,以上柱国公归第,赏赐丰厚。

译自以被疏,阴呼道士章醮②以祈福助,其婢奏译厌蛊左道。

译又与母别居,为宪司所劾,由是除名。

开皇十一年,以疾卒官,时年五十二。

(选自《隋书·列传第三》,有删节)

【注】①高祖:

指隋文帝。

②章醮:

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帝亲总万机       总:

统管。

B.愿殿下勉著仁孝勉:

努力。

C.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营:

经营。

D.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敕:

告诫。

解析 营:

建造。

答案 C

2.下列“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为御正下大夫B.高祖宽谕之,接以恩礼

C.以上柱国公归第D.阴呼道士章醮以祈福助

解析 D项中的“以”为连词,其余三项中的“以”都为介词。

答案 D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昉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

译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如今我这次出征,该不会有扶苏一样的遭遇吧?

(2)刘昉多次向皇帝求情,皇帝又召回了郑译,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

4.根据文意概述宣帝恩宠郑译最重要的原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当年宣帝太子之位受到威胁,又奉诏出征,郑译出谋划策,帮太子渡过了难关。

【参考译文】

郑译,字正义,是荥阳开封人。

郑译很有学问,并懂得音乐,善长骑马射箭。

周武帝时,郑译当时妻子去世,皇帝命令郑译娶梁安固公主。

等到皇帝亲自掌权,任命郑译做御正下大夫,不久改为太子宫尹。

当时太子有很多不道德的行为,内史中大夫乌丸轨常常劝皇帝废掉太子改立秦王,因此太子一直不安心。

后来下诏让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就暗中对郑译说:

“秦王是皇上喜爱的儿子。

乌丸轨是皇上信任的大臣。

如今我这次出征,该不会有扶苏一样的遭遇吧?

”郑译说:

“希望殿下尽力仁爱孝顺,不违背作儿子的原则就行了。

不要担心别的事。

”太子认为他说得对。

打败敌人之后,郑译因为功劳很大,受赐爵位为“开国子”,掌管三百户人的县的俸禄。

后来因为和皇太子开玩笑,皇帝很生气,除去官名,贬为平民。

太子又召他回来,郑译像以前一样开玩笑。

于是对太子说:

“殿下什么时候可以拥有天下?

”太子很高兴就更亲近他。

等到皇帝驾崩,太子继位,就是宣帝。

郑译十分专权,当时皇帝巡游东京,郑译擅自取用宫里的材料,自己建造房屋,因犯这个罪除去官籍成为平民。

刘昉多次向皇帝求情,皇帝又召回了郑译,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

当初,高祖杨坚与郑译有同学的交情,郑译又一直知道高祖相貌奇特,于是全心结交。

等到高祖做了大冢宰,总揽朝政,任命郑译兼管天官都府司会,总管六府的事务。

进出卧室,他的计策全都采纳,赏赐的玉帛不计其数。

每次出入宫殿,由穿甲的士兵跟从。

不久进封上柱国,规定他可以犯十种罪行,都被宽恕,不处死。

郑译性更轻浮阴险,不关心职责,贪污的东西不计其数。

高祖暗地疏远他,但因为他有出谋划策的功劳,不忍心罢免流放他。

暗中嘱咐官吏不要把事情报告给郑译。

郑译依然受到牵连,无所事事。

郑译很害怕,磕头请求辞官,高祖安慰他,按礼仪接见他。

等到高祖受禅登基,郑译在上柱国公的位子上退休回家,赏赐了他很多东西。

郑译因为自己被疏远,暗中招道士章醮来帮他祈福,他的奴婢控告郑译从事妖术。

郑译又和母亲分居,被宪司弹劾,因此除去官名。

开皇十一年,因病在职位上死去,当时五十二岁。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大义感人

洪 迈

理义感人心,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不过语言造次之间,初非有怪奇卓诡之事也。

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

“父老返矣,何患无君!

”父老曰:

“有君如是其贤也!

”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

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

”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

已而项羽所过残灭。

民大失望。

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唐明皇避禄山乱,至扶风,士卒颇怀去就,流言不逊,召入谕之曰:

“朕托任失人,致逆胡乱常,须远避其锋。

卿等仓卒从朕,不得别父母妻子,朕甚愧之。

今听各还家,朕独与子弟入蜀,今日与卿等诀。

归见父母及长安父老,为朕致意。

”众皆哭曰:

“死生从陛下。

”自是流言遂息。

贼围张巡于雍丘,大将劝巡降,巡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

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

河北四凶称王,李抱真使贾林说王武俊,托为天子之语,曰:

“朕前事诚误,朋友失意,尚可谢,况朕为四海之主乎?

”武俊即首唱从化。

及奉天诏下,武俊遣使谓田悦曰:

“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

王庭凑盗据成德,韩愈宣慰,庭凑拔刃弦弓以逆。

及馆,罗甲士于廷。

愈为言安史以来逆顺祸福之理,庭凑恐众心动,麾之使出,讫为藩臣。

凡此数端,皆异代而同符也。

国家靖康、建炎之难极矣,不闻有此,何邪?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节)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      浃:

浸透。

B.帅将士朝之帅:

带领。

C.朋友失意,尚可谢谢:

道歉。

D.庭凑拔刃弦弓以逆逆:

反叛。

解析 逆,迎接。

答案 D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中前“以”为介词“因为”,后“以”为介词“用来”;B项前“为”是介词“替,给”,后“为”是动词“作为”;C项前“于”为介词“在”,后“于”为介词“对”;D项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答案 D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张巡把(劝他投降的)六个大将带到(皇帝画像)前,用忠义大孝指责他们,然后把他们斩首,守城将士的抗敌决心更加受到鼓舞。

(2)皇帝正为了国家大事担忧,用恩德安抚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改过自新,归顺朝廷呢?

8.请简要概括文中“感人心”的“理义”的几种情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君主恤民,自省;臣子忠勇,明理。

【参考译文】

理义的力量足以深深地打动人心,最终能够穿越肌肤,深入骨髓,这只不过是在言语瞬息间的事,原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奇怪诡异之处。

楚昭王遭到吴王阖庐的猛攻,国家灭亡,自己也被迫出逃,楚国的父老们给他送行,楚昭王说:

“父老们,请回去吧,何愁没有国君呢?

”父老们说:

“哪里有像大王这么贤明的国君呢!

”于是纷纷跟着楚昭王出逃。

有人(申包胥)忙赶往秦国号哭求救,楚国最终因此得以复国。

汉高祖刘邦进入关中后,召集各县的豪杰说:

“大家为秦朝苛酷的刑法所害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统治关中,与父老们相约定下三条法律。

我入关的原因,是替父老兄弟们除去祸害,并不是为了侵犯和虐待老百姓,请大家不要担心。

”又派人和秦朝官吏一起到各郡县乡邑,向老百姓宣传政策,关中的百姓都很高兴。

不久,项羽率大军入关,所过之处,鸡犬不宁,血流成河,人民对项羽大失所望。

于是刘氏四百年的江山基业就这样奠定了。

唐明皇李隆基为了躲避安禄山的叛军,逃到扶风(今陕西宝鸡东)时,士兵中有许多人想逃走,而且谣言四起,对唐明皇出言不逊。

唐明皇召见将士们并对他们说:

“我用人不当,以致胡人安禄山发动叛乱,现在必须长途跋涉以避开叛军的锋芒。

各位仓猝之间跟随我出走,不能与父母、妻儿告别,对此我感到很惭愧,现在任凭大家回家,我和我的子弟们前往四川,今天在此和大家诀别。

回去见到父母和长安的父老们,替我向他们致意问候。

”众将士都哭着说:

“无论是生是死,我们都跟随皇帝陛下。

”于是谣言便自动消失了。

(安禄山的)叛军围困张巡驻守的雍丘城(今河南枸县),大将们劝张巡投降,张巡设置了皇帝的画像,率领众将士朝拜。

将士们都痛哭流涕,张巡把(劝他投降的)六个大将带到(皇帝画像)前,用忠义大孝指责他们,然后把他们斩首,守城将士的抗敌决心更加受到鼓舞。

(唐德宗时,)河北有四人叛乱称王,李抱真派贾林劝说王武俊,并假托皇帝的话说:

“朕以前的确把事情做错了,朋友之间发生了误会,尚且可以相互道歉,何况我身为天下君主呢?

”王武俊于是就首先倡议其他称王的人一同归顺朝廷。

等到德宗皇帝在奉天下诏书时,王武俊派人对田悦说:

“皇帝正为了国家大事担忧,用恩德安抚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改过自新,归顺朝廷呢?

王庭凑窃据了成德(今河北正定)以后,韩愈奉命前去安抚,王庭凑剑拔弩张迎接韩愈。

到客馆后,王庭凑又在庭院内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

韩愈向他们讲述了安史之乱以来背叛和归顺朝廷的利害关系及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王庭凑害怕军心动摇,挥手让士兵出,最终王庭凑还是做了唐朝的藩臣。

以上这几件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但所用的方法都是相同的。

我们大宋朝在靖康、建炎年间所遭受的灾难严重到了极点,但是却没有听说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文言实词基础知识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此外,我们还应特别注意实词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现象,从而准确把握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一词多义

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

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

如“引”:

意义

例 句

本义

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引申义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拉长

引吭高歌(成语)

抽、拔出

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本纪》)

伸着

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带领

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

承担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

举荐、提拔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延请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引导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

掉转

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的一种语言现象。

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通假的具体情况

解说

举例

注意点

通假字

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用的字叫通假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鸿门宴》)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鸿门宴》)

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异,有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

如: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亡”通“无”)

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通“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