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270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docx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论文终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研究

 

摘要

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反映着投资效益的好坏,充分体现了建设项目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只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和任务,因此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只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展开。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是一项重要而有实践意义的工作,建筑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本文拟针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来阐述这些措施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目录

 

第一章引言1

1.1绪论1

第二章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3

2.1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含义3

2.2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3

2.3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4

2.4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5

2.4.1招标管理.........................................5

2.4.2施工管理........................................6

2.4.3结算管理........................................6

第三章总结.............................................9

参考文献………………………………………………………………...10

第一章引言

1.1绪论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国家每年投资基本建设的的资金达数万亿元,数量之大,是其他行业无法相比的。

如此大数量的投资,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将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控制得好,将为国家节约大笔资金,节约的数量可以达到上百亿元。

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大体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可行性研究及投资决策;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过程监理及成本控制;竣工决算的控制。

怎样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需要不断总结探索[1][2][3]。

从19世纪初期开始,资本主义国家在建筑工程中开脸推行招标承包制,形势要求工料测量师在工程设计以后和开工以前对拟建工程进行测量和估价,根据图纸算出实物工程量并汇编成工程量清单,为招标者确定娇底或为投标者作出报价。

逐渐地工程造价管理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专业1881年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成立,这个时期完成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一次飞跃。

至此,工程委托人能够做到在工程开工之前,预先了解需要支付的投资额,但是还不能做到在设计阶段就对工程项目所需的投资进行准确预计,并对设计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

业主为了使投资和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迫切要求在设计的早期阶段甚至在投资决策时,就开始进行投资估算,并对设计进行控制。

工程造价规划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应用,使工料测量师在设计过程中有可能相当准确的做出概预算,甚至可以在设计之前作出估算,并可根据工程委托人的要求使工程造价控制在阻额以内。

从加世纪40年代开始,一个投资计划和控制制度就在英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应运而生,完成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二次飞跃。

承包商为适应市场的需要,也强化了自身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

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实施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仅为5%~25%。

显而易见,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实施之前的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

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要促进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工作,对保证和加速思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第二章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趋势也在增加。

传染科护士面对着特殊的服务群体,不但工作强度大,而且比其他科护士更易受到疾病感染的威胁,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传染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工作质量,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全社会的重视。

本文对传染科护士的心身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总结如下。

2.1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含义

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是指遵循工程造价的客观规律和特点。

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

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

其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的控制工程项日造价。

确保工程质量,不断降低工程成本。

近些年,我国建筑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为从根本上管理和控制住工程造价,就耍对项目投资实施全过程控制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发包阶段合同实施阶段,把建筑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日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最终实现使竣工决算控制在审定的概算额内.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

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地质条件、物价、工程量以及天气气候。

物价的变化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气候的变化一般情况下也是有规律的,工程量的变化大多来源于工程变更。

所以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的重点应该是工程变更。

因为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的形成阶段,而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的实现阶段。

如果施工中不发生工程变更,造价就不会超出施工图预算的范围[4-7]。

2.2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有工程项目立项决策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三项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不仅是社会职能部门的事,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投资方和工程建设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方,是控制基本建设工程造价的主体,应积极参与工程造价管理,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优势。

项目在立项决策中确定的建设规模和标准,是影响工程造价是否经济合理的前提,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对投资需要量进行估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建设单位应先对该项目有关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所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项目各种可能的拟建方案认真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研究项目在技术上的适用性、先进性、科学性,在经济上的合理性、高效性及建设的可行性,对项目建设投产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进行科学地预测和评价,据此提出该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建设以及选定最佳的投资方案等结论性意见,为项目投资决策部门提供全面正确的依据[8-10]。

2.3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最为显著。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应该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决算等阶段,每个阶段对建设项目造价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据统计,投资决策阶段占75%~95%;设计阶段占35%~75%:

施工阶段占5%~35%;竣工决算阶段占0~5%,由此可见,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对投资影响最大的前期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

据有关资料反映,我国目前的设计费用虽然只占工程造价的12%左右,但这一阶段的工作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达到了35%~75%。

主要原因是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建设的规模、结构形式和建筑标;隹都已经表现在图纸上,施工阶段纯粹是“按图施工”,进行的投资控制并不是控制工程成本,而是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因为设计变更而新增的工程费用,实际决定工程项目投资多少,在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

因此,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最为显著。

设计阶段能够实现技术与经济结合,确保工程造价有效控制。

每个工程项目的设计都是由建筑师、结构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来具体完成。

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关注更多的是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往往也会采用比较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结构形式去满足这些要求,而对于工程造价却考虑得比较少。

如果能够吸收懂工程经济的造价工程师参与全过程设计,使设计工作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督促技术人员在做出重要决定时充分考虑经济后果,主动地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通过进行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和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从而把控制工程造价的思想渗透到每项设计工作中,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很好地体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工程项目经过决策立项后,设计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投资的效益。

设计应从安全、功能及经济三方面全面权衡,从而确定一个较合理的设计方案。

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整个设计过程中应密切配合设计单位工作,使设计单位充分认识到设计对象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建设单位还要随时提供有关资料,反映相关情况,使设计人员及时掌握设计所需要的相关资料。

此外,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对工程设计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主要措施有:

1)设计工作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工程设计招标,推行限额设计,把工程设计推向市场,不但在技术指标上优胜劣汰,而且在经济指标上也要有所要求和比较,从而增强对投资的有效控制。

2)要有风险机制,设计单位和个人不仅对设计质量和安全性要承担责任,对因设计问题造成的工程浪费、投资失控也要承担责任。

3)引进奖励机制,使设计人员参与到控制造价中来,从根本上扭转设计人员只关心收入不关心投资,技术与经济相脱节的弊端[11-15]。

2.4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

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

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职能,从而加强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变性的特点,工程实施阶段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费用。

工程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可分为三个环节:

招标管理、施工管理和结算管理。

2.4.1招标管理

工程招标投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通过招投标建设单位选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招标过程中成本控制,业主方应注意与加强以下几点:

第一,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

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

第二,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然后编制招标文件。

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英国为例,业主对工程的招标阶段的清单编制工作一般委托工料测量师行来完成,测量师行的估价大体上是按比较法和系数法进行,经过长期的估价实践和积累,他们都拥有极为丰富的工程造价实例资料,甚至建立了工程造价数据库,对于清单编制及清单内每一项目价格的确定都有自己的标准,在估价时,工料测量师行将不同设计阶段提供的拟建工程项目资料与以往同类工程项目对比,结合当前建筑市场行情,确定单价目标,对于未能计算的项目(或没有对比对象的项目),则以其他建筑物的造价分析得来的资料作为补充,力求做到估价单价的准确,以利于日后对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

第三,合理低价者中标。

目前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业主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

所谓合理低价,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第四,做好合同的签订工作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

在签订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16-20]。

2.4.2施工管理

(1)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有产的控制。

为防止在施工图设计中产生漏洞,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中消除,总之,应消灭在开工之前。

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

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2)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

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通气,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3)深入现场,收集和掌握施工有关资料,在工程施工过程,审价人员和费用控制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照图纸察看施工情况,有时与监理、总承包方及施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及时掌握现费用,相应调整控制目标,并为最终的工程总结算提供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20-24]。

2.4.3结算管理

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是指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经质量验收合格、确认符合合同要求后,向建设单位进行最终工程价款结算。

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工程款。

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工程量,落实联系单签证费用,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实际造价。

第一,严格审核工程量。

要求审核人员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竣工图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按照现行预算定额中的计算规则,准确的计算量。

第二,把好材料价格关。

对材料价格审核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关:

一是确定计差价的材料,不该进行调差价的决不进行调差价。

二是按设计图纸核算定额所需材料用量或按实际核定用量。

三是在所报决算中,所取定的材料价格。

第三,审核取费程序及准确性,不得重复取费。

按照国家现行有关经济政策及本地区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合理取费。

第四,业主审核完后,送到审计部门进行复审。

以确定合理的造价,并编制符合实际的竣工结算报告[25-27]。

第三章总结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合理结算,算细账,这样做尽管也有用,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要有效的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坚决把控制重点转移到前期阶段来,要对工程造价中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竣工结算实行一体化管理,改变这种的状况。

而这需要通过深化行业体制改革,通过市场价格的机制的运行,形成统一、协调、有序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达到合理使用投资,有效地控制造价,取得最佳投资效益的目的,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综上所述。

建筑工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造价。

确保工程质量不断降低工程成本。

它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贯穿于投资决策、项日设计、招标投和建设施工阶段,要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小纾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

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角色的项目管理者都要用控制造价的经济头脑,认真分析和充分利刚建设川期巾的重要信息.关注市场经济的变化,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节约工程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董士波.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4

(1):

120.

[2]谭术魁.房地产项目管理[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174.

[3]吴韵侠,吴汉雄,樊国勋.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0):

4l.

[4]周慧,马恒群等.工程造价基础理论[M].南京:

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2005:

18.

[5]史红.前期阶段对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J].江苏建材,2006(3):

46.

[6]王行愚.控制论基础[M]。

上海: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89:

7.

[7]张文涣,刘光霞,苏连义.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现代管理[M].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0:

27.

[8]张传吉.建筑业价值工程[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5,48,61.

[9]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149.

[10]刘建华.如何加强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J].经济论坛,2006(16):

90.

[11]陈建国.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12]谭德精,杜晓玲,吴字红.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13]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4]何夕平.模糊综合评价在选择最优旋工方案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0(12):

1051.

[15]杨昭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J].企业研究,2006(9):

28.

[16]周熙,凌军.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方法与措施[J].军事经济研究,2006(8):

47.

[17]王锋.浅议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方法[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4):

50.

[18]余娟.如何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中的材料费[J].广东建材,2006(9):

105.

[19]罗静,陆惠民.论如何加强设计变更控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4):

43.

[20]康江涛.试论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造价管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9):

59.

[21]张羽,董霞,祝红煜.关于设计变更、工程签证和施工索赔的探讨[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5

(1):

29.

[22]陈基德.谈谈如何做好工程造价的结算审核[J].汕头科技,2005(4):

63.

[23]李新春.浅议政府投资项目成本增加的成因与防控对策[J].四川建筑,2006(9):

230.

[24]彭翔,何婷婷.工程造价控制策略研析[J].四川建筑,2006(9):

237.

[25]张俐梅.分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面对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建材,2。

06(4):

145.

[26]闪海燕.建设单位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读与写杂志,2006(7):

88.

[27]张亚凯,刘先民,付清.浅析降低房地产项目成本途径与措施[J].莱钢科技,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