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8533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docx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

低段教材语言训练点解读

沈家门第四小学张玲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根据对近千名儿童的跟踪研究,确认五六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敏感期。

1岁半以前幼儿脑细胞和脑量发展最快;3岁以前是幼儿肢体活动能力、肢体协调能力、运动平衡能力发展最快时期;5、6岁以前是儿童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口语,靠在语言环境中的自然习惯,已经达到了“能说会道”,清楚表达的程度。

但书面语言却大大落后于口语。

要尽快缩短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差距,就必须高度重视识字、写字、学词、学句的教学。

小学低段教材中主体内容是两类课文——识字课文和阅读课文。

教材编者将这两类课文交替编排,其宗旨就是为了增强字词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让小孩子在规范的书面语言环境中认字、学词、学句,发展书面语言能力。

所以,教师在小学低段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孩子语言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真正意图,不管是教授哪类课文,都必须紧紧扣住识字写字和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语感,大量积累语言材料这个重点,这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低段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绝不能忽视或偏离。

一、正确理清教材结构,了解低段语文教学内容

(一)一年级上册

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

(一)→课文→识字

(二)→课文

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

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

而后是识字㈠10篇课文,识字㈡又10篇课文。

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

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最后两课《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

识字、课文部分安排了6个语文园地,以“我会认”、“我会读”、“我会连”等多种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二)一年级下册

教材采取以专题组织单元的编排形式。

这是一种全新的组元方式。

全册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编排了八组教材,每组由“导语→一课‘识字’→4至5篇课文→语文园地”构成。

联系紧密,蕴含教育价值。

第二册开始,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创设了四个栏目: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

语文园地中还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三)二年级上册

这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与一年级下册基本相同,也是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安排教材内容。

全册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

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

 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

课后练习加大了书面练习的分量。

(四)二年级下册

本册组织单元的方法基本上与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相同,但不再单编独立的识字课。

其中第二、四、六、八单元的最后一课(8、16、24、32课)为略读课文,目录中没有略读课文的标志,从课后练习可以看出略读课文的要求与其他课文的不同(只安排了识字和思考题,没有写字要求和词句训练),教师用书上也做了提示。

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是为了体现与中年级阅读训练的衔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栏目中,安排了写话练习,为中年级的写作奠定基础。

本册开始创设了“我知道”和“宽带网”两个新栏目。

“我知道”安排在课后练习的后边,通过给学生提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了解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和信息,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

“宽带网”安排在语文园地里。

是围绕本组专题而展开的。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与本组专题相关的资料,还为学生指出了搜集资料的途径。

二、正确理解教材特点,把握低段语文教学重点

1、编排上:

由易到难,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

如(一上146页),识字一主要学写“横”、“竖”、“撇”、“捺”四种笔画,第一组课文学写“点”、“折”、“弯”,接着字的笔画增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又如课后题,也随着年级的增高,数量和难度也逐渐提高。

一年级的课后练习以“我会认”、“我会写”、“读读说说”等为主,除写生字外,都是口头练习。

到二年级上册,逐渐出现了“读读写写”的书面练习,而练习的大多数是词语积累方面。

到了二年级下册,课后的写字练习增加了写词语的形式,加大了句子练习的分量,体现了向中年级过渡做准备,如:

读句子、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写句子等。

2、内容上:

围绕重点或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整合语文学习活动

如一下第一组,在优美简短的导语之后,以成语或四字短语编写了识字内容。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鸳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8个反映春天景色的词语,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

学生既认了字,又激起了热爱春天的情感。

4篇课文,有春天的景,有春天的人,有春天的事,有儿童喜爱的故事,有琅琅上口的古诗。

学生找春天,画春天,在“语文园地”中唱春天,在“口语交际”中讲春天。

教材安排的几幅精美图画,可帮助一年级小朋友更好地欣赏春天的美景。

全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的整合,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

3、呈现方式上:

富有新意和亲和力,导学特色突出,体现了人与文本的对话关系。

首先,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和练习的内容。

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思考练习题还是语文园地;也无论是提出学习任务,启发读书思考还是引导发现、交流、展示,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的,十分亲切、自然。

这不仅服务于教师的“教”,又易于学生的“学”,使教科书由“教本”转变为“学本”。

像练习中的“我会认”“我会读”“我会连”,像学习伙伴吐的泡泡里的话,它们不是装饰或点缀,实际上是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讨论。

如,《坐井观天》文后,学习伙伴引导学生思考:

“……”在二上《识字5》之后,学习伙伴建议:

“我们也去收集一些谚语吧”。

这样的教材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发现,合作去探究。

通过多种引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其次,强化导学的功能,借助单元前“导语”来导向;凭借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的“泡泡”导思;利用课后的题目导学、导练;凭借语文园地引导发现,鼓励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

如在课文的编排时,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根据需要,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

比如二年级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一课,在题目下方出示一个“泡泡”:

书,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这是在引导学生要抓住题眼思考,并带着问题读下文。

接着在文中介绍“岩石书”内容的旁边又一个“泡泡”:

真没想到!

这又是在引导学生要边读边思考,原来题目中的“书”就是指岩石书。

最后在课文的结尾,又出现一个“泡泡”:

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

这是在引导学生读完课文后还要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4、识字、写字:

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努力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

一年级安排认识950个常用字,写其中的350个。

二年级认识850个常用字,写650个。

一、二年级总共要求认识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0个。

教材中要求写的字,体现写字的规律,按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顺序来编排。

要求认识的字,大体按照由出现频率高到出现频率低来编排。

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高频字,可以覆盖日常阅读书报用字的50%。

学生认识前四册安排的1800个字,可以覆盖书报杂志用字的90%以上。

两学年里,学生已初步学会了查字典。

这就是说,到二年级,学生阅读书报已基本上没有文字障碍了。

(2)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多种形式识字。

一二年级教材中的识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归类识字。

安排在一年级上册。

主要是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归类识象形字或会意字,如“识字一”

(2)的《口耳目》。

此外,还编排了按事物归类看图识字,如,《操场上》的体育活动名称、《自选商场》的认识日用品、《菜园里》的认识蔬菜等,从中识字。

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初步建立词的概念。

●韵语识字。

安排在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

这些识字课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主要有由成语或词组组成的韵语(一下《识字1》、二上《识字1》、二上《识字4》、二上《识字8》)、新编三字经(一下《识字2》、二上《识字3》)、儿歌(一下《识字4》)、对子歌(一下《识字3》)、拍手歌(二上《识字7》)、反义词歌(一下《识字7》、二上《识字6》)、数量词歌(一下《识字6》)、谜语(一下《识字5》)、谚语(二上《识字5》)等。

如,一年级下册《识字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描绘出生机盎然的美丽图画。

学生从中既识了字、学了词,又培养了想画面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

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

“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凭借这首节奏感很强的儿歌,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标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还悟到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一句式的表达方法。

再如,二年级上册《识字2》:

“练书法画图画下象棋/弹钢琴拉二胡唱京戏/栽花草喂鸽子养金鱼/做航模学电脑观天气”都是动宾结构的短语。

学生在识字学词的同时,受到动词和名词应合理搭配的训练。

●随课文识字。

这是主要的识字形式,特别是在二年级下册及其以后各册,更是最主要的识字途径。

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

●结合“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认字。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个“语文园地”中设“我的发现”这一栏目。

一年级下册,主要引导学生陆续发现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安排认识少量汉字(只认不写)。

这样做,既能增识一些常用字,又渗透了只要留意,处处可以识字的理念。

如《语文园地一》,在引导学生发现用“加偏旁”的方法识字的同时,从罗列的

 中,认识“评、访、挤”这三个字;在引导学生发现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的同时,从罗列的

中,认识“邮、轿、钱”三个字。

又如,语文园地五,在“我的发现”中编排了

不言而喻,是在引导学生利用反义的特点识“矮、瘦、暗、丑、闲、旧”这六个字。

再如,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编写了韵文:

“千口舌,舌甘甜。

土里埋,木帛棉。

人门闪,马门闯。

心入门,闷得慌。

合手拿,分手掰。

人失足,跌下台。

”利用汉字会意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甘、埋、闯、掰、跌”五个字,体会到可以用“两义合一”的方法,了解字义,增识汉字。

(3)认字采取两条腿走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一条腿是课内教师指导识教科书中要求识的字,另一条腿是课外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人教版低年级教材中,始终贯穿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的思想;在教材的“语文园地”里,系统体现对自主识字和展示自主识字成果的提示和引导。

如一年级下册,在“语文园地”一至七“展示台”的“识字加油站”中,分别引导学生认班上同学姓氏字,认电视屏幕上的字,认食品商标,认招牌路牌,认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字,认课外书上的字,交流课外认的字等等。

5、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1)每课都有的练习: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它体现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2)多数课文后面安排了词句的练习。

有读词语和句子,有抄写词语和句子,有说词语和句子,还有词句的理解与运用的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各种语言现象。

 (3)一些课文安排了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练习。

如:

《坐井观天》文后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

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

《称象》文后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

我再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4)少数课文安排了向课外延伸拓展的练习。

如:

《浅水洼里的小鱼》文后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

“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在乎吗?

你会怎么做呢?

 (5)个别课文安排了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练习。

如:

收集描写秋天的词语,收集谚语,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编写拍手歌等等。

 设计这些练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扩展课内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找,动手做中增长本领,形成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三、正确把握教学要求,落实教材语言训练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低段的学段目标从大的方面共列了五条,分别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这五项目标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是第一、二项目标。

(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落实语言训练点

1.教学要求

新《大纲》对汉语拼音是这样提出的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分析这两个要求,我们可以知道:

●拼读音节不是直呼。

所以,教学时不要求直呼音节,要让学生多拼读,通过多读,巩固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和音节。

●“书写”即抄写,不是默写。

在检测中不要求给汉字注音。

●“借助”,准确定位汉语拼音的作用:

①帮助识字,要让学生掌握这个识字拐棍,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在汉语拼音部分,要认识70个汉字。

但只认不写,不教笔画、偏旁名称。

从识字课才开始安排认识笔画、偏旁名称。

②帮助正音,读准汉字,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在汉语拼音部分,编排了很多儿歌。

这目的一是借助儿歌复习拼音(标红的音节);二是发展学生语言;三是增强趣味性。

在教学时,我们不宜过多地占用教学时间,因为学拼音是重中之重,它不是重点。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背诵,但不要强求学生背诵。

2.教学建议

(1)要加强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学字母时,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发音部位和发音要领,因为你讲得再多的要领,一年级学生是听不懂,理解不了。

所以,我们要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包括拼读的示范,尤其是最初出现的拼读音节,老师一定要多示范,让学生在反复模仿中自然掌握拼读的方法。

(如“O”的发音)

(2)教学时要注意抓重难点。

如:

形近字母、音近字母的区分,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的区分。

对于这些难点,教学时要多给些时间,指导学生反复练习。

如我班学生在学习“an”的时,我因为外出开会,这部分内容由一位后勤老师代课,结果没解决“an”的三拼音拼读难点,现在到二年级了还有很多学生拼读不准确,如“bian”。

(3)增强拼音教学的趣味性。

学习汉语拼音和学习英语差不多,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设计一些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如:

情境表演法:

“你到医院看病时,医生用压舌板压住你的舌头,叫你发什么音?

”学生自然就会发出“啊”的声音。

手势口型法:

尤其在学四声时,可以采用手势法帮助学生读准。

复习时可以看老师口形猜拼音。

想象法:

如b、d、p、g、q这几个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字母,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说出记忆的方法。

歌谣法:

一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里对顺口溜、绕口令、儿歌、谜语等最感兴趣。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在教学时把字母编成许多形式的歌谣。

比如,伞柄朝上f,伞柄朝下t,一个门洞n,两个门洞m,有背椅子h,无背椅子n.。

游戏法:

单纯学拼音太枯燥,加上一点游戏更有趣!

我们要有目的地采用游戏形式,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采蘑菇、摘桃子、降落伞、踩地雷、找朋友、小邮递员传信、开火车“等一系列的游戏,让他们寓学于乐。

故事法:

汉语拼音是抽象的字母,我们可以运用小动物、小事物等编出能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并以故事贯穿课堂,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参与学习活动。

有时还可以把故事当诱饵,告诉学生只要是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听老师讲故事。

因为学不好,今天就没有故事听。

谁要是耽误了大家听故事,那就不好了!

故事的来源就是《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365夜故事》等等,反正这类书书店里有的是,不怕没故事可讲。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积极引导孩子多读书。

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年龄小,大多数回答问题时很紧张,说话结结巴巴,尤其是读不出拼音时,更是越心急越读不出。

还有的学生由于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不到位,普通话不理想,所以怕羞,不敢表达(如一学生把“椅子”说成“yu子”、“大腿”说成“大脚胖”)。

教师要以和蔼的笑容,鼓励性的语言消除孩子的胆怯心理,亲切地纠正不准用语,让他们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并使之转化为学习热情。

(4)注意教学的层次性。

由于家庭的原因,一年级学生中有一部分已在上学前学过汉语拼音,有比较好的基础。

这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所以,我们在教学汉语拼音前,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要多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以“我会读”“我教你”“你教我”“我帮你”的心态共同学习,形成每个学生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不断变换角色,互教互学的局面,提高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率,增强合作意识。

由于教与学的角色不断变换,在生理上也减轻了儿童的疲劳反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常让那些已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学生登上讲台当小老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自我实现”的方式满足学生当众“展示”的参与欲望,也发展了语言。

(5)抓住有利时机,精讲精练,注意课堂节奏。

一年级的孩子,本来就爱动,你不让他动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还有一个自我控制的时间,一般来说,10到15分钟左右。

所以上课的前15分钟就要抓紧时间学习重要内容,解决教学重难点。

学过10多分钟,就可以让孩子们玩一玩,做做课中操。

然后再想办法巩固。

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讲话都还是奶声奶气,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有节奏感,包括老师的命令、学生的回答等,如“开火车”。

(6)把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等诸方面进行整合。

从第三课开始,拼音教材中出现了汉字,在情境图中或情境图下,安排了词、短语或句子,还有童谣。

在这一部分,词的音节都是学过的,都是可以由儿童自己拼读出来的。

句子和童谣里面有学生本课学过的音节,可以尝试拼读,其他不会的老师可以领读。

(7)重视学生的习惯培养

重点要抓好听的习惯(静心听,边听边思考)、说的习惯(大声说、大胆说、大方说、完整说、不插嘴)、写的习惯(坐姿、握笔姿势、写端正、写仔细)。

(二)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落实语言训练点

1.教学要求与重点

(1)打好识字、写字的基本功。

 认识笔画名称(一上p148)和常见的偏旁名称(一上教师用书p213);结合学习部首查字法,认识常见的部首;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地书写汉字,逐步提高写字质量。

(2)学习查字典。

一(下)语文园地五学习音序,语文园地六学习音序查字法的基本方法(只要求能查到字所在页码);二(上)语文园地二学习部首查字法;二(下)语文园地二再次出现查字典擂台,能用不同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出字的读音和意思。

 

(3)只要求认的字和要求写的字教学要求不同。

 ★只要求认识的字:

 能读准字音,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大概了解字义。

不要把字从词句中拎出来讲解意思,不要繁琐分析字形(可以借助学过的偏旁、熟字记生字,如:

洋—羊、几—机),不要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

要读准音,记清形,理解意思,会书写,并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运用。

2、教学建议

识字和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更是起到“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奠基作用。

(1)正确把握识字写字教学目标和重点,落实语言训练点

以一(上)识字

(1)为例谈落实识字写字教学目标

课题

形式

会写字

除会认会写本课生字外的要求

1

一去二三里

韵语识字

一二三

1.认识并会写“横”,了解“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笔顺规则。

2.写字开端,认识田字格,培养提笔就是练字的习惯。

2

口耳目

象形字

十木禾

1.认识并会写“竖、撇、捺”,了解“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笔顺规则。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3

在家里

事物归类识字

上下土个

1.认识并会写“点”,认识四种偏旁“氵火扌日”,巩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笔顺规则。

2.初识偏旁“火、日、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熟字学习生字,有利于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

3.渗透在生活识字的意识,可开展相关活动。

4

操场上

事物归类识字

八入大天

1.认识四种偏旁,巩固“先撇后捺”,可相机渗透撇捺的不同书写。

2.联系生活识字。

我们在备课时,要领会每一课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并加以有效落实,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对只要求认识的字,不要繁琐地分析字形。

特别是一年级上册,大多数生字采取整体识记比较适宜。

如:

“蓝、嘴、藏”分析它们的字形没意义,因为构成字的部件还没学过。

另外,不要字字分析结构,以免浪费教学时间。

●识字教学的重点:

在低年级专门安排“识字课文”,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先集中地快速地认识一批常用的、构词频率高的汉字,为后面大量识字和阅读打好基础。

同时,集中识字有利于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识字的方法和技巧。

所以识字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积累词语。

其中的成语、谚语重在积累,不要过细地解释意思,大体感悟即可。

短文和儿歌以读为主,少讲或不讲,让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巩固认字。

可以鼓励学生背诵,好的词语要引导学生积累。

从总体上看,学生大量的识字任务以及学词学句要靠“随课文识字”来完成。

这也符合课标中“在阅读中识字,识字是为了读写”的理念和“字不离句,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识字教学经验。

●写字教学的重点:

★一年级写字教学的重点:

打好笔画、笔顺的基础。

★二年级写字教学的重点:

提高写字质量,要从字的间架结构方面多作指导。

(2)指导学生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在预习时落实语言训练点。

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第一步借助拼音读准字的音,第二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清字的形,第三步给生字找两个好朋友(口头扩词)或说一句话,第四步读课文,在文中划出生字。

久而久之,学生便能养成预习生字的良好习惯。

(3)采用丰富的识字教学方法,在识字中落实语言训练点。

●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一篇课文的生字,有的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对学生易错的字,要先强调,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

对形近字、音近字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要用彩笔标出,引起学生注意。

例如:

《从现在开始》中的“候”字,教师书写的时候要把候字中间的“|”用醒目的红笔标出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比较联系,避免孤立识字

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

如学习“体”字,可以与“休”字相比较;讲“请”字时,要和“清、请、晴、睛”这一组字相比较、区别,一定要让学生比较出它的偏旁及表示的意思,避免混淆。

有时学一个字,可以带出一串字进行比较学习,既扩大识字量,又避免孤立识字。

●理序分类,避免按部就班

在教学中,我们不一定要按照生字在课文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进行识字,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分类。

可把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或半包围结构的字各归为一类,这样,学生学得方便,记得简单,又符合按偏旁记忆的规律。

如二下第三组《难忘的泼水节》,把生字分为“凤凰襟褂咖啡”、“敲踩端蘸”、“恩寿”这样三组进行教学,通过看图或实物、动作演示、组词扩词等教学等方法学习不同的生字。

●开展趣味识字,避免枯燥记忆

汉字的特点是音、形、义三位一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联系实际,进行趣味识字,如让学生编字谜让大家猜,既有利于学生记住字形,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语言表达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