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861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3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x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6讲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专题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宏观·理清时序]

时序要清

线索要明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建立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进行了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攀升。

  线索一:

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年)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

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

线索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1956~1976年)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

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1956~1966年),这一探索阶段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最严重的失误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损。

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1971年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

线索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时期(1978年至今)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1978~1992年),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建设道路的探索;二是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1992年至今),主要是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南方谈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

第16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理知识体系]

[背史论术语]

(1)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的重点在东北地区。

“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八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4)“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指的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并不是纠正“左”倾错误。

“文化大革命”时期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才是系统地纠正“左”倾错误。

知能强化课Ⅰ 凯歌行进—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

2.表现:

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

3.原因:

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4.措施:

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1)在农村:

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在城市: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②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

5.意义:

经过3年努力,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年)

1.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年)

(1)条件:

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

(2)目的:

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背景: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3)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核心);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条件)。

(4)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5)意义: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6)特点:

产业结构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理论实践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投资结构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

发展速度

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

方针政策

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性质体现

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造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7)实质:

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基本内容:

对象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目的

适应工业化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基本途径和方式:

①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②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最后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

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

(3)意义: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史学者说]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把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建设成工业国,从哪里入手?

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共中央最后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是吸取苏联经验的结果,是基于朝鲜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变化的考虑,是从国情出发的一种选择。

——杨树标《当代中国史事述略》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含义

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形成过程

萌生阶段(1949年10月~1950年6月)

1949年底,新中国没收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了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划生产的轨道

初步形成阶段(1950年6月~1952年8月)

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

对农业、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

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

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

基本形成阶段(1952年9月~1956年12月)

1952年1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

1954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3.特点

(1)在集中统一的原则下,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

(2)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管理。

(3)在计划管理上实行多种计划类型。

(4)比较注重宏观调控,综合平衡。

4.作用

(1)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

(2)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1.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及社会主义改造

(1)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

(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过渡时期(1949~1956年)我国社会的特点

社会性质

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基础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

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

社会主要矛盾

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聚焦主题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

1.下表为“一五”计划期间147项实际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分布情况(部分),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工业布局(  )

省份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北京

河北

湖北

山西

江西

陕西

内蒙古

甘肃

河南

项目数

24

10

22

5

5

3

13

4

24

5

8

10

A.片面发展东北地区

B.有助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

C.重点在北京周边省份

D.片面发展重工业

解析:

选B 材料显示东北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工业都有所发展,不能说“片面发展东北地区”,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东北三省在“一五”计划期间占有大部分项目,不过其他各省也分别占据一定数量的建设项目,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知,“一五”计划的工业布局重点在东北地区,而不是北京周边,故C项错误;仅仅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片面发展”,故D项错误。

2.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

这表明我国(  )

A.全力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B.国家财政分配合理

C.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平衡

D.稳步推进三大改造

解析:

选A 结合题中材料及图可知,国家投在重工业的资金是轻工业的7.9倍,工业投资占58%,这体现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时代特色,故A项正确。

[思维升华] 中国现代史历史分期

以上两题时间提示语均为“‘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成立初,经济建设领域事件多,且概念抽象,如“过渡时期”,不易掌握。

现将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概括如下:

时期

时段

时代特点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49年10月~1956年底

1949~1952年:

巩固新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1953~1956年:

“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1957年~1966年5月

这一时期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相继出现了“大跃进”(1958~1960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等运动,致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并造成了三年严重困难局面(1959~1961年)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

1966年5月~1976年10月

这一时期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生了逆转,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至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的伟大决策,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3.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7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历时4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5次。

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做了适当修改。

该现象主要表明(  )

A.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

B.“一五”计划重点借鉴了苏联建设的模式

C.中共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

D.“一五”计划的制定立足于全国各地的实情

解析:

选A 根据材料中“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做了适当修改”可知,新中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A项正确。

“重点借鉴”表述绝对化,与材料中“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不符,B项错误。

“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建设总体上还没有出现“左”的倾向,C项错误。

D项表述不全面,排除。

4.1955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原料。

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  )

A.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

B.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

C.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

D.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

解析:

选B 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于“一五”计划时期,“一五”计划只是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没有实现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A项错误。

材料中“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原料”体现出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问题,B项正确。

“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体现不出优先出口工业品,C项错误。

材料没有反映出农业集体化运动与工业化的关系,D项错误。

[思维升华] “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

[史料一] 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思考] 根据史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教你读史] 史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提示] 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史料二] 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0.1%以下。

[思考] 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教你读史] 史料二主要是反映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提示] 三大改造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知能强化课Ⅱ “岁月峥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

一、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

1.内容

(1)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

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二、探索失误(三面红旗)

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运动

(1)含义: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尝试,但是最终失败。

(2)背景:

①“大跃进”发动的主观动机是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在国际国内事务中取得主动权。

②不断批评反冒进,以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③一系列的“左”倾观点,为发动“大跃进”创造了理论依据。

(3)过程:

①“大跃进”运动首先从农业开始。

全国掀起空前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

随后又不断提高和修改粮食生产计划指标,引发了各级干部的浮夸风。

②1958年8月后,“大跃进”重点从农业转向工业,出现全民炼钢运动,1960年结束。

(4)评价:

①在3年“大跃进”期间,由于全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和技术方面,动员了空前规模的人力、物力,建成了一批重要项目。

如大庆油田的开发,原子尖端技术的突破,都是在这个时期取得的成绩。

②但是方法上采取大搞政治运动,无视客观规律,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其直接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5)失败原因:

①对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思想准备不足。

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群众运动的方法来快速发展生产力是不切实际的。

③盲目追求高速度,破坏了经济的稳步与协调发展。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特点:

①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强调“一大二公”。

②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③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④强调公社生活自给,取缔集市贸易和家庭副业。

(2)实质:

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

但这只是一种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空想,给中国社会带来重大影响。

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三、政策调整

1.1960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调整”的含义:

适当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即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适当控制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2)“调整”的直接作用:

解决大炼钢铁造成的严重经济问题,也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问题。

2.1962年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带头做自我批评。

3.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

4.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四、三线建设及其影响

1.概况:

从1964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

2.背景:

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1)1958年中苏决裂后,严峻的战略形势与东南沿海脆弱的防务系统让中共领导层开始考虑在西部建设后方的战略问题。

(2)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挑起并扩大与越南北方的武装冲突。

美国出动第七舰队125艘军舰和600余架飞机介入越战。

(3)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经济命脉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

三线建设由此开始。

3.评价: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期间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1)三线建设耗费人力与物资巨大但成就十分有限;国家将资源大部分倾斜在三线,间接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缓慢;三线建设集中于军工业和重工业,无法改善民生物资匮乏的现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三线建设有效地缩小了东西差距,改变了很多落后地区的面貌,许多交通不便甚至与世隔绝的地区开始步入工业化时代;对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促进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为后来的西部大开发打下了一定基础。

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核心问题

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2)失误的原因

①历史传统的影响。

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

②急于求成心理。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

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

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国际环境的影响。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3)经验教训

①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②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③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留有一定后备力量,并兼顾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④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⑤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

聚焦主题 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一、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

1.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

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解析:

选D “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据图中信息可知1956年时工业总产值高于农业总产值,A项错误;“三大改造”期间是指1953~1956年,据图中信息可知当时农业总产值高于工业总产值,B项错误;“一五”计划完成是在1957年,而1956年后农业总产值在下降,C项错误;“大跃进”发生在1958年,当时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总产值在不断下降,工业总产值在不断上升,D项正确。

2.中国在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经济的绝对产量和政府的税收、征购都上升了,而学者黄宗智却将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经济状态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

这说明这一时期(  )

A.劳动生产率没有得到提高

B.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

C.政治运动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