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8619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47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

一、学习目标:

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学会观察地球仪和使用地球仪、纬线。

二、学习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自主学习检测

(目的)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

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_______"与"_______"的假说。

2、读图回答:

麦哲伦环球航行从______出发,经过______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________海峡,进入______洋,1521年到达________群岛,向西穿过______洋,绕过非洲南端的______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完成环球航行。

3、读图回答: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规则球体。

4、读图回答:

地球的表面积约_________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________千米,地球赤道周长__________千米。

小结: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

活动与探究

1.随着人类科技手段的进步,目前人类对地球的形状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利用生活体验、其他学科知识或上网等渠道,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一些证据。

3.美国的孟席斯经过14年悉心考证,得出一个惊世结论:

发现美洲大陆的人不是哥伦布,最早环球航行的也不是麦哲伦,而是早在1421年至1423年间,中国明朝的郑和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壮举,将世界环球航行的历史又往前推进100多年。

请收集这一新观点的有关资料。

生活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地球的形状

在古代,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认识地球的真面目,如古代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

古希腊人则认为大地的形状像一个凸起的大圆盘。

古代俄罗斯认为大地像一块圆盾,是由三条极大的鲸用背驮着,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

最早提出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

一天毕达哥拉斯来到海边.眺望地平线那边驶来的帆船。

他突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最初露出地平线的总是船桅的梢,然后才出现帆,最后出现整个船身(图1)。

经过思考,他断定大地的表面是圆形的。

过了170年后,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第一个为这种说法提出了证据。

他发现,当一个人向北方旅行时,天空上的各种星辰相对于地平线的高度就在改变(图2)。

他还发现,在发生月食的时候,月亮边缘呈圆弧形的黑影。

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月食是由于地球档住太阳光对月球的照射所形成的。

由此他认为地球的形状肯定是一个圆球。

直到16世纪初期,伟大的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一周以后.才最后证明大地是球形。

1519年9月,葡萄牙探险家麦哲伦,为弄清大地形状问题.和他的水手们乘着五艘西班牙兵船.由西班牙的桑卢卡尔港出发,一直向西穿过大西洋,到了美洲东岸,1520年,他们绕过了南美洲麦哲伦海峡,又继续在茫茫无边的大平洋上航行。

他们克服了种种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在1521年到达菲律宾群岛。

不久,麦哲伦就在那里遇难。

他的船员们继续向西航行,横渡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维多利亚号——五艘船中惟一的一艘于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

他们弟一次完成了环绕地球的伟业,以亲身经历的事实,证明了大地是球形的。

人们根据麦哲伦的这个结论才给“地球”取了这个名字。

1、请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2、有关地球的形状描述正确的是()

A.皮球似的正球体B.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C.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椭球体D.规则的椭球体

3、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71千米B.40000千米C.54600千米D.8000千米

4、为什么地球仪的形状是规则的正球体?

5、地球上赤道的周长约为()

A.6371千米B.5460千米C.40000千米D.7000千米

学习主题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自主学习检测

1、在地球仪表面,连接___________并垂直于_____的弧线,叫经线。

经线指示____方向,各条经线长度都_____。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__作为经度的起点线.经线以东为_____(用E表示),以西为______(用W表示)。

2、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_______。

经度之和为_____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_____的两个半球。

180°E和180°W是一条经线吗?

________。

3、在地球的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______,纬线指示_____。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________,到两极缩为____。

赤道以北称_____以南称_______。

经线

纬线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4、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限为______,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为______。

5、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__________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界限。

6、南北半球以为界限。

7、列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

(右表)

总结:

纬线

经线

定义

指示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长度

就半球而言每条纬线长度都不等,就全球而言,纬度相同的纬线长相等

每条经线长度都相等

圆弧状况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圈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学习主题三:

纬线和纬度

自主学习检测

 

纬线

概念

形状

特征

指示

方向

标度

范围

零度线的确定

度数的

变化规律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最长的纬线

 

1、读图,在地球的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______,纬线指示_____

方向。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________,到两极缩为____。

赤道以北称_____,以南称_______。

2、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范围:

______;中纬度范围:

;高纬度范围______。

合作探究:

(利用地球仪)

1、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___转动,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________转动。

2、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纬线都是圆B、纬度最大是180°

C、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圆D、从赤道向两极纬度逐渐变大

三、本节知识结构:

纬线和纬度纬线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纬度划分:

赤道(00纬线)

特殊纬线:

00、900、300、600等

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2)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经线的意义及其特点。

2、可以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学会东西半球划分。

二、学习过程与方法:

学习主题一:

经线和经度

自主学习检测

1、在地球仪表面,连接___________并垂直于_____的弧线,叫经线。

经线指示____方向,各条经线长度都_____;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____________作为经度的起点零度经线,又叫线;以东为_____(用E表示),以西为______(用W表示)。

2、经度的划分:

把作为零度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加,最大值为,其中东经用字母表示,西经用字母表示。

3、地球仪上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_______。

经度之和为_____;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_____的两个半球;180°E和180°W是一条经线吗?

________;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界限

合作探究,

1、关于东经和西经的判读:

方法一:

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方法二:

经度数增加为东经;经度数增加为西经

2、关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判读:

东半球:

如果是西经,度数于20度

如果是东经,度数于160度

西半球:

如果是西经,度数于20度

如果是东经,度数于160度

解释:

“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列表总结经纬度特点:

纬线

经线

概念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标度范围

零度线的确定

度数的变化规律

划分半球的界限

 

例题:

1、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东西经的分界线

2、经度和纬度都是0°的地方位于()

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

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A、60°WB、60°EC、120°WD、180°

学习主题二:

利用经纬网定位

自主学习检测

 

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C

D

 

会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学会根据经纬度定位置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B(,)

C(,)D(,)

2、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D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3、A地位于半球(填南或北)半球(填东或西);

B地位于半球(填南或北)半球(填东或西)。

4、B点位于中低高的    纬度

例题:

读右图地球仪经纬网图判断:

 

(1)写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

A:

经度;纬度北纬;

B:

经度,纬度;

C、经度东经400;纬度南纬400。

(2)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地,位于东半球上的是地;

位于西半球的是地;

(3)B地位于A地的方向。

本节总结:

形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表面积

大小最大周长

平均半径

概念

地纬线

球纬线和纬度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和划分:

赤道(00纬线)

地经线和纬线纬度

球特殊纬线:

00、900、300、600等

仪概念

经线和经度经线

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划分: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经度

特殊经线:

00、1800、200W、1600E等

纬线和纬度(北纬N,南纬S)赤道、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经纬网

经度(东经E,西经W)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和160°E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现象的产生原因;

  3.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4.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思想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等属性

  2.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等属性

【教学难点】

  1.地球运动方向的确定

  2.地球运动图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有没有发现地球在运动呢?

(同学有不同的回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到或亲身感受到许多现象――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的更替;当世界杯足球赛在欧洲国家举办时,我们需要后半夜起床看球;一年四季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夏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大,冬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小;冬寒、夏热、春秋温和等,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们在后面的四节课中来认识这些现象产生的道理。

  (讲授新课)

  我们先请一名同学读教材提供的关于天体运动的阅读材料。

  (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请谈谈你的感想?

(同学回答)

  请同学们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学习他勇敢的科学精神。

  (布置自学内容)请同学自读教材关于地球自转的两段文字和地球公转的相关文字,看看能否自己填出下列表格内容,填完后请同学回答:

比较的项目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

 

 

在图上表示方向

 

 

围绕的中心

 

 

周期

 

 

  (老师指导学生画图)

  (学生讨论)学生4人一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产生哪些现象?

  两个组同学回答,其他各组补充,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投影展示填表内容(或由学生回答,老师将内容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填完后教师进行总结。

比较的项目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在图上表示方向

 

 

围绕的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1天

1年

  (课堂练习)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的公转

比较的项目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

 

 

在图上表示方向

 

 

围绕的中心

 

 

周期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现象的产生原因;

  3.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4.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思想。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等属性

  2.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等属性

【教学难点】

  1.地球运动方向的确定

  2.地球运动图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哪些现象?

  (学生答:

略)

  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昼夜更替现象和时差。

  (讲授新课)

  (问)假设地球不运动,地球上有没有昼夜之分呢?

  同学回答(略)。

  老师讲解:

地球上产生昼夜有两个基本条件,之一,太阳照射地球;之二,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的产生与地球是否运动没有关系,但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就没有昼夜的更替现象。

  在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叫昼半球;没有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叫夜半球。

  (问)你怎样理解教材相关文字中“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句话的含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

  (演示)用灯泡做光源,在黑暗的区域照射地球仪,并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及昼夜更替现象。

实际上,在演示过程中,以灯泡做光源的太阳不动,地球仪转动,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看到“日出东方,日落西方”是太阳的视运动,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反应。

  老师与学生一起画昼夜半球示意图:

 

昼半球与夜半球示意图

  (演示)当北京由夜间进入早晨的时候,英国伦敦是什么时候?

美国纽约是什么时候?

  (学生答:

略)

  (问)在同一时刻,北京的畅畅与纽约的姨妈打电话的问候语为什么不同?

  (学生答:

略)

  老师归纳过渡到时差: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学生活动)读时区图,①全球共划分多少个时区?

(24个)

  ②你知道相邻两个时区相差多少个小时吗?

怎样计算不同时区的

  时间差异呢?

  ③在时区图中找到以下城市:

北京、东京、伦敦、纽约、开罗、

  莫斯科、悉尼,当北京是10月1日8:

00时,其它城市是什么时间?

(东京9:

00;伦敦0:

00;纽约9月30日19:

00;开罗2:

00;莫斯科2:

00;悉尼10:

00)

  ④你能归纳出计算不同时区时间的一般方法吗?

  (相差几个时区就差几个小时,“东早西迟,东加西减”)

【板书设计】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三、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

  2.理解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现象的产生原因;

  3.知道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4.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思想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等属性

  2.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等属性

【教学难点】

  1.地球运动方向的确定

  2.地球运动图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四人一组演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请同学们准备好小地球仪(每组四个)、硬纸壳(提前准备好的四个)、十字光源(自制)、短绳、刻度尺等工具。

  (讲授新课)

  地球在公转时,有两个突出特点:

之一,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与公转轨道面相交成66.5度的夹角;之二,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老师示意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公转情况,并在讲台桌上摆好地球的“二分二至日”的四个位置。

  请同学们在课桌上摆好地球的“二分二至日”的四个位置,将自制的十字光源放在四个地球位置中间,观察太阳直射情况。

  与老师一起画出地球公转示意图,边讨论边填出表格中的内容。

地球公转示意图

  填写下表: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的纬度

北半球昼夜长短

获得太阳光热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归纳:

由于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使太阳知识点一年内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变化,从而引起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使得地球上各地不同时间获得太阳光热不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和五带,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

  (提问)在晴天的一天中,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间相比,哪个时间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利害?

为什么?

(参考提示:

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

  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划分了五带。

  (活动1)读课本的“地球上的五带”图,分组完成下列内容:

  画出五带示意图,说出五带的名称?

  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名称?

  讨论五带中,哪个带占的面积最大?

哪个带最小?

  哪个温度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哪个温度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哪个温度带四季变化明显?

  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

还有一小部分位于哪个带?

  说出各带的突出特点?

  讨论后学生分组回答,老师补充相关内容。

  (活动2)分组讨论(以北京为例):

  北京一年中哪个月气温最高?

哪个月气温最低?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各几个月?

  (气温最高7月,开始放暑假;气温最低1月,开始放寒假;每个季节3个月)

  你知道24节气吗?

7月应该是哪两个节气?

1月是哪两个节气吗?

  (7月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北半球各季节各是哪三个月?

  (春季:

12、1、2月;夏季:

3、4、5月;秋季:

6、7、8月;冬季:

12、1、2月。

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教师小结)

  (反馈)完成课本提供的活动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四、公转与四季的变化

五、地球五带的划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掌握三种比例尺表示形

式间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

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知道水平面上的八个基本方向,学会在地图上正确的辨认方向,并归

纳总结三种不同地图的定向方法。

3、了解一些常见图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

物。

2、通过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地图的空间

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

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同时懂得所学知

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现形式;

2、不同地图上方向的判别。

教学难点:

1、比例尺的运用;

2、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

三、教学方法

以“读图分析”法为主、讲授法相结合,并安排分组讨论与课堂练习等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以提高他们与人交往、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

(白板使用功能)

搜索引擎

应用

引入

新课

猜谜语:

引起学生兴趣,切入本节课主题

点击出现谜语,让学生有一悬念

XX知道:

谜底是地图的谜语

 

地图的概念

播放视频:

地图的制作

通过视频了解什么是地图及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

播放视频

隐藏地图的概念

XX视频:

科技之光_地图背后等

地图的种类

展示各种地图

让学生对不同种类的地图有一大致了解

展示图片

XX网页:

电子地图、卫星地图

电子地图网:

卫星地图:

比例尺的概念和公式

1、量上课地点八角厅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

2、算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了多少倍?

完成任务1

通过学生对上课教室的亲身量、算,从而得出比例尺的概念和公式

1、聚光灯显示八角厅的位置

2、屏幕遮盖隐藏比例尺的概念、公式

XX地图:

南京市南湖第二中学(茶花里12号)

比例尺的表示方式

1、展示图幅相同的三幅用不同方式表现比例尺的地图,让学生观察有何不同之处?

完成任务2

2、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写出之前算出的校园平面图的比例尺

1、通过对三幅带有不同比例尺表示方式地图的观察,发现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三种

 

2、检查学生对比例尺三种表示方式的掌握情况

1

(1)魔术笔聚光灯功能圈出三幅图的比例尺

(2)下拉出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

2、书写功能

比例尺的大小

1、展示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和北京市地图,你发现了什么?

完成任务3

2、打开网络地图《南京交通图》,不断改变比例尺大小

3、练习反馈

1、通过学生对两幅地图的观察,发现它们在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大小和表示内容详略方面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