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8641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柴米油盐酱醋糖”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的内容。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馒头发霉B.燃气燃烧C.破壁机做豆浆D.用食醋清洗水垢

2.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SO2浓度B.O2浓度C.N2浓度D.CO2浓度

3.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干燥的紫色石蕊染成的小花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变成红色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取用粉末药品

C.倾倒液体

D.过滤

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铁、汞B.氨、金刚石C.水、C60D.硫酸铜、氯化钠

6.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杨振宁B.屠呦呦C.张青莲D.袁隆平

7.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锰原子变成锰离子是化学变化

B.锰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C.锰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5

D.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8.冬季天气寒冷,流感多发,奥司他韦(C16H28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

下列对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

B.一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奥司他韦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D.奥司他韦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8:

14:

1:

2

9.金属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8:

9,等质量的A和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比为3:

4.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

A.2:

1B.3:

2C.2:

3D.1:

2

10.由下列事实或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一定含C、H、O元素

C.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可能是CO2

D.室内起火烟雾较浓,逃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待在原地等待救援

11.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

A.黄金和黄铜(含锌):

滴加稀盐酸

B.氮气和二氧化碳:

伸入燃着的木条

C.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12.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

B.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

1

1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①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B.②等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C.③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

D.④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14.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同的一组是

A.Na2CO3和NaHCO3B.Na2CO3和K2CO3

C.Ca(HCO3)2和CaCO3D.KHCO3和CaCO3

二、填空题

15.用化学用语填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16.生活中经常在冰箱内放活性炭包除异味,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清明上河图图案至今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_____;菜刀用水清洗后,不擦干,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菜刀上出现一层锈斑,这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17.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均为_____;t1℃时,将10g乙加入到50g水中,而后升温到t2℃,此时该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t1℃时,12g丙的饱和溶液稀释为10%,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18.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

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_____有关。

19.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化学工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高铁在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大量的钢铁,在炼铁过程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天然气作为三大化石燃料之一;它的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光伏产品遍及全球,生产中涉及反应: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0.在一定质量Cu(NO3)2、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固体和溶液。

(1)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稀盐酸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_____。

21.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问题。

(1)氮气可压缩为液氮储存于钢瓶中_____。

(2)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

22.201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倡导“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建设者”。

关于如何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请回答下面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请说出生活中一种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

(2)如图是由于空气污染所造成的酸雨问题,请提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______。

三、推断题

23.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

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B的一种用途_____。

(2)写出反应A→D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简答题

2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镁粉可用作照明弹,其原因是什么?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2)铝在空气中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的原因是什么?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

(3)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其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形成白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长时间放置,白膜将会附着在烧杯内壁,不易用水清洗,此时可用_____(填化学式)将白膜除去。

五、实验题

25.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实验装置的选择、实验操作重在对原理的理解。

Ⅰ、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装置B或C均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请简述装置B的优点_____。

Ⅱ、下图是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的实验装置。

(3)仪器a的名称为_____;玻璃管内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该实验中酒精灯的作用是什么?

_____。

六、计算题

26.双氧水(即H2O2溶液)因产物没有污染而被称为绿色消毒剂,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也可用于家庭消毒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双氧水68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0.1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6.5g。

则该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馒头发霉生成了有毒性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燃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破壁机做豆浆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用食醋清洗水垢发生了反应,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

A、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因此二氧化硫的浓度属于监控项目,此选项正确;

B、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基本监控项,此选项错误;

C、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属于基本监控项,此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属于基本监控项,此选项错误。

故选A。

3.A

【详解】

A、二氧化碳没有酸性,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变色,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

故选A。

4.D

【详解】

A、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故A正确;

B、取用粉末药品时,试管平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的送至试管底部,然后缓慢竖立起来,故B正确;

C、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试管口和试剂瓶口紧挨着,瓶塞要倒放,故C正确;

D、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倾倒,故D不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A、铁、汞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铁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C60由C60分子构成,故选项正确;

D、硫酸铜、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分别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张青莲,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详解】

A、锰原子变成锰离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生成了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金属钛及其合金和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5,表示原子序数为2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25,而不是中子数为25,中子数约为相对原子质量减质子数=55-25=30,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8.C

【详解】

A、奥司他韦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错误;

B、一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不能说含有一个氮分子,故B错误;

C、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为:

(12×16):

(1×28):

(14×2):

(16×4)=48:

7:

7:

16,所以奥司他韦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

D、奥司他韦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为:

(12×16):

(1×28):

(14×2):

(16×4)=48:

7:

7:

16,故D错误。

故选:

C。

9.C

【详解】

设金属的质量为m,A、B的化合价分别是x、y;

则有

=

;解得

=

故选C。

10.C

【详解】

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但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有可能是混合物,比如金刚石和石墨都含有碳元素,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比如: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甲烷只含有碳、氢元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可能是CO2,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室内起火烟雾较浓,逃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迅速逃离火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11.B

【详解】

A、取样品,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黄金,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项错误;

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都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项错误;

C、白酒有特殊气味,白醋有刺激性气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项正确;

D、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遇碳酸变红,而一氧化碳与水不反应,也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选D错误;

答案:

B。

12.D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会发生改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所以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单质,根据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物有单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

1,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B

【详解】

A、向盛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液体中的氧元素的质量一直增大,故选项错误;

B、等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镁的金属活泼性大于锌,所以镁反应的速率快,24份镁能产生2份氢气,65份锌能产生2份氢气,那么等质量的镁和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故选项正确;

C、向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铝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氯化铝和铜,54份铝能置换出192份铜,析出固体质量增大,则溶液质量减小;故选项错误;

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则生成的氢氧化钙不能溶于水,当生石灰足量,溶液质量变为“0”;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4.D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酸盐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的量由碳酸根的量来决定,碳酸根的量相同,则生成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即物质的化学式中都含有碳酸根的个数相同时,则只需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即可。

【详解】

A、Na2CO3和NaHCO3的化学式中均含有一个碳酸根,则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6和84,不符合题意;

B、K2CO3和Na2CO3的化学式中均含有一个碳酸根,则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8和106,不符合题意;

C、Ca(HCO3)2和CaCO3化学式中均含有碳酸根的数目不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a(HCO3)2和2CaCO3中均含有2个碳酸根,则Ca(HCO3)2和2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62和200,不符合题意;

D、KHCO3和CaCO3的化学式中均含有一个碳酸根,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00,符合题意。

故选D。

15.N2Al2O3Ca

【详解】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化学式为N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其化学式为:

Al2O3;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

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符号为Ca。

16.吸附性化学性质不活泼氧气、水

【详解】

生活中经常在冰箱内放活性炭包除异味,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清明上河图图案至今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保存较久;菜刀用水清洗后,不擦干,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菜刀上出现一层锈斑,这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17.20g1﹕58

【详解】

由图可知,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均为20g;

由图可知,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2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能溶解的乙物质的最大值大于20g,故10g乙加入到50g水中,而后升温到t2℃,能全部溶解,故此时该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10g:

50g=1:

5;

由图可知,t1℃时,丙的溶解度是20g,故该温度下,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设t1℃时,12g丙的饱和溶液稀释为10%,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

12g×

=(12g+x)×10%,x=8g。

18.压强温度

【解析】

本题考查了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瓶盖打开后气体喷出来,说明压强减小后气体的溶解度变小;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还与温度有关。

19.提供热量和还原剂

置换反应

【详解】

焦炭可以燃烧,具有还原性,高铁在制作过程中用到了大量的钢铁,在炼铁过程中焦炭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还原剂。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硅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碳原子、氧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应该都是2个,包含在2X中,X的化学式是CO,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置换反应。

20.Zn+2AgNO3═2Ag+Zn(NO3)2(或Zn+Cu(NO3)2═Cu+Zn(NO3)2)有气泡产生

【详解】

(1)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锌在铜和银的前面,在铝的后面;所以锌能和Cu(NO3)2、AgNO3反应不能和Al(NO3)3,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AgNO3═2Ag+Zn(NO3)2(或Zn+Cu(NO3)2═Cu+Zn(NO3)2);

(2)由于锌过量,则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都反应完,所得固体是锌、银和铜,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稀盐酸,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可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21.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加压时,分子间的隔变小分子构成不同

【详解】

(1)氮气可压缩为液氮储存于钢瓶中,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加压时,分子间的隔变小。

(2)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

22.淘米水浇花

合理即可

使用脱硫煤

【详解】

(1)节约用水一方面要减少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将水循环利用,生活中常用的做法有:

使用节水器具、洗衣水拖地、淘米水浇花等;

(2)酸雨会造成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等,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硫的排放,防止酸雨形成可以改变能源结构、降低煤中硫元素的含量,比如利用清洁能源,使用脱硫煤等;

23.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分析】

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A能够转化为B,所以A是碳,碳和氧化铜高温的条件下产生铜,所以D为铜,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且B能够转化为铜,所以B是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B是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或作燃料;

(2)A→D的反应是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4.

HCl

【详解】

(1)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作照明弹,化学方程式为:

(2)常温下,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化学方程式为:

(3)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其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膜,形成白膜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若长时间放置,白膜将会附着在烧杯内壁,不易用水清洗,此时可用盐酸将白膜除去。

白膜是碳酸钙,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5.A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铁架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将一氧化碳燃烧除去,防止其逸出污染空气

【详解】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故选取固体加热制气型发生装置,选A。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在多孔隔板上方放置反应的固体块状药品,多空隔板下方用长颈漏斗连通,再注入液体药品使液体与固体接触反应。

想停止时,关闭导气管的橡胶开关,内部因继续反应产生气体使压强增大,会把液体压到隔板以下使其不与固体接触,停止反应,故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仪器a的名称为铁架台,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玻璃管内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4)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5)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该实验中酒精灯的作用是将一氧化碳燃烧除去,防止其逸出污染空气。

26.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设该双氧水中溶质的质量为x

该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

该双氧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详解】

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