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译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8693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专业英语译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英语译文.docx

《专业英语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英语译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业英语译文.docx

专业英语译文

第1课

译文电网络

电路或电网络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器件以某种方式联接在一起所组成的。

如果电网络中不包含任何能源,比如电池和发电机,就叫做无源网络。

相反,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能源,则组合的系统(电网络)则称为有源网络。

当研究电网络的特性时,我们感兴趣的是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既然网络是由无源元件组成的,我们就必须首先来定义它们的电特性。

就电阻来说,其电压——电流关系由欧姆定律来决定。

欧姆定律指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等于流过电阻的电流乘以该电阻的值。

从数学上看,这表示为

(1-1)

式中,u表示电压,其单位为伏特(V);i表示电流,其单位为安培(A);R表示电阻,其单位为欧姆()。

纯电感两端的电压由法拉第定律来定义。

法拉第定律指出,电感两端的电压正比于流过电感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率。

这样,我们就得出

(1-2)

式中,di/dt是电流变化率,其单位为每秒安培(A/s);L是电感,其单位为亨利(H)。

电容两端产生的电压正比于累积在电容两极板上的电荷。

因为累积的电荷可用电荷增量dq的和或积分来表示,因此有

(1-3)

式中,电容C是与电压和电荷有关的比例常数。

由定义可知,电流等于电荷随时间的变化率,即可以表示为i=dq/dt。

因此,电荷的增量dq就等于电流乘以相应的时间增量,或者dq=idt。

这样,式(1-3)就可写为

(1-4)

式中C为电容,其单位是法拉(F)。

表1-1是对三种无源电路元件的表示式(1-1)、(1-2)和(1-4)的概括。

注意,根据习惯使用的电流标注方法,电压降的方向表示流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方向。

有源电装置涉及到把不同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形式。

例如电池将其存储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电能,发电机将其旋转电枢的机械能转换成了电能。

有源电路元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电压源和电流源。

在它们的理想形式中,一方面电压源产生与流过其电流无关的恒定电压。

前面提到的电池和发电机都被认为是电压源,因为其电压当负载变化时基本是恒定的。

另一方面,电流源产生一个大小与联到电源的负载无关的电流。

尽管实际上我们并不常用电流源,但是在用等效电路表示象晶体管这样的放大器件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路符号如图1-2所示。

分析电网络的一种常用方法是网孔或回路分析法。

在该方法中所使用的基本定律是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电压定律)。

该定律指出,任一闭合路径(回路)上的电压的代数和为零,或者在任一闭合路径上电压升之和等于电压降之和。

回路(网孔)分析法假设流过一个网络的每一个回路都有一个电流(称为回路电流或网孔电流),把它环绕每一个回路所形成的电压降进行代数和,然后令其等于零。

考虑如图1-3a所示的电路,它是由一个电感和电阻串联再联接到一个电压源e后组成的。

假设有一个回路电流i,环绕该回路的电压降的代数和为

(1-5)

其中输入电压以负值相加,因为根据假设电流的方向,它表示了一个电压升。

而每一个无源元件的电压却是正值,因为回路电流是电压降的方向。

根据电阻和电感的电压方程式,我们得

(1-6)

式(1-6)是关于电流的微分方程。

或许在电路中,人们感兴趣的变量是电感电压而不是电感电流。

正如在图1-1中所表明的那样,

把式(1-6)中的电流i用这个积分替代,有

(1-7)

对时间求导后,式(1-7)变成

(1-8)

上式是对电感电压的微分方程。

图1-3显示了含有一个电阻、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的串联电路。

利用上面概述的网孔分析法,该电路的方程为

(1-9)

回想一下,电流i=dq/dt。

利用它,可以将上式中的变量i进行替代,从而从式中消除积分。

结果,得到一个二阶微分方程

(1-9)

 

第2课译文三相电路

三相电路只是三个单相电路的结合。

因而,把分析单相电路的一些方法应用到三相电路的各组件中,就能研究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关系。

这样看来,我们将发现三相电路的分析比单相电路的分析难不了多少。

为什么要使用三相电路

单相电路的功率本质上讲是脉动的。

单位功率因数,即功率因数为1时,单相电路的功率每一个周波有两次为零。

当功率因数小于1时,功率在每个周波的有些部分为负值。

尽管供给三相电路每一相的功率是脉动的,但可以证明供给平衡三相电路的三相功率总和却是常数。

从这个意义上讲,三相装置的特性一般要优于类似的单相装置的特性。

三相电机和控制设备要比相同额定容量的单相的体积小、重量轻,且效率高。

除上述三相系统具有的优点外,配送同样容量的功率,三相系统所需的铜导线量只有单相系统的四分之三。

三相电压的产生

三相电路由具有相同频率和在时间相位上相差120度电角度的三个交变电动势供电。

三个这样的正弦电动势如图2-1所示。

这些电动势由一个交流发电机的三组独立的电枢绕组产生。

这三组绕组以互差120度电角度安放在发电机电枢上。

为形成三个独立的单相电路,绕组两端都可以从发电机里面引出。

然而,绕组通常都要从内部或外部进行相互联接,从而形成三相三线或三相四线系统。

三相发电机绕组的联接方式有两种,并且一般情况下,把任何种类的器件联接到三相电路的方式也有两种。

这就是星形(Y形)联接和三角形(形)联接。

大多数发电机都采用星形联接,但是负载却可能是星形联接或三角形联接。

星形联接的发电机电压之间的关系

图2-2a表示发电机三个绕组或相绕组。

它们这样排列在电枢表面,以使其产生的电动势在时间相位上相隔120度。

每一个绕组两端用字母S和F标注,分别代表始端和末端。

图2-2a中所有标注S的绕组端子都联接到一个公共点N上,它叫做中性点(中点),而三个标注F的端子都接到导线端子A、B和C上,从而形成一个三相三线电源。

这种联接方式称为星形联接。

中性线联接点经常接到接线盒上,正如图2-2a虚线所示,这样来形成一个三相四线系统。

在交流发电机每一相中产生的电压叫做相电压,用符号来EP表示。

如果从发电机中引出中线联接点,则由从导线端子A、B或C中任何一个到中点N的电压就是相电压。

A、B或C三个导线端子中任何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叫做线对线电压,或者简称线电压,用符号EL来表示。

三相系统的三个电压相互交替的次序称为相序,或者称三相电压的相位交替。

除非在发电机外面通过交换三个导线中的任何两个(不是一个导线和中线)可能颠倒相序外,相序是由发电机旋转方向决定的。

三相按如图2-2b所示的Y形排列对画星形联接时的电路图是有帮助的。

注意,图2-2b的电路与图2-2a的电路完全相同,每一种情况下任一个线圈的S端联接到中点,而其F端分别引到导线端子。

画出电路图,同时将所有相交点标上字母后,就能得到如图2-2c所示的相量图。

该相量图显示了三个彼此相差120o的相电压EAN、EBN和ECN。

应该注意,图2-2中每一个相量都用双下标印刷体字母标注。

这两个字母代表电压的两个端点,字母的顺序则表示在正半周时电压的相对极性。

例如,符号EAN表示A点和N点之间的电压;在电压正半周,A点相对于N点是正极(高电位)。

在如图所示相量图中,假设在电压正半周三个端子相对于中点都是正极。

由于电压每半周都要反相一次,因此当假定所有三相电压的极性都是一致时,可以假设任何极性。

需要注意,如果A点相对于N点的极性(EAN)是对正半周而言的,那么ENA在用于同一个相量图中时就应画在与EAN相反的方向上,即与EAN的相位相差180o。

星形联接的发电机中任何两个导线端之间的电压就是这两个端子相对于中点的电位之差。

例如,线电压EAB就等于A点相对于中点N的电压EAN减去B点相对于中点N的电压EBN。

为了从EAN减去EBN,就必须将EBN反相,然后再与EAN相加。

相量EAN和ENB大小相等,相位相差60o,如图2-2c所示。

通过几何方法从图形上可以看出或证明,EAB等于1.73乘以EAN或ENB,对应的图形构造说明于相量图上。

因此,平衡星形联接中,有

(2-1)

星形联接的发电机电流之间的关系

从发电机端子A、B和C流到端线的电流必须流经发电机绕组并通过中点N流出。

因此,每一个端线上的电流(线电流IL)必定等于它所联接的那一相上的电流(相电流IP)。

在星形联接中,有

 

第十课电力系统

电能是一种最便利、最清洁、最安全、最有用的能源形式。

现代社会中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是电能。

目前能源短缺(停电)将会用为重大新闻。

电能对人们的生活如此重要,因此没有电会引起不便、停产,甚至对正在进行手术(如心脏手术)的人带来危险。

当负载增加而发电量没有增加,长期的停电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又会引起社会混乱、甚至给国家带来灾难。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

其增长率比其它形式的能源的增长率高得多。

现在人平耗电量的高低已经成了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电能由发电厂发出,发电厂又简称为电站。

发电意味着把一次能源变换成电能。

目前所发出的这些电能差不多来自:

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化学能、核裂变所产生的能量、存在落差的水的动能。

它们分别被称作火电、核电和水电。

发电厂发出的电压通常先通过变压器升高后再通过高压或超高压输电线将电能传送到大遍的用电区(负荷区)。

由于距离或功率容量大小的缘故或者由于两者的缘故,电能采用高压输送。

可能要通过多次变压后,才将电能传送到电力用户处。

(到达电力用户处后),首先,在总变电所将电压降低后再通过二次输电线路将电压传送到当地变电所。

在那里再次将电压降低再经由配电线路将电能传送到用电区(负荷区),再经过馈电线直接传递给电力用户。

由发电站、变电所、电力用户、输电线和馈电线组成的整个电气系统就叫做电力系统。

按其功能,一个电力系统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

电站和负载不是通过一个简单的路径而是通过一个复杂的网络而联接起来的。

电力部门将对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操作。

发电厂规模的扩大和高压设备的增加使发电设施相互联接到一起。

这样能减小中断供电的可能性,尽可能经济地使用发电机组。

使因设备维修而需要的总的备用量减小。

必须注意到公众对电力的依赖性,现代电力系统必须有很高的工作可靠性。

在理想情况下,供给负载的电压应保持大小和频率均不变。

实际上,这意味着电压和频率都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使用电设备能正常地工作。

例如,电压下降了10~15%或系统的频率减少了几赫兹都可能导致接在此电力系统上的电动机的失速,因此必须明确地规定:

系统的操作员应保持高标准的持续供电。

现代的电力系统都是采用三相交流电力系统。

配电网络的设计应使其正常运行时相当接近三相对称运行。

对整个系统的分析只要分析一相电路的情况就可以了。

尽可能将民用负荷均匀地分配到低压配电线上的每一相上,确保三相电力系统上的负荷是对称的。

工为负荷通常采用三相供电。

用图来表示一个网络的简单而有用的方法是原理图或接线图。

它是用单线来表示三相电路的联接情况。

各种元件均采用标准符号来表示。

输电线是用一根带有两个端点的单线来表示的。

这个简化的图叫做单线电路图。

单线图概括了系统所研究的具体问题的相关信息。

例如,在分析正常运行状态下的问题时,继电器和断路器是无关紧要的,然而考虑故障状态时,继电器和断路器的位置就变得重要了,因此要将其包括在单相电路中。

国际电工委员会、美国国家标准局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出版了一套画电气图的标准符号。

旋转电机的标准符号是一个圆圈。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用到的基本元件如图10-1所示。

很显然,不可能把电力系统中每一个元件都画在图中。

例如,燃汽轮机、断路器、熔断器就没有包括在内。

为了方便地区分大容量供电系统和配电系统而使用地界分离符。

发电厂、一次输电线、主变电所标在虚线上面,负荷(除了大的工业用户)和配电线标示在虚线下面。

在大多数实际系统中,所有元件或多或少的有序地相互联接在一起。

第十一课电网

电网是指除了发电机和用户以外的电力系统,它包括变电所、传输线和配电网。

电网的作用是将用户和发电站连接在一起。

在最小扰动下,通过传输线和配电系统来输送能量。

在电压和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最有效地、可靠地将电能传递给用户。

电网按操作电压等级可分成下列几部分:

一次传输系统、二次传输系统和配电系统。

一次传输系统或称为网架的电力网的电压等级最高。

从其工作、作用的观点看,电网大体上分成两部分:

传输系统(包括二次传输系统和配电所)与变电所。

最大、最远外的发电厂发出的电功率通常经过高压线路送到用户区,这就是输电。

二次传输通常被认为介于一次传输系统和配电系统之间的那部分系统。

若发电厂位于负荷区或靠近负荷区,则不需要从发电厂引出一次传输线。

它可以直接连接到二次传输系统或配电系统。

二次传输的电压介于传输电压和配电电压之间。

有的系统只有一个二次传输电压,通常的系统多于一个。

配电系统属于电力系统的零售部分,它为居民、商业用户和一些小的工业用户供电(大工业用户的用电直接取自二次传输系统)。

最后配电所负责在正常电压下对用户持续供电。

在大多数系统内,配电部分占整个系统投资的35%~45%,损耗占整个系统的一半。

高于220KV的电压通常称作为超高压(EHV)。

高于800KV的电压称作为特高压(UHV)。

采用EHV和UHV输电有很大的优点:

每个线路走廊传输的功率容量高,所需传输用量小,故使用尽可能高的电压来传输以节省导线材料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然而必须意识到高的输电电压导致变压器、开关箱和其它装置的成本的增加,因此在具体情况下,为了经济地运行必须对输电电压有一个限制。

尽管在目前,主要利用交流电来输电,然而直流输电的兴趣也在日益增长。

引入汞弧整流器和晶闸管后,就可将发、配用的交流电变换成高压直流来传输。

与高压直流传输相比,高压交流传输有以下的优点:

(1)产生交流功率时的电压较高;

(2)交流变电所的维护容易、维护费用低;

(3)交流电压的升高和降低容易且效率高。

它可以在高压下输电,在安全电压下配电。

高压直流传输相对于高压交流传输有以下的优点:

(1)交流传输需要三根导线,直流传输只需要二条。

(2)在直流传输中不存在感抗、容抗、相位移和浪涌的问题。

(3)由于不存在感抗,对于相同的负荷和送电端电压,直流传输线上的压降比交流传输的低。

因此,直流传输有较好的电压调节特性。

(4)在直流系统中无集肤效应。

整个截面的导线均可利用。

(5)工作电压相同时,直流传输中绝缘上的电势应力比交流的要小,所以直流传输线需要的绝缘小些。

(6)直流传输的电晕损耗小,对通讯线路干扰小。

(7)高压直流输电无介质损耗,特别是在电缆中不存在介质损耗。

(8)直流传输系统中不存在稳定运行的问题和同步的问题。

一次传输线和二次传输线引接到变电所或配电所。

变电所或配电所的装置包括电力变压器、互感器、避雷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容器组、干线和控制室。

电站控制设备、继电保护器等等放置在控制室内。

变电所所需设备的多少由它们所要实现的功能而定。

一些变电所采用手动操作,而另一些变电所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操作。

配电系统由配电所供电。

一些配电所容量很大,可通过馈电线供电给大片用户,有一些则容量小且靠近负荷区,只需少量的馈电线路,有时只需一条线路(称单线单压变电站)。

目前,为了从经济的观点来考虑,电网普遍采用三相三线制交流电力系统,然而配电则采用三相三线制。

 

第十三课高压直流输电

最近几年来,HVDC输电已经被应用于某些特殊场合。

因HVDC系统与交流系统相比有某些优势,当要求某些特殊性能时,可以考虑使用直流输电。

直流输电的一些例子是水下输电以及需要运距离输电或需要异步联接的场合。

直流输电有两个重要的技术方面的原因如下:

1)通过小容量的联络线联接大系统。

一个例子就是法英跨海的联接,两个大系统的频率稍有不同就会在小容量联络线路中引起严重的输电控制问题。

直流输电线是将两个刚性系统采用异步或作软性联接。

2)对于一定的传输线距离需要采用地下高压电缆。

由于采用交流时对充电电流的限制和对长度的限制,要么人为地加电抗器,要么采用直流输电。

使用直流输电的优点还有:

直流输电线的工作电压与等效的交流电压的峰值相同时,直流输电线的电晕损耗较交流的低得多。

这是很重要的。

与其说是因为损耗低,还不如说是由于对无线电视传输的干扰小。

一般说来,直流输电线的损耗比相应的交流输电线的要小。

调查表明:

带有直流联络线操作的交流系统要比带有交流连接线操作的交流系统的故障级小些。

当电压较高时许多交点大大地增加了断路器所能够承受的故障容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HVDC输电系统的电路图表明在图13-1中。

直流终端站的主要电气设备在那里已标明。

直流终端站基本上是由许多带有直流输出端的换流单元组成。

直流输出采用串联联接,以使它们共同输出的电压为输电线路全压。

每个换流器是一个由交流开关、一个带有负载可变抽头的换流变压器、直流换流阀和一个旁路开关组成的工作单元。

交流断路器将换流单元联接到交流系统上。

利用联接到系统上的交流滤波器来限制谐波电流。

另外,用联接到交流系统上的并联电容器组来提供换流器的无功功率以降低交流系统的无功需求。

通过电抗器将换流器联接到直流线上以使运行平稳(因电抗器能很好地抑制脉动电流中的高频成份),起限制直流系统中故障电流的作用。

直流开关的转换是通过使用控制级控制换流阀来实现的。

换流器的控制装置规定了电流设定值在一端的输入口,带有通信设备的监视装置用来协调两终端的操作。

能够将交流功率变换为直流功率的换流终端称为整流器,能够将直流功率变换为交流功率的换流终端称为逆变器。

大多数直流终端既可以作为整流器又可作为逆变器运行。

直流终端基本上是由一些六脉波、全波、双向换流电路组成的。

在大多数现代装置中,用两个六脉波桥串联来形成12脉波的换流器。

用几个12脉波的换流器联接可以实现高电压和高功率容量。

对于功率容量较低的,只用一个换流单元就够了。

换流变压器联接在交流系统和换流阀之间。

经过特殊设计使其能满足直流系统的绝缘要求,并能将交流电压变换到适当的电压等级以满足换流阀的最佳设计。

在工作期间,联合的可变抽头装置根据负载大小来调节换流阀电压。

换流变压器也可通过换流阀绕组的适当连接为12脉波运行提供所需的相位移。

在图13-1中,给一个六脉波供电的换流变压器的换流阀绕组接成Y形,给串联连接的第二个六脉波供电的换流变压器的换流阀绕组接成△形,利用星形和三角形联接有300的相位移使第二个六脉波桥的电压波形相对于第一个位移300以满足12脉波运行。

固态换流器利用低压可控硅整流器(SCR)来控制单个单元的电流和电压情况。

SCR与有关的电路元件串联或并联,形成一个矩阵变换电路。

因为采用串联和并联,固态换流设备给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裕度。

几个半导体装置装在一个功率模块上,各种功率模块再组装在绝缘室形成固态换流阀。

功率模块容易在阀中进行替换以使维护简单,减少停工时间。

HVDC换流器会产生谐波电流,可利用谐波过滤器来减小流进交流系统的谐波电流。

过滤器通常有阻拦低频的调谐式滤波器和阻拦高频谐波的高通滤波器。

直流电抗器能平缓直流输电线中的电流脉动,还能抑制故障电流以及将换流阀和直流输电线或电缆和线路上的脉冲电压隔离开来。

 

第十八课电力系统中的谐波

在理想的电力系统中,向用户设备供电的电压以及所形成的电流是完全正弦波的。

然而,实际中的情况并不理想,电压、电流波形常有畸变。

谐波畸变对电力部门来讲并不是新的问题,事实上,这种畸变早在20年代就被电力部门运行人员注意到了。

这种畸变一般是由接在配电系统中的非线性负荷所引起的,例如,电弧火炉就是一种非线性负荷,因不加上正弦电压后,它将形成非正弦电流(大量谐波)。

而畸变的负荷电流引起整个系统中母线电压畸变。

过去这样的谐波源并不普遍使用,通过采用接地的Y-△联接变压器可有效减轻谐波。

然而现在由于以下发展的影响,增加谐波解决措施已有必要:

(1)近年来迅速扩大使用静止电力换流器。

(2)新出现的电力谐波。

(3)电力系统设备和负荷对谐波更不敏感。

现有两个准则可用来评价谐波畸变。

第一个准则是限制用户可送入电力系统的谐波电流。

表18-1列出了根据用户谐波相对于系统大小的谐波电流极限值。

ISC/IL的比值是在公共偶合点的短路电流与额定基波负荷电流之比。

这样,随着用户负荷大小相对系统大小的比值的减小,允许进入公共电力系统的谐波电流百分比就增大。

这样就保护了在同一馈电线上的用户或向用户提供优质供电的电力部门。

第二个准则规定了需向用户提供的电压质量。

表18-2列出了用户可接受的来自电力部门的电压畸变。

此表类似于目前颁布的IEEE519标准。

由于电力部门是用户间的公共耦合点,它有责任监视每个用户注入到系统的谐波电流,并有责任保证此谐波电流不会使电压畸变超过表18-2所列的数值。

表18-2所列的数值足够低到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表18-1IEEE519标准的谐波电流极限值(%)

ISC=在公共耦合点的最大短路电流

IL=在公共耦合点的最大用户负荷电流(基频)

TDD=以最大用电量百分数表示的总用电畸变

TDD=---=谐波总畸变

表18-2按IEEE519标准的最大电压畸变

(条件为持续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持续时间更短,极限值可增加50%)

谐波通常并不是由电力系统本身产生的,而是由与电力系统相联接的负荷所产生的。

较普遍的谐波源有:

静止电力换流器,过励磁的变压器,荧光灯,固体电路器件(计算机、调光器开关、变速装置)。

 

译文

第三十三课可编程控制器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现在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综合性的挑战。

当它悄悄地取代继电器并将一份临时报告传给公共主机架时,它将被划分成许多个单元、被赋予新工作和新语言,并被迫与一个不断壮大的控制系统进行竞赛。

我们想就今年全年度PLC的技术更新这些主题及其它方面与PLC的生产者进行查询。

编程语言

较高水平的PLC编程语言已经出现一段时间了,但最近它们像雨后春笋般地流行开来。

正如西门子公司能源和自动化的程控部的副主席兼总经理RaymondLeveille先生指出的:

“随着可编程控制被用于越来越复杂的工作,是语言而不是梯形逻辑已变得更现实、高效和有力了。

例如,你就很难用梯形逻辑写出一个三角函数来。

”编程语言已经被包括布尔代数、控制系统流程图和类似于Graphcet及其变量的功能图语言所接受,而且人们就象对待C语言和BASIC语言一样,对编程语言的兴趣日渐高涨。

用于过程控制的PLC

很久以来,PLC一直没有被广泛用于连续过程控制。

这种状况还将继续吗?

“我一直有这样感觉”,通用北美区负责GEFaunc软件第1到第6版产品生产的计划部经理KenJannotta说,“因为PLC将被用于过程工业中,但没必要用于过程控制”。

一些厂家坚信持反对意见的人恰好利用了PLC的优势将其用于过程控制。

Allen-bradley公司可编程控制部门的商贸部经理RichRyan先生谈到PLC在诸如食品、医药和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增长。

他感到PLC在两个方面将会得到合理应用。

“一方面”,他说,“过程控制系统的规格是由自动控制而不是由DCS(分布控制系统)进行调整。

由于这些产品货签上的标价相对较高,一台可编程控制器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小型的、低环路的计算器。

第二方面,PLC能让你将回路和时序逻辑紧密结合在一起。

程序组控制器就是一个主要例子,它们的动作顺序和保存的过程变量纠缠得非常紧,以至于用一个可编程控制器去完成顺序逻辑的好处在价值上已超过了未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所造成的缺陷”。

Triconex公司主席BillBarkovitz先生预言:

“未来在过程控制系统贸易中,所有的控制器都将包含更多的PLC技术,并且具有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强大的功能”。

通讯和主控程序(MAP)

通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单个自动控制单元和自动化工厂都非常重要。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听说了很多关于MAP的事情,并且许多公司也加入了到这个大有希望的事业中。

然而,当一个完全确定和完成的MAP规范没能立即出现时,他们感到了失望。

LarryK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