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863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docx

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档案1

 

学校卫生监督档案

 

 

 

学校名称:

  

 

 

 

监督机构名称:

桂果镇卫生监督站

 

 

 

 

 建档日期:

目  录

一、学校卫生管理基本情况(表1)√

1、学校卫生管理管理领导小组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机构(文件)√

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追究制(法人代表/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3、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传染病、饮用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等内容)√

4、学校卫生管理管理制度(学校总的卫生管理管理制度)√

二、学校饮用水监督

1、饮用水卫生基本情况(表2)√

2、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管理制度√

3、卫生许可证资料(办、换证报批资料)

4、水质检验报告(具备资质的卫生检验单位出具的)

三、学校公共场所监督

1、公共场所卫生基本情况(表3)√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管理制度√

3、卫生许可证资料(办、换证报批资料)

4、监测报告(具备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

四、学校传染病防控监督

1、传染病防控基本情况(表4)√

2、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包括传染病报告登记、晨检制度、因病缺课追踪登记、病愈返校医院证明等制度)√

3、各项防控制度落实情况√

4、学生健康档案基本情况

5、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机构及落实措施

五、学校教学卫生监督

1、教学卫生基本情况(表5)

六、年度卫生监督(检测)资料(学校卫生档案资料一览表)

年度计划√、现场检查(巡查)笔录、√卫生监督(巡查)意见书√、检测结果报告单、卫生监督处罚情况、年度总结等资料√。

注:

打“√”项为必有项目

表1          

              学校卫生管理基本情况

学校名称:

                学校地址:

                 

行政区划代码:

□□□□□□  学校组织机构代码:

□□□□□□□□-□

学校经济类型代码:

□□

一、基本情况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联系方式:

           

主管卫生校长:

     联系电话:

                

学生总数:

    其中:

男生:

      女生:

          

住宿学生数:

        教职员工数:

             

二、学校类别

1.小学□  2.中学□  3.中专□  4.大专、院校□  5.托幼机构□

三、办学性质

1.公办□      2.民办□       3.其他□

四、校内辅助设施数

1.学生宿舍 有□无□,其中,男   间、女   间,宿舍人数     ; 2.理发店     ,3.洗浴场所     ,4.学生厕所(蹲位)    ,水冲  ,旱厕 ,  5.阅览室     ,7.游泳场所    , ⑶洗手设施:

有□无□

五、健康管理

1.校医院:

医务(卫生)室:

有□无□  医生:

         护士:

     

学校保健室:

有□无□   保健教师数     

2.学生健康档案:

有□无□   3.开设健康教育课:

有□无□

 

 

表2         

      学校饮用水卫生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饮用水管理负责人:

                 联系电话:

                   

直接供管水人员数:

                  有体检合格证人数:

           

供水人口数:

                         卫生许可证:

有□无□

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管理制度  有□无□

二、供水方式

1、集中式供水:

市政□   乡镇□  自建□  2、二次供水□  3、分散式供水□   4.桶装饮用水□

三、供水水源类型

  水库□  泉水□  井水□(深度   米)  窖水□  其它□  

四、水源防护措施:

有□无□    注明                             

五、水质处理方式:

沉淀□  过滤□   消毒□    消毒药物:

     

     加药方式:

 机械加药□  人工加药□

本年度是否开展水质监测:

是□否□   结果:

合格□   不合格□

六、供应学生饮水:

开水  是□否□

桶装水生产许可证:

有□无□     检验报告:

有□无□   

七、饮用水污染事件

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

有□无□  时间:

    年  月  日

表3            

学校公共场所卫生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学校公共场所   有□无□

卫生管理负责人:

                  联系电话:

                  

从业人员数:

                      有健康合格证数:

            

二、单位类别

1、住宿场所□  2、游泳场所□  3、沐浴场所□   4、美容美发□

6、图书馆(室)□ 5、体育馆□7、其他□(注明           )

三、管理制度

1、卫生许可证:

有□无□   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有□无□

3、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制度:

是□否□4、公共用品进货索证:

有□无□

四、经营方式

1、学校自办□   2、承包经营□(承包单位名称:

                )

五、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

有□无□ 1、清洗□消毒□ 2、记录有□无□

六、量化分级:

有□无□

1、A级□    2、B级□     3、C级□     4、未评级□

七、监测报告

1、有□   份数:

        其中合格数□     2、无□

八、公共场所发生危害健康事故:

是□否□   时间:

    年  月  日

 

 

表4             

学校传染病防控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管理机构:

            负责人:

       联系电话: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联系电话:

          专职□兼职□

二、管理制度

1、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有□无□

2、报告制度和登记记录:

有□无□   3、晨检记录:

有□无□

4、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有□无□

5、对传染病病愈返校提供病愈证明有□无□

6、学校发生传染病后,教室、宿舍及生活场所是否消毒:

是□否□

7、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制度(包括通风与消毒):

是□否□

三、健康管理

1、校医院(卫生室)有□无□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无□

2、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有□(人数:

    )无□;医生:

  护士:

 

3、学生健康档案:

有□无□

4、学生常见病防治:

开展□  部分开展□未开展□  项目:

          

8、开设健康教育课:

是□否□   频次1节/(周□、二周□) 

四、学生宿舍及其他卫生设施

1、学生宿舍:

有□其中,男   间,女   间;住宿人数:

    无□

2、公用厕所:

(1)水冲式厕所(男/女)   /     

(2)旱厕  有□无□

3、流动水洗手设施:

有□无□

 

表5               

学校教学卫生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主管负责人:

            职务:

           联系电话:

           

二、教学卫生

1、学生每天学习时间:

小学□小时   中学□小时   大学□小时

2、教室:

人均使用面积小学≥1.15m2   中学≥1.22m2:

是□否□

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 m以上距离:

是□否□

后排课桌后缘距黑板不超过9 m:

是□否□

各列课桌间应有不小于0.6 m宽的纵向走道:

是□否□

3、课桌椅:

每人一席:

是□否□  2种以上不同型号是□否□

4、黑板:

完整无破损,无眩光:

是□否□

尺寸≥1m×3.6m(小学);≥1m×4.0m(中学):

是□否□

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0.8-0.9m;(中学)1.0-1.1m是:

是□否□

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 m:

是□否□

5、教室采光:

玻地比≥1:

6:

是□否□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是□否□

单侧采光应从座位左侧入,双采光时主采光设在左侧:

是□否□

6、教室照明:

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 m:

是□否□

灯管垂直黑板:

是□否□  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

是□否□

黑板照明设有40瓦荧光灯2盏,并配有灯罩:

是□否□

7、教室微小气候:

教室设通气窗:

是□否□ 冬季室温≥16℃:

是□否□

8、教室噪声:

教室不与交通干道、市场、公共娱乐场所毗邻:

是□否□

 学校卫生档案资料一览表

编号

文件名称

编号

文件名称

1

 

26

 

2

 

27

 

3

 

28

 

4

 

29

 

5

 

30

 

6

 

31

 

7

 

32

 

8

 

33

 

9

 

34

 

10

 

35

 

11

 

36

 

12

 

37

 

13

 

38

 

14

 

39

 

15

 

40

 

16

 

41

 

17

 

42

 

18

 

43

 

19

 

44

 

20

 

45

 

21

 

46

 

22

 

47

 

23

 

48

 

24

 

49

 

25

 

50

 

附件2    毕节市   县(区)     乡(镇、办事处、社区)

学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和保持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 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

传染性疾病、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公共场所卫生危害学生健康事故、群发性疾病等。

二、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和避免校园内蔓延。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在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指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卫生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治能力。

4、建立学生病缺勤追踪制度、晨检制度等,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住上安心宿舍,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乡(镇、办事处、社区)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样品留存等工作。

五、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3、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4、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加工、运输、存储、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六、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

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急性化学物品中毒)、饮用水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

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班主任)进行登记汇总并追踪观察,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

要与当地乡(镇、办事处、社区)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突发事件)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

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饮用水污染、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一)传染病事件的处置

1、一般传染病事件

当师生中出现散发的、常见的如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①学校明确负责人按照国家有关传染病管理办法进行登记、报告,同时送患者到专科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并对病人所在班级教室、宿舍进行消毒。

必要时配合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对病人密切接触的人群进行筛查,查找原发病者和排除新的感染者。

②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工作。

③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印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2、传染病暴发流行或出现甲类传染病疫情事件

当出现传染病疫情暴发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①知情者立即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领导小组接报后立即向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并成立现场指挥小组。

封锁事发现场,隔离疑似病人,配合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对现场进行调查处理、采样、技术分析、检验以及应急处理技术指导等工作。

并对校园实施封闭式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师生员工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请假。

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

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

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中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③避免人群聚集。

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学术活动和会议的时间;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应暂缓进行;暂停其他培训等教学活动。

④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艺术宫、厕所等场所定时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⑤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

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处置

当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或可疑饮用水污染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知情师生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小组,视情况报告当地相关部门。

2、立即停止使用可疑污染的饮用水和进行食品加工。

3、立即组织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4、保留可疑污染的饮用水或者可能导致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学校及时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保证师生思想稳定,协助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6、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的处置

当发生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时,按下列程序处置。

1、学生处、班主任等知情人员及时将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并视情况报告当地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联系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各部门积极配合,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具体工作职责:

组长:

***

职责:

对事件做出初步判断,组织召开相关会议,落实应急工作的部署,配合上级部门做好调查和处理工作。

副组长:

******

职责:

协助组长做好应急的部署、调查和处理工作并具体指导、监督工作落实情况。

成员:

******

   职责:

负责学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及时向领导和上级部门汇报事件动态。

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送信息;及时记录事件发生、发展及处置情况;组织起草公告、通报、简报等文字材料,并收集、登记、归档。

*****

     职责:

关注事态的发展,配合对危险源实施警戒,协助组织人员抢救。

指导、监督学校日常卫生防控管理工作,确保学校突发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落实和做好受伤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负责后勤保障,根据专业应急机构或指挥部要求,组织配送、调拨、监管、征用各类应急物资。

****

   职责:

具体负责学校公共卫生教育、宣传、指导及诊疗工作。

一旦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积极配合专业救护机构人员开展现场救护,院前急救,卫生防疫等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

卫生技术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财力和物资保障

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九、突发事件的责任追究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职责。

各级行政领导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卫生安全、校园稳定工作负总责。

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生的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要进行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卫生安全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有关责任人以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年  月 日

 

 

附件3   毕节市   县(区)     乡(镇、办事处、社区)

小学(托幼机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师生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及早发现,及时上报建立每日晨检、午检制度,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三、学校职责

成立学校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晨检、午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及时向当地卫生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7、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